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大一根棒子打出九州天下之後,身為趙大親弟弟的趙二,或許是為了避諱,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在汴京城裡尋了處宅子,蟄伏下來。

然而,儘管是蟄伏,但趙二的身份可終究與往日大有不同,貴為皇弟,又豈能真正被世人遺忘?在他的府邸周圍打轉,或者是毛遂自薦的人物,更是多了是。

當時在汴京,有個叫郭自明的讀書人,就成了趙二藩邸的常客,甚得趙二的歡心。可以說,在趙二還未登上皇帝大位的時候,郭書生早就是跟在趙二左右的心腹。

關於趙二的上位,一直有著各種的揣測。哪怕有“金匱之盟”,看似一切順理成章,但民間流傳的“斧光燭影”之說卻又如同一團迷霧,令人難以看清真相。

再加上北宋與南宋皇位繼承時那錯綜複雜的血脈關係,更是讓後人如墜雲霧,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這世間向來都是成王敗寇,一朝天子一朝臣!趙二成功搬進大內之後,自然會論功行賞。那些曾經跟隨他於藩王府的舊人,自然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該升官的升官,該發財的發財。

小郭向來對自已忠心不二,於是趙二猶豫地大手一揮,直接將郭書生命令官升三級,並擢升其為濮州刺史一職。不僅如此,趙二更是慷慨大方地把位於炭坊巷的一座豪華府邸賞賜給了郭書生。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此番又承蒙主子厚愛,獲得如此豐厚的獎賞,心中的喜悅之情簡直難以言表。

回到家以後,郭刺史給大大小小一說,家裡人哪裡還忍得住哦,當天就把鍋碗瓢盆一股腦兒地拖到了炭坊巷。

等進了門,家裡人是左瞧瞧右看看,自選自的房間,興奮得不得了。一時間,歡聲笑語充斥著整座府邸,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和期待。

郭刺史自然也不能免俗。從三尺茅屋搬到有山有水園林的豪宅,興奮勁兒同樣藏不住。

不過,畢竟身為一家之主,總得端著些架子,於口中不停地念叨著要家人們保持淡定,切不可過於失態。可實際上,他自已的嘴角早已咧到耳根子,笑得連牙齒都險些掉落下來。

從搬進新宅子開始,看著家裡人在宅子裡竄進竄出,直到點起了燈 ,郭刺史終於忍不住下令了。

“都別鬧騰了!趕緊給我回房睡覺去!咱們往後可是要天天住在此處的,想看什麼時候不行啊,非得這會兒爭不成?”

把家裡人趕去睡覺以後,郭刺史自已倒是睡不著了。躺在床上,眼睛瞪得大大的,瞥著從窗戶灑進來的月光。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正規劃著自已的未來的時候,屋頂上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下子就打斷了郭刺史的冥思。

好好的一座嶄新宅子,房頂上竟然傳來一陣清脆的馬蹄聲響!這可真是太奇怪了。更令人不解的是,儘管聽到了馬蹄聲,卻不見有任何踩破的瓦片從屋頂掉落下來。

心神不定的郭刺史匆匆忙忙地爬起身來,連衣服都來不及整理好,就急匆匆地走出房門,仰頭朝著房頂上望去,想要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情況。

藉著皎潔的月光,郭刺史終於看清了那個在自家宅子房頂上跳來跳去的身影。那是一個體型如同貓一般大小的活物,它身形敏捷,動作靈活,在屋頂之間穿梭跳躍著,彷彿這裡就是它的遊樂場一般。

郭刺史見狀,立刻扯開嗓子在院子裡大聲吆喝起來,試圖將這個不速之客驅趕出去。然而,無論他怎樣呼喊,那東西似乎完全不為所動,依舊在郭刺史的新宅子裡肆意遊蕩,根本沒有半點要離開的跡象。

就在這時,郭刺史的吆喝聲把府裡的其他人也都給驚醒了。他們紛紛趕來,看到郭刺史正對著屋頂上的那個神秘物體大聲叫嚷,一個個都是滿臉狐疑,全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何事。

眼看著單純的吆喝不起作用,郭刺史當機立斷,招呼手下的僕人們拿起棍棒等工具,然後爬上牆頭,將那東西團團圍住。

然而,即便面對如此陣勢,那怪東西依然毫無懼色,絲毫沒有逃跑的打算。

隨著大夥兒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最終,這東西又被趕到了郭刺史住的那間房子的頂上。

一個年少的僕役手疾眼快,拿起掃帚撲住了猶在準備左奔右突的活物。

等把這小貓大小的活物報到地面以後,大家才發現郭刺史先前驅趕併發出馬蹄聲的這小東西,還真是一匹小馬。而且,通體都是金黃色,沒有一絲雜色。

郭刺史後院裡的婦人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紛紛搶著要抱過這匹小金馬。

郭刺史也是很驚奇,見過馬,聽說過馬,但這麼小的小金馬,自已也是聞所未聞。當下就壓住了婦人們的爭搶。自已一把拿過那小金馬仔細端詳起來。

這小金馬,和平日裡見過的那些馬,除了體型之外,並沒有什麼兩樣。

就在郭刺史反覆打量這匹小金馬的時候,郭刺史的老婆把小金馬重新搶了回去。

“老爺,這是吉兆啊。你看這馬,多可愛啊。官家賜給咱們家的新宅子,才搬過來,等過些時日,老爺指定還會封侯呢!”

正房的話音剛落,府裡的婦人們便齊刷刷地恭維起郭刺史來。其他的人,更不用說了。至於郭刺史,更是心花怒放喜笑顏開。

“去去去,知道你們的心思,想把它養著的話,就好生養著吧。”

聽到郭刺史這麼一席話,婦人們哪還耐得住性子,簇擁著回了後院。一直鬧嚷到天亮,聲音才小了些。

有這些婦人們的愛心氾濫,沒幾天功夫,這匹貓咪大小的小金馬就在郭刺史的家裡混得極為熟稔,地位也可不一般,在婦人們的爭取下,還有了月錢。

至於家裡的僕役們,自從郭夫人從老爺的手中把它搶走之後,就知道這匹小金馬不一般。何況,後院裡,從來沒說過它是小金馬,即使是才進府的女僕,都知道這玩意兒叫“金馬駒”。

所以,府裡的下人們,在看到金馬駒在府裡竄來竄去之後,看見了它,遠遠地就放緩了腳步,生怕驚擾了,萬一被後院的那數千只鴨子給擠兌一番,哭都沒地方哭。

不光是郭府裡的人如此,假使是郭刺史的客人登門,看到郭府的僕役小心翼翼地樣子,在問過究竟之後也是踮著腳走路。

畢竟,愛屋及烏,郭刺史平時就時不時的就被官家提起,這金馬駒在官家那裡掛沒掛號,誰心裡也沒個底。

不知不覺間,跑到炭坊巷拜訪郭刺史的人,慢慢地都帶上了自已的家屬。男人們進郭家的書房說話,婦人們就跑到後院裡逗弄那匹金馬駒。

在哄得郭府婦人們的話之後,千里送鵝毛,在郭家,就基本上是千里送青草。

哪怕是品秩比郭刺史高的,他們的婦人進郭府之後,也會挽起袖子,從郭夫人那裡討要一把剪刀,然後將自已帶來的青草,先是給郭家的人演繹一番,徵得同意之後,再用剪刀剪成縷縷細絲,討好那匹小金馬。

為啥討好?自然也不過是因為“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罷了。這種原因,懂的人懂,不懂的人自已去悟吧。

反正日子是這麼一天天過去,汴京城裡,走到郭家看這匹金馬駒的人多的是,至於郭刺史在被趙二召見的時候,有沒有相應的美言幾句,就沒人知道了。

在那匹金馬駒和郭家人混得極為熟稔之後。某次,家裡的僕役著急給郭刺史彙報工作,一時不察,不小心踩到了金馬駒的後蹄,把它的蹄子給弄骨折了。

當時,那僕役的工作都沒敢彙報了,跪在金馬駒的旁邊大聲請罪。

郭刺史得知訊息後,還專門把汴京城裡的人醫獸醫捉了一大堆,扭到府裡給金馬駒看病。用盡了各種辦法,那金馬駒的後蹄還是落下了後遺症。

不過,所幸的是,金馬駒的後蹄雖然有點瘸,但並未影響他的日常生活。除了走路的姿勢有點不雅之外,其他一切照舊。

但這些,在郭家的後院,卻不一樣了。不小心踩傷金馬駒的那個僕役,府裡的人,哪個見了他,都是鼻子一哼,特不受人待見。

雖說是郭刺史的心腹,但現在在家裡是眾怒難犯,郭刺史也不好力保。當著整個府里人的面,踩傷金馬駒的僕役被罰了三年的月錢,趕回了郭刺史的老家。

在金馬駒瘸腳三四個月之後。某天夜裡,府裡的守門人突然聽見外面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然後,還有人在門外面說,“還太尉的馬錢……”

那時候也差不多到了半夜。聽到門外面這莫名其妙的聲音,守門人也很疑惑,汴京城裡的夜禁向來到位,這個時候怎麼會有人敲府裡的門呢?

守門人走到門後面仔細聆聽,除了敲門聲和那句“還太尉的馬錢”,其餘的什麼聲響都沒有。原本搭在門栓上的手,也不由自主的鬆了下來。

幾番猶豫之後,守門人決定去內院,哪怕是老爺已經睡下了,也得把這事稟告給他,畢竟,這情形未免有些太蹊蹺了。

等進了內院,守門人心裡一喜。郭刺史的書房,還亮著燈。於是,守門人快步走到書房門口,輕輕了喚了幾聲,“老爺,老爺……”

好半天,裡面才傳來郭刺史的答話,“進來吧。”

守門人推開門,郭刺史正坐在書桌前,緊緊地瞪著書桌上的金馬駒,還不時的嘆息一聲。

順著郭刺史的眼睛望過去,那金馬駒四肢屈著,趴在書桌上,動也沒動一下。似乎早就沒了生息。

在聽說自家府邸外有莫名其妙的敲門聲和說要給自已還馬錢的聲響之後,郭刺史也是驚奇萬分。

瞅了瞅死在自已眼前的金馬駒,又長長的嘆了口氣之後,跟著僕役走到了前院。

這時,院外的叩門聲還在響,“還太尉馬錢”的聲音也還有。

在郭刺史的督促下,看門的僕役麻著膽子開啟了門。——外面什麼人都沒有。只是,在門外的臺階上,堆著一個口袋。

等開啟口袋之後,裡面竟是一堆黃澄澄的銅錢。一番清點之後,居然整整有五百貫。

雖說這錢來的蹊蹺,但想著守門人稟告給自已的話,郭刺史陷入了沉思。——守門人聽到敲門聲和“還太尉馬錢”聲音的時間,和那金馬駒在自已面前沒了生息的時間,差不多對得上。

於是,郭刺史就讓僕役們把這五百貫錢搬到了府裡。

天亮之後,後院的婦人們聽說金馬駒夜裡突然死去之後,都感到很是痛惜。再等郭刺史把夜裡發生的事情一說,府裡的人都是咋舌:這是個什麼情況呢?

最後,還是郭夫人開了口,“老爺啊,這事兒,怎麼說呢?想來,這金馬駒定然不是凡物。再說,官家也曉得咱們家裡的金馬駒,要不,老爺您先給官家稟告一下。”

“城裡的高僧,妾身出面去請。”

聽到正室的話,郭刺史摸了一把鬍鬚,“正合我意。”

等郭刺史從大內回來,寺裡的僧人已經在府裡擺起法案吹吹打打,法螺的聲響,紙錢的青煙,充斥了整個郭府。

待郭刺史把從官家那裡帶回來的訊息一說,府裡的婦人們對郭夫人都豎起了大拇指。

死去的金馬駒,被埋葬在郭刺史親手選定的風水寶地。給寺裡的佈施,以及所有的花費,累計起來,剛好是五百貫。這讓整個郭府的人都很驚詫。

過了兩三年之後,京師突遭大雨,黃河水倒灌進汴京城,大部分人家都泡在了水裡。炭坊巷裡的郭府也沒逃過這場水災。

等洪水退出之後,人們清理殘局的時候發現,金馬駒的墓葬也被這場洪水侵襲了。

更讓人驚異的是,在重新安置金馬駒的時候,盛著金馬駒的盒子無意中失手撞散了,露出了一匹金光閃閃的馬。

然而,就在它重見天日的瞬間,光芒驟斂,這匹金馬眨眼間又變成了一尊色澤暗沉的銅馬。

更令人惋惜的是,由於小金馬先前受傷導致其後蹄折斷,此刻已然脫落了下來。

訊息傳到郭刺史耳裡以後。郭刺史趕緊讓人把金馬駒收了回來,小心翼翼地收藏在了自已家中。

時光繼續流轉,郭刺史的玄孫郭繪舉家搬遷至新鄭定居。此後,偶爾會有人聲稱在郭繪家中還目睹過這尊金馬駒。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郭家漸漸走向衰落,昔日的輝煌不再,而關於那尊金馬駒究竟流落何方,也就無人能夠知曉了。

或許,它已深埋於地下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亦或者,它正靜靜地躺在某戶人家的倉庫之中,等待著有緣人的再次發現……

但是,只有一隻貓大小的黃色小馬,死後先是變成一隻金色的小馬駒,然後又變成一隻銅馬,而且,所有的纖毫都惟妙惟肖,就讓人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