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皇帝今天發現了一個聰明,有見識的太監,好象撿到了一件寶貝,兩人聊了半天也沒捨得放他走。

既然人才難得,那就能者多勞,給他多派點活,讓他多鍛鍊鍛鍊,要是鍛煉出來了,將來就能大用,也能添一臂助。

“自從先皇祖父萬曆爺往各地派鎮守太監,開礦收稅,內庫日漸豐盈,可他老人家打了幾場大仗,那點家底也折騰得差不多了,老王啊,你對那些鎮守太監瞭解多少?”

“這個奴才知道,現在那些鎮守太監大多還是萬曆爺時期派出去的,只有少數幾個是這兩年被魏公公換掉的”。

“朕聽說那些鎮守太監在地方上頗有權勢,銀子也沒少撈,一個個肥的流油啊”。

王體乾一愣,似乎覺得皇帝的眼睛發出幾許綠光,看來萬歲爺是要向那些鎮守太監下手了。他跟這些鎮守太監多少有點關係,這幾年他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後,也是收了那些人的孝敬的,不過大頭肯定是被魏公公拿走的。

皇帝看了一眼老王的神色,說道:“老王啊,朕知道你們的那些規矩,水至清則無魚嘛,但朕現在給你一個特權,所有的鎮守太監都換上你的人,他們的工作照舊,但是所有的錢其中八成必須交給朕,剩餘的兩成你們商量著怎麼分,朕不管”。

王公公嘶的一下吸了一口涼氣,心裡大呼臥槽(其實幹不了),萬歲爺猛然來了一記大手筆,哪個公公能擋得住?

這樣的話,我老王的權勢肯定超過老魏,甚至超過當初的魏公公,萬歲爺真是看得起我老王啊。

他發出略微顫抖的聲音:“奴才叩謝皇恩,皇上如此看重奴才,奴才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幫皇上分憂”。

王公公會說話啊,分憂必須籌錢,籌錢就是分憂。

皇帝點點頭表示讚賞:“至於那些鎮守太監,不管是現任還是前任,凡是撈足了錢的,把錢都抄回來,人可以不殺,放到中都讓他們養老,抄回來的錢財,還是照規矩八成交給朕,兩成由你分配”。

臥槽!又來一劑猛藥!真是皇恩浩蕩啊!

“老王啊,如果有古董書畫,前朝的官窯瓷器,料子好做工精湛的傢俱,或者文玩之類的東西,都給朕留著,朕也不佔你們便宜,都折價算在那八成裡面”。

對於皇帝的這個要求,王公公跟魏公公的看法是一樣的,皇上的這點愛好還是沒變,就喜歡這些工藝精湛的東西,看來自己以後要留心著,要多弄點好東西討萬歲爺的歡心。

楚王好細腰,宮娥多餓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宮裡的兩個大太監都有一樣的想法,看來以後天啟皇帝收到的古董文玩要氾濫成災嘍。

朱效文記得在現代世界這些東西被炒到了天價,特別是元青花,整個中國找不到一件完整的官窯作品,相信在大明朝,離元朝又不遠,應該能找到一些吧。

至於被炒作成網紅瓷器的成化雞缸杯,拍賣價高達兩億,現在紫禁城裡隨便找找,就有不少。

“老王啊,你知道朕為什麼把鎮守太監都換成你的人嗎?”

“這個,奴才不知,請皇上指點奴才”,老王覺得今天表現得夠張揚了,適當的藏拙可以更受主子喜歡。

天啟帝其實不會計較這些:“朕是在幫你佈局,將來東廠要在全國範圍內抓貪官,這些各地的鎮守太監可以成為東廠的耳目,他們畢竟長期呆在地方上,對當地的情況總歸熟悉一些,把他們都換成你的人,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你的臂助”。

王公公確實沒有皇帝想得如此深遠,當即敬佩萬分:“皇上乃真龍天子,深謀遠慮,已經幫奴才做了這麼多準備,奴才要再幹不好,只能以死謝罪了!”

他心中盤算,看來要用一些有能力的東廠番子做鎮守太監,不能辜負陛下的厚望啊。

心滿意足的王公公終於被皇帝放走了。

至於這條被皇帝放出去咬人的惡犬,會在外面掀起多大的風浪,朱效文表示:無所謂滴啦,麼悶臺灑灑水滴啦。

一個太監都看出來了,大明的財富集中在官僚,富商,地主階層手裡,國家的國庫沒錢,普通百姓沒錢,這是王朝末期的典型特徵啊。

朕作為一個皇帝,還需要跟那些貪官汙吏國家蛀蟲客氣嗎?

有《大明律》這部國家法律在,朕倒要看看,這些文官們敢不敢幫這些國家蛀蟲脫罪,如果到時候真有人跳出來,那麼這種不顧國家利益的害蟲不但要清理掉,而且要搞臭搞垮他們的名聲,讓他們遺臭萬年,讓今世後世的人們都看清他們的真面目。

哼哼!真當朕還是原來的木匠皇帝嗎?真當朕的刀只會做木工不會殺人嗎?

其實,這種害蟲比蛀蟲對國家的危害更大,因為他們心裡已經徹底沒有國家,這種人如果還留在官位上,破壞的是整個國家意識形態,他們沒有底線不擇手段,忠心為國的人會被他們排擠打壓,甚至迫害,長此以往,整個官場生態將徹底敗壞,只要輕輕一推,國家這座大廈就會倒下!

大明朝滅亡,開啟城門向滿清投降的人不知有多少,更有吳三桂那樣的成為滿清的幫兇屠殺漢人,現在的大明擁有上億人口,可到了清朝初年,只剩下不足五千萬!

短短的二十年間,因為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朝廷的不斷鎮壓,連綿不斷的戰爭也損失了一千多萬人口,因為農民起義只侷限在華北區域性地區和四川部分地區,大明人口縝密的中南部,沒有被農民起義波及。

那麼大家算一下,被滿清屠殺掉的漢人有多少?

當然,後來大清的統治者為了美化自己,肯定不會公佈這個數字,大清修撰的史書,對這些事情不是含糊其辭,就是一屁股推到了李自成他們的農民起義頭上。

反正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滿清正是靠著殺得遍地人頭滾滾,殺得那些讀書人膽顫心驚,渾身發軟,有血性敢反抗的硬骨頭統統殺掉,這樣的強硬手段,才能讓三十幾萬滿人順利統治五千萬漢人,因為剩下的精英階層絕大多數是軟骨頭,可以彎下身段接受異族的統治,更有人在想,在哪當官不是當官?無所謂滴啦!

後來日本人看到中國軟弱落後,軍隊戰鬥力低下,也想複製滿清的套路,全面侵佔中國,試圖以五千萬日本人來統治四萬萬中國人(日本人認為這個比例比當初的滿漢比例高多了,所以信心滿滿),他們差一點就成功了。

只是後來國際形勢發生改變,而且我們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在那段民族危亡的關鍵時期開始覺醒。

直至朝鮮戰爭,新中國的志願軍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力量,中國人民終於在無數先輩血肉的支撐下,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