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甚是迷茫
那是在2013年接近年底的一天,我乘著高鐵茫茫然地來到北京,而身上只有2700元。那時真的挺迷茫,學歷不高,沒有技術,舉目無親,手裡雖然有點文字,但我要想進入文字這一行業,似乎有點困難。別說是進入與文字有關的行業,哪怕就是找其他工作也感覺困難,所以心裡一片空白,真不知道該如何好。還好,那時接近年底,家政行業還能好找工作,而且做這一行業還能把吃住解決了,所以我就選擇先從這裡做起吧。透過家政介公司介紹,我在海淀、東城給一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爺爺做了有50多天的家政。
就在東城老爺爺家裡時,我工作非常輕鬆。接近90歲的老爺爺是一位和藹而有點怪僻的長者,我的職責基本就是給老爺爺做飯,陪著老爺爺出去遛遛彎。他平時吃完飯就睡覺,我就自由了。他很少讓人洗衣服洗,別說是不讓我洗,他的兒女也不讓動。而且他還喜歡往家裡撿垃圾,讓他家的叔和阿姨非常無奈。一家人對我挺好,我的生活挺寬鬆,除了給老爺爺做好飯,自已就到東城各個地方溜達。景山公園、南鑼鼓巷、王府井、西單……
但這樣的日子過得實在太沒趣。那時雖然也想著是否能找個與文字有關的工作,但心裡挺害怕,畢竟自已的學歷不太高,怕遭到拒絕。但後來還鼓足了勇氣,從58同城找招聘資訊,而且老爺爺家裡的叔和阿姨還是挺支援我找工作。那時我不會用百度地圖,每去一個地方,都是他們告訴我行走的路線。從那時起,我就覺得北京人真的挺好,非常實在,也甚是真誠。我找工作時被拒絕過,但最終還是在通州找到了落腳的地方。當我來到梨園一家公司面試後,公司接納了我,也由此我走上了編輯的工作。
來北京後,先去的海淀定慧寺,在那個地方讓我感覺北京也太尷尬了吧,就這種發展水平,還首都呢,倒不如我們那發達。而在東城時,只見到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築,現代化的氣息也是讓我感覺太淡漠。直到我來到通州,下了八通線後才知道,原來北京的繁華地方真差不了哪裡。以前很少出門,所以不太接觸立交橋,也真讓梨園那邊的立交橋弄得我找不到北了。還好,那時在路邊有好多三輪車,用5元錢也就解決問題了。
就那麼短暫的離開,又要回歸
在梨園的日子還是挺幸福的,而且剛踏入編輯這一行業,心裡的那份熱忱、幹勁十足。即便公司加班沒有加班費,照樣每天做到8點以後,甚至有時會做到10點以後,還會再拿回家工作到半夜。也是這股熱忱和幹勁,讓本來就不好的身體出現了異樣。其實那時還是挺害怕的,因為身體的種種症狀讓我害怕會有不良的疾病纏身。
但那時還感覺活得挺充實、幸福的。那時租的房子是高層,每天都能看到晨霞燦爛,生活也非常方便,因為在我住的南面就是一個大市場。我還記得在去公司上班的路上有一棵大榆樹,那麼粗的一棵榆樹,每到春天華蓋燃燃,樹上掛滿翠玉雕刻的小銅錢,讓人感覺生機盎然。有時下班回家晚了,可以在馬路上遛遛彎,而且那時路邊擺著好多小吃攤,我最喜歡的是吃麻辣燙。美美地吃上幾塊豬血,再加上一點蔬菜和麵筋,真的有好知足的感覺。吃完了,再沿著沒有盡頭的馬路向前走,風絲絲涼涼,也許心裡會有些愁,但也會被這涼爽的夜風和溫柔的路燈給撫平了。不錯,這裡雖然白天喧鬧,但夜晚的馬路還是有些靜,靜得讓人感覺平闊。
我在梨園果園加起來待了有大半年的時間,2015年的時候,因為跳槽去了海淀。這次走了,我以為我以後跟通州再也沒有關係了,畢竟那家公司也是讓我感覺挺滿意的。但是,誰能想到我在那家公司做了半年後便辭職了。那時身體已經到了極差的地步,那麼多的朋友會勸我去醫院檢查怎麼回事。其實我知道,這是自已這麼多年不知道保護身體的惡果。或許會被醫院給判個死刑,與其這樣被“判刑”而活,倒不如自已放下一切,忍痛而活。而且既然活著這麼痛苦,早睡一天也早舒服,所以自已也就看得開了。
而就在這樣的狀態下,我辭職了。也許我太任性了,其實心裡也清楚,如果這次辭職,這麼頻繁地跳槽,再加上我的學歷不高,會很難找工作。但任性的我還是做了,於是只能拖著病體在海淀、朝陽、昌平到處應聘、投簡歷,而且就在那個驕熱的夏天頂著烈日。功夫總算不負有心人,還是有想接納我的公司,比如在清華大學校園內的一家公司,後來就給了我入職通知了。可是那時我剛答應了通州的公司,我還是拒絕了那家公司,又回到了通州。
在通州邊界的日子
回到通州,我住到了八里橋附近。這是個通州與朝陽的邊界地,以八里橋為界。我住的地方應該偏於朝陽,因為位置已經算是過了河了。在這個地方生活不太方便,畢竟有點四不靠的感覺。但有個腳踏車就不一樣了,我可以騎著過河到那邊的澡堂洗澡,順便感受八里橋的古樸風韻。它的確是古代人們的智慧作品,那栩栩如生、姿態各異的龍,那飽經歲月滄桑的石拱,那巍然矗立的石碑……雖然一直默默無聞,那樣安詳、沉寂,但卻掩飾不住它曾經的榮耀,以及經歷的那些不堪的歲月。星期天的時候,我還可以去不遠處的北機市場買東西,而且不騎不到幾里地,就是通州最繁華的地方通州北苑,啥時想去了,那就隨性而為了。
後來,還是沒有在剛入職的公司待得太長,又跳槽到另一家公司,那時公司在運河明珠。從來北京後,一直對運河充滿著嚮往,卻也從沒有意識到,公司就在運河邊上。我第一次去運河,是要參加徒步活動,雖然沒有趕上,但卻被運河驚了一把。那天是早晨,正好朝霞輝輝,給運河塗上了一層嫣紅,把運河形容成新娘真的挺恰當。那寬闊的河面碧藍碧藍,真像一塊閃著流光,沒有一絲雜質、剔透的寶石。我本來以為這是大自然的傑作,後來聽通州這邊的朋友說才知道,它其實是人工與大自然結合的傑作,因為曾經的運河應該沒有現在這麼美。所以通州在治理運河方面還是下了不少的功夫,也達到了如此美不勝收的效果。而且在運河的對岸,我看到了公司所在的小區,才知道原來自已已經在運河身邊待了好長時間了。
去了運河明珠家園,每次就必須要在北苑這邊來回轉車,所以每天都能目睹到北苑的繁華,這對於我來說已經成了一種常態。有時工作不緊張時,我會停下腳來欣賞一番,順便到超市裡去買些自已需要的東西。而且有時犯了迷糊還會坐錯車,一不小心就坐到北京市裡去了,因為有路車是八里橋站不停,而中間沒站,就一氣通到了北京市裡。然後再一路觀賞著北京的夜景,乘著668路車颼颼地返回來。對於668路車,我似乎有一種特別的感情,畢竟自已每次回家,都會乘坐著它觀賞著北京的夜景到北京站坐火車,然後回來時,再乘著清晨曦光返回,所以這種感情非常的特殊,既有回家的迫切,也有趕回的急切。
通州和藝和見證了我與病魔鬥爭經歷
那時我的身體已經到了極差的時候,當然我也在想辦法調養自已,反正已經是這麼一回事了,就死馬當活馬醫吧。其實誰曾想到,自已的方法竟能見效果。其實從在海淀那時,我就已經開始調養自已,否則自已真的有動彈不動的危險。在我用笨方法的調養下,那些讓人擔心的症狀也慢慢減退了。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在運河明珠家園附近的一家醫院打完吊瓶,本來還是想繼續工作,但實在難受得無法工作下去,無奈只能向公司請假回家休息。那時應該是春天的4月份左右,出公司等了好長時間車,也不見車來,不但心裡急切,而且站在那裡暈乎乎的,有種隨時暈倒的感覺,尤其是當風吹到身上時,似乎有魂魄出竅的感覺。於是我就想著不等車了,還是打車回去吧,可是偏偏不見計程車的身影。最後還不錯,終於把317路車等來了。上車坐定後,我就感覺自已彷彿已經不是自已,似乎被撕裂了好幾處,手腳放在哪都不合適,怎麼坐也覺得自已彷彿在空中一般。而且腦子似乎炸了一般。那時心裡真的挺害怕,感覺完,自已在要車上出事了。我就在心裡默默地念著:“千萬別,那樣丟死人了!”
真沒想到,我雖然在車上迷迷糊了一路,下車後竟覺得自已不那樣難受了,而且我還去了超市買了些東西才回家了。可能是否極泰來吧,畢竟這事我自已也解釋不清楚為在車上時還那樣難受,下車就輕鬆了。而且就在那天晚上,一直長在身上的瘡破了,我忍著劇痛,擠出來了許多膿,直到出了血,才沒有擠下去。從此後,我的身體真的有了大的轉變,而通州和藝和天下是我的見證,她們一起見證了我與病魔鬥爭的經過,那樣的不易,那樣的艱辛。當然病情並不是一時半會形成的,病去如抽絲那是很切實的事,而且就像我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要不受病魔折磨才怪呢。
在徐辛莊的幸福歲月
後來公司搬到了徐辛莊,因為距離公司太遠,也無法在八里橋住了,於是我就搬到了徐辛莊。來到這裡,真是徹底與北京的繁華隔絕了。但對於我來說,卻是太好不過的事了。那時挺湊巧,我住的地方在徐辛莊市場附近,所以又是一個生活超方便的地方,那時正好是葡萄興盛的季節,每天都能從市場買到新鮮的葡萄,特別好吃。我住的地方如果走著去公司,大約需要半小時。而坐車大約也得需要半小時,因為等車太困難了,所以很多時候索性就走著去公司。
其實走著去公司真是非常有趣的事,一路的風景真是太美了,那時正值秋季,秋風已經把一些草兒撫黃了,但碧綠一眼望去仍然那樣扎眼,這種黃綠相間的色彩,讓人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衝動和思索。當然最可喜的還是那些隨處點綴的牽牛花,這些秋天的精靈處處都是,有白的、紫的、紅的、粉紅的、紫紅相間的,形態各異,色彩紛呈。它們那樣隨意地處處點綴,彷彿是忽然鑽出來的天使,吹著嬌麗的喇叭,帶著微笑的面容,讓你不經意生出一種驚喜。一路隨處都能瞧得見它們,好心情就油然而生了。也是那時,讓我深切地體會到,它們就是秋天的精靈,最能代表秋天的氣韻和情趣。
而且走著去公司上班,還能放鬆下身體,就我這破身體,在以前如果走這麼遠的路肯定是力不能及的,但現在我就慢慢地感覺不吃力了,也會為自已一直與病魔鬥爭取得的小成就而高興。而且有時候碰巧了,還能蹭老闆的車,或是騎著電動車的同事,也會捎我一程。也是那個時候,讓我寫了好多好多的文字,因為心裡還是有一種傷懷,我想回家照顧孩子,邊給公司做活,所以就要離開那裡了。
深秋以後,我就離開了北京,回到了家鄉。後來在家待了有三個月又回到了這裡。只可惜原先住的地方人已經住滿了,我只能從村裡找一處地方了。還不錯,新住的地方離公司並不遠,走幾步就到了。而且在我住的不遠處有一片小河塘,河塘雖然不是很大,但也如一塊小碧玉橫臥在村中,水非常清澈,裡面有成群結隊的魚,那架勢似乎這魚塘都放不開它們,爭著往外跳呢。我看著這麼肥的魚,紅紅的身子,明亮的鱗。心裡就不禁生出一股眼饞,會嬉笑著對它們說:“你再跳,跳出來我就把你吃掉。”(其實我不太喜歡吃魚,只是喜歡逗著玩)惹得同我一起去的姐姐哈哈大笑,說我太孩子氣了。塘邊蘆葦成片,綠綠的飄蕩著浪漫與平靜。有時候中午吃完飯,就喜歡圍著它走一圈,看到那嫩嫩的陳茵也會抓一把,再找一些蒲公英、灰灰菜啥的,回家就是一頓美味。那些日子也讓我記憶非常深刻。
運河邊上的情緣——張家灣裡二泗
後來,我離開了那家公司,到了張家灣的裡二泗。來到裡二泗,真沒想到這個地方竟有如此的小繁華。開始我本來住的公寓的,可是後來因為違法建築拆遷公寓住不成了,只能選擇了一家民居。姐姐一家都很熱情,我們的關係也非常不錯,他們家叔和阿姨總是對我說,你來我們家咱們就是一家人了,就拿當自已的家。也是這樣,阿姨總會讓我在他們家裡吃飯,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也總會送給我。我住的地方後面就是市場,而且每隔5天還有一個大集,所以生非常方便。更讓我欣慰的是,原來運河最美麗的地段就在這附近。
因為孩子來北京待了段時間,所以我就買了一輛電動車,騎電動車用不了10分鐘就到運河了,運河也給了我太多的驚喜和美麗。冬天我會跟孩子一起騎著電動車一直沿著運河徐徐而行,那碧藍碧藍的寶石脈脈而動,小小的水波溫柔地拍打著河岸,而水裡的野鴨成群結隊,你來我往地嬉戲著,忽然天上會飛過一隻白鷺,又瞬間沒了蹤影,時隱時現,真是河邊的隱者。而那闊如浪潮的蘆葦已經沒有往日的綠綢和夢幻姿態,遺下的痕跡像一位沉睡的巨人,但仍然風采不減,端莊、大氣。而那些小亭棧道,似是他身上掛著的黃玉佩,典雅而溫婉。美麗的大運河直讓孩子流連忘返,他會告訴我,媽媽,原來楊廣也沒有那麼壞啊!
春天的時候,看運河邊柳影撓水,翠絛展展,各色各樣的花爭相開放,絢爛而多姿,把運河打扮得像一個新婚不久的少婦。而一片一片的蔥綠,又給運河注入了充滿感染力的生命力,讓你看到運河處處都有希望,處處都能讓你找到驚喜,充滿著靈動。
夏天的運河應該是荷花和蘆葦的天地,那一片片盪漾的蘆葦,一朵朵隨風舞動的荷花和荷葉,你想用語言去形容,那真是太費力了,所以就不如閉上眼睛讓自已的想象任意去馳,讓思維儘可能地在腦海裡繪圖。目前運河裡有兩處觀賞荷花的地方“月島聞鶯景區”和“漕運碼頭景區”。因為離家近,所以漕運碼頭那邊的荷花,我已經看過好幾次了,但月島那邊的荷花卻沒有時間看。去年的時候,到永順的公司工作,來回的路上總能聞到月島裡荷花飄出的香味,尤其是在傍晚時,那股清香真讓人陶醉。好多時候,我都想停下來能拍張圖片,但是因為行路太匆匆,結果就錯過了。今年也是下了好大的決心,從一個月前就想著去看荷花,可是手裡的事太多了,真的沒有時間去看看荷花,我也已經好長時間沒去運河了。看來今年是看不上荷花了,只能等著明年吧。
秋天的運河風韻依舊別具一格,滿塘的荷花已經沒了昔日的風采,卻在殘缺中讓人多了一份深思,而蘆葦也漸漸金黃,褪去了碧綢的情愫,卻把夢幻般的金色浪漫發揮到了極致,在那裡吟一首“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真是太有此情此景了。公園裡的萬壽菊不知不覺地就成了主角,那渲染著的紫給了運河別具風韻的氣質,是如此搶眼奪目。還是喜歡傍晚的時候,在運河北運河橋拍夕陽,真是絕佳的地方,那裡的視野是如此寬闊,運河、高樓、森林、觀景臺……使得大自然的渾壯與現代化氣息的碰撞,擦出來的火花真的是攝人心魄……
反正你不管你什麼時候去運河,它都不會拒絕你,非但不拒絕你,總能讓你找到新鮮,讓你耳目一新。運河的大度、運河的美麗、運河的無限生命力以及沉澱的幾千年的文化,深深地吸引著我,也讓我不自覺地喜歡上了她,所以,誰要說來北京旅遊,我第一個地向他推薦運河,我覺得人來北京,如果不去運河感覺下她的韻致,真的是非常遺憾。
還是與張家灣的緣分深
後來我搬離了張家灣,去了香河。其實我對香河還是沒有太大的喜歡,總覺得這個地方(包括燕郊)有點趁人之危的感覺,可能與北京離得太近,覺得自已有優勢,所以就會物價高,以傲人的姿態對人。但張家灣卻沒有,而且我發現,不管在張家灣的哪個地方,都是一樣的平易近人,沒有居於天子腳下的那股凌人氣。那時我搬離張家灣真也沒想到現在又回到了張家灣,冥冥中的這種緣分讓人感覺甚是奇妙。
我現在住的地方,仍然處處是花紅葉綠,樹木成林。而且這個地方也有每隔5天一集,平時早市不斷。這裡的人非常真誠。那些早市上賣菜和水果的都是附近的村民,不管買誰的菜果,他們所持的態度都是,寧可多給幾兩,也不少給,自家種的菜,便宜。也的確是這樣,他們的這種心懷讓你覺得不好意思少給,哪怕幾毛錢,也不想多沾。所以這裡民風甚是樸實,處處花顏綠意又讓這裡充滿著靈氣、安寧、與世無爭,住在這裡真的有樂不思蜀的感覺。
我一直感到很慶幸與通州結緣,也感激她能接納我,也希望她能繼續接納我,我也會更加愛這美麗的通州和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