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陛下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倭島使臣。他深沉而有力地說道:“爾等倭人,朕曾派遣使臣,帶著誠意與爾等和談,希望締結和平。然而,爾等不但拒絕建交,反而多次侵犯我大明疆土,沿海之地幾乎無一處倖免。難道這便是爾等的所謂英勇與榮耀嗎?”

倭島使臣在朱元璋的質問下,面色如土,無言以對。他們低垂著頭,不敢直視這位大明帝王的威嚴。

朱元璋繼續說道:“爾等自命不凡,卻將責任推卸於他人。大明並非爾等所想象的冤大頭,朕的大明子民亦非任人宰割的羔羊。爾等若真心求和,便應拿出誠意,而非在此空口白話。”

他的話語鏗鏘有力,震得整個朝堂迴響。倭島使臣在朱元璋的威嚴之下,如坐針氈,大臣們亦是不敢稍有動彈。

朱元璋再次發聲:“爾等既然無意求和,便請回吧。朕的大明不歡迎爾等這種背信棄義之徒。”隨即,他命令錦衣衛將倭島使臣押送出去。

此時,胡惟庸上前一步,試圖緩和局勢。他道:“陛下,倭島雖小,卻是我大明海上貿易的重要夥伴。若能與之建立友好關係,對於我大明的經濟發展定有裨益。陛下何不借此機會,展現大明的寬廣胸懷與智慧呢?”

朱元璋聽後,心中冷笑。他暗想:“胡惟庸啊胡惟庸,你真當朕是三歲孩童嗎?你口口聲聲說為了大明的利益,卻不過是為了你個人的權謀與私慾。”

他轉身看向胡惟庸,目光如刀。他說道:“胡惟庸,你所謂的利益與友好,難道是讓大明揹負罪名,向這些背信棄義之徒賠償嗎?這便是你所謂的智慧與胸懷嗎?”

朱元璋的怒火讓朝堂上的氣氛瞬間緊繃。文武百官紛紛下跪,為胡惟庸求情。然而,朱元璋並未因此而妥協。他堅定地說道:“大明帝國的榮耀與尊嚴不容侵犯。朕絕不會因一已之私,而損害國家的利益與尊嚴。爾等若真心求和,便需拿出誠意與行動來。”

這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震撼。他們紛紛為朱元璋的堅定與智慧而讚歎不已。而胡惟庸則是面色鐵青,他知道自已的計策已經徹底失敗。在朝會的莊嚴殿堂之中,胡惟庸的言辭如驚雷般炸響,令眾多朝臣瞠目結舌。他竟敢直言不諱地挑戰皇權,質疑皇帝的英明。朱元璋的雙眼微眯,一股凌厲的殺氣從眸底掠過,如同寒風中的利刃,直刺胡惟庸的心靈。他厲聲質問:“你這是說朕是昏君嗎?”

胡惟庸毫無懼色,他堅定地抬起頭,目光直視著朱元璋,沉聲道:“陛下,臣冒死諫言,實為大明江山社稷著想。建立邦交,雖然需要一些賠償,但對大明來說,這不過是九牛一毛。而這邦交,將為大明帶來無盡的利益。”

朱元璋冷笑一聲,聲音中帶著嘲諷:“你倒是想學魏徵,可惜你的智謀與勇氣,還遠不及魏徵。我大明豈會輕易割地賠償?更不可能向他國俯首稱臣。即便是邦交,也應是他國求我大明,而非我大明求他人。胡惟庸,你應深思何為大明之尊嚴。”

說罷,朱元璋轉身離去,背影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今日早朝在一片凝重的氣氛中結束。

退朝後,朱元璋立即召集了一批重臣和六部尚書前往御書房議事。他坐在御案前,沉聲說道:“胡惟庸手中掌握的權力不小,再聯想到之前發生的事情,此人定是通倭之人。錦衣衛的暗中監視和調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朕決定藉此機會給胡惟庸設下圈套,看他如何應對。”

不一會兒,眾臣和六部尚書紛紛趕到御書房。他們齊刷刷地跪下,齊聲問道:“陛下召見臣等,有何要事?”

朱元璋目光如炬,沉聲道:“朕已受夠了倭寇的侵擾。今日朕決定集結大明軍隊,徹底剿滅倭寇,不給他們絲毫喘息之機。”

他的話音剛落,眾人都愣住了。誰也沒想到朱元璋會突然下此決斷。但看到他盛怒的表情,他們也理解了皇帝的決心。一位大臣猶豫地問道:“陛下真要對付倭寇嗎?”

朱元璋斬釘截鐵地回答道:“對,沒錯。”

又有人擔憂地提出:“要剿滅倭寇,恐怕難度不小。海上航行困難重重,而且需要派出多少兵力才合適呢?倭島彈丸之地,不能將所有軍隊都派過去吧?”

朱元璋揮手打斷了他的話:“這些問題不必多慮。戶部即刻撥出八百萬白銀作為軍需。朕下令沿海各地的船艦全部調集起來,這次朕要大舉圍剿倭寇。大明幾年未曾征戰,如今小小倭島竟敢挑釁朕的威嚴,朕絕不容忍!”

趙昌作為戶部尚書,率先表態:“陛下放心,戶部定當全力以赴,保證軍需供應無虞。”

眾人紛紛表態支援朱元璋的決策,共同為大明的繁榮穩定而努力。一場針對倭寇的剿滅戰即將拉開序幕,大明王朝將再次展現出其不可一世的雄姿。在其他朝廷重臣的一致贊同聲中,朱元璋擺擺手,示意他們退下,準備即將到來的重要事宜。然而,就在這場至關重要的內閣會議剛剛落幕之際,胡惟庸的府邸中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急匆匆地帶來了御書房內的最新動態。

胡惟庸聽聞訊息後,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他深知朱元璋的脾性。他輕聲對身邊的黑衣男子說:“看來,皇上終於要對倭島採取行動了。”

黑衣男子眼中閃過一絲冷芒,回應道:“但是,大人,別忘了,我們才是真正的主宰者。人數多寡並不代表勝負。我會立刻將這一訊息傳回,讓淮涼親王早作準備。”言罷,他如同一縷輕煙般消失在夜色中。

在御書房內,朱元璋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他對胡雄吩咐道:“你立刻前往福州府,將這份密信交給徐達將軍。告訴他,朕要他從福州府突襲倭島,務必一舉拿下淮涼親王。此次行動必須秘密進行,不得有誤。”

胡雄微微皺眉,擔憂道:“陛下,這樣做會不會太冒險了?我們已經知道有人暗中通敵,這樣做豈不是打草驚蛇?”

朱元璋冷笑一聲,解釋道:“正是因為我們知道了敵人的動向,朕才要這麼做。表面上,朕會讓大軍在遼東一帶集結,給他們製造一個朕會從遼東發動攻擊的假象。他們得知朕要對倭島採取行動,必然會採取行動。”

他繼續道:“這場戰爭,朕早已下定決心。訊息傳到倭島是必然的,胡惟庸也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你安排的人手先按兵不動,等倭島的主力被吸引到主戰場後,再行動。朕要的是一舉拿下倭黨。”

次日,福州府城外兵營。胡雄將密旨鄭重地交給徐達,並提醒他看完後立刻銷燬。徐達接過密旨,心中一凜,他知道這是皇帝對他的高度信任和重大責任的象徵。他迅速瀏覽了密旨內容,隨即緊皺眉頭。

然而,他並未顯露絲毫懼色,反而眼中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他堅定地說道:“陛下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末將必將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託。”

於是,徐達立刻開始緊張的準備工作。他調集了福州府周邊的軍隊,積極備戰。同時,他也密切關注著倭島的動向,等待著最佳時機的到來。

而在夏椒的府邸中,為了福建省的大改造事宜,他日夜操勞,忙得不可開交。然而,他並不知道,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已經悄然拉開了序幕。徐達以一副關切的神情注視著夏椒,布政使的勞累顯然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他語氣中帶著一絲驚訝,“夏老弟,我注意到你近日似乎頗為疲憊,是否政務繁重所致?”

夏椒揮了揮手,以半開玩笑的方式回應道:“徐老哥,你就別拿我尋開心了。誰不是血肉之軀,豈能不知疲倦?倒是老哥你怎麼突然造訪,有何要事?”

徐達神色凝重地回答道:“陛下已下達死命令,兩個月後,福州府軍隊需與辣椒號海軍一同偷襲倭島,務必捉拿淮涼親王。這是皇上的直接命令,我們必須遵從。”

這個訊息如同晴天霹靂,夏椒瞬間愣住,他急切地問道:“這是什麼情況?為何突然要攻打倭島?”

徐達搖了搖頭,表示自已也不清楚詳情,“具體的命令內容我並不清楚,但陛下既然下了決心,我們只需執行即可。兩個月後,福州府與辣椒號軍隊將共同出征。”

夏椒深吸了一口氣,儘管他不清楚朱元璋為何突然要清剿倭寇,但這對他來說卻是個好訊息。他堅定地表示:“教訓倭寇是必要的,他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只不過我此次無法同行,還需老哥你多多費心。我這邊政務繁忙,實在是分身乏術。”

兩個月後,遼東一帶集結了眾多的大明軍隊,海域中也匯聚了密密麻麻的船艦。除了經驗豐富的沿海軍隊,還有許多將士是首次參與海上作戰,因此許多人在船上感到不適,船隻的速度也因此受到了影響。這一訊息很快傳到了胡惟庸的耳中。

胡惟庸臉上露出了譏諷的笑容,他輕蔑地說道:“皇上真以為大明將士能夠在海上大展拳腳嗎?他們常年在陸地上活動,怎麼能夠適應海上的環境?即便是勉強撐到倭島,恐怕也所剩無幾了。”

他身旁的黑衣男子附和道:“正是如此,淮涼親王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將在大明將士登陸時發起猛烈的攻擊,到時候大明軍隊必定一敗塗地。”

胡惟庸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陰險的光芒。他迅速下令道:“你立刻把這個訊息傳回去,告訴我們的人,一旦遇到大明軍隊,不必留情,能殺多少就殺多少!”

福州府這邊,徐達已經將軍隊集結完畢。他站在巍峨的將臺上,目光如炬地掃視著下方的將士們。他深吸一口氣,大聲地說道:“將士們,兩個月後我們將踏上征途,目標是倭島。我知道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使命!現在,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吧!”在經過一番審視之後,我的目光落在了下方的將士們身上。這時,我注意到夏椒與錦衣衛並肩走來。我,徐達,不禁出聲詢問:“夏老弟,是什麼風把你吹到這裡來了?”夏椒以一貫的直率回應道:“錦衣衛帶來了陛下的旨意,命我與你一同出海,還讓我擔任布政使一職。說起來,我雖為文官,卻頻頻被派往戰場,這陛下的思維,莫非真的如同江河氾濫,無跡可尋?”

我微微一笑,寬慰道:“夏老弟,休要妄言。陛下深謀遠慮,必然有他的考慮。再說,有你在我身邊,我這心裡也踏實了不少。”夏椒聞言,不再多言,只是點了點頭,然後催促道:“時辰不早了,我們這就啟程吧。”

兩艘雄偉的鐵船,如同水面上的兩座城堡,承載著我們的雄心壯志,向著倭島的方向疾馳而去。我站在船頭,望著波光粼粼的海面,感慨萬分。夏椒走到我身旁,指著前方的福州號和辣椒號,說道:“還好,這兩艘船體龐大,足以容納眾多將士。”

我們並肩而立,任由海風拂面,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待。鐵船在波濤中破浪前行,如同一支勇往直前的利箭,誓要將倭島的敵人驅逐出境。這便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榮耀。

在倭島的海域上,兩艘大明鐵船如同矗立在海面上的兩座堅固的堡壘,威武而莊重。福州號和辣椒號上,旗幟飄揚,戰鼓擂動,彰顯著大明將士的英勇與決心。

徐達站在船頭,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前方。他身穿鎧甲,手握長劍,宛如一位戰無不勝的將軍。夏椒則站在他身旁,雖然身為文官,但在這關鍵的時刻,他也展現出了堅定的意志和毫不畏懼的勇氣。

突然,一陣急促的戰鼓聲響起,倭島的敵軍艦隊如同暴怒的野獸般衝向了大明船隊。徐達眼中閃過一絲冷芒,他大喝一聲:“將士們,準備戰鬥!”

隨即,福州號和辣椒號上的大炮如同雷霆般怒吼起來,炮彈如同雨點般砸向敵軍艦隊。一時間,海面上硝煙瀰漫,火光沖天,戰鬥的激烈程度達到了頂點。

倭島敵軍雖然勇猛,但在大明鐵船的猛烈炮火下,他們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一艘艘敵艦在炮火中化為火海,無數敵軍將士在炮火中喪生。然而,倭島敵軍並未放棄,他們仍然頑強地抵抗著大明船隊的進攻。

徐達見狀,立刻下令道:“轉舵,衝入敵陣!”福州號和辣椒號在徐達的指揮下,如同兩把鋒利的劍,衝入了敵軍艦隊中。大明將士們手持長矛和刀劍,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近戰。

在這場混戰中,夏椒也展現出了他的英勇。他手持長劍,身先士卒地衝向敵軍,每一次揮劍都能斬斷幾個敵軍的性命。他的勇敢行為激勵了其他將士們,使他們更加頑強地戰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