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白話西遊記【原著無刪節】 清風隨竹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話說國王早朝的時候,文武多官都帶著奏表向國王稟告道:“主公,請赦免臣等的失儀之罪。”國王問道:“諸位大臣禮貌如常,何處有失儀之事?”大臣們說道:“主公啊,不知為何,我們一夜之間都變得禿頂了。”國王接過這表,下床對群臣說:“果然莫名其妙,朕宮中大小人員,一夜之間也都禿頂了。”君臣們紛紛痛哭流涕地說道:“此後再也不敢殺和尚了。”國王重新登上龍座,官吏們各就各位。國王又說:“有事的請出列奏事,無事的回去散朝。”只見武班中走出城牆巡邏總兵官,文班中走出東城兵馬使,跪在階前道:“臣奉聖旨巡城,昨夜發現賊物一櫃,以及一匹白馬。微臣不敢擅專,請陛下定奪。”國王大喜道:“把櫃取來。”
這兩位官員就退回本職,點起隊伍整理編制,將櫃子抬了出來。此時在櫃子裡面的三藏魂不守舍地說道:“徒弟們,我們到了國王前,該如何解釋呢?”悟空笑道:“不用擔心!我已經安排妥當了。開啟櫃子時,他就會拜我們為師了。只要告訴豬八戒不要爭強好勝就可以了。”豬八戒說:“只要能免得被殺,那已經是極大的好處了,還敢爭強好勝啊!”他話還沒說完,櫃子就被抬到朝外,進入五鳳樓,放在寶座下面。
兩位官員請國王開櫃檢視,國王即下令開啟。剛揭開蓋子,豬八戒就忍不住跳了出來,把眾官嚇得膽戰心驚,說不出話來。然後又看到孫行者扶著唐僧走出來,沙和尚搬出行李。八戒看到總兵官牽著馬,上前喊道:“馬是我的!給我拿過來!”把官員嚇得一個跟頭摔倒在地。四人都站在階前。國王看到是四個和尚,趕緊下座,召集三宮妃後,下殿拜問:“長老是從哪裡來的?”三藏說:“我們是大唐東土駕下差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求取真經的。”國王說:“老師遠道而來,實在失迎。朕多年來一直有個願望,要殺掉和尚。以前曾因為和尚的謗言而許下願望,要殺掉一萬個和尚。沒想到今晚你們來投靠,讓朕等作和尚。現在君臣后妃都剃光了頭髮,希望老師不要嫌貧愛富,願意收我們為門下。”八戒聽了哈哈大笑道:“既然要拜師,有什麼見禮呢?”國王說:“師若願意,朕願將國中財寶獻上。”行者說:“不必說財寶,我們可是有道的僧人。你只需要換掉關文,讓我們離開這座城,保證你國家安定,享受長壽。”國王聽後,立即安排盛宴。君臣們一致同意,拜迎他們為師。隨即換取關文,請求師父改變國號。行者說:“陛下的‘法國’這個名字很好,只是‘滅’字不太合適。經過我們的指導,可以改名為‘欽法國’。保證你國家和平繁榮,風調雨順。”國王感謝他們的恩情,整頓朝儀,送唐僧一行人離開城市西去。君臣們歸正善行,不再提及。
長老與欽法國王告別後,一路上快樂地馬上說道:“悟空,這個計策非常好,真有功勞。”沙僧說:“師傅啊,我們是從哪裡找這麼多整容匠,連夜把頭髮剃光?”悟空講述了施變化和神通的事情,師徒們都笑得合不攏嘴。
就在這歡樂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座高山擋住了去路。唐僧停馬說道:“徒弟們,你們看這座山峰嶄峙高聳,一定要小心!”悟空笑道:“放心!放心!保證沒事!”三藏說:“不要說沒事。我看那座山峰威風凜凜,遠遠看著就有凶氣,還有暴風雲飛出,讓我感到驚慌不安,渾身發麻。”悟空笑道:“你忘記了烏巢禪師的《多心經》了。”三藏說:“我記得。”悟空說:“你雖然記得,但還有四句讚美詩,你卻忘了。”三藏問道:“是哪四句?”悟空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的內心。
人人都有一座靈山塔,努力修行以求靈感。”
三藏說:“徒弟啊,我豈不知道?按照這四句詩,千卷經書,也只是修心罷了。”行者說:“不必多說了。心靜則孤明獨照,心存則萬境皆清。稍有懈怠,千年萬載也無成就。只需一片真誠之心,雷音只在眼前。你現在這種恐懼驚慌,神思不安,大道遙遠,雷音也遙遠。不要胡猜疑,跟我走吧。”長老聽了這番話,心神頓時舒暢,萬慮盡消。
四人一起繼續前進,不多時,來到了山上。抬頭一看:
那山真美,色彩斑斕。山頂上雲霧飄蕩,崖前樹影寒冷。飛禽鳴叫,走獸嬉鬧。林中松樹數不盡,山頭竹子幾根。嗷嗷狼群爭奪食物,咆哮虎群爭奪獵物。野猿長嘯尋找果實,麋鹿攀援在花叢中。風吹拂,水流淙淙,時常聽到幽鳥之語。幾處藤蔓糾纏交織,溪水中琳琅滿目的花。奇形怪狀的石頭,峰巖峻峭。狐狸成群穿行,猴子們成隊嬉鬧。旅客們正為多處危險崎嶇發愁,古老的路也彎曲迴旋!
師徒們有些膽怯驚慌,正在前行的時候,突然聽到呼呼的風聲。三藏害怕地說:“颳起風來了!”行者說:“春天有溫風,夏天有輕風,秋天有涼風,冬天有寒風。四季都有風,你怕什麼?”三藏說:“這風來得太猛烈,肯定不是自然風。”行者說:“古人說,風從地起,雲從山出。怎麼可能有天上的風呢?”話還沒說完,又見一陣霧氣升起。那霧真是:
茫茫連綿不見天,迷迷濛濛昏無辨。
陽光全無,鳥鳴聲不可尋。
就像是混沌的時候,彷彿是飛揚的塵土。
看不見山頭的樹,也遇不到採藥的人。
三藏心中驚訝地說:“悟空,風還沒有停下來,為什麼又起了這樣的霧?”行者說:“先不要著急。請師父下馬,你兄弟倆在此等著,我去看看情況如何。”
大聖把腰一彎,懸在半空中,用手遮擋住眉毛,睜大火眼金睛,往下觀看,果然看到懸崖邊坐著一個妖精。他長這樣子:
五彩斑斕多姿豔,威武昂揚神氣磅。
堅牙齒露如鋼錐,利爪藏蹄宛如玉鉤。
金色的眼睛圓瞪,讓禽獸們都膽戰心驚;銀色的鬍鬚垂下,使鬼神們都憂愁。
他咆哮著展現威力,噴出霧氣以運用智謀。
還有左右手下三四十個小妖侍立,他在那裡施展法術,噴出霧氣。行者暗自笑著說:“我的師父果然有些先兆。他說不是天上的風,果然不是,卻是有個妖精在這裡搗亂。若是老孫用鐵棒打下去,那就會成為‘搗蒜打’,直接把他打死了,只是破壞了老孫的名聲。”行者一向是個豪傑,對暗中算計人的事情一點也不懂。他說:“先回去,照顧好豬八戒,讓他先與這妖精見一仗。如果八戒有本事,能打敗這妖精,算他有功;如果沒有辦法,被妖精抓走,再讓我去救他,才好出名。”他又想道:“八戒有點懶散,不願意探頭,只是嘴巴緊,喜歡吃東西。我來哄哄他,看他怎麼說。”
即刻降落在雲頭,來到三藏面前。三藏問道:“悟空,風霧的情況如何?”行者說:“現在天空明淨了,沒有風霧了。”三藏說:“是的,我感覺它們消散了。”行者笑道:“師父,我一直觀察得很好,這次卻看錯了。我還以為風霧中可能有妖怪,原來不是。”三藏問道:“那是什麼?”行者說:“前面不遠處是一個村莊。村裡的人善良,給僧人蒸上好的白米乾飯、白麵饃饃。這些霧應該是蒸籠裡的蒸氣,也算是積善之所致。”八戒聽了,確認了真相,拉過行者,悄悄地說道:“哥哥,你吃了他們的齋了嗎?”行者說:“吃得不多。因為那些菜蔬有點鹹,我不太喜歡多吃。”八戒說:“啐!無論他們有多鹹,我肚子裡已經餓了,我要去吃一頓,看看怎麼樣。”行者說:“你想吃嗎?”八戒說:“當然。我肚子餓了,我想先去吃一點,不知道怎麼樣?”行者說:“兄弟不必擔心。古書上說:‘有父在時,子不得自行。’師父還在這裡,誰敢先走?”八戒笑道:“你既然不說話,那我就去了。”行者說:“我不說話,看你怎麼去。”那痴呆的傢伙有些機智,走上前,向師父行禮說:“師父,剛才師兄說,前面村裡有人家供齋給僧人。請看看這匹馬,有些要打攪人家,需要一些草料,是否方便?好在這會兒風霧消散了,你們先坐一會兒,等我去尋找一些嫩草,先喂喂馬,然後再去那家人家化齋。”唐僧高興地說:“好啊!你今天怎麼這麼勤快?快去快回。”
那呆子暗自嘿嘿地笑著走了。行者趕上去攔住他說:“兄弟,那裡供齋給和尚的,只供給英俊的,不供給醜陋的。”八戒說:“既然這樣,那就需要變化了。”行者說:“沒錯。你變個樣子去。”好呆子,他也有三十六變,走進山凹中,捻著訣,念動咒語,搖身一變,變成一個矮胖和尚,手裡敲著木魚,口裡哼著哼唷唷的聲音,雖然不會念經,但哼著“上大人”的曲子。
說的是那怪物聚集風霧,命令群妖在大路口擺開一個陣圈,專等行人。這呆子傻氣,沒過多久,正好走到圈中,被群妖團團圍住,有的抓住他的衣服,有的扯住他的絲帶,推搡著,一起出手。八戒說:“不要扯,等我一個一個來吃。”群妖問道:“和尚,你想吃什麼?”八戒說:“你們這裡供齋給和尚,我來吃齋的。”群妖說:“你想吃這裡的和尚,卻不知道我們專門要吃僧人。我們都是山裡的妖仙,專門抓住你們和尚,帶回家蒸熟吃。你還想來吃齋!”八戒聽了害怕,抱怨行者道:“這個弼馬溫,其實很懶散!他騙我說這村裡有供齋給和尚的,哪裡有村莊人家,哪裡有供齋給和尚的,原來都是一些妖精!”那呆子被他扯得急了,頓時露出原形,拔出腰間的釘鈀,亂砸著,迫退了那些小妖。
小妖們急忙跑去報道給老怪物:“大王,出事了!”老怪物問:“怎麼回事?”小妖說:“山前來了一個和尚,長得很醜陋。我說要帶回去蒸著吃,如果吃不完,留著備用,沒想到他會變化。”老妖說:“他變成了什麼樣子?”小妖說:“他才不像人相!長口大耳,背上長毛。雙手舉著一根釘鈀,醜陋無比地亂砸,把我們嚇得跑回來報大王。”老怪說:“別怕,我去看看。”拿著一根鐵杵,走近前一看,果然看到了醜惡的八戒。他的樣子是這樣的:
大嘴口初長三尺零,獠牙觜出賽銀釘。
一雙圓眼充滿電光,兩耳搧風呼呼聲。
腦後長著一排鬃毛,渾身皮糙還帶斑。
手中使用奇怪的工具,九個尖齒的釘鈀個個驚人。
妖精硬著膽子喊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叫什麼名字?快說來,我饒你一命!”八戒笑道:“我的孩子,你連你的豬祖宗都不認識!上前來,我告訴你:
巨口獠牙神力強,玉皇封我天蓬帥。
掌管天河八萬兵,天宮快樂多自在。
只因醉酒戲宮娥,當時就把英雄賣。
一嘴把鬥牛宮翻倒,吃了王母的靈芝菜。
玉皇親自打我兩千錘,把我貶下三界。
讓我立志養元神,下方卻又成了妖怪。
正自高莊喜結婚,命運卻撞上孫兄弟。
金箍棒下受了他的降服,低頭才把沙俄拜了。
扛著馬背上的包袱做起了夯工,前世欠了唐僧的債。
鐵腳天蓬的姓本是豬,法名後來改為豬八戒。”
那妖精聽了,喝道:“原來你是唐僧的徒弟。我一直聽說唐僧的肉很好吃,正好要捉你,沒想到你送上門來,我會放過你嗎?不許逃走!看我的棒!”八戒道:“孽畜!原來你是個精通棒術的博士出身!”妖精道:“我怎麼是博士?”八戒道:“不是博士,怎麼會用棒槌?”那怪物一聽不容分說,走近前亂打。他們兩個在山洞裡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九齒釘鈀,一根鐵棒。鈀丟栽天才風聲大,杵運巧計飛雨洋。一個是無名惡怪阻路程,一個是有罪的天蓬護法。正義無敵,怪物和妖魔難以抵擋。山高的土生土長,不怕任何挑戰。一個杵舞起來像蟒蛇出潭,另一個揮鈀就像龍離開江岸。喊叫聲震動山川,吼叫聲威懾地獄。兩個英雄展現各自的能力,捨命也要鬥過神通。
八戒展現了威風,與妖精激戰。那怪物命令小妖圍住八戒不放。
這時,行者在唐僧背後突然冷笑起來。沙僧問道:“哥哥,你為什麼冷笑?”行者說:“豬八戒真是個傻瓜!聽說有個齋僧,我就把他愚弄過去了。現在早晚還不見他回來。如果他能打敗妖精,你看他勝利歸來時會吹噓自己的功績;如果他打不過,被妖精捉走,那就是我的倒黴,無論是在前還是在後,都會被人嘲笑!悟淨,你別說話,等我去看看。”好大聖,他沒有告訴長老,悄悄地拔下一根毫毛,吹了口仙氣,喊道:“變!”在瞬間變成了自己的模樣,陪著沙僧,跟著長老一起前進。他的真身化作了一道神光,跳到空中觀察,只見那傻子被怪物圍繞著,戰鬥激烈無比。
行者忍不住了,從雲中跳下來,厲聲高喊道:“八戒,不要急,老孫來了!”那傻子聽到是行者的聲音,更加壯膽,一頓棒,向前亂打。那妖精抵擋不住,說道:“這和尚以前不行,這回怎麼又變得厲害起來了。”八戒道:“我的孩子,不要欺負我!我可是家裡的人!”於是他向前衝去,毫無章法地打擊著。那妖精抵擋不住,帶領群妖敗退了。行者見妖精敗走,他就沒有靠近,轉身回到原處,抖了抖毫毛,收回了變身術。長老的凡人眼睛,哪裡能認出來。
過了一會兒,傻子取得了勝利,也轉身回來,累得口水和鼻涕都粘在一起,嘴角溢位白沫,氣喘吁吁地走過來,喊道:“師父!”長老見了,驚訝地說:“八戒,你去打草料,怎麼回來這麼狼狽?難道山上有人看管,不讓你打草嗎?”傻子放下棒,捶胸跺腳道:“師父,你不要問!一說起來就羞死人!”長老問:“為什麼羞愧?”八戒說:“師兄捉弄我!他先說風霧裡沒有妖精,沒有凶兆,那是一個莊稼人家,善良熱心,給僧人吃齊白米飯、白麵饅頭,我當真了,想著飢肚,就去吃點東西,假借打草為名。誰知道有那麼多妖怪,把我圍上,苦戰了這麼長時間。如果不是師兄的金箍棒幫助我,我也不知道怎麼擺脫羈絆回來!”行者在旁邊笑道:“這傻瓜胡說!如果你犯了錯罪,就承認是自己的錯。我可是一直守在這裡看著師父的,從來沒有離開過。”長老說:“是啊,悟空一直沒有離開我。”那傻子跳著嚷道:“師父,你不知道!他有一個替身!”長老說:“悟空,你到底有沒有妖怪?”行者無法隱瞞,躬身笑著說:“是有一個小妖怪,他不敢惹我們。八戒,你過來,我會保護你。既然我們保護師父走過了危險的山路,就像行軍一樣。”八戒說:“行軍有什麼好處?”行者說:“你就當做是領頭的將軍,開闢道路。如果妖精不來,那就算了,如果他們來了,你就和他們戰鬥。如果打敗了妖精,那就算是你的功勞。”八戒覺得妖精的手段和自己差不多,說:“我就算是死在他手裡也沒有關係!等我先走!”行者笑道:“這傻瓜先說了不吉利的話,然後才有威風。”八戒說:“哥哥,你知道‘公子登臺宴會,不喝酒就飽;壯士上陣,不死就受傷’嗎?先說錯話,然後才有氣勢。”行者非常高興,趕忙背起馬,邀請師父騎上,沙僧挑著行李,跟著八戒,一同進山。
又說那妖精統領幾個殘敗的小妖,徑回本洞,高坐在石頭崖上,默默無言。洞中還有許多守護的小妖,都上前問道:“大王常出去,歡歡喜喜回來,今日怎麼煩惱?”老妖說:“小的們,我往常出洞巡山,不管遇到哪裡的人或獸,都會抓幾個來養育你們。但今日運氣不佳,碰到了一個對手。”小妖問:“是誰?是哪個對手?”老妖說:“是一個和尚,他是東土唐僧去取經的徒弟,名叫豬八戒。我被他用釘鈀砸得敗下陣來,真是氣憤啊!我聽說唐僧是修行十世的羅漢,有人吃他一塊肉就可以延壽長生。沒想到他今天竟然來到了我的山裡,正好可以捉住他蒸熟吃掉,沒想到他手下還有這樣的徒弟!”
還沒說完,班部叢中走出一個小妖,對老妖哭了三聲,又笑了三聲。老妖喝道:“你哭又笑,是怎麼回事?”小妖跪下道:“大王剛才說要吃唐僧,可唐僧的肉不好吃。”老妖說:“大家都說吃他一塊肉可以長生不老,與天同壽,怎麼說不好吃?”小妖說:“要是好吃,他也不會到這裡來,其它的妖精也都吃了他。他手下還有三個徒弟呢!”老妖說:“你知道是哪三個徒弟嗎?”小妖說:“他的大徒弟是孫行者,三徒弟是沙和尚。這個是他二徒弟豬八戒。”老妖說:“沙和尚和豬八戒誰更厲害?”小妖說:“差不多。”——“孫行者和他相比如何?”小妖吐舌頭說:“不敢說!孫行者神通廣大,變化多端!五百年前他曾經大鬧天宮,連上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卿四相、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嶽四瀆、普天神將都沒能敢惹他,你怎敢想要吃唐僧?”老妖說:“你怎麼知道他這麼厲害?”小妖說:“我以前住在獅駝嶺獅駝洞和那個大王一起。那個大王不懂得分寸,要吃唐僧,結果被孫行者用金箍棒打進了門裡,直到傷筋斷骨,被打得魂飛魄散。幸虧我有點見識,從後門逃了出來,來到了這裡,被大王收留。所以我知道他的能耐。”老妖聽了,大驚失色。這正是“大將軍怕查驗”,他聽自己人這樣說,怎能不驚訝呢?
正都在驚懼之際,又一個小妖上前說:“大王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俗話說:‘事情從容處理,會有辦法的。’如果要吃唐僧,我有一個計策可以捉住他。”老妖問:“你有什麼計策?”小妖說:“我有一個‘分瓣梅花計’。”老妖問:“為什麼叫做‘分瓣梅花計’?”小妖說:“現在把洞中的大小妖精都召集起來,從中挑選出千中的百個,再從中挑選出百個的十個,再從中挑選出十個的三個。這三個必須是有能力的,善於變化的,他們要變成大王的模樣,戴上大王的頭盔,穿上大王的盔甲,手拿大王的鐵杵,隱藏在三個地方埋伏著。先派一個妖怪去挑戰豬八戒,然後派一個去挑戰孫行者,再派一個去挑戰沙和尚:這樣一來,就把他們的三個徒弟分散開了。大王可以在半空中伸出手來捉住唐僧,就像探囊取物,就像魚在水盆裡捻蒼蠅一樣,簡直易如反掌!”老妖聽到這個計策,心裡非常高興,說:“這個計策太妙了!太妙了!就算這次沒能抓到唐僧,我也絕不會輕待你,我會封你為前鋒。”小妖感激地磕頭謝恩,然後召集妖怪們。洞中的大小妖精都召集起來,果然選出了三個有能力的小妖,都變成了老妖的模樣,手握鐵杵,埋伏在等待唐僧的地方。至此,關於小妖的事就不提了。
然而,見到唐僧無憂無慮地跟隨八戒走在大路上。走了一段時間,只見路邊突然響起一聲響亮的撲祿聲,一個小妖跳了出來,向前方撲去,要抓住長老。孫行者喊道:“八戒!妖精來了,為何不動手?”那豬八戒不以為然,拔出釘鈀衝上前開始亂打。那妖精揮舞著鐵杵急迎上去。他們兩個在山坡下正打鬥著,又聽草叢中一聲響,又跳出一個怪物,直奔唐僧而去。行者道:“師父!不好了!八戒太糊塗,放那妖精來抓你了,我來打他!”他急忙拿出棒子迎上前大喝:“你往哪裡去!挨棒吧!”那妖精也不說話,舉起鐵杵迎擊。他們兩個在草坡下相互撞擊著,正緊緊對峙之時,又聽到後方呼嘯的聲音,又跳出一個妖精,直奔唐僧而去。沙僧見狀,大驚道:“師父!大哥和二哥都瞎了眼,把妖精放過來抓你了!你坐在馬上,等我去抓他!”這個沙和尚也分不清是非,立刻拿出木棍,擋在那妖精面前,激烈地互相搏鬥著。喧嚷聲、喝斥聲此起彼伏,漸漸地遠離了。老妖在半空中看到唐僧獨自一人坐在馬上,伸出五爪鋼鉤,將唐僧拽住。唐僧丟了馬,從馬鐙上滑下來,被妖精用風力帶走。可憐啊!這正是:禪性遭遇魔難的正果,江流又碰上苦災星!
老妖鎮壓風頭,將唐僧帶入洞中,叫:“前鋒!”那在計策中的小妖上前跪倒,說:“不敢!不敢!”老妖說:“你為何這麼說?大將軍說一不二,就如白染黑一樣。當初說拿不到唐僧就算了,既然拿到了唐僧,我會封你為前鋒。今天你妙計成功了,怎麼能失信於你?你把唐僧帶過來,讓其他小妖去挑水、刷鍋、搬柴生火,把他蒸一蒸,我和你一起吃他一塊肉,以期延壽長生。”前鋒說:“大王,還是不能吃。”老妖說:“既然拿到了,為什麼不能吃?”前鋒說:“大王吃了他沒有關係,豬八戒也算是人情,沙和尚也算是人情,但是擔心孫行者那個主人生氣。如果他得知我們吃了唐僧,他肯定不會過來和我們打鬥,他只會把金箍棒往山上一頂,山就會倒下來,我們的安身之處也無處可逃!”老妖說:“前鋒,你有何高見?”前鋒說:“根據我的看法,將唐僧送到後花園,綁在樹上,兩三天不給他吃。一方面可以使他裡面乾淨,另一方面等他們三個人不在門前尋找,聽說他們回去了,我們再把他帶出來,自己安心地享受,那樣不是更好嗎?”老妖笑道:“正是,正是!前鋒說得有理!”
於是一聲令下,將唐僧帶入後花園,用繩子綁在樹上。眾小妖都到前面聽候命令。你看那長老苦苦忍受著繩子的束縛,無法動彈,不禁淚流滿面,喊道:“徒弟啊!你們在山中擒怪,趕怪的路上遇到了魔難?我被這個妖怪抓來,受到了苦難,我們何時才能相見?痛殺我啊!”正忍受著痛苦的同時,只見對面樹上有人喊道:“長老,你也進來了!”長老停下了哭泣,道:“你是誰?”那個人說:“我是這座山中的樵夫,前幾天被這個山主抓來,綁在這裡,已經三天了,他想吃掉我。”長老滴下淚水道:“樵夫啊,你的死只關乎你一個人,沒有什麼大礙,而我卻死得不乾淨。”樵夫說:“長老,你是個出家人,沒有父母,沒有妻子,你死了就死了,有什麼不乾淨的?”長老說:“我本來是從東土去西天取經的,奉唐朝太宗皇帝的命令拜見活佛,取真經,要去拯救這些無主孤魂。如果現在喪了性命,難道不辜負了君王和臣子的期望嗎?那些冤魂在冥城中,將無法得到超度,辛苦一場的成果都化為風塵,這樣怎麼能幹淨呢?”樵夫聽了,眼淚滑落道:“長老,你的死至少如此,而我死了又更加傷心。我從小失去父親,和母親相依為命,沒有家業,只靠砍柴維持生計。我老母親今年已經八十三歲,只有我一個人在養著她。如果我非常之時,誰會幫我安葬她?可憐啊,可憐啊!痛殺我啊!”長老聽了,放聲大哭:“可憐啊,可憐啊!山中的人還記得思念親人,巧讓貧僧來唸經!對待君主和親人的事,都是一樣的道理。你出於親情,我出於君恩。”正是流淚的眼睛注視著流淚的眼睛,傷心的人送給傷心的人!
暫且不談三藏身陷困苦之中。現在說孫行者在草坡下擊退小妖后,急忙回到路旁,卻不見了師父,只剩下白馬和行囊。他急得牽著馬,扛著行囊,向山頭四處尋找。咦!真是有難的江流總遇到難,降魔的大聖也碰上魔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