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皇帝忙說:“龍愛卿真是寡人的相知啊!自愛卿為寡人調治好身子以來,讓寡人感到如若得道仙子一般,精神充沛,日夜飽享宮中美豔,而不覺疲憊,真是快活無邊啊!只是有所憂恐,命壽不能永固!正為此日夜焦慮之間,愛卿卻來為我解除憂煩!但不知龍愛卿有何仙方可使王萬壽無疆?”

“自古天子皆受命於天,原本個個都可萬壽無疆,為何皆是壽縮命微?只是因坐享天下之後光茫四射,龍神迷惑,只知其散,不知其聚,將其精華流失不復之故爾!臣修煉久矣,精通迴圈往復之術,可讓我王聚精散濁,魂魄周全,身康體健,壽同日月,再無病痛之憂,也無死亡之患!”龍世舉見皇上急迫問他,便言辭鑿鑿的說。

崇明皇帝急迫的問:“快說個明白,讓寡人如何去行事?”

見王性急,龍世舉卻用手一捋長長的鬍子,穩穩的說:“天有日月星辰,頭頂有過往神靈,足下有幽靈鬼怪,故而聖人告誡事以蜜成。今事還無根基,王若信任為臣,且莫打問,漸且龍心安穩,只按臣話辦事,終究不負王心!”

“好好好!愛卿要寡人怎樣,寡人便怎樣!只要能使寡人權威永固壽命無疆,卿即為寡人重生父母矣!”崇明皇帝語氣懇切的說。

“承蒙皇帝器重,臣必肝腦塗地以報陛下!今臣來見陛下,就是來告知皇上,我國東南遭災,必有邪魔作怪,這正是我王煉魔存真之機,若能速速指派一名深通法術又曉治理撫慰民眾的欽差大臣前往該處,不但可降魔得寶,還可取信萬民,望王即刻指定可信賴的大臣前往去辦此事。”龍世舉含而不露的說。

崇明皇帝聽了心想:說起治國理民安撫百姓的人,朝中不乏其人,若還要有些法術去降魔驅怪,這樣人滿朝文武誰人能有此能力?崇明皇帝一時想不起來誰能有這樣本事,忽用目一瞧龍世舉,不由滿心歡喜的說:“寡人思前想後,除了龍愛卿能擔此任,再無合適人選了,不如愛卿就替寡人鞍馬勞頓一回可好?”

龍世舉卻說:“非臣苟且偷安,實則在此關鍵時刻,不敢離王左右。我王請想,臣若去了災區降魔,那孽障鬥臣不過,必施法力前來害王,此時凡人如何能敵?因而為保龍體不傷,臣在此之間萬不敢離王左右!”

聽了這話,崇明皇帝眉頭緊蹙問:“這般如何是好?”

龍世舉見時機成熟,便胸有成竹的說:“皇上盡展龍眉,是臣進宮之時已物色得一合適人選,不知可合皇上心意否?!”

“你覺這人可用,定是不凡之人!卿家快快說了出來,也好讓寡人降旨與他!”崇明皇冠急不可待的說。

“此人不是別人,乃是陛下第三百零六個龍子太子狸!”龍世舉一字一頓的說。

“噢……”崇明皇帝聞言有些愕然,想了想說:“寡人子女甚多,因為國事繁忙,未曾個個教導愛撫!但不知此子有何過人之處,能當此重任?”

“回奏皇上,這個皇子叫太子狸,自幼在空靈山學藝,修得滿身道法,鎮鬼除魔不在話下,若讓他去賑災,不但能彰顯皇上慈悲愛撫百姓,還能大顯我王神威壓鬼鎮魔!”龍世舉語氣誠懇的說。

聽到自己那未曾謀面的兒子竟是空靈門徒,崇明皇帝龍顏歡悅的說:“常聽人說空靈門徒個個神奇,沒想我那皇兒竟是此門中人,真是寡人幸甚,皇兒之福啊!好吧,這事就這樣定了!寡人這就上朝理事,當著滿朝文武百官,命他為欽差大臣!”

龍世舉見皇上主意已定,便辭王告退,王讓宮女送他。還未走出幾步,聽王急切喊道:“龍愛卿轉來!”

聽了這聲傳喚,龍世舉不知何事,嚇出一身冷汗,慌張近前跪下問:“皇上還有何吩咐!”

只聽崇明皇帝說:“君無戲言。寡人曾在金殿當著百官宣佈,誰能拿出百萬糧餉方可為欽差大臣。今寡人若讓吾兒當此重任,他哪裡來這筆鉅款?寡人為他墊付,恐人心不服,也讓寡人今後難以號今百官。龍大人你看這如何是好?”

龍世舉聽了這話,心裡暗暗好笑,這真是兒多父心硬,子大心無父啊!人都為自己能作樂享受找藉口,既便父子到一定時刻誰認誰呀?!這卻也好,自己正可從中謀事。想到此他便說:“皇上盡放寬心!太子狸既是空靈門徒,手段定然神妙,必有點石成金之術,區區百萬資財何足掛齒?定不須我王破費一兩半錢財物,只需派些人馬護衛便可!”

既然不花老子分文,又能替老爸辦事,崇明皇帝自然高興,連連說:“這樣好這樣好!”

於是,崇明皇帝高坐九龍寶殿,命太監宣太子狸見駕。太子狸正在宮外等訊息,由於時間等的太長,心裡直罵老狗龍世舉調戲他,都實在有些不耐煩想回家去了。恰在這時聽太監宣他進宮見駕,不由倒忐忑不安起來。

他雖然貴為皇子,但卻從未上過金殿朝王見駕,因而頭次不免有些緊張。當他跟著太監一路規規矩矩來到金殿,在太監指定的地方跪下,連頭也不敢抬,老老實實行了君臣大禮,低垂著頭不敢胡亂窺視。

穩坐金龍寶座的崇明皇帝頭次見自己這個兒子,不免也有些父子情深,仔細用龍目上下打量著這個雖然在身邊卻又極其陌生的兒子,內心也有些說不出的傷感情懷。他見自己面前這個兒子生的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大有些仙風道骨之氣,不由內心有幾分喜歡,便問:“你母是何品級?何時生你?字號怎稱?兄弟排行為幾……如此這些,當著寡人和百官面如實回答,方可委以重任!”

太子狸向上叩頭回奏說:“我母在槐樹下被父皇寵幸,人稱槐娘娘,無品無級,因生了我,待遇被宮女好些。我出生在崇明二十年,因生時有狸貓躍於屋頂,故名號單字狸。兄弟排行三百零六……”

當太子狸如實回答完皇上的問題,崇明皇帝為了確認真實,給自己和百官一個清楚,讓內務太監拿來記事簿子來查,果然太子狸說的無分毫虛假,龍心歡悅,當即任命太子狸為賑災欽差大臣。

皇上剛要授印賜尚方寶劍時,只見左班丞相柳正甲出班跪下說:“皇上且慢!萬歲曾說誰能拿出百萬餉銀方可為欽差大臣。陛下向來一言九鼎,待臣民皆能一視同仁,今怎能因太子狸是皇子破了規矩!”

話音剛落,禮部尚書鄭爽也跪下附和說:“柳丞相說的極是!若不能一視同仁恐天下不服!”

群臣見這二人阻擋,也紛紛湊熱鬧跪下說:“還請皇上慎重,不可失了龍威!”

崇明皇帝見群情激憤,不可違背,便問太子狸:“皇兒有何本領,取信滿朝文武?”

只見太子狸很是坦然的說:“父皇請看!”說著從懷裡掏出來黃白兩塊綢緞,朝空一拋,口裡說聲:“著!”

隨著話音,皇帝和滿朝文武就覺眼前金光閃閃,定睛一看,只見金殿之上出現了一座小金山和一座小銀山,直喜的崇明皇帝忘乎所以手舞足蹈,滿朝文武驚的目瞪口呆。

這下崇明皇帝來了勁頭,大聲問文武官員:“你們誰還有話說?!”

金銀就是硬通貨,誰多誰是爺,大家面面相覷,誰還能說什麼呀?!崇明皇帝見無人言語,又見自己兒子如此有本事,內心萬分歡悅,立時給兒子封了大官授權去賑災了。

從沒有過權利的太子狸平步青雲當了位高權重的大官,被一大群奴僕護衛簇擁著,剎時感到了無比的榮耀。這時他想到了他的母親槐娘娘,為他也受了不少苦,應當回家去把這好訊息告訴她,好讓老孃也高興一回。當他還離家有些距離,就見她娘跟前的貼身侍女雀兒迎面跑過來喜笑著說:“娘娘讓我來告訴你,內務宦官說太子殿下得了皇寵,他奉皇帝命讓娘娘搬到福榮宮去住,怕你不知,還回原來小宅院去,故而讓我前來接你!”

太子狸聽了心想:得勢真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哪!

他到了福榮宮見了他娘,剛要行禮便被他娘一把抱住說:“我兒真為娘爭氣了!”說著便泣不成聲了。過了好會兒槐娘娘才從激動的情緒裡恢復了正常,這時已有不少宮女來來往往的伺候看坐遞茶了。

槐娘娘喜滋滋地喝了口茶,慈祥的看著兒子,語氣歡悅的說:“我的兒剛一得寵,為娘便搬到這福榮宮了。屁股還未坐定,登門造訪的文武官員一個接一個,所言千篇一律,都希望他的千金能做你的妻妾,一時間弄的為娘不知如何是好!這其中最讓娘為難的有大將軍哈世榮,說他有個女兒哈花麗,年方二八,容顏嬌美,原嫁我兒;還有左丞相柳正甲,說他有女柳思春,青春妙齡,花容月貌,性情溫柔,望我兒笑納;還有……可多啦!我的兒,這讓為娘如何去回覆他們為妥?他們個個位高權重,豈是我兒能得罪得起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