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福建又搞大工程,周邊百姓都要去福建務工
穿越明朝,我要做大貪官 古凌逝煙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林方棟站在夏大人的書房內,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迴盪在房間內。“夏大人對待這些商人,從未施加過任何形式的威脅。他們之所以絡繹不絕地送來銀子,是因為他們渴望瞭解我們所有專案的詳細情況。他們深知,掌握的資訊越多,他們在商業競爭中便越能佔據有利地位。這一點,夏大人早已洞察先機。”
林方棟的這番話,讓在場的幾位知府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們互相交換著眼神,心中對夏大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夏大人真不愧為福建省的財神爺。”一位知府感嘆道,“他對商人的心理把握得如此精準,實在令人佩服。在我們州府,商人們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即便我親自出面,也往往難以從他們手中拿到一文錢。但在福州府,官商之間卻能如此和睦相處,這足以證明夏大人的手段非凡。”
林方棟點了點頭,繼續道:“這次福建省的大規模改造,無疑是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一旦成功,必將讓整個大明朝都為之震撼。屆時,我們這些人也將成為國家的功臣。”
“是啊,自從跟隨夏大人以來,我每天都忙得團團轉,連我那如花似玉的美人都無暇顧及。”另一位知府感嘆道,“但說來也奇怪,雖然美色當前,我卻一點也不心動。我現在只愛工作,只愛福建的改造大業。”
“說到美人,我倒想起一件事。”又一位知府開玩笑道,“你要是真用不上的話,不如把她讓給我吧。我這還單著呢,連女人的手都沒摸過呢。”
“去你的,別在這兒搗亂。”先前的知府笑罵道,“別看商人們現在熱血沸騰,其實我們這些知府心裡也跟火一樣熱。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福建改造完成後的新面貌。”
隨著福建大規模改造的訊息的傳播,整個福州城都沸騰了起來。百姓們紛紛議論著夏大人的英明決策和即將到來的改變。
“你知道嗎?夏大人又要搞大基建了,這次要收購土地進行拆遷。”一位市民興奮地對鄰居說。
“是啊,上次我家拆遷就拿到了不少銀子呢。”鄰居感嘆道,“這次夏大人要對整個福建省進行大改造,肯定需要大量拆遷和收購土地。到時候,發大財的人可不少啊。”
“沒錯沒錯,而且夏大人給的待遇特別高,我們現在都在期待著能夠參與這個偉大的專案。”另一位市民補充道。
“我覺得吧,咱們本地人肯定得優先啊。”先前那位市民說道,“真希望這個專案能早點實施和重建,我也好從中賺一筆。”
“有夏大人這樣的好官當我們的父母官,我們真是有福氣啊。”鄰居感慨道。
隨著這些話語的傳播,整個大明朝都為之震動。人們都在期待著福建改造完成後的新面貌,同時也對夏大人的英明領導充滿了敬佩和期待。以下是我對原文的改寫,加入了具體的例子和細節,並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和視角重新表達:
當那群曾在黃河岸邊肩挑重擔的民工們聽聞福建省的風聲,他們內心的焦慮如同滾水般沸騰。王老三,這位曾經並肩作戰的夥伴,迅速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們在塵土飛揚的市集上,立下了一個堅定的決心——尋找更多願意一同奮鬥的夥伴。
王老三眉頭緊鎖,望著忙碌的市集,對身邊的劉哥說道:“劉哥,你看這形勢,我們的隊伍人手嚴重不足,福州府的那些商人已經先行一步,招攬了大批的工匠。我們必須得加快步伐,多找些人手。”
劉哥點頭,目光堅定:“老三,你說得對。告訴兄弟們,儘管放心去招攬,夏大人的待遇不會讓我們失望。”
這時,一個村民走上前來,他是黃河徭役的倖存者:“老闆,你們需要人手嗎?我在黃河干過,附近幾個村子也有不少閒著的兄弟。”
劉哥雙眼一亮:“太好了,兄弟,那就辛苦你跑一趟,把他們都帶來。”
這位村民滿懷信心地回到了自已的村子,一踏進村子,就高聲呼喊:“鄉親們,福建省有個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手,這次的機會非常好,工錢比平時高,而且做滿一年,月銀還能漲到四兩,連路費都報銷。”
然而,並非所有的村民都被這誘人的待遇所吸引。一些村民猶豫不決:“待遇雖然好,但又是官府的活,我們可不想再被欺騙了。上次黃河徭役的時候,明明說好二兩月銀,結果到手的只有一半。”
另一些村民更是憤怒:“對,我們不能再去給官府賣命了。他們根本不把我們當人看,這樣的銀子,我們不賺也罷。”
聽到這些反對的聲音,招工的人焦急地解釋:“鄉親們,你們聽我說,上次黃河徭役的事情,福州府確實給了二兩銀子,那是勞務派遣的費用,是夏大人提出的。後來朝廷抽走的一兩,那與夏大人無關。夏大人是個好官,他絕對不會坑害我們老百姓。這次的工程是福建省自已搞的,夏大人現在是福建省的布政使,這麼大的官,你們覺得他會騙我們嗎?這次的工程與朝廷無關,你們可以放心。”
然而,這些解釋並未能完全消除村民們的疑慮。他們仍然擔心再次被官府欺騙,擔心自已的血汗錢再次化為泡影。面對這樣的困境,招工的人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從手中溜走。我向你們保證,我所言非虛。如果你們有所懷疑,不妨向四周的村落打聽一下。那些曾經與我共同踏足過福州府的鄉親,如今都在積極動員整個村落。我們都是同根生,我怎會對你們撒謊呢?更何況,誰會拒絕財富的誘惑呢?
親愛的鄉親們,布政使是朝廷的尊貴大員,他們手握重權,掌管一方。在福建省,他們的決策具有無上的權威。你們或許聽說過夏椒夏大人的威名?
招工的人竭盡全力向村民們解釋,聲音都有些嘶啞。在提及夏椒的名字時,村民們頓時陷入了沉思。有人疑惑地問:“夏椒?難道是那個曾在沛縣擔任縣令的夏大人嗎?”當得知夏椒如今在福州府的影響力後,村民們無不驚歎。
“我曾聽聞夏大人是位公正無私的官員,難道就是他嗎?”一個村民好奇地問道。
招工人堅定地回答:“正是他,夏大人視百姓如子,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只可惜我們村子既不在福州,也遠離沛縣,否則我們的日子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民們紛紛表示:“如果真的是夏椒大人,我們就相信你。但我們只為夏椒大人幹活,絕不替朝廷效力。”
“朝廷只會剝削我們百姓。”一個村民憤怒地說。
“沒錯,我們只願意為夏大人效力,一旦有朝廷的插手,我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離開。”村民們紛紛表態。
夏椒的名字在大明朝已經家喻戶曉,他為百姓謀福利的事蹟傳遍了整個國家。在沛縣和徐州的富裕、福州府的繁榮面前,朝廷的貪婪與無情顯得尤為刺眼。
招工人信心滿滿地向村民們保證:“請放心,這是福建省自已的開發建設,封疆大吏將親自負責,朝廷絕不會干涉。我們可以信任夏椒大人,他是一個真正為民著想的好官。”
經過一天的勸說和準備,大明朝掀起了一股前往福州府工作的熱潮。招工人帶著滿腔熱情,帶領著四百多名勞動力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福州府的征程。他們將共同見證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為夏椒大人的理想而努力。在寬闊而筆直的官道上,一群村民剛邁出腳步,便被幾位身穿官服的官吏攔下。官吏的眼神銳利,彷彿能洞察人心,村民們頓時愣住,彷彿被無形的力量束縛住了雙腳。
一個膽大的村民小心翼翼地問道:“官爺,我們為何要在此止步?”官吏皺起眉頭,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們欲往何處?”村民如實回答:“為生活所迫,我們欲外出務工,尋找更好的生計。”
官吏點了點頭,繼續追問:“務工本是百姓本分,縣府與州府均有工程需要大量人手,你們為何不選擇這些地方?”村民聞言,面露難色,解釋道:“聽聞福州府的夏大人公正無私,深受百姓愛戴,我們更願意跟隨他,為他效力。”
這番話在官吏聽來卻是刺耳至極,他臉色一沉,怒道:“你們知道自已在說什麼嗎?為朝廷效力,乃是你們的榮耀,怎能輕言放棄?”然而,村民們的決心似乎更加堅定,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我們不願受貪官汙吏的剝削,我們要跟隨夏大人,追求公正與自由。”
這時,氣氛突然緊張起來,一旁的捕快見狀,立刻上前試圖阻止村民的行動。然而,憤怒的村民們哪裡肯聽,他們紛紛掏出身藏的農具,高聲吶喊:“朝廷欺壓百姓,我們要反抗,我們要追求公正!”
一時間,官道上亂成一團,400多名憤怒的村民湧向官吏,嚇得捕快們連連後退。這場衝突並非孤立事件,短短几天內,福建省外的各個地區都上演了類似的場景,百姓們紛紛離開家鄉,湧向福州府,尋求夏大人的庇護。
訊息傳回京城,朱元璋的臉色愈發陰沉。桌上堆積如山的奏摺彷彿在嘲笑他的無能,每一份摺子都在訴說著同一件事:百姓離心離德,紛紛背離朝廷。他知道,這場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他必須迅速作出決策,挽回民心。原內容已經相當生動和具體了,但我會嘗試用更加正式和得體的語氣來改寫它,同時保持原有的情節和角色設定。
---
自古以來,百姓外出謀生本是尋常之事,然而近日卻聽聞民間怨聲載道,紛紛指責朝廷欺壓良善,貪婪無度。此等言論甚囂塵上,竟至激起民憤,實乃朝廷之大忌。
朱元璋陛下聞訊後,龍顏大怒,短短半月之內,此類輿論竟如野火燎原,遍佈天下。他立即傳旨:“令錦衣衛指揮使胡雄即刻覲見。”
胡雄,身為錦衣衛之首領,肩負皇命,心中惴惴不安。他邁步走入殿堂,小心翼翼地跪下行禮:“臣胡雄,參見陛下。”
朱元璋陛下面無表情地凝視著胡雄,那雙深邃的眼眸彷彿利刃一般,直刺胡雄的心扉。胡雄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心頭,額上冷汗涔涔而下。
朱元璋陛下沉聲問道:“朕聞天下百姓紛紛外出謀生,竟至不願為朝廷效力,且對朝廷多有怨言,指責朝廷盤剝百姓。胡雄,你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對此事有何解釋?朕要你如實奏報,不得有半句虛言。”
這樣的改寫,不僅保持了原文的情節和角色設定,還透過更加正式和得體的語氣,增強了故事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同時,透過描繪胡雄的緊張和恐懼,以及朱元璋的威嚴和果斷,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胡雄心中一顫,知道此事難以隱瞞,只得如實稟報:“陛下,此事屬實。據臣所知,百姓們紛紛傳言夏椒大人在福州府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愛戴,因此他們寧願前往福州府謀生,也不願留在本地為朝廷效力。”
朱元璋眉頭緊鎖,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怒火。他冷冷地說道:“夏椒?那個在沛縣和徐州施行了諸多善政的夏椒?”
胡雄點頭稱是,小心翼翼地回答:“正是此人。夏椒大人在福州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減輕賦稅、興修水利、鼓勵商貿等,深受百姓歡迎。因此,許多百姓都願意前往福州府謀生,希望能夠在他的庇護下過上更好的生活。”
朱元璋的臉色愈發陰沉,他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胡雄,朕要你立即查明此事真相,務必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覆。若夏椒確實如傳言中所說那般賢明,朕或許可以考慮重用他。但若是有人故意散佈謠言,煽動民心,朕決不輕饒!”
胡雄心中一凜,知道此事關係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他連忙領旨退出殿堂,立刻著手調查此事。
與此同時,福州府內卻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夏椒大人推行的善政讓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整個府城都瀰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繁榮與和諧。夏椒站在城樓上,眺望著遠處忙碌的百姓們,心中充滿了滿足與自豪。他知道自已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也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那些勤勞善良的百姓們的支援。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時代裡,大明朝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而夏椒正是這場變革的引領者之一,他用自已的智慧和勇氣為百姓們創造了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