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娘果?

蘇想愣了,那是啥玩意兒?

他下車,在周圍走了一圈,這裡有松樹、雜草叢、一些藤蔓,

並沒有看到什麼特別的東西啊。

“系統,無娘果是什麼東西?”

【無娘果,一種蕈類,屬珍稀名貴地下生菌物,外生菌根型真菌。】

“能不能說人話?”

【別稱“豬拱菌”,或黑松露。】

原來如此,蘇想立刻明白了,

原來是這種著名的西餐食材,號稱“美食三大天王”,與魚子醬、鵝肝醬齊名的,又叫“黑鑽石”的野生菌種啊。

以前蘇想也曾經在一家米餐廳吃過,切得薄薄的,灑上薄薄一層,就花了不少錢。

沒想到自家農場里居然有這麼金貴的東西。

不過,聽說松露不是歐洲那邊生產的嗎?

怎麼種花國也有嗎?

他迅速用手機搜尋了一下,系統說的“無娘果”的來歷。

這下才知道,

其實在種花國西南地區,居然也有原生品種,而且多達幾十種。

不過,具有較高食用價格的只有5種左右。

而在這個松樹林裡,被系統發現的松露品種,

就是已經被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食用了幾百年的,被稱為“無娘果”的品種。

黑松露是很貴重的食材,號稱“一克黑菌一克金”。

而且還有研究表明,黑松露有抗疲勞、抗衰老、增加肌體免疫力的作用,

就讓黑松露更受追捧了。

沒想到居然在自家農場裡找到,

還符合系統的改良條件,

蘇想只想說一句,這潑天的富貴咱接住了。

但他馬上又想到,

在種花國,這種食材並不流行,

而在國外,普羅旺斯是全球最重要的黑松露產地,

產量佔法國的80%,銷量佔全法國三分之一。

所以即使在這個樹林子裡發現黑松露,

一是產地名氣不夠大,國外不認,

二是黑松露需要配著西餐來吃,國內也沒多少市場。

所以,他即使手握一樹林的黑松露,也未必能賣得出去。

蘇想正在發愁,系統提供了改良方向,

【叮!檢測到附近有本土原生品種黑松露“無娘果”,可開啟改良。】

【改良方向:1-出地化,2-香化,3-巨化。請選擇改良方向。】

蘇想皺起了眉頭,

這個黑松露的改良,可能需要考慮一下。

因為這是菌塊,不像水果可以鮮食,可以榨汁,而且每天吃喝也不會膩,市場很大,

它只能作為食材,而且是香料,沒人會抱著一個黑松露直接啃到肚子飽,

因為這黑松露的氣味和味道,雖然西餐界吹噓得挺火,

但聽說是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覺得很一言難盡,

跟榴蓮似的,

蘇想自己也對那氣味不是很感冒。

所以其實它在種花國的市場不大,

以後恐怕要主打出口國外,

但在國外又要跟普羅旺斯等產地競爭,

要開拓市場挺難的。

所以巨大化,就算了吧,市場容易飽和,

而且不安全啊,

因為黑松露長地下的,不像葡萄在地上堆個三層樓高也沒事,

如果在地下擠出負三層的黑松露,再挖掉,

就會跟礦坑假的,

地面肯定凹陷,

回填的工作量也太大了啊。

那香化呢?

那氣味說不定會飄出地面呢,

蘇想一想到等他挖黑松露的時候,

那滿山遍野的“飄香”,臉都黑了,

何苦這麼折磨自己呢。

那隻剩下最後一個選項了:出地化。

這個倒可以考慮。

黑松露一般會生長在地面下,有些達到40厘米的深度,

因為不能整個樹林犁一遍,所以採黑松露的人一般會養豬,再選聰明的豬來尋找,

所以黑松露又叫“豬拱菌”。

市場上黑松露稀少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尋找採摘困難。

如果黑松露能像普通蘑菇一樣長出地面,

一眼看見,一拔就走,那產量肯定能上得去啊。

蘇想想清楚了,就對系統說:“系統,選擇出地化改良。”

【叮!現在開始改良,改良方向:出地化。】

聽到系統答應了,蘇想緊盯著地面,生怕自己錯過什麼,

過了一會兒,蘇想看到地面有些起伏,

他揉揉眼睛,怕自己看錯了。

沒錯,很快,他發現了,就在自己腳邊十厘米的地方,

一塊黑黑的東西正在從地下擠出來。

蘇想蹲下,發現這正是一塊拳頭大小的黑松露,

當它擠出地面後,就停止了動彈,

蘇想輕輕把它握住,一拔,一塊完整的黑松露就從地上拔出來了。

成功了。

蘇想興奮地想,他又成功地改良了第二種農產品品種。

蘇想仔細看著這塊黑松露,

新鮮黑松露的分級,是按個頭大小、品質和成熟度來分。

例如大小,可以分為6個級別:2cm,2-3cm,3-5cm,5-7cm,7-9cm,9cm以上。

按品質,可以分為特級一級、普通貨,統貨。

按成熟度,可以分為白色心、茶色心、色心、黑色心。

幹黑松露按個頭大小可以分為1-3cm,3-5cm兩種,按品質可以分為特級、一級、二級,按按成熟度可以分為:茶色心、褐色心、黑色心。

而冰凍松露,就只按成熟度可以分為白色心、茶色心、黑色心。

具體定級的方法是:

一是體積越大價值越高。

二是外皮韌性大,有密集的疣狀突起為佳。

三是表皮顏色深黑且毫無光澤,內部肉質為紫黑色的黑松露為上品。

四是內部顏色呈黑色,且白色細紋明顯的大理石紋,才是一顆好松露!

否則內部白色的松露不成熟,內部顏色呈咖啡色,則是松露快要成熟,如果內部完全呈黑色,則這顆松露已經熟過頭。

五是還要看形狀,近似球狀圓潤度好的黑松露最為完美。

蘇想現在挖的是新鮮黑松露,個頭在7-9cm,已經算很大了,

整體形狀也挺圓的,

他輕輕地捏一捏松露,感到挺結實,

大力擠壓了一下,放鬆後又回覆到原來的形狀,說明彈性不錯。

然後用隨身帶的小刀切小片,裡面是黑中帶白的大理石紋,

聞一聞,聞到清新的味道,好像甜味香草,如羅勒,芹菜等。

按網上說的,這算是最好的品質了。

蘇想看著在他周圍不斷湧出地面的黑松露,密密麻麻,人都要麻了,

雖然個頭不如巨型葡萄大,但它單價高啊,

這些貨全賣出去,得值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