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使者無訊息,茂陵煙樹生愁色。

金盤玉露自淋漓,元氣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虯龍鱗下紅枝折。

何處偏傷萬國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話說俊生被大牛一路護送來到崑崙之丘。

崑崙位於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

只見仙霧繚繞中,重重疊嶂。

又飛了許久,才看一座虛無縹緲,峰巒雄偉的仙山。

正可謂是,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但仙山外頭,則是一座炎炎大火的山,阻隔於世。

大牛揹著他避過熊熊火焰,才到了崑崙山下。

大牛說,這即是崑崙山,又謂中天之柱也,乃天帝在人間的行宮,平時由天神陸吾守護看管。

崑崙方圓八百里,下有弱水之淵,不通舟楫。

山身下窄上寬,懸浮於空中,萬仞之高,人不輕凌。

崑崙每一面都有九道門和九口井,皆由開明獸把守,開明獸人面虎身,卻長有九個腦袋,威嚴肅穆。

據說當它九隻腦袋齊吼時,能震山碎石。

當九個腦袋齊齊望住俊生時,俊生膽戰心驚的從它身旁走過。

大牛司空見慣開明獸這副模樣,還覺得長得怪可愛的,不太明白為何俊生如此懼怕於它。

大牛突然想到一事,便同俊生講到,那隻土螻胥安,就是以酒壺殺人的那位主兒,也是生於崑崙之丘,它上次還打傷了阿蠻一掌,你可千萬要小心。

俊生心中暗想,既是能打傷師奶奶之人,萬不可小覷也。

一路而行,見得白玉階,拾級而上,又見九口井,玉石砌的欄杆,碧綠剔透。

林間多見喬木,狀如海棠,結有赤黃的果實。

據大牛說,這樹叫作沙棠。如將沙棠木製為龍舟,亦可泛彼滄海,味道像李子,吃了可以浮在水上,不下沉。

接著,又見到了如大樹般的稻穀,高達五尋,需要五個人才能合抱。

俊生頭一回看到傳說中的各類奇樹怪草,興致盎然,忍不住摘了一顆沙棠果實,嘗之,其味酸甜,心想若是能採回去讓阿蠻用糖漬了,味道定然更好。

大牛送他到了神司殿便回去了,由他獨自拜見陸吾神司。

只見他身穿蒼黑金繡交領寬袍,莊嚴威武的坐於殿內寶座之上。

他一開口,聲如洪鐘道:“你便是天女阿蠻遣來的孩子?”

俊生忙跪下行禮,頭也不敢抬:“是的,晚輩名叫俊生,阿蠻是我師奶奶,她讓我前來拜師學藝。”

“抬起頭來,讓我看看。”陸吾神司的聲音仍舊凜若冰霜。

俊生告訴自己萬不可露怯,給阿蠻丟臉,遂勇敢的抬起頭直視陸吾。

陸吾眼神炯炯,盯了他好一會,突然笑道:“不愧是阿蠻帶大的孩子,勇氣可嘉。你就入雲鶴門罷。”

俊生連忙拜謝。

聽說這陸吾神司的真身人面虎身,虎爪如鋼,又生有九條尾巴,甚是威風凜凜。

可惜今日窺其真容。

隨後,有人領他到了一處偏殿,是雲鶴門生的寢房,睡的是一排大通鋪,約莫睡了十幾人。

待他安頓下來,一群師兄弟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問起了他的情況。

俊生見他們態度友好,心裡也甚是歡喜,於是就一五一十的交代了。

大夥都大吃一驚,其中一個臉上青色蛇鱗猶未褪盡的孩子說道:“啊,你竟然曾師從天女魃,那想必法術必然在我們之上啦!”

俊生赧然道:“我其實只是凡人,原先並不習法術。是我求阿蠻大人送我來的。”

當中便有一人啖笑道:“呔,原來也是傍人門戶而已。”

俊生臉紅,不知所措。

這時聽到一陣腳步聲,大家一看來人,都不敢說話了,各自散去。

來的一人,是位少年,穿著寬大青袍,絲白飄帶,氣宇軒揚。

青色蛇鱗的孩子悄悄附在俊生耳邊:“這位便是我們的大師兄尹天,他為人最是嚴厲,切勿被他抓到把柄,免得受其責罰。”

青色蛇鱗的孩子名叫谷忍,乃是蛇身人面神之子,他的父親是掌管十七山的山神。

而嘲笑他的孩子叫獅童,乃是大荒時期的九鳳之子,九鳳人面鳥身,人如其名,也長了九個腦袋。

個個皆是天神之子,唯有他是一介凡人,俊生難免心生自卑。

更令他苦惱的是,哪怕是在崑崙之丘,他也仍要上學堂。

一是誦學佛法,謂之佛法精妙,明以心智,從中悟道,加持修行,又可添壽,抑或不度輪迴。

二是各種法術口訣、手勢要記,還有各類陣法要學……

三是腿腳工夫也要精通,刀劍武器樣樣也要學……

俊生被攪得暈頭轉向,苦不堪言。

還不如當初在人間時,被夫子罰留學堂作詩呢。

糊弄糊弄倒也能過去,大不了被打幾下手心。

這裡可不一樣,個個出身高貴,還都勤奮好學,在他們面前出糗事小,被大師兄責罰才叫苦。

輕則鞭撻,重則被關進譽章殿受罰。

據聞譽章殿由天神把守,曾有人在裡頭被倒吊了一個月苦練法術,不學會不準出來。

果然修行極苦,阿蠻誠不欺我也!

而像他們雲鶴門學的是初級法術,不過皮毛而已。

精進後會入朱雀門,學的是更深一階的法術。

直至學入廣星門,才算真正的學有所成,方可下山出師。

本來俊生也想過逃跑,但想到山高萬仞,下有弱水,恐怕自己還未下山倒折損於崑崙了。

只得收了性子,平日也不敢再胡作非為。

甚麼往夫子的茶裡撒尿,那是萬萬不敢的。

他心知如果闖下禍事,遠水解不了近渴,阿蠻也無法趕來相護。

再說自己臨出門前誇下海口,這是硬著頭皮也要上。

別人學一次就會,他學幾十次都未必會。

但他也不氣餒,日以繼夜的勤加練習,他也知自己天分不高,出身低微,但相信勤能補拙。

以前在福來客棧時,阿蠻也指點過他一點拳腳工夫,舞槍弄劍,這些倒是難不倒他。

但是法術實在是太難了。

既要記得口訣,又要記得手勢,稍有差池,便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鬧笑話還不要緊,就怕連小命都丟了。

有一次,在學避火訣,他記岔成避水訣,被燒得眉毛頭髮都沒了,同門師兄弟皆大笑不已。

幸虧他趕緊跳了出來,往地上滾來滾去,才將自己身上的火撲滅。

俊生原本以為自己受傷了可以休息,卻瞥見大師兄尹天殺人似的眼神。

當場就被訓了一頓,且由大師兄尹天盯著,不學會不準吃飯。

可憐的俊生,覺得自己身上香噴噴的,估計都烤熟了罷。

練到最後,累得哭的眼淚都沒有了。

深夜,尹天終於開恩,肯放他回去休息了。

但是,真的沒有給他留飯啊!

他飢腸轆轆的躺在床上,想念阿蠻做的油炸肉丸子,蘸著炒焦的細鹽,真是絕了!

還有阿蠻做的桃酥,核桃的香氣融入了蛋香,滿口酥脆……

正當他蒙著被子流口水時,忽然旁邊有人用手肘碰了碰他。

他伸出頭來,原來是谷忍偷偷遞給了一個大白饅頭。

他默默的接過來,躲在被子裡啃了。

啃著啃著,悲從中來,漸漸抽泣起來。

隔著被子有人輕輕的拍拍他,他才逐漸止住了抽噎,探出頭來,竟然是大師兄尹天!

他趕緊將口中的饅頭嚥了下去,不料卻被噎住了,噎得眼淚都流了。

尹天本是要遞過一隻大饅頭給他充飢,想不到有人先送了。

故而嘆了一口氣,又給俊生倒上一杯熱茶。

俊生飲了熱茶,好不容易才將饅頭嚥下去了,感激的看著尹天。

可接下來,尹天的一句話,他又想哭了。

尹天冷冰冰說道:“明日早起接著練。練不好,仍然沒飯吃。”

他躺了下來,旁邊的谷忍輕聲安慰他:“別怕,明日我陪你一起,我給你留飯。”

然而,又聽得獅童陰陽怪氣的說了一句:“有些人天資駑鈍,怎麼練都不會開竅的!”

俊生正欲與其爭辯,卻被谷忍按住了,谷忍朝他搖搖頭,暗示不要理會旁人的閒話。

第二日,谷忍果然陪著俊生早起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俊生終於學會了!

雖然控制得不太穩定,但至少遇火可避,不至危險。

到了晚上,用完晚飯,幾個師兄弟湊在一起閒話。

獅童神秘的說:“你們只知崑崙有陸吾、英招等天神守護,可知還有一極為利害的異獸?”

眾人聽了,頓時來了興趣,都問是甚麼異獸。

獅童得意道:“據我父親說,崑崙有一獸,叫欽原,乃是看守薲草之獸。而這薲草如葵,吃起來卻像蔥。若是人吃了,便不知疲倦,不畏辛勞。”

眾人又問,這欽原獸利害在何處?

獅童又說了:“這欽原獸,樣子長得像蜜蜂,卻有鴛鴦大小,它的利害之處就在於,鳥獸要是被它蟄了,即刻會死亡,哪怕是草木被它蟄了,也會立即枯萎。”

眾人譁然不已。

但俊生卻聽在了心裡。

原來崑崙之丘上還有薲草,吃了便不會感覺疲勞,那我就可以更用功,趕上其他師兄弟了!

到了夜裡,趁大家都睡去,俊生偷跑出來,他一心想去尋那薲草。

崑崙遍地是玉,夜裡也吸收了月華,微微發光。

他在叢林中摸索了許久,終於找到了狀如葵的薲草!

他高興不已,伸手正要去拔,忽然聽得一陣嗡嗡嗡之聲。

他回頭一看,天啊,正是長得像蜜蜂的欽原!

然而,還不止一隻!

那隻欽原呼朋引伴來了不少,漸漸包圍了他。

他想到只消被欽原蟄一下就會立即死亡,不由害怕的大呼起來:“救命,救命!”

他不叫還好,一尖叫更刺激了欽原的狂性,尾針直豎,朝著俊生刺來!

俊生被這一嚇,什麼法術口訣統統想不起來了,呆站如木頭。

正當欽原的尾針即將刺中俊生時,一把赤紅利劍飛來,欽原們似乎極怕這把劍,紛紛逃走了。

來人正是大師兄尹天。

俊生感激涕零,一把抱住了大師兄,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尹天皺眉想推開俊生,因為俊生的鼻涕眼淚全蹭在他身上了。

最後,尹天救回了俊生,俊生難免被責罰,鞭撻二十下。

但同他一起被責罰的,還有獅童。

獅童大叫冤枉,是為心中不服。

因為尹天說,倘若不是獅童的胡言亂語,也不至於讓俊生以身犯險,去採薲草了。

總之,二人都受了責罰。

第二日,谷忍又替俊生抹了傷藥,俊生這才覺得好受點,傷口清涼一片,似乎也沒那麼疼了。

谷忍說,這是大師兄差人送來的,說是有去腐生肌之奇效。

俊生這才覺得,大師兄尹天是個面冷心熱之人。

獅童捱的這頓打其實並不冤枉,那番話,他是故意說給俊生聽的。

他料到俊生定然會去採摘薲草,才出此言,誆他去尋,如果不是尹天救了他,他早就命喪黃泉了。

本來他父親是大荒時期的山神,他來到崑崙,皆被寄以厚望,萬眾矚目。

但自打俊生來了,似乎人人都喜歡與他玩耍,又聽聞他曾是女戰神天女阿蠻的徒孫,個個欽羨不已,搶了他不少風頭,故而想害他性命。

而俊生待傷好後,想起還未給阿蠻報平安呢,於是修書一封寄了回去。

當然是報喜不報憂,其中一些艱辛,以及險些送命之事都隱去不提,只說想念她與水叔。

正所謂,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他雖年少,更憑添了許多愁。

《山海經西次三經》:“崑崙之丘,是實為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木則枯。有鳥焉,其名鶉鳥,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山海經》: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狀如葵,其味如蔥,食之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