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把論壇的這座高樓爬完,黎宵關了電腦,跟姑娘吐槽,“這些網友還真是厲害,就只根據你圍脖以及我們的那篇專訪,外加新聞聯播上的一些資訊,居然就能把咱倆這點事扒的明明白白。”

“因為你的行程基本都是公開的呀,兩相一結合,能推斷出大概的時間線,不奇怪,網上的能人還是很多的。”

黎宵想到什麼,噗呲一聲,“這帖子的熱度還真是高,我在這上面還看到了好些眼熟的ID,大晟跟小恆(秦笠舒獨子)都跑過來湊熱鬧了。”

“還不是你遲遲不進組,又不營業,小梨花沒別的事忙乎,可不就都跑來磕糖蓋樓了。”

錢岑橙調侃完男人,抱著他的手臂,認真的看著他,“小哥,我真的沒一點事了,你就放心的恢復工作吧。”

從她懷孕到生木木,如今木木都快滿週歲了,將近兩年時間,黎宵就只接了一部戲,以及辦了一場演唱會。

這對於正當紅的頂流巨星來說,這麼長的空窗期,內娛聞所未聞。

夠了,真的足夠了。

“小哥,因為你,我現在的身心很健康,每天都過得很幸福,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產後抑鬱?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別擔心了,嗯~”

看到笑得一臉幸福的姑娘,黎宵滿足的親了親她的唇角,“既然你都這麼說了,好吧,明天就讓麗姐把她收到的那堆劇本搬過來篩選。”

陪著姑娘走過了這段產後初為人母的艱辛,看到她一切都好好的,每天開開心心,他確實可以放心了。

本來他也打算接戲了,本子都已經讓經紀人收集好了呢。

錢岑橙也親了親他的唇,“這就對了麼。再說了,我也快要閉關進組了。”

黎宵:······

姑娘,你這樣說,我又不想馬上出門工作了咋辦?

黎宵想是這樣想,但有雷厲風行的韓大經紀人在,哪能如他願。

一聽說他鬆口準備出來接戲了,第二天一大早就驅車趕了過來。

然後,安排了一系列的通告。

戲可以慢慢挑,她手上的工作邀約,多到都快把她埋了,且還都是頂級資源,這些得先安排一波。

就這樣,黎宵終於又開工了。

小梨花們知道了,喜極而泣,紛紛奔走相告。

而錢岑橙也如她所說的,在木木滿週歲不久就閉關進組了。

自此,她正式踏上了征服星辰大海的征途。

2028年5月,錢岑橙把第一艘探月飛船送上了月球。

人類愉快地踏上了開發月球的旅程~

在月球上建立了根據地,採礦,做研究等等一系列活動紛紛開展開來。

2037年10月,錢岑橙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2038年6月,錢岑橙猶如一位英勇的將領,開始帶領她的團隊向登陸火星這一宏偉目標發起衝鋒。

在2047年10月,時隔十年,她第三次捧起了諾貝爾獎,這次獲得的是物理獎。

至此,年僅50歲的她,成為了世界上獲得諾獎最多(注1),獎類最全的科學家。

進入21世紀40年代後,不僅錢岑橙屢獲諾獎,華國的其他科研人員獲獎的人次也在顯著增加。

諾貝爾獎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六個獎項,華國這些年來,全面開花,幾乎每年都能捧回一座諾獎。

這跟華國近幾十年來國力急劇提升有著莫大的關係。

華國在此之前,早已趕超M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這些年來,國民安居樂業,經濟軍事力量不斷攀升。

國力的劇增,讓國家霸霸有了更多的精力金錢投入到科研當中。

而科技的快速創新,又進一步增強了國力。

如此,良性迴圈往復,使得華國的偉大民族復興得以快速實現。

這不僅僅是全體華國兒女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所鑄就的輝煌成果,更是來自社會各界、各個行業領域的傑出人才和精英們不辭辛勞地默默耕耘與無私奉獻的結晶。

而以錢岑橙這顆“啟明星”為代表的,那些站在科技前沿的創新者們,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更是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再來看看我們的另一個主角,黎宵。

自黎慕成周歲之後,他就恢復了正常的拍戲趕通告日常。

所不同的是,他開始放慢腳步,基本是按照三年完成兩部作品的頻率在接戲。

餘下的時間,他用來沉澱、陪伴家人,以及開始轉幕後。

他陸續接手了那些他名下被代持的公司股份,如騰飛、飛躍,成了名副其實的資本方。

其實,早在幾年前,他工作室背後的公司(現已更名為黎岑傳媒)就已經作為資本方,投資過很多的影視劇跟綜藝等與娛樂行業相關的專案了。

FB少年團10年團約結束時,正好陳岑一跟華娛的合約也到期了。

徹底恢復自由身的黎宵,把陳岑一簽進了黎岑傳媒,所給的股份就是他手上原來錢岑橙轉過來的那部分。

當然,陳岑一也把他姐轉給他的,在華娛的股份賣了之後,資金回籠到了黎岑傳媒。

從此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隨後,黎岑傳媒整合了騰飛、飛躍等幾家子公司,在業內漸漸闖出了名號。

也是到了這時候,業內才恍然:哦,造就幾次業內投資神話的騰飛跟飛躍,原來是錢岑橙女士創辦的。

也是,從騰飛跟飛躍的歷史以及投資記錄就可以看出,這兩家公司前後成立的時間,就是兩人剛入圈那幾年。

投資的第一筆就是陳岑一跟黎宵一起接拍的那部讓他們揚名的《魔道》。

之後,基本也都是投的黎宵跟陳岑一的劇。

原來不是騰飛背後的人有投資眼光,而是岑教授在為黎皇跟陳岑一站臺呀!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會質疑,早已功成名就的黎宵和陳岑一兩位巨星,是靠錢岑橙捧紅的了。

他倆早已用行動,用實力證明了自已。

圈內人士只能讚歎,岑教授於投資上也是天賦異稟吶!

而知道這一訊息的小梨花、小橙子們:哇哦,岑教授真好!岑教授超棒!

知道這一訊息的315事件幕後黑手們:臥槽,早知今日,老子何必當初哇?!

經過幾年的深耕,黎宵演藝事業上的成果,同樣閃閃發光。

他並沒有走國際化路線,而是老老實實的在華國本土拍戲,但他的作品卻每每都會成為華國向國際輸出文化的佳作。

隨著華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日益增加,經濟文化影響不斷增大,華國的影視行業迎來了新的春天。

華國的影視作品每年獲得國際大獎的機率也大大的增加了。

而黎宵,在繼威尼斯影帝后,陸續又斬獲了戛納影帝和柏林影帝,成為華國首位獲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大滿貫的演員。

每次黎宵登上國際電影節的領獎臺領獎,最後說出“感謝家裡人的支援”時,全球的影迷們就會感嘆,“要是岑教授也在現場就好了。”

可是影迷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不說岑教授的工作有多繁忙,就是不忙,以她的身份,也不能隨意出國。

咱岑教授,一直都只活在粉絲們的話題跟圍脖上的傳說中。

自從那年領完她人生中首個諾獎,回國錄完專訪以後,岑教授就不見了蹤影,再沒在大眾面前露過面了。

所以,當錢岑橙後面那兩次去瑞典領諾獎時,幾乎全球人民都激動了。

他們不僅可以看到巨星黎宵跟黎太太再次同框了,更重要的是,這是時隔十來年,他們才得以再次見到岑教授本尊呢。

令網友們驚喜又驚歎的是,不管是過了十年,還是二十年,再次登上諾獎領獎臺的岑教授,還是那麼的年輕漂亮,真是一身風華天下傾!

就很神奇,好像頂流也是如此的容顏不老。

幾十年過去了,頂流巨星黎宵的顏值依舊很能打。

粉絲紛紛感嘆:【感覺頂流家的人都不會變老哦,只有我們粉絲日漸白了頭!】

在錢岑橙第三次捧起諾獎時,華國日報發表了評論員文章。

文章結尾是這樣評論錢岑橙的:

真是天佑我華國。

前輩們常說:“華國出了個大領導”,今日我們同樣得稱讚一句:“華國出了個錢岑橙!”

前有大領導讓我華國人民挺起了脊樑,今有錢岑橙讓我華國人民登上了世界之巔!

可喜可賀的是,錢岑橙先生年方五十,對於科研人員來說,可謂正值風華正茂,恰似那初升的朝陽,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期待岑教授創造出更多令人矚目的成就與奇蹟!

···

* * *

注1:

歷史上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人有四位,他們都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

第一位是瑪麗·居里(法國):190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第二位是萊納斯·卡爾·鮑林(美國):1954年,取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再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第三位是約翰·巴丁(美國):195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72年,再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四位是弗雷德裡克·桑格(英國):195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80年,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