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慾的原因總是普遍存在,有情有欲是人的本性。

修行者的修行是為了斷絕慾望,忘卻情感,才能達到禪定的境界。

需要專心致志,心要堅定,不受一絲塵埃的干擾。

修行的進步不可教導錯誤,修行到最高境界才能得到大覺仙的境界。

故事中表明,三藏師徒們打破了慾望的困擾,跳出情感的囚牢,繼續西行。走了一段時間,已經是夏天結束秋天初來,涼意透徹全身。只見:

急雨收殘暑,梧桐一葉驚動。

螢火飛舞晚間,蟬鳴月光明亮。

黃色波斯菊開放在露中,紅色花蓼遍佈沙灘。

蒲柳先是零落,寒蟬按節鳴叫。

三藏正在走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座高山,峰巒插入碧空,真的是星星擋住太陽的景象。長老心中擔憂,對悟空說:“你看前面這座山,非常高聳,但不知道是否有路可以通行。”行者笑道:“師父說錯了。歷來都有這樣的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豈會沒有通路的道理呢?您放心前去。”長老聽了非常高興,揚起馬鞭鼓舞馬匹,徑直朝著高巖上的山路駛去。

走不了幾里,見到一個老人,鬢髮松亂,白髮飄動;鬍鬚稀疏,銀絲搖擺;脖子上掛著一串念珠,手持柺杖,杖頭雕刻著龍頭;遠遠地站在山坡上,高聲喊道:“前來西行的長老,請暫時停馬,緊緊勒住韁繩。這山上有一夥妖魔,吃盡了凡間人,不能再前進!”三藏聽了大驚失色。一是馬腳下不平穩,二是他坐在華麗的馬鞍上不穩,撲通一聲從馬上摔了下來,掙扎著爬不起來,躺在草地上嘟囔。行者走近攙扶起來說:“別怕,別怕!有我在呢!”長老說:“你聽到那高巖上的老者說,這山上有一夥妖魔,吃盡了世間凡人,誰敢去問他一個真實的來歷?”行者說:“你坐在地上,等我去問他。”三藏說:“你相貌醜陋,言語粗俗,怕會得罪他,無法瞭解真相。”行者笑道:“我變個漂亮一點兒去問他。”三藏說:“你確實變了,我看了。”好大聖,念著咒語,搖身一變,變成一個乾淨利落的小和尚,真的是眉清目秀,頭圓臉正;舉止有文雅的氣質,說話沒有粗俗的語言;一拍衣袖,邁著步子上前,對著唐僧說:“師父,我變得好嗎?”三藏見了非常高興地說:“變得好!”八戒說:“怎麼不好!只是把我們都比下去了。老豬再滾上二三年,也變不得這麼俊俏!”

好大聖,離開了他們,徑直走近前,對那老人鞠躬說:“老爺爺,我來問候您。”那老人見他長得俊秀,年紀輕輕身輕巧,禮貌得體,用手摸了摸他的頭,笑嘻嘻地問道:“小和尚,你是哪裡來的?”行者說:“我們來自東土大唐,特別來西天拜佛求經。剛到這裡,聽說老爺爺報告說有妖怪,我師父膽小害怕,派我來問一個確切的來歷:到底是怎樣的妖精,他怎敢如此囂張!請老爺爺詳細告訴我,我好將他貶解起身。”那老人笑道:“你這小和尚年紀幼小,不懂事,說話不恭敬。那妖精神通廣大,你怎敢輕易妄論貶解他起身!”行者笑道:“按照您的話來看,似乎是站在他這一邊,一定與他有親緣關係,或者是親密的朋友。否則,為什麼如此讚賞他的威智,讚美他的才幹,不願意傾心吐膽地說他的真實來歷?”老人點頭笑道:“這位小和尚真會說話!看來是跟你師父周遊,到處學些法術,或者會除妖降妖,跟人家鎮宅降邪,你沒碰到非常狠毒的妖怪呢!”行者說:“他到底有多狠毒?”老人說:“那妖怪一封信到靈山,五百羅漢都出來迎接;一封書給天宮,十一大曜每個都非常敬重。四海龍曾經與他交朋友,八洞仙常與他一起聚會。十地閻王都稱他為兄弟,城隍、社令都視他為貴賓。”

大聖聽了忍不住大笑起來,用手抓住老人,說道:“不要說了!不要說了!那個妖精和我這個小廝可是兄弟、朋友,也不算太過分。要是他知道我這個小和尚來了,他肯定立刻搬家!”老人說道:“你這小和尚胡說!不像個人子!那個神聖是你的小廝?”行者笑著說:“實不瞞您說:我這個小和尚的祖籍是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姓孫,名悟空。當年曾經是個妖精,幹過大事。曾經因為會操縱各種妖魔,喝了幾杯酒後醉睡,夢中見到兩個人要把我帶到陰司受審。我當時怒髮衝冠,用金箍棒打傷了鬼判官,嚇倒了閻王,差點把冥府攪個底朝天。嚇得那掌審的判官拿出紙,十閻王簽上名畫上字,告訴我直接打他們,情願做我的小廝。”老人聽了說道:“阿彌陀佛!這和尚說得太過分了,別指望再長大了。”行者說:“老爺爺,長成這樣已經夠了。”老人問道:“你幾歲了?”行者說:“你猜猜看。”老人說道:“可能七八歲吧。”行者笑道:“是一萬個七八歲!我把以前的面孔給你看看,你可別驚奇。”老人說:“怎麼還有另一個面孔?”行者道:“不瞞您說,我這個小和尚有72個面孔呢。”

老人不明白,繼續問他,行者抹了一抹臉,露出真面目,獠牙咧嘴,兩頰通紅,腰間繫著虎皮裙,手中握著金箍棒,立在石崖下,就像個活雷公。老人看到這一幕,嚇得臉色蒼白,腿腳發軟,站不穩,撲通一聲摔倒;爬起來,又一個趔趄。大聖走上前說:“老爺爺,不用害怕。我們山上的人都很好的。別怕!別怕!剛剛謝謝你告訴我們有妖魔。請問有多少怪物,我好向你致謝。”老人戰戰兢兢,張口不言,又扯耳朵裝聾,一句話也不回答。

行者見他不說話,就轉身回到坡上。唐僧問道:“悟空,你去了嗎?問了些什麼?”行者笑道:“沒關係!沒關係!西天總會有妖精,只是這裡的人膽小,把他當成大問題。沒事,沒事!有我在呢!”唐僧說:“你是否問他這是什麼山,有什麼洞,有多少妖怪,哪條路能通往雷音寺?”八戒說:“師父,別怪我說話直接。論變化能力、技巧,捉弄人,我們三個也比不上師兄;論老實,就算師兄站成一排隊伍,也比不上我。”唐僧說:“正是!正是!你還是老實一些。”八戒說:“他不知道怎麼把事情拖拉了,問了兩句不倫不類的話,就跑回來了。等我去問個準確的來。”唐僧說:“悟能,你仔細點。”

八戒收好鐵釘和鎖鏈,整理一下僧袍,扭捏著身體,跑上山坡,大聲喊道:“老爺爺,我回來了。”老人看到行者回去了,就扶著柺杖費力地站起來,戰戰兢兢地要走,突然看見八戒,更加害怕地說:“天哪!今夜做了什麼惡夢,竟遇到這幫壞人!那個和尚醜是醜,還有三分像人的樣子;這個和尚,怎麼眼斜嘴歪,耳朵像扇子一樣,臉上有鐵片,頸項上有粗糙的毛髮,一點人氣也沒有了!”八戒笑道:“老爺爺,你不喜歡開玩笑,有點誇獎別人。你看我怎麼樣?醜就醜,再等一會兒就變成俊的了。”老人見到他說出人話來,只能開口問他:“你是哪裡來的?”八戒說:“我是唐僧的第二個徒弟,法名叫悟能八戒。剛剛問過的那個是悟空行者,是我的師兄。師父責怪他粗魯衝撞了老爺爺,沒能問到確切的資訊,所以特地派我來問。這裡是什麼山?什麼洞?洞裡有多少妖怪?那條路通往西天?麻煩您指點一下。”老人問道:“你可要老實?”八戒說:“我一直以來都沒有一絲虛假。”老人說:“你可不要像剛剛來的那個和尚那樣花言巧語。”八戒說:“我不會像他。”

老人拄著柺杖對八戒說:“這座山叫做八百里獅駝嶺,中間有一個獅駝洞,洞裡有三個魔頭。”八戒哼了一聲:“你這老人多心啊!三個妖魔也費心勞力來報告!”老人說:“你不怕嗎?”八戒說:“不瞞你說:這三個妖魔,我師兄一棍子就能打死一個,我一鏟子就能擊斃一個。還有一個師弟,他一根降妖杖就能打死一個。三個都被打死了,我們師父就可以繼續前行,有什麼難的呀!”老人笑著說:“這和尚不知深淺!那三個魔頭的神通廣大呢!他手下的小妖,南嶺上有五千,北嶺上也有五千;東路口有一萬,西路口也有一萬;巡邏的有四五千,守門的也有一萬;生火的和砍柴的數不清,總共大約有四萬七八千。這些都是有名字並帶著牌子的,專門在此地吃人。”

那個呆子聽到這番話,戰兢兢地跑過來,靠近唐僧,卻不回答,放下工具,在那裡恭敬地站著。行者看到後,喝道:“你不回答,只蹲在那裡做什麼?”八戒說:“嚇得尿都尿出來了!現在不用說了,趕緊各自保命去吧!”行者說:“這個呆瓜!我問話的時候他卻不害怕,你去問就這麼慌張失智!”長老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八戒說:“這老者說:這座山叫八百里獅駝山,中間有個獅駝洞,洞裡有三個妖怪,還有四萬八千小妖,在那裡專門吃人。我們要經過他們的山邊,就會成為他們的口中食物。不要想著過去!”三藏聽了,渾身戰兢,害怕地說:“悟空,怎麼辦?”行者笑道:“師父放心,沒什麼大事。想必這裡有一些妖精,只是這裡的人膽小,把他們說得像很多一樣,所以自己嚇唬自己。有我在呢!”八戒說:“師兄說得對!我和你不一樣:我問的是真實情況,決不會虛謬之言。滿山滿谷都是妖魔,我們怎麼前進?”行者笑道:“呆子瞎說!不要嚇唬自己!如果說滿山滿谷都是魔怪,只要老孫一路棒,半夜裡就能擊敗他們!”八戒說:“不要臉,不要臉!別說大話!那些妖精興許需要七八天來進行點卯,怎麼能打個敗光?”行者說:“你說怎麼打?”八戒說:“憑你抓住他們,捆住他們,用定身法制服他們,也沒有這麼快的。”行者笑道:“不需要抓捕和捆綁。我拿起這根棍子一扯,就有四十丈長短,晃一晃,就有八丈圍圓的粗細。往南山滾,滾殺五千;往北山滾,滾殺五千;從東邊滾到西邊,怕是四五萬個就變成肉泥醬!”八戒說:“哥哥,如果你這樣打,或許到了凌晨兩點就都解決了。”沙僧在旁邊笑道:“師父,有了大師兄這樣的本領,害怕什麼!我們上馬走吧。”唐僧看著他們討論著策略,無奈之下,只得放心地上馬走去。

正在行進的時候,那個報信的老者不見了。沙僧說:“他就是妖怪,故意來裝神弄鬼,恐嚇我們。”行者說:“不要著急,等我去看看。”好大聖,跳上高峰,四處張望,快速轉身,看見半空中有彩霞閃亮,立刻飛上去看時,原來是太白金星。走到他身邊,用手扯住,口口聲聲稱呼他的小名道:“李長庚!李長庚!你好懶散!有事情可以當面說,為什麼裝成個山林之老,妖魘老孫!”金星慌忙行禮道:“大聖,報信來晚了,請不要怪罪!請不要怪罪!這妖怪果然神通廣大,樣子崢嶸。只看你的挪移變化和機智謀劃,就可以透過;如果懶怠一點,那就確實難以過去。”行者道:“謝謝!謝謝!果然這裡困難重重,希望你告訴上界的玉帝,讓天兵來幫助老孫。”金星說:“沒問題!沒問題!沒問題!你只帶著口信去,就算有十萬天兵也是有的。”

大聖告別金星,落下雲頭,見了三藏說:“剛才那個老人,原來是太白星來報信的。”長老合掌道:“徒弟啊,快追上他問問他是否有其他路可以走,我們改變路線。”行者說:“走不了。這座山過去有八百里,四周不知道還有多少路,怎麼能改變呢?”三藏聽了,止不住眼中流淚道:“徒弟啊,如此困難,我們怎麼拜佛呢!”行者說:“別哭!別哭!一哭就會放棄!他的報信肯定有幾分虛言,只是想讓我們留心,真有道理。你先下馬坐著。”八戒說:“又有什麼商議?”行者說:“沒什麼商議。你先在這裡好好保護師父。沙僧好好看管行李和馬匹。等老孫先上山去打聽一下,看看前後有多少妖怪,抓住一個問個詳細,讓他寫個詔令,開個花名冊,記錄他們老幼人數,一一查明,命令他們關上洞門,不準出去,然後讓師父安安靜靜地透過,這樣才能顯示出老孫的本領!”沙僧只教:“小心!小心!”行者笑道:“無需多囑咐。我一去,就是東洋大海也能開出路,就是鐵娃也能破門而入!”

好大聖!你吹了個口哨,騰起筋斗雲,跳上高峰,攀爬藤葛,俯瞰山勢。山裡靜悄悄的,沒有人聲。突然,他失聲道:“錯了!錯了!不該讓那金星老者去了。他原來是在嚇唬我。這裡怎麼可能沒有妖精!他肯定會出來耍風鬧,必定拿著武器演練武藝;怎麼會沒有一個呢?......"他自己揣測著,突然聽到山後響起叮叮噹噹、闢辟剝剝的鈴鐺聲。他急忙回頭看去,原來是一個小妖,手持著一面"令"字旗幟,腰間懸掛著一串鈴鐺,手中敲著梆子,從北向南走來。仔細看他,他有一丈二尺的身高。行者暗自笑道:"他肯定是個巡山的,想必是負責送報紙的。我等一下去聽聽他說些什麼話。"

好大聖!你猛然捏著訣,念著咒語,變身成一隻蒼蠅,輕輕飛到他的帽子上,側耳傾聽。只聽那小妖走上大路,敲著梆子,搖著鈴鐺,口中念著:“我們這些巡山的,大家要小心提防孫行者,他會變成蒼蠅!”行者聽了,暗自驚疑道:“他是看見我了嗎?如果沒有看見,怎麼會知道我的名字,還知道我會變成蒼蠅!......"其實那小妖並沒有看見他,只是那妖怪不知道為什麼囑咐他這樣說,其實是個謠言,讓他胡亂唸的。行者不知情,反而懷疑他看見了,就想取出棍子來打他,但又停住了,暗想道:“我記得八戒問金星時,他說有三個老妖怪,另外還有四萬七八千個小妖。好像這小妖,再多幾萬也無所謂,但不知道這三個老妖有多厲害。等我問問他,再動手也不遲。”

好大聖!你問他的方式是怎麼樣的呢?你跳下他的帽子,站在樹頂上,讓那小妖先走幾步,然後急轉身衝過去,也變成了一個小妖兒,按照他的模樣敲著梆子,搖著鈴鐺,揮舞著旗幟,穿著和他一樣的衣服,只是比他略長了三五寸。口中也念著同樣的話,趕上前喊道:“走的那個,等一等。”那小妖回過頭,問道:“你是哪裡來的?”行者笑道:“好啊!連家人都不認得!”小妖說:“我家裡沒有你啊。”行者說:“怎麼沒有我?你再仔細看看。”小妖說:“面生,不認識!不認識!”行者說:“你果然不認識。我是燒火的,你見過我不少。”小妖搖頭說:“沒有!沒有!我洞裡的燒火的兄弟們,也沒有這個說話嘴巴這麼厲害的。”行者暗想:“他的嘴巴變得更尖了些。”於是低下頭,用手捂著嘴巴揉了一揉,說:“我的嘴巴不尖啊。”果然就不尖了。那小妖說:“你剛才的嘴巴是尖的,為什麼揉了一揉就不尖了?真疑惑人啊!真不好認!真不好認!不是我們一家的!別問了,別問了,讓人懷疑,讓人懷疑!我家大王的規矩最嚴,燒火的只負責燒火,巡山的只負責巡山,怎麼會叫你既燒火又來巡山?”行者口齒伶俐,順著他的話說道:“你確實不知道。大王見我燒火技藝好,就任命我來巡山。”

小妖說:“也罷。我們這些巡山的,一隊有四十個人,十隊共有四百個人,各自長相不同,名字也不一樣。大王擔心我們搞亂了班次,不容易點卯,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個標牌。你有標牌嗎?”行者只看到他的打扮和舉動,就變成了他的樣子;由於沒有看見他的標牌,所以自己沒有。好大聖,更不說沒有,滿口答應道:“我怎麼沒有標牌?只是剛領到新標牌。你把你的拿出來給我看看。”那小妖不知道這個陷阱,立刻掀起衣服,貼身帶著一個金漆標牌,用綠絨繩繫著,遞給行者看。行者看見標牌上寫著“威鎮諸魔”,正面有三個真字,是“小鑽風”。他心中暗想:“不用說了!巡山的肯定有一個‘風’字掛在身上。”於是說道:“你放下衣服走過來,我給你看標牌。”於是轉過身插手中,拔下自己尾巴尖上的一根細毛,捻一捻,喊道:“變!”頓時變成了一個金漆標牌,也帶上了綠絨繩,上面寫著三個真字——“總鑽風”,拿出來遞給他看。小妖大驚說:“我們都是叫小鑽風,你卻叫做什麼‘總鑽風’!”行者做事圓滑,說話恰當,於是解釋道:“你真的不知道。大王看見我燒火技藝好,就提升我為總巡風;給我一個新的標牌,叫做‘總巡風’,讓我管理你們這一隊四十個兄弟。”那妖聽了,趕緊行禮道:“長官,長官,這是新晉上來的,確實不熟悉。言辭衝撞,請不要怪罪!”行者還禮笑道:“不怪你是理所當然的,只有一件事:見面禮錢可得拿出來。每個人拿出五兩來吧。”小妖說:“長官請不要著急,等我到南嶺頭和我這一隊的人匯合,一起給您送過去。”行者說:“既如此,我和你一同去吧。”那小妖真的向前走去,大聖緊隨其後。

不遠處,突然看到一座尖峰。為什麼稱之為"筆峰"呢?山頂上長出了一條峰,大約有四五丈高,像是一支插在架子上的筆,因此得名。行者來到峰前,掂起尾巴,跳上去,坐在峰尖上,喊道:“小鑽風,都過來!”這個小鑽風恭身道:“長官,請指示。”行者問道:“你知道大王叫我出來的原因嗎?”小妖道:“不知道。”行者道:“大王想吃唐僧,只怕孫行者神通廣大,他能變化,也擔心他會變成小鑽風,來這裡打探訊息,所以把我晉升為總鑽風,來審查你們這一班是否有假冒者。”小鑽風連聲應道:“長官,我們都是真的。”行者道:“既然是真的,大王有什麼本事,你瞭解嗎?”小鑽風道:“我瞭解。”行者道:“你瞭解就快說給我聽。如果說得和我一樣,就是真的;如果說得有出入,就是假的。我定要拿去見大王處罰。”小鑽風見他坐在高處,耍弄智慧,威嚇喧鬧,無可奈何,只好實話實說:“我大王神通廣大,本事高強,曾經一口吞下十萬天兵。”行者聽了,鄙夷地吐了口唾沫道:“你是假的!”小鑽風慌了道:“長官大人,我是真的,為什麼說我是假的?”行者道:“既然你是真的,怎麼胡扯!大王的身體能有多大,一口吞下十萬天兵?”小鑽風道:“長官原來不瞭解。我大王擅長變化:可以變成巨人撐天堂,也可以變小如豆子。那年王母娘娘舉辦蟠桃盛會,邀請各位仙人,而大王沒收到請柬,他便打算奪天,結果玉皇派來十萬天兵討伐大王。大王便變出真身,張開大口,像城門一樣大,強力吞噬,嚇得那些天兵不敢交戰,大王就堵住了南天門。所以說一口曾吞下十萬兵。”行者聽了暗笑道:“如果只說手頭的事情,老孫也幹過。”又應聲道:“二大王有什麼本事?”小鑽風道:“二大王身高三丈,眉毛像蠶臥,眼睛如丹鳳,聲音悅耳動人,牙齒堅硬,鼻子像蛟龍。如果和別人爭鬥,只需用鼻子捆住,即使是鐵背銅身,也會魂飛魄散!”行者心裡想:“這種捆人的妖怪好對付。”又應聲道:“三大王有什麼手段?”小鑽風道:“我們三大王不是普通的妖怪,名字叫雲程萬里鵬,行動時可以翱翔風雲、馳騁海洋,東北西南都可以到達。他身上攜帶著一件寶物,叫做‘陰陽二氣瓶’。如果把人裝進瓶子裡,轉眼之間就會化為漿水。”

行者聽了,心裡暗自驚歎道:“妖魔倒也不簡單,只是要小心防備他的瓶子。”又應聲道:“你說的三個大王的本事,和我所知道的一樣。但是那個大王要吃唐僧?”小鑽風道:“長官,難道你不知道嗎?”行者喝道:“我比你還不知道!我託付你們來充分審問你們的情況!”小鑽風道:“我大王和二大王長期居住在獅駝嶺的獅駝洞。三大王不住在這裡,他原來住在西下四百里遠的地方,那裡有座城市,叫做獅駝國。五百年前,他吃了那城市的國王和官員,把全城男女都吃光了,因此奪取了他們的江山,現在都是妖怪。不知哪年聽說東土唐朝派遣一位僧人去西天取經,說那位唐僧修行了十世,吃了他一塊肉,就能永葆青春不老。只是因為擔心他的徒弟孫行者非常厲害,自己一個難以對付,所以前來和我這兩個大王結為兄弟,共同合作,捉拿那位唐僧。”

行者聽了,心中大怒道:“這個妖魔太無禮了!我要保護唐僧取得真經,他竟然想吃我的人!”憤怒之下,他咬緊鋼牙,拔出鐵棒,跳下高峰,朝小妖頭上砸去,可惜砸得他像個肉餅!但他自己看了之後,又不忍心道:“唉!他也算有好意,把一些內情都告訴了我,我怎麼就這麼容易動手了呢?罷了,罷了!順其自然吧!”好大聖,只因為師父阻擋在路上,無可奈何做出這件事情。於是解下他的標牌,帶在自己腰間,把"令"字旗掛在背上,腰間掛上鈴鐺,手裡敲著梆子,迎風念動咒語,一轉身,變成了和小鑽風一樣的模樣;轉回原路,尋找洞府,打聽那三個老妖魔的真實情況。這正是:變化多端的美猴王,變幻莫測的真本事!

闖入深山,沿著舊路前行,正走著,突然聽到人喊馬嘶的聲音,抬頭一看,原來是獅駝洞口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小妖,排列著刀槍劍戟,旗幟翻飛。這大聖心中暗喜道:“李長庚說的果然不錯!果然不錯!”原來這些小妖的編隊有些講究:每兩百五十人組成一個大隊伍。他只見有四十面彩旗在風中翻飛,就知道有上萬人馬,但他自己心中琢磨道:“老孫變成小鑽風,進去之後,如果那老魔問我巡山的事,我必須隨機應變。如果一時說錯話,被他認出我,怎麼逃身?等要離開時,那些門衛擋住不讓出門,怎麼辦?——要除掉洞裡的妖王,必須先清理門口的怪獸!”你問他如何清理怪獸?好大聖,他想著:“那老魔沒有和我見過面,只知道我的名頭,我藉助這個名頭,憑著威風,說些大話,嚇嚇他看看。果然中原眾生有緣分,如願取得真經歸來,只需我說幾句英雄言辭,就能嚇退門前的一些怪物;但如果眾生沒有緣分,無法取得真經,即使我說出蓮花現身的法術,也無法除掉西方洞外精怪。

"心問口,口問心,思量此計,敲著梆,搖著鈴,徑直闖到獅駝洞口,早被前營上小妖擋住道:“小鑽風來了?”行者不應,低著頭就走。

走至二層營裡,又被小妖扯住道:“小鑽風來了?”行者道:“來了。”眾妖道:“你今早巡風去,可曾撞見甚麼孫行者麼?”行者道:“撞見的。正在那裡磨槓子哩。”眾妖害怕道:“他怎麼個模樣?磨甚麼槓子?”行者道:“他蹲在那澗邊,還似個開路神;若站起來,好道有十數丈長!手裡拿著一條鐵棒,就似碗來粗細的一根大槓子,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磨一磨,口裡又念著:‘槓子啊!這一向不曾拿你出來顯顯神通,這一去就有十萬妖精,也都替我打死!等我殺了那三個魔頭祭你!’他要磨得明瞭,先打殺你門前一萬精哩!”那些小妖聞得此言,一個個心驚膽戰,魂散魄飛。行者又道:“列位,那唐僧的肉也不多幾斤,也分不到我處,我們替他頂這個缸怎的!不如我們各自散一散罷。”眾妖都道:“說得是。我們各自顧命去來。”假若是些軍民人等,服了聖化,就死也不敢走。原來此輩都是些狼蟲虎豹,走獸飛禽,嗚的一聲,都鬨然而去了。這個倒不像孫大聖幾句鋪頭話,卻就如楚歌聲吹散了八千兵!行者暗自喜道:“好了!老妖是死了!聞名就走,怎敢覿面相逢?這進去還似此言方好;若說差了,才這夥小妖有一兩個倒走進去聽見,卻不走了風汛?……”你看他存心來古洞,仗膽入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