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明:家父朱標,求我當皇帝 李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朱允熥看著朱元璋手指的地方,那不就是拼音嗎?
只不過自己標註的是一些異體字,後世所用的字叫做正體,而古代同一個字有多種寫法,他只認識正體字,對一些不認識的異體字就加上了拼音。
稍加思索,朱允熥開口說道,“是孫兒做的一些標記,遇到不認識的字做好標記,等下次看得時候就認識了。”
“喔~?”
而後朱元璋接過朱允熥手裡的書,一頁頁的翻看,發現朱允熥做的標記也不多,整本書就那麼幾個,但如果仔細看得話就能發現每個標記都不一樣。
朱元璋反反覆覆看著這些標記,他記得這些像蟲子一樣扭著的東西好像在哪裡見過。
“標兒,你過來看看。”
朱元璋實在想不起來便對著朱標招了招手,自己的這個兒子自幼讀書,見過的東西一定比自己多。
朱標從書案邊起身來到朱元璋面前,接過朱元璋手裡的書卷仔細翻看著。
這個東西朱標也有印象,只見朱標皺著眉頭仔細回憶,不消片刻朱標的眉頭更加凝重。
“父皇,這、這是那蠻夷帶來的東西。”
一說蠻夷朱元璋自然知道朱標說得便是那些飄洋過海、遠道而來的黃頭髮、藍眼睛之物。
“原來是那些人用的東西?咱堂堂大明朝豈需要捨棄咱的東西,而去用他們的?”
朱元璋得知這是蠻夷之物時,神色之間滿是鄙夷。
但一想到這些標記是朱允熥做的標記,朱元璋和朱標二人懷著驚詫之色齊齊看向朱允熥。而朱元璋更是忍著讓朱允熥扔掉此書、斷絕此種卑賤之物的想法對著朱允熥開口。
“不知孫兒是在何處得知這些東西的?”
朱元璋的這種語氣朱標最是熟悉,這代表他的父皇生氣了,只見朱標搶在朱允熥開口之前替朱允熥求情。
“父皇,允熥年齡尚小,這孩子恐怕連蠻夷是何物都不知。”
朱允熥他當然知道,只不過,外國的是英文,引入中國後中國據此創造了拼音,此時朱元璋眼神裡露出來的冷縱使是他都不禁打了個寒噤,但他依然不慌不忙地看著朱元璋說道。
“是孫兒之前在藏書裡面看到的,孫兒不知這是什麼東西,只是改了改覺得好用就拿來寫著玩了。”
聽了朱允熥的話,朱標再一次幫腔,“父皇,仔細看來,允熥寫的這個和那蠻夷之物當真有幾分不一樣。”
原來如此,那這也算是允熥自己創造的了,聽完朱元璋的臉色緩和了一些,但朱允熥的話還是讓他忍不住起了好奇之心。
“就這麼幾個東西能有多好用啊?”朱元璋不信這借鑑了蠻夷之物的東西能比他大明王朝的東西還能好用!
“有這些東西孫兒能很快識得所有的字。”
朱允熥裝出一副天真的面孔對著朱元璋說道。
“所有的?孫兒說得是所有的嗎?”
這下不只是朱元璋,連著朱標都瞪大了眼睛,看著朱允熥提出自己的疑問,“是很快嗎?有多快?三天能不能識得十個字?”
朱允熥在朱元璋和朱標驚詫的目光中,肯定的點了點頭。“用這些東西的話不止十個,父王,兒臣可以習得上百個字。”
這下朱元璋和朱標全都愣在原地,而且讓朱元璋不得不承認的是,如果朱允熥說得是真的,那這些東西確實是好用,因為當前大明還無此物。
看著朱元璋和朱標不是很相信的樣子,朱允熥隨便翻開幾頁,給他們現場演示了一遍,看著朱允熥寫得滿滿當當的紙,經過朱標的小心驗證,最終證實了朱允熥說得話。
只見朱標躬著身子,對著朱元璋說道。
“父皇,允熥所言……不虛。”
此時的朱標早已身陷震撼之中,聽朱允熥說是一回事兒,自己親自得到驗證又是一回事兒,他久久不能從震撼中回過神來。
聽了朱標的話,朱元璋當即怔在原地,他這個大明的建立者,驕傲了一生,他自認可以掌控朝堂上所有的大臣,掌控大明天下所有的東西,但偏偏這個讓他鄙夷的南蠻之物卻出乎他的意料,這讓朱元璋深受震撼。
但很快聰慧的朱元璋就想明白了,現在的他是無法掌控大明之外的東西,但不代表他以後也掌控不了,他始終相信大明終有一天會實現上下一體、內外同心!
只是當下最要緊的還是對大明內部的統治,如何統治?唯有教化二字,而教化的核心便是讀書。
自古以來讀書的人不是很多,當然書卷貴且少是一個原因。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識字不方便,換言之,識字太慢,普通老百姓為了多認識幾個字必須要經常去私塾找先生教。
但老百姓的首要任務卻是務農,務農還有農時,春天播種,夏天鋤草,秋天秋收,一旦誤了農時他們來年就要餓肚子,所以他們根本沒有太多時間花在讀書識字上。
如果允熥的辦法能在天下推而廣之中,那老百姓便有機會讀書識字。
如果老百姓能識字讀書,那他朱元璋編寫的《御製大誥》就能在全天下推而廣之。
讓大明的子民都來看看咱寫得內容,看看咱的想法,讓他們只做咱喜歡的事情,對於咱不喜歡的事情就別做,這便是教化。
想著想著朱元璋的面前彷彿出現了這麼一幕天下安定和諧的畫面,想必到那個時候便能真正實現大明上下一體。如果大明能上下一體,那內外同心便可期盼。
想到這裡朱元璋忍不住將朱允熥拉了過來抱在懷裡,他不止一次的好奇,朱允熥這個小腦袋瓜裡裝的究竟是什麼?整天琢磨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但是還次次能給他帶來驚喜。
朱標早想這麼抱朱允熥了,但奈何兒子還沒和他親到這種地步,他只能眼巴巴的瞅著朱元璋對朱允熥是又抱又摸又親。
朱標思緒飛遠,又想起了那個讀錯字的、讓他頭疼的朱允炆,眼下如果他能學會這些,這才是重要的。
就在這時,朱元璋開口了。
“咱認為乖孫兒提出的這個東西可以讓天下的人都去學習。”
朱標對此深表贊同,點頭道:“既然此法由允熥提出,要不然以允熥的名字命名此法可好?”
朱元璋撫著鬍子笑著說道,“咱覺得可以。”
就在朱元璋和朱標看向朱允熥時,朱允熥故作老成的搖了搖小腦袋說道,“孫兒是大明的子孫,此物自然是大明之物了。”
朱允熥還真是不貪功,朱標和朱元璋對他的喜歡又多了幾分。
只聽朱元璋哈哈大笑一聲,便據此擬定懿旨。
“國子監作為中央官學,由其負責將大明識字法編纂成冊,再由禮部、翰林院共同協助。”
“將編纂的書冊下發各州縣,照例推而廣之。”
“至於書籍的編纂由太子殿下攜國子監共同完成,此事交由太子殿下全權負責。”
“兒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