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行怒氣衝衝率先痛斥起來,他那銳利的目光掃過在座的所有官員們。

在這北平邊境廣袤土地上,多年來飽受草原部落侵擾之苦,戰火紛飛,荒蕪景象何止一回?

然而此刻,趙行所不能容忍的是,在戰爭還沒爆發之時。

這些狗官們已然如驚弓之鳥,惶恐不安!

刁光鬥見狀,連忙解釋道:

“趙大人,如今北平的局面與以往截然不同。”

“往日北平行省窮困潦倒,縱然再多幾場戰亂也不足為懼!”

“但現在,北平行省正處在百廢待興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視這片剛看到盼頭的地方如珍寶,又怎麼想在遭戰火塗炭?”

“所以大家格外憂慮。”

聽完刁光斗的解釋,趙行臉色鐵青,厲聲呵斥:

“大敵當前,你們這些狗官難道都是軟骨頭嗎?”

“我趙行在此,有何可慌的!”

“別拿無能當藉口,逃避責任!”

趙行一臉恨鐵不成鋼,滿腔怒火,對眾官員進行了一番嚴厲訓誡,使得在座者個個面紅耳赤,無人敢出言多說一言。

徐達見氣氛緊張,便插話緩和道:

“趙老弟啊,咱們還是說正事吧,若還有氣沒撒完,待會兒繼續就是了。”

徐達此言一出,滿堂譁然,官員們瞠目結舌。

難以置信這位素來嚴肅的徐達,竟也如此調侃他們。

“哼!”

“行了!”

趙行話鋒一轉,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如今首要之事,就是要讓所有黎民百姓準備好銀兩。”

此語一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驚訝地看著趙行,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難道他勵精圖治,令北平重現生機,讓百姓富庶,就是為了這一刻?

這怎麼感覺像是在卸磨殺驢呢?

面對眾人的愕然,趙行並未多做解釋,而是直奔主題:

“草原大軍隨時可能發動襲擊,戰爭迫在眉睫,這件事也必須將訊息告知百姓。”

“一旦草原大軍真的進犯,我們唯有堅守,但若沒有充足的銀兩,又如何守城?”

“此外,讓所有百姓必須現在開始準備物資,福餘部落也要迅速遷入,商人要儘快運送物資過來。”

“我們必須確保至少半年的物資儲備,各類物資務必充足,以防萬一!”

直到趙行佈置完畢,眾官員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的意圖是要全民動員,囤積戰略物資。

這倒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好辦法!

眼下的山海關長城已經修築完畢,巍峨壯觀,固若金湯。

只要長城在,就有死守到底的資本!

北平如今初露繁榮曙光,薊州縣作為其中經濟商業的核心區域。

更是絕對不能落入草原大軍之手,讓他們搶奪自家辛苦積累的財富。

不論是官員、商人還是百姓,都會選擇誓死堅守家園!

明白了趙行的目的後,官員們紛紛贊同了他的安排。

“囤積物資,嚴陣以待,這個策略倒是高明至極!”

徐達提出關鍵問題:

“可是目前我們尚不清楚草原大軍的具體進攻方向!”

“如果他們不攻我們這裡,轉而攻擊其他地區,恐怕到時候我們會措手不及!”

草原大軍的確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其具體動向不明,這把劍隨時可能會掉下來!

危險至極!

“怕個錘子!”

趙行冷哼一聲,語氣中充滿了緊迫與決斷。

“全員行動起來,抓緊儲備物資!”

“須知山海關固若金湯,但對草原瓦剌他們而言,這恰恰是他們最喜歡的地方!”

繼而,趙行深吸了口氣,隨之緊鑼密鼓地說道:

“歸根結底,就是現在立刻馬上將任務佈置下去!”

“讓整個北平百姓都按照此法行事,物資務必儘可能多地儲備。”

“一旦戰爭開啟,烽火連天,只要我們多堅持一時半刻,就多一分勝利的機會!”

趙行這一番話如雷霆般震醒在場官員,他們紛紛點頭贊同,熱切表態:

“趙大人如此深謀遠慮,實乃高瞻遠矚。”

“我等這就去安排,定不辜負趙大人的期望。”

看著群臣熱情高漲地離去執行,趙行心中卻湧起一絲無奈:

“這些狗官們,還要老子把道理掰碎了講明白,真是讓我費盡心力。”

趙行簡直無語至極。

這些狗官們,沒有一點靈性可言。

……

很快,整個北平瞬間忙碌起來。

百姓們全力以赴地大量儲備各類戰略物資。

與此同時,北平所發生的一切,以最快的速度傳至應天府內。

在應天府皇宮大殿內上。

文武百官如常上朝,面容上洋溢著安逸與輕鬆。

近年來,大明內外安定,各地從戰火走向繁榮富饒,堪稱建國以來最為安寧的半年。

無內憂,亦無外患,使得群臣心境自然寬舒不少。

當朱元璋步入大殿時,眾臣恭敬行禮下跪。

然而,朱元璋雖面色平靜,內心卻因趙行開工廠之事而暗藏不滿。

他始終耿耿於懷趙行開工廠一事之舉過於鋪張浪費!

這狗東西,簡直無法無天!

朱元璋隨口說出每日例行的話語: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言辭間透露出近期政務清閒、心情愉悅的氣息。

畢竟大明如今的情況,每日蒸蒸日上。

然而就在他話音剛落之際,一名神色惶急的督查司快步闖入大殿,未及行禮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滿臉惶恐。

“陛下啊,緊急軍情!”

“北平傳來緊急軍情,草原瓦剌他們朝廷集結了近草原萬大軍,即將進犯我大明北平邊境!”

轟!

此言一出,原本寧靜的大殿氣氛瞬息凝重,所有文武百官皆臉色劇變。

目光齊刷刷聚焦在這名督查司身上,隨後又一同看向朱元璋。

草原萬敵軍壓境,其勢之危非同小可!

尤其此刻已聚集在山海關附近,倘若直取山海關,後果將不堪設想!

“草原瓦剌大軍?”

朱元璋心頭猛然一震,臉上卻並未流露過多驚慌。

作為大明皇帝,他對草原瓦剌他們的情況有著深刻理解。

深知這麼多年來雖然草原瓦剌他們屢屢侵犯北平,卻鮮有規模如此龐大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