第十一章 菸酒經營許可證
大明:鉅貪縣令,震驚朱重 墨刀十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過,三萬兩銀子這麼大的數額,朱標自己一人並不能做出決定。
三萬兩白銀可不是小數目。
即便他身為當朝太子,這麼多錢也不是說拿便能拿出來。
朝廷之上,官員俸祿便是較低的。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從一品,月俸七十二石;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從二品,月俸四十八石……以此類推。
當時的一石大米有多重?
放到趙行所處的後世來看,大約八十公斤。
按一斤米兩塊錢算,明朝正一品大官的年薪大概是三十萬人民幣
按《醒貪簡要錄》的演算法來看,九十石大米也是五個農民一年的收成,朱元璋自然不覺得自己給官員的待遇低。
但是耐不住這些官員們一個個家中人口繁茂,妻妾孩子,家中長輩,還有一些僕人,全都張著嘴等著吃飯。
朝中官員只要貪汙超過六十兩銀子便要斬首。
而朱標,本人更是向來恪守規矩,更不願去搜刮民脂民膏。
他下意識的看向朱元璋,眼中寫滿兩個字。
沒錢。
即便身為一國皇帝,朱元璋自己的內帑之中其實也沒有多少錢。
如今每年的開支不少。
他甚至有時候還會將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補貼朝政。
朱元璋咬了咬牙。
“行,這個銀子我來掏!不過現在我身上沒有帶那麼多的銀票,得回去拿一趟。”
趙行自然是笑眯眯的答應了。
“行,老朱,你先去著。到時候直接來縣衙找我就行。”
邊上的師爺見狀連忙將兩人送出了縣衙,陪著笑臉。
“二位老爺,歡迎下次再來。”
“咱們必將掃榻相迎。”
師爺這熱情體貼的態度,叫朱元璋和朱標的心中稍微好受了幾分。
……
父子兩人一路打聽地回到了之前的客棧。
馬皇后此時正躺在客棧裡頭舒服的不想動身起來。
一個侍女正在她的身邊為她做著頭部按摩,馬皇后的面上還敷了一張面膜。
淡淡的清香氣息在房間裡面彌散。
古典靜心的音樂在房間之中響起。
馬皇后身上原本繁複厚重的衣服也被換成了舒適的睡衣,現在整個人躺在床上就像是躺在一大朵雲上面一樣。
“夫人,等會兒還可以給您做個頭部水療,讓您試試水溫如何?”
“您是喜歡燙一點的還是稍微溫和一點的?還有這幾種花香精油都可以選。”
一邊說著,侍女貼心地將一款款試香在馬皇后的面前晃了一下。
正好能夠讓她聞到淡淡的香味,又不覺得刺鼻。
……
劉伯溫則是在隔壁右手邊的房間,手邊高高的一摞,是鳳陽縣這一個月的報紙。
便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幾張紙,上面寫著朝廷的政策解讀。
一些文人的文章,詩詞歌賦。
一些八卦趣聞,民生百態。
還有商人們的招商廣告等等……
劉伯溫瞧著幾篇文章,寫的還頗有見解。
只是文章後面落下的名字一看便是杜撰出來的“筆名”。
他一口氣,將所有的文章全都看完了。
接著才轉過頭來看那些奇聞八卦。
此時的劉伯溫就像是進入了瓜田裡的猹,在江湖軼事那一欄看得不亦樂乎。
……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兩人回到客棧,扣響房門。
“梓潼,你可在裡頭?”
“進來吧。”
馬皇后的聲音懶洋洋地從裡面傳來。
朱元璋推開門走進去,正準備和馬皇后好好說道說道趙行這個人。
可一瞬間,看著裡頭馬皇后的造型頓時目瞪口呆。
“你這是……”
即便是在皇宮之中,馬皇后也很少如此放鬆的休憩享受。
看著馬皇后面上那片綠乎乎的東西,活生生像綠臉鬼一樣。
朱元璋起初嚇了一跳,卻還是走了過去。
“梓潼,你這臉上用的是何物?”
“咱怎麼看著這顏色,總覺得像是毒物?”
一邊說著,朱元璋也微微的皺起來了眉頭。
如此怪異的綠色,如同泥一般的東西怎能用在臉上?
“趙老爺,這個是我們客棧專門給開了總統套房的客人提供的天然植物面膜泥膜。”
“您夫人完全可以放心的用。”
“咱們都是經歷過很多次試驗的。完全不會有問題。”
邊上的侍女見著朱元璋那有些複雜的表情連忙說道。
“這邊有香菸,您要不先試試?”
“不過這個是收費的哦。”
侍女臉上的笑容非常親切溫和。
標準的露著八顆牙齒。
朱標已經直接上手拿了一包過來,輕車駕熟地拆開點上。
一陣吞雲吐霧。
“感覺怎麼差點味兒,不如趙縣令手上的好啊。”
“趙縣令手上的是我們整個鳳陽縣最貴最好的煙,咱這兒的怎麼能比呢。”
侍女答的一臉坦然。
朱元璋微微挑起眉頭,頗有幾分疑惑的問道。
“莫不是這東西價格昂貴?可以你們趙縣令的性子,哪有錢放在面前不去掙的道理?”
“在我們鳳陽縣,菸酒販賣是需要菸酒經營許可證的。而且根據證的等級不同,得到的指標也不一樣,能拿到的貨的數量和等級都有區別。”
“就以我們客棧的老闆來說吧,我們手上的證,一個月只能拿到一條趙縣手上的那種煙,那個煙好像叫1916。”
“老闆他自己都不夠抽,又怎麼會放到客棧裡來賣給客人?”
侍女的這番話,卻讓朱元璋莫名的感到熟悉。
菸酒經營許可證……
並且還分等級……不一樣的等級拿到的貨源等級和數量都不一樣……
這……
這不便是鹽商的管理方法嗎?
瞬間朱元璋的面色冷了下來,上頭帶著幾分冷淡的殺氣。
這煙,到底是何等的東西,需要在售賣經營上,管理如此嚴格。
鹽,是人想要生存下來,有力氣幹活的必需品。
百姓根本就離不開。
掌握了鹽道便能掌握民生。
而鹽為何能在管理上和鹽相提並論?
莫不是,百姓一旦沾染上煙,便離不開,切不掉?
難不成,這是同五石散一樣害人的毒物?
越是如此想著,朱元璋心中便越發的覺得有這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