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以南的地區,在諸葛亮等人的治理下,迅速的繁榮起來。政治清明。

世家大族、地方土豪,被劉燕打掉了許多。

剩下的也蹦躂不起來。

商業活躍,農民眷戀土地。

中原地區與河北對接,一方面使得河北迅速的強盛起來,另一方面,也反哺黃河以南的地區。

統一天下,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拿回祖業,達成政治成就的問題。

而是帝國組裝完畢。

現在漢帝國向北的土地,到達黃河的最北端,出了長城,幾字形河道附近的河套地區,都在漢軍控制範圍。

這是幷州。

在幽州。漢帝國的土地,到達了東北地區。

向東。帝國的領土,到達了大海。

向西。帝國的領土,到達了西域,也就是新疆。

向南到達了交州、寧州。

土地包括部分的越南、緬甸的領土。

這是一個幅員遼闊,龐大的帝國。帝國組裝完畢,帶來的好處無窮無盡。

首先是經濟問題。

經濟是一個大的圓圈,土地越大,人口越多,經濟體量就越龐大。

天南地北的商品,由各色樣的商人販賣到各地。

其次是國家的問題。

帝國越龐大,人口越多,軍事實力就越強。作為一箇中央集權的帝國,帝國的邊疆發生戰爭,帝國可以迅速的調集人力物力前往支援。

當然,帝國太龐大,也有壞處。比如說一些有特殊癖好計程車人,或有錢人,想要遊歷帝國。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太龐大了。

就算用一生時間,能到達很多地方,也不可能走完整個帝國。

作為這個龐大帝國的首都,洛陽城。自然成為了風雲匯聚之地,商業空前繁榮,人口迅速增長。

帝國還在恢復中,但是洛陽已經完全恢復了東漢時期的繁榮。

鮮卑的商人、西域的商人、南蠻的商人、各方各地的商人,各種各樣的商品,匯聚在洛陽。

四方計程車人或來洛陽求官,或求學,或尋找發達的機會。

這日上午。

帝國的前後兩代統治者,皇帝、太上皇從北邙山南下,回到了帝國的心臟,洛陽城。

哪怕是皇帝,也不能讓整座都城停擺。只能封鎖城門,在主幹道上派兵護衛。

龐大的隊伍,簇擁著劉氏父子的鑾輿,從北城門進入洛陽,沿著主幹道,往皇宮而去。

聽說天子回來了,城中百姓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觀看天子。

當然是看不到的,他們只能看到鑾輿。

但就算這樣,還是讓他們直呼過癮。

“當今天子一般都待在皇宮中,很少外出。能看到天子的鑾輿,也是難得。”

“誰說不是呢?大漢四百年的歷代天子,哪一個在位的時候,不經常出門狩獵、遊玩的?只有當今天子,很少外出。”

“聽說朝廷早朝,天子御座也經常空懸。就連公卿大臣,也很少能見到天子。我們能見到天子的鑾輿,是幸運了。”

百姓們隔著護衛的兵丁,對天子鑾輿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議論很隨意,但沒有一個人說劉燕的壞話。

劉燕父子的威望本就極高。

隨著帝國組裝完畢,大一統皇朝的形成。生活在這個帝國中的百姓,不說全部都是快樂的,小康的。

但大部分人都很滿足。

現在比亂世強了何止百倍?

對於平定了亂世的劉氏父子,百姓們都無比感激。

鑾輿內。

劉燕坐姿隨意,聽著鑽入耳朵的議論聲,聽到其中的好話,忍不住得意洋洋。

俺功大,已經遠超高皇帝、光武皇帝,直追堯舜了。

不對,就算堯舜也比不上俺。

龐大的隊伍,進入了皇宮。隨從的人員,各自離開。只有部分禁軍士卒、太監、宮女,簇擁著鑾輿,到達了後宮。

劉備也走了,太上皇老了,一路上車馬勞頓,折騰的不輕,要回去補覺。

劉燕回到後宮,自然是前往椒房殿,先見皇后。

劉燕下了鑾輿後,便見到關金鳳帶著劉淵、劉三百兩兒子,翹首以盼了。

劉燕可不講規矩,小跑著上去,一把抱住了關金鳳,甜甜說道:“姐。我想你了。”

四周的宮女、太監都是低下頭來。

關金鳳嘆了一口氣,然後伸手摸了摸劉燕的臉蛋,夫妻二人把兒子晾在一旁,說了許多的話。

等說完話後,劉燕又把劉淵、三百給打發走了。只與關金鳳一起,進入了椒房殿。

劉燕想洗澡。

關金鳳就讓太監宮女去準備熱水,然後親自服侍劉燕洗澡。沐浴更衣完畢之後,夫妻二人摟在一起,繼續說著話。

關金鳳對於國家大事隻字不提。對於劉燕要與鮮卑和親,這一次帶回來了許多的美人,也不提。

只是說著洛陽皇宮的點點滴滴。

忽然。關金鳳說道:“燕弟。六百、五百、四百、三百都長大了。你應該給他們取名,封王了。”

“封王還在其次,要是連名都沒有,未來怎麼婚配?”

劉燕聞言頓時齜牙咧嘴,對於起名困難戶來說,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就像是看天書一樣。

不過該來的還是要來的。

難道,真叫某某百?

“姐。你幫我想想。我們合計合計。”劉燕說道。

關金鳳笑著點了點頭。

隨即,夫妻二人商量了有半個時辰。劉燕才拍板決定了,讓太監取了文房四寶進來。

寫了一張條子,送去給尚書檯,交給宰相們。

現在河北諸事太平,徐庶也回來了。尚書檯的宰相,理論上有五位。

大將軍關羽、丞相諸葛亮、太尉龐統、御史大夫徐庶、尚書令蔣琬。

實際上只有四個在幹活。

關羽基本退休了,兵權解散,只保留一定數量的官屬,護衛,每日裡在家讀春秋。

至於宰相的工作?

去特碼宰相的工作。

不幹。

尚書檯的宰相們,得到了劉燕的條子之後,也不幹怠慢。

首先是下詔書,通告朝廷。

喜大普奔。

咱們皇家的皇子們,終於有名字了。

次子六百,名叫劉興。

三子五百,名叫劉定。

四子四百,名叫劉和。

五子三百,名叫劉純。

然後,尚書檯就按照齊王劉禪的前例,準備封爵儀式,劃定封國。

劉興為楚王,定都襄陽,五城。

劉定為吳王,定都吳縣,五城。

劉和為蜀王,定都成都,五城。

年紀最小,卻是皇后所出的劉純,為趙王,定都鄴城,封十城。改建原先魏國的宮廷,給他居住。

諸王有封國,設定相國、都尉。

但官員都是朝廷指派,相當於郡守。

諸王沒有實際上的權利,只享受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