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羅福見狀,也是一臉神氣地高抬頭顱。

“走吧,怎麼樣,沒來過吧,話說香港有這些東西嗎?咱們少爺可是秦淮河上船舫的常客,嘿嘿!”

聽到這話,高翔在原地急得打轉,但見王爺已經走遠,只能硬著頭皮和楊蜜跟了上去!

碼頭邊上,一個三層高的船舫正停靠在岸邊,船上張燈結綵,忙前忙後,好不熱鬧。

朱楨和李景隆二人還未靠近碼頭,只見碼頭跳板上已經站滿了人。

在排隊?

李景隆自從認了這個大哥,似乎自己的心氣也漲了不少。

回眸看向朱楨,只見他眉頭微皺,略顯不悅!

馬的!大哥在咱的地盤怎麼能排隊呢,不能讓大哥小瞧了咱。

李景隆提起腰帶,迅速擠上前去,邊走邊喊:“讓讓.讓咱大哥先上去!”

“大哥,這邊,快過來!”

朱楨皺眉只是陽光照在水面,十分刺眼,誰知道這貨這麼憨,還沒來得及攔下來。

卻又聽到他在叫自己,忙別過頭去,裝作沒聽見的樣子。

丟人啊,丟人!

這人誰啊,大喊大叫,誰是你大哥,不認識.

不一會兒,等朱楨再次抬頭時,卻發現李景隆已經與人起了爭執,場面一時推推搡搡,滿是不服。

他的對面是一群讀書人打扮的書生,為首那人手持摺扇,身穿長衫,頭戴方冠,一派溫文爾雅做派。

“喂,哪兒來的山野村夫,怎麼不排隊,有沒有素質?”

這書生擺的一副謙謙君子的姿態,用正義秉然的語氣對著李景隆指責著!

周圍人見到終於有人站出來指責插隊這人,頓時議論聲聲中帶著讚賞。

那書生見得到周圍人的捧贊,將身姿擺的更正。

李景隆高抬頭顱,用圓瞪瞪的鼻孔看著對方,一臉的不屑,氣焰囂張不堪。

“你算哪根蔥,知道我是誰嗎?陳浩南聽過嗎?那是我大哥!快滾開,給小爺讓路!”

朱楨遠遠地聽著,頓時感覺頭皮發麻!

對面那書生聽到陳浩南,一頭霧水,沒聽過!

一旁的狗腿子羅福見狀,身軀往前一挺,趾高氣昂道:“就是,我家少爺可是曹國公長子,識相的快滾開!”

李景隆見這羅福比他還囂張,還將自己的名號報了上來,萬一大哥看到不高興怎麼辦!

頓時氣不過。

又是一腳揣上去:“你也給咱滾開,要你對嘴!”

曹國公!

難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紈絝頭子,李景隆。

心中暗悔,怎麼招惹上這號人了,真是出門沒看黃曆

這書生身後還站著兩個同樣打扮的讀書人,見他有些怯場,往前慫恿到道:“哪又怎麼樣,王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就算你是曹國公的兒子也不能插隊!”

“就是,就是”

這書生見身後有人幫襯,又俱是以他為首,不想失了面子,暗自咬牙,心中底氣上來。

裝腔慍怒道:“正是,只要你道歉,我等就不追究了,快快往後排隊,這艘船是我等先排上的,按理就該由我等先過,怎麼得能讓給你!”

李景隆充耳不聞,雙手環胸,目視側方,滿不在意。

“呦呵,你還敢讓小爺道歉,今天小爺就給你看看什麼是道理!”

說罷,李景隆一圈輪了上去。

那書生吃痛,頓時摔倒在地。

“哼!瘦弱的跟個小雞仔一樣,不夠本少爺打的。”

那書生狼狽地癱坐在地,醜相百出。

但見對方人高馬大,不敢還手,且有損自己文雅的形象。

扭頭,竟發現剛還一直在身後撐腰的同行們,個個如同霜打的茄子,怯步不前,低著頭不敢看他。

頓時氣的這書生咬牙切齒。

俱是一群貪生怕死的小人,表面上稱兄道弟,出事了俱是將自己撇的乾乾淨淨。

見對面幾個讀書人被自己那一拳鎮住,李景隆脖子抬得更高了,紈絝子弟的模樣顯露無疑。

他身後的一群讀書人見狀,頓時離得遠遠的,生怕招惹上這魔頭。

對方可是勳貴子弟,有權有勢。

李景隆踏步上前,排隊的人瞬間撇出一條寬廣大道。

這還差不多!

“大哥,快來,在這兒金陵城還沒有我需要排的隊!”

李景隆在朱標面前盡顯跋扈,頓時感到一陣驕傲,可算在大哥面前表現了一把。

這一喊,排隊的那群人雖然不敢多說什麼,但看到這李景隆插隊都是為了他口中的這個什麼大哥,原來他才是最大的惡霸。

場上滿眼俱是鄙夷,盯得朱楨頓時臉色潮紅。

雖然你這樣顯得很囂張,但是不是太不講文明道德了!

緊的快步上前,在周圍人帶著憤怒的目光中,朱楨頭皮一陣發麻。

湊到李景隆耳邊低聲道:“我說老李,咱下次幹這事兒,千萬別叫我哈!”

李景隆聞言,一臉的懵逼。

這是怎麼了,咱一向如此啊!

“怎麼了大哥,這不就是咱們古惑仔的行事準則嗎?”

朱楨一陣錯愕,撓了撓頭。

行吧!

還是你小子專業!

朱楨沒有回話,帶著幾人迅速上船,躲過身後人的目光後,這才深出一口氣。

此時的跳板上,幾個讀書人見李景隆走後,這才將那書生扶起來,還一臉義憤填膺地說著,之乎者也地罵了良久,

其中一人道:“方兄,實在是這李景隆身世顯赫,咱們又只是國子監一介書生,且忍一時吧!”

“然也,然也,正所謂韓信還能受胯下之辱,今晚乃是柳若湘小姐出魁的日子,聽說到時只要吟詩作對贏得青睞,就可抱的美人歸,咱們可不要錯了良時啊!”

“對對,反正這廝也在船上,屆時定會碰到,看他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又怎會吟詩,咱們再將面子奪回來就是。”

“此言有理,方兄的才華是咱們幾人中公認的最好,況且還最受監督青睞,這柳若湘定會被方兄折服.”

這兩個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安慰著方仲寧,阿諛奉承不絕於耳。

方仲寧聽到兩人的吹捧,臉上的潮紅頓時煙消雲散,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嘴角不著痕跡地冷冷一笑。

對幾人的追捧置之不理,揹著手便踏上了甲板。

那倆書生見狀,略有深意相視一看,縮著脖子跟了上去。

此時的奉天殿內,老朱下了三道聖旨,震驚朝野。

其一,開海,重設市舶司,允許大明百姓出海經商,試點後再進行調整,鼓勵少量各國商人來大明內陸,可允許各國商人覲見皇帝,進獻各國稀有之物,凡被皇帝相中者,可有機會得到官職或賞賜.

其二,建立內閣,設立內閣由六人組成,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自抽調一名官員,所有的奏摺先由內閣經研究給出初步意見,最後匯總到皇帝那裡做決定;

實行內閣輪值制度,每人主事五天,以此輪流。內閣成員要使用家底清白的、職位不高、並且要擔任過地方主官.

其三,正逢中秋佳節,朕欲在御花園舉辦單身人士相識大會,屆時有各六品以上官員攜帶家屬及適齡婚配的子弟參宴,由皇后支援操辦,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