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地星,張風就急忙打車前往機場。他在另一個城市上學。所以才會一早就返回地星。要不然,也可以像曉涵那樣選擇下午在離開。
匆忙前往H市。有錢了自然也不能苛責自己。張風選擇在外面租了個房子居住。兩室一廳,一個月租金一千三百星幣。租一年加中介費和押金也不過才兩萬一千星幣。
裡面家電也很齊全。屬於拎包就可入住型的。但張風還是網購了一些小型家電。並且續了一年寬頻費。裡裡外外又花了六千多。對於現在的他來講。這些都不過是小錢。
他對於住所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之所以選擇出來租房居住。主要是為了安靜。
大學生活重新開始。張風多少還有些不太適應。跟A37相比,學校的生活實在是太安逸了。而且,作為大一學生。認真學習的是少數。大部分學子還是在享受生活。
有的忙著在玩筆記本。有的忙著在參加各種活動。有的則忙著在找女朋友。而張風,則忙著完成I型進化。在學校周圍的健身房續了會員。之後又找了一家槍械俱樂部。
每天放學便去堅持運動來強化自身肌肉。同時不忘進行射擊訓練。開學三天後,張風從A37星上郵寄的物資被送到學校。張風也僱了幾個人,將物資運到自己家裡。開始繼續每天吃螞蟻卵配奶的生活。
又過半個月,張風終於預約到了腦外接手術。
腦外接手術是針對進化者所進行的手術。手術內容是在腦部移植一枚帶有微型晶片的小型內腦。該內腦一側會被固定在頭骨上。另一側則與大腦相連。彼此透過生物電進行資料傳輸。
內腦外形和大小與隨身碟都十分相似。內建晶片,硬碟,處理器等。相當於機箱被縮小成隨身碟大小。當然,其內部並沒有小電扇。
完成手術的全部花費要一百三十萬。其中手術費,住院費等需要十萬,內腦要一百二十萬。
當然,內腦不是都賣這麼貴。也有便宜的。最便宜的價格甚至還不到一萬。張風買的是未來科技產的尖峰牌內腦。是他所能買到並買起的最高階內腦。
各方面效能是雜牌內腦的至少十倍。而且用起來更為安全。不容易損壞。能用多久目前還不知道。畢竟內腦跟手機和電腦一樣。更新換代的速度都特別快。很少有持續用五年以上的。
內腦由機械與模擬生物材料製成。外殼是機械,內部包裹生物細胞。說白了,就是一種類似大腦的神經細胞。不過,這些細胞並非從生物身上提取。而是科學家們養殖出來的。
所以其擁有遠超機械的運算速度。而且耗能少。還不會產生過熱。造成腦神經損傷。
即便它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傷。但未曾進化的普通人確是無法移植的。未曾進化過的普通人,其自身腦開發有限。無法搭載新程式執行。
就好比1.2赫茲的處理器。每天處理各種程式正好就需要1.2赫茲。這時候在給他裝一個需要消耗0.5赫茲執行的程式。處理器想要執行除非是關閉其它程式。
即便內腦有屬於自己的處理器。但它的處理器只負責匯總。具體使用還是需要人腦完成。
當然,這裡只是指普通人。總有天才即便未曾進化也可以正常使用內腦的。
有3D列印系統在。除非醫生是故意的。否則手術根本不可能失敗。週五下午去做的手術。週六清晨張風在病床醒來。當他恢復意識時。腦中也響起一個聲音。
“歡迎使用尖峰牌內腦。我是您的AI智慧管家小樂。我將竭誠為您服務。”
張風也不用開口。直接用意識就可以與其交流。處理器本身功能並不多。就是輔助記憶,運算以及隨時監測身體各項指標。但它卻可以對外連線其它器材。
張風安裝的內腦是I型內腦。所以他能對外連線的器材也都是基礎器材。比如手機,電腦,家庭管家之類的。
張風此時第一件事就是將手機與其進行連線。這樣張風就無需拿出手機。可以直接用意識對手機進行操作和檢視。與手機進行連線後。張風一個意念就可以直接開啟手機。
手機螢幕也以半透明視窗的形式出現在張風眼前。可以根據張風需求將螢幕變大或縮小。也可以根據張風需求選擇螢幕的透明度以及其所在位置。
張風手機中大部分能做的事情。此時都可以直接透過意念控制內腦進行操作。唯一不能透過意念操作的就只有打電話。無論是語音電話還是影片電話都還得用手操作手機進行。
不過,現在最先需要做的是為其搭載更多程式。生物處理器初始只有記憶提取,運算和身體監測三個程式。主動使用的程式為監測。可以透過彈窗看到自身數值。
記憶提取和運算都是被動程式。無需主動使用。當進行回憶時,記憶提取就會協助大腦將記憶中的內容快速提取出來。包括記憶中的片段,曾學過的知識等。
運算也是如此。無論需要進行任何計算。小樂都會自動進行運算並提供答案。其內部還自動載入了所有數學,物理的相關公式。並且還同時載入了化學轉換公式。
不過,這並非它的極限。它還可以繼續搭載更多APP可供使用。但其餘APP就需要自己選擇下載。內腦雖然擁有傳遞能力。但訊號當然不可能太強。所以需要透過其所連線的手機進行APP下載。
張風進入未來科技網站的內腦頁面。裡面就提供各種相關APP下載。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所要下載的APP。提供的APP有上千種。張風目前所能下載的只有I型專用APP。即便如此也有上百種。
選了半天。他最終選擇了強化視覺,強化聽覺,準星和輔助供給這四個目前最需要的程式。
強化視覺並不能真的增強人類視神經。但卻可以透過對看到的場景進行光學分析和處理的方式。進一步放大及縮小目標。以達到看清目標的作用。強化聽覺也是如此。
這兩個APP只是能讓使用者更方便控制視覺以及聽到的聲音。並不能真的提升自身視覺和聽覺能力。想要徹底提升和改善視覺及聽覺。就需要安裝電子眼和三相骨膜。
這倆物品好點的價格不比內腦便宜。差點的效果又不理想。所以張風目前並沒有移植的打算。
準星是一款小程式。當使用槍械時。可以將內腦與槍械進行連線。槍械上方有瞄準裝置。該裝置會協助內腦在眼睛裡出現一個準星。讓使用者知道開槍後,子彈會落在什麼地方。說白了就是一款輔助瞄準工具。
在平時打籃球,打拳,打檯球,高爾夫球等需要瞄準的行為時。眼睛也會出現準星。只不過那是內腦綜合模擬出的準星。但仍舊比自我感官要准許多。
輔助供給是一款調劑自身的程式。能夠透過該程式來控制自身各種激素分泌。以此讓使用者能更好的控制自身。當然,多巴胺的分泌除外。
其實張風還有很多程式想要下載。但很可惜的是,他的大腦已經達到執行極限。
雖然醒過來之後,張風就可以直接離開。但他還是選擇在醫院多休息一天時間。反正週日也是休息日。
之後的時間裡,張風就是在不斷適應以及開發內腦。隨著張風腦神經持續開發。他的內腦也將能夠下載更多APP。直到其達到記憶體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