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伯,史是什麼?”
“……”
土伯想了半天,回答道:“記載過去。”
荃公點頭,也不難為他:“沒錯,是記載過去。也是告訴我們,我們從何處來,文字為何出現,又為何有制度,有工具,有習俗,有思考,有想法,有夢想,有理解,有文明……與其說記載過去,不如說史在告訴我等,何為人族,何為思想。只因,史從記錄人之探索開始,直到人族滅亡之日,人出現才有人族之史,人消散,自然就如那消散的星光,在這黑暗宇宙中留不得半點痕跡。”
來到不姜山,原始人族之林。
荃公領著土伯,行走在西侯度猿人聖地之周,撫摸那原始的祭壇。
“君主、官商、將士,是人族社會之上層建築,進行決策、管理、維護,而其所代表的,便是社會的主流思想與結晶。所以,我以君、官、將為前三世,記錄這個時代的盛況。”
聽聞荃公所言,土伯好奇:“那百姓呢?”
荃公回道:“百姓乃社會基礎,人族之基石,但百行便百思,百族便百習,如果沒有上層建築來權衡,自然是各說各理,混沌不堪。簡單來說上層建築只是人族權衡社會的一種工具,其是不能獨自產生精神的,只是透過總結百姓之思想,也就是所謂的時代思想之精華,互通有無,求同存異,來維持社會穩定。而當百姓思想隨著物質的發展而轉變之時,就會產生代表新思想結晶的‘貴族代表’,當舊事物的既得利益者想要阻止這種新思想的誕生,那就是螳臂當車,革命也就隨之爆發了。”
荃公拍了拍手,暫停了此次交流,帶著土伯向著西侯度遺蹟的深處走去。
那是群與普通狌狌沒有多大差別的猿猴部落,也是人族最原始的模樣——古猿。
從直立行走,運用工具,複雜的神經系統讓猿人脫離了普通動物,並誕生了高階神經活動——思維。
思維也並不複雜。
透過五感的神經系統將外在刺激儲存在大腦之中,就像寫滿字的書本,不斷儲存資料的電腦資料夾。
當人類開始回憶時,在腦海中的重新調取,就是記憶。
而思維便是對記憶的整理,這是第一步感性,當人與人的交流將‘人’的記憶彙整合歷史,彙整合一個成體系的概念。
你我,人與動物,飛鳥與猛獸,山川與河流,理性思維便因此誕生。
隨著人族的不斷繁衍,理性思維也會越發豐富,以指導人的生活。
不要以為你說話是天生的,不要以為你用的鉛筆是神靈賜予的,不要以為我們使用的工具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因為這一切,都是人族從數百萬年誕生開始,在自然界中發現的,整理的,匯成的記憶,成就的思維。
古猿的近親,黑猩猩會用木棒取出蜂巢中的蜂蜜,灑下糧食誘惑麻雀上當,當乾旱時夠不著的水窪,它們也會用嚼碎的葉子充當海綿,吸取珍貴的水。
古猿也是這樣來自這一點一滴對於世界的認知,幸運的是,猿人更進一步使用圖案與語言將他們的發現保留了下來,積少成多,隨著對世界的認識與創造,開啟了屬於人族的神話。
從西侯度遺蹟走出,荃公土伯來到北京猿人部落。
數以萬年的進化,讓它們已經與現代人族相似,而透過部族一代一代的相傳,它們已經可以熟練製造石器以及火的用法。
石器的製造,讓北京猿人們可以應對來自洪荒猛獸的襲擊,但猛獸兇猛,生存不易,整片不姜山處於一種人少獸多的局面。
猿人聚居於偏僻地段,山洞之中,在與襲擊而來的洪荒之獸拼殺之外,與萬物共生,與和藹的樹妖、溫和的精靈為伴,北京猿人們遊蕩在山林中,採集野果,捕撈河蟹。
雖然火種的儲存,讓他們可以燒製熟食,但大體還是保持粗壯的牙齒,嘴巴前伸,並且沒有下頦,這可以保證猿人們可以啃食堅硬的果實、堅果。
但也讓其不能頻繁的改變音節,只能發出吱吱嗚嗚的短促聲音,配合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表達其言語內容。
從北京猿人部落向外出行,來到了半山腰的丁村人部落,隨著對食物加工以及石器製作的成熟,丁村人的嘴巴開始與現代人族相接近,靈活的下頦可以讓它們發出更多樣的聲音。
按照人類進化區分,丁村人便已經脫離了猿人的劃分,進入了智人階段,開始有了更多的思維活動,除了簡單的獵殺、製作工具與繁衍外,他們也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如巢穴、配偶、精美的石器。
意識不妙的土伯,不顧荃公的勸阻,滿頭大汗的辭別了那些覬覦他強壯身子的丁村美人兒,逃入了山下的山頂洞人領域。
山頂洞人與現代人已經沒有多少差別,數萬年的生產經驗以及知識、技能的積累,讓他們可以製造各種石器,併發明出了人工取火技術,豐富了人族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人族的飲食習慣。
而人族的追求,也開始從單純的生存,變成了享受生活,石珠、蚶殼、獸牙、骨管、魚骨製成的裝飾風靡部落。
當荃公土伯從山頂洞人的部落中走出時,身上穿上了縫製的獸皮大衣,頭上、脖上、手腕上戴滿了掛墜。
所以當荃公土伯來到新石器部落時,這裡的原始人族,已經從享受生活,製造飾品,開始思考自然是什麼,人又是什麼。
當然,這些思考,只是智者偶然的思索,他們面臨的主要問題,依舊是抵抗洪荒猛獸。
眾所周知,團結,是人族之所以在萬物競爭中生存下來的唯一根基。
如何更好的團結,發展更多的人口,才是智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君主需要思考的問題。
幸好,在原始時代,人族所擁有的物質奇少,根本沒有誕生出私有制的條件,人們實行原始的公有制體制,推舉首領,集體勞動,集體對抗天災猛獸。
如此一來,男人在外征戰狩獵,女人在部落中管理內務,養護老人小孩的母系社會,成為新石器部落聯盟的主流思維模式。
直到人族越發壯大,大量的人口,必須更加強硬的制度進行管理時,強權的出現代表了父系社會的來臨。
由此帶來的是私有制,以及更進一步的階級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