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說道:“心地頻頻掃,塵情細細除,莫教坑塹陷毗盧。”只有心地清淨,才能論及元初的境界。性燭要挑剔,像曹溪那樣任憑吸呼,不要讓猿馬的氣息聲音粗糙。晝夜綿綿息,才能顯示出功夫的成就。這首詞的名字叫做《南柯子》。講的是唐僧脫離了通天河的冰冷災難,踏上了對岸揹負白黿之旅。四眾往西奔走,恰逢嚴冬景象,只見那山光在煙中顯得淡薄,山脊在水面之外清晰可見。師徒們正行駛之際,突然遇到一座高山,擋住了去路,道路狹窄,崖壁陡峭,石頭多而山勢陡峭,人馬難以行進。三藏在騎馬的時候拉住韁繩,喊道:“徒弟。”那孫行者帶著八戒和沙僧走近前侍立道:“師父,有什麼吩咐?”三藏說:“你看前面山高,只怕有虎狼作怪,妖怪傷人,這次必須小心!”行者說:“師父放心不用擔心,我們三個兄弟,和氣生貴,歸正求真,可以施展降妖除魔之法,怕什麼虎狼妖怪!”三藏聽了這話,只得放開心懷前行,到了山谷口,促使馬兒登上崖壁,抬頭觀看,山真美:高聳入雲,峻峭巍峨。這高聳入雲沖天,峻峭巍峨阻隔碧空。奇石堆得像虎虎,蒼松斜掛像飛龍。嶺上的鳥兒啼鳴嬌麗優美,崖前的梅花放著異香濃郁。澗水潺潺流出寒冷,巔雲黯淡過來兇險。又見到紛飛的雪花,寒風呼嘯,餓虎在山中吼叫。寒鴉尋找樹上沒有棲身之處,野鹿尋找窩巢找不到蹤跡。可嘆行人難以前進,皺眉愁眼遮住了頭。

師徒四人冒雪衝寒,奮勇前行,途中經過峻峭的山嶺,遠處望見山谷中有高聳的樓臺,清幽的房舍。唐僧騎在馬上欣喜地說:“徒弟啊,這一天又飢又寒,所幸山谷裡有樓臺房舍,必定是鄉間的人家,庵觀寺院,我們去化些齋飯,吃了再繼續走。”行者聽了,急忙睜大眼睛看,只見那山壁處有兇險的雲氣瀰漫,惡氣瀰漫,他回頭對唐僧說:“師父,那邊不是好地方。”三藏說:“見有樓臺亭宇,怎麼不是好地方?”行者笑著說:

"師父啊,你知道嗎?西方路上有許多妖怪邪魔,擅長對莊宅進行點化。無論是樓臺房舍、館閣亭宇,都能指引化為欺騙之物。你可知道龍族有九種,其中之一被稱為蜃,它散發出的蜃氣就像樓閣和淺池一樣。如果遇到大江迷霧,它會以此姿態出現,若有鳥兒飛過,定會停歇翅膀,即使你上萬次千次勸阻,也會被一口吞噬。這種妖怪最具危害性,那一帶的氣息兇惡,決不可進入。”三藏說:“既不能進入,我卻實在飢餓了。

”悟空說:“師父既然飢餓,那就請下馬,在這平地坐下,等我去別處找些齋食給您。”三藏依言下馬。八戒握緊韁繩,沙僧放下行李,趕緊解開包裹,取出缽和盂,遞給悟空。悟空接過缽盂,吩咐沙僧說:“賢弟,你不要前進了,好好保護師父安穩地坐在這裡,等我吃過齋食後再去西方。”沙僧答應了。

悟空又對三藏說:“師父,這個地方少吉多兇,千萬不要離開,我去化齋食也。”唐僧說:“不必多說,只要你快去快回,我會在這裡等你。”悟空轉身準備離開,卻又回來說:“師父,我知道你不喜歡久坐,我給你一個安身法子。”於是拿出金箍棒,揮了一揮,在平地上畫了一個圈子,請唐僧坐在中間,讓八戒和沙僧侍立在兩旁,並把馬和行李都放在附近,對唐僧合掌說:“我的這個圈子,比那銅牆鐵壁還要堅固,不管是什麼虎豹狼蟲,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但你們千萬不可以走出圈外,只能穩坐在中間,保證你們安全;如果離開圈子,必遭毒手。千萬注意!”三藏聽從指示,師徒們都坐下來。

悟空剛剛起身離開雲頭,尋找地方化齋食,一直向南走,忽然看見一棵參天古樹和一個村莊。他停下雲頭,仔細觀看,只見到:雪欺衰柳,冰結方塘。稀疏的修竹搖曳著青翠的葉子,鬱鬱蔥蔥的高大松樹凝結著翠綠的枝葉。

幾間茅屋半遮掩著銀白的光芒,一座小橋斜斜地砌成粉色。籬邊微微吐出水仙花的芬芳,簷下長長垂下冰冷的冰棒。颯颯的寒風中傳來異香,雪花遍地卻看不到梅花綻放的地方。

行者隨著腳步點點頭欣賞著莊園的景色,突然聽到一聲響亮的聲音,柴門響了,一個老者走了出來。他手拖著一根藜杖,頭上戴著羊皮裘,身穿破爛的僧袍,腳踏著蒲鞋,拄著杖,仰頭向天道:“西北風起,明天會放晴。”說著話還沒完,一個哈巴狗跑了出來,對著行者汪汪亂吠。老者這時才轉過頭來,看見行者手裡捧著缽盂,打個問候說:“老施主,我是東土大唐派來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剛剛路過寶方,我師父餓了,特地來這裡募化一頓齋食。”老者聽了,點了點頭,拍了拍杖頭說:“長老,你先別募化齋食了,你走錯路了。”

行者說:“沒錯。”老者說:“往西天的大路上走,直北下去。從這裡到那裡有千里之遙,你為什麼不去找大路而行呢?”行者笑道:“我正是直北下去。我師父現在大路上坐著等我化齋呢。”老者說:“這和尚胡說八道。你師父在大路上等你化齋,這千里之遙,就算走路,也需要六七天;再走回去又要六七天,你師父不會餓壞嗎?”行者笑道:“老施主,告訴你個秘密:我才剛離開師父,還不到喝一杯熱茶的時間,就走到這裡了。

現在我化完齋,還得趕緊去做午齋呢。”老者聽了,心裡害怕地說:“這和尚是鬼!是鬼!”他急忙轉身往裡走。行者一把拉住他說:“施主,你要去哪裡?快點化齋。”老者說:“不方便!不方便!去別的地方吧!”行者說:“施主,你真是個會麻煩的人!你說我離這裡有千里之遙,如果再去別的地方,不就又有千里了嗎?真是要餓死我師父了。”老者說:“實話告訴你:我家裡有老人和幾個孩子,才淘了三升米下鍋,還沒煮熟。你先到別的地方轉轉再來吧。”行者說:“古人說過:‘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我就在這裡等一等吧。”老者被他糾纏得很煩,生氣了,拿起藜杖就打。行者毫不畏懼,任由他打在光頭上,只當是撓癢癢。

老者說:“這個和尚真是個硬頭皮!”行者笑道:“老官兒,你打不管怎樣,只要記住杖上的秘密:一杖一升米,慢慢量著打。”老者聽了,急忙丟下藜杖,跑進屋子把門關上,喊著:“有鬼!有鬼!”一家人都嚇得戰戰兢兢,把前後門都關上了。行者見他關上門,心裡暗想:“這老賊剛才說淘米下鍋,不知道是真還是假。俗話說:‘道化賢良,釋化愚昧。’我還是進去看看吧。”好大聖,唸了咒語,施展隱身遁法,徑直走進廚房看一看,果然鍋裡冒著熱氣,煮了半鍋乾飯。他就把缽盂往裡一挑,滿滿挑了一缽盂,然後駕雲迴轉,不再提及。

然而,正當唐僧坐在圈子裡焦急等待時,孫悟空卻一直沒有回來,唐僧憂心忡忡地說:“這個猴子到底去哪裡化齋了?”八戒在一旁嘲笑道:“你就知道他去玩耍了吧!他說什麼化齋,讓我們在這裡像坐牢一樣!”唐僧問道:“什麼叫做像坐牢?”八戒解釋道:“師父,你原來不知道:古人用劃地來比喻牢籠。他用棍子劃出一個圈子,比鐵壁銅牆還要堅固,如果有虎狼妖獸來襲,我們如何能夠阻擋他們呢?只能白白地被他們吃掉了。”唐僧問道:“悟能,你有什麼好辦法?”八戒說:“這裡既然沒有藏風避寒的地方,我認為我們應該順著路往西走。師兄化了齋,駕著雲肯定會快速趕來,讓他趕過來吧。如果有齋,我們吃完再走。現在坐了這麼一會,我的腳都凍僵了!”

唐僧聽了這話,心中更加不安,便按照八戒的建議,一同走出了圈子。沙僧牽著馬,八戒揹著行李,而唐僧則順著路往前走。不久,他們來到了那座樓閣,原來是朝北而建的一座住宅。門外有紅牆圍著,還有一座倒掛蓮花的門樓,門樓上裝飾著五彩斑斕的圖案。門半開半掩。八戒把馬拴在門旁的石鼓上,沙僧放下行李。唐僧因為怕風,就坐在門檻上。八戒說:“師父,這個地方看起來像是貴族的宅邸,應該是有人家的。前門外沒有人,想必都在裡面取暖。你們坐著,讓我進去看看。”唐僧說:“小心一點!不要冒犯了別人。”八戒說:“我知道了。自從我修行歸正禪門以來,我也學了一些禮儀,不像以前那個村莽之人了。”

呆子將手中的釘鈀藏好,整理一下青錦直裰,文質彬彬地走進了門裡。只見有三間大廳,簾櫳高高掛著,靜悄悄的,完全沒有人的痕跡,也沒有桌椅和火爐。轉過屏門,往裡走,又是一座穿堂。堂後有一座大樓,樓上的窗戶半開著,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頂黃綾帳幔。

呆子心想:“想必是有人怕冷,還在睡覺呢。”他並沒有分辨內外,徑直走上樓去。他用手掀開帳幔一看,嚇了一跳。原來帳幔裡面是一堆潔白的骸骨,骷髏有巴斗大小,腿骨有四五尺長。呆子鎮定下來,忍不住眼淚從臉頰滑落,對著骷髏點頭嘆息道:“你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元帥身體,來自哪個國家的大將軍。當年英勇豪傑爭強勝,如今卻淒涼露骨。不見妻兒來侍奉,也沒有士卒燒香祭奠。

看到這樣的景象真是令人嘆息,可惜當年的雄圖霸業的人。”八戒正感嘆著,突然看到帳幔後面有一閃火光。呆子說:“想必是有人在後面照料香火。”他急忙轉身過去看,卻發現是樓上的窗戶透出的光線。牆角有一張彩漆的桌子,桌子上亂放著幾件錦繡綿衣。呆子拿起來一看,原來是三件納錦背心。

他也不顧好壞,將背心拿下樓來,走出廳房,徑直到門外說道:“師父,這裡完全沒有人煙,是一個被遺棄的地方。我走進裡面,一直走到高樓的頂端,黃綾帳幔裡面有一堆骸骨。樓旁邊有三件納錦的背心,我拿來了,也算是我們的一點運氣。現在天氣寒冷,正好有用。師父,您脫下狹窄的衣服,穿上這件背心,暖和一下,免得受冷。”三藏說:“不行!不行!律法說:‘公然取走他人的東西都是偷盜。’如果有人發現,追上我們,到了官府,肯定會被定為盜竊罪。還是送回去放回原處吧!我們就在這裡避風坐一會兒,等悟空來了再走路。出家人不應該貪圖這些小利益。”八戒說:“四周沒有人,連雞狗都不知道,只有我們知道,誰會告發我呢?有什麼證據呢?就像撿到的一樣,哪裡還談得上偷盜!”三藏說:“你亂來!雖然人不知道,天知道啊!玄帝有教訓說:‘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趕快送回去還給他,別貪圖不正當的東西。”

然而,呆子並不願意聽從,笑著對唐僧說:“師父啊,我自己也有幾件背心,但都不如這些納錦的好。你不穿的話,就讓老豬試試新的,暖暖背部。等師兄來了,我們再脫下還給他。”沙僧說:“既然如此,我也穿一件。”兩個人脫下上衣,穿上背心。剛剛繫緊帶子,卻不知怎麼站不穩,突然跌倒。原來這背心像捆綁手一樣,一下子把他們的背和手緊緊捆在一起。三藏急得跺腳抱怨,趕緊上前解開,可是解不開。三個人在那裡喊叫不絕,卻已經驚動了妖魔。

話說那座樓房果然是妖精所化,整日在這裡捉人。妖魔在洞里正坐著,突然聽到怨恨的聲音,急忙出門去看,果然看到幾個人被捆住了。妖魔立即叫來小妖,一起前去,收起了樓臺房屋的形象,抓住了唐僧,牽著白馬,拿起行李,將八戒、沙僧一起抓到洞裡。

老妖魔登上高臺坐下,眾小妖把唐僧推到臺邊,跪在地上。妖魔問道:“你是哪個方面的和尚?怎麼這麼大膽,白天偷盜我的衣服?”三藏滴下淚水,告訴道:“貧僧是東土大唐派來西天取經的,因為飢餓,讓大徒弟去化齋還沒有回來,不曾聽從他的話,誤闖仙庭避風。沒想到我這兩個徒弟貪圖小利,拿出了這些衣物。貧僧絕對沒有惡意,一定會把它們還回原處。但他們不聽我的話,要穿在背上取暖,沒想到中了大王的計謀,把我抓了起來。

懇求您慈悲,留我一命,讓我取得真經,永遠感激大王的恩情,並傳揚回東土千古。”妖魔笑著說:“我經常聽說:有人吃了唐僧一塊肉,變白還變黑,掉牙還長牙。幸好今天你自己送上門來,我還指望能夠饒恕你呢!你那個大徒弟叫什麼名字?他去哪裡化齋?”八戒聽到這話,立即開口誇讚道:“我的師兄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那妖魔聽說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心中有些懼怕,但嘴上不說,暗自想:“我聽說他的神通廣大,沒想到今天竟然碰到了。”他命令小妖把唐僧捆起來,然後用寶貝換了兩根繩子,也把八戒和沙僧捆了起來。他們把三人抬到後面,準備等他抓住大徒弟後,一舉消滅他們。眾小妖答應著,把三人一起捆好,然後抬到後面。他們把白馬拴在槽頭,行李放在屋裡。眾妖都拿起兵器,準備擒拿孫行者。

孫行者從南莊人家拿了一碗齋飯,駕著雲頭返回原路。到了山坡平地,卻發現唐僧已經不見了,不知道去哪裡了。只留下了他劃過的圈子,人和馬都不見了。他回頭看了看樓臺,發現也不見了,只剩下山根上的怪石。孫行者心驚道:“不用說了!他們肯定遭到了那妖魔的毒手!”他急忙按照馬蹄的痕跡,向西趕去。

行了五六里路,正感到淒涼無助之時,忽然聽到北坡外有人說話。他看過去,是一個老翁,身穿氈衣,頭戴暖帽,腳踩一雙半新半舊的油靴,手持一根龍頭柺棒,身後跟著一個年幼的僕人,手裡拿著一枝臘梅花,自坡前念歌而走。孫行者放下缽盂,上前問候道:“老公公,我向您請安。”老翁回禮道:“長老您從哪裡來?”孫行者說:“我們是從東土來的,前往西天拜佛求經。一行師徒四人。

我因為師父餓了,特地去化齋,讓他們三人在山坡平地等候。回來時卻不見了,不知道他們走哪條路。請問公公,您看見過他們嗎?”老者聽了,冷笑道:“你說的那三人,有一個長嘴大耳的嗎?”孫行者說:“有!有!有!”老翁又問:“還有一個晦氣色臉的,牽著一匹白馬,領著一個白臉的胖和尚嗎?”孫行者說:“是!是!是!”老翁說:“他們走錯了路。你不要去找他們,各人自己顧命去吧。”孫行者說:“那個白臉的是我的師父,那個怪樣的是我的師弟。我和他們一起發虔心,要前往西天取經,怎麼能不去找他們!

”老翁說:“我剛才從這裡經過,看見他們走錯了路,闖進妖魔的巢穴裡去了。”孫行者說:“請公公指點一下,那是什麼妖魔,住在哪裡,我好去找他們,繼續前往西天。”老翁說:“這座山叫做金劚山,山前有個金劚洞,裡面住著一個獨角兕大王。那大王神通廣大,威武強大。那三人這次恐怕命喪當中。你如果去找,恐怕連你自己也難保,不如不去更好。我不敢阻止你,也不敢留你,只看你自己的決斷了。”

行者再次拜謝道:“多虧公公指點。我怎麼會不去尋找呢!”他把齋飯倒給老翁,自己整理空缽盂。老翁放下柺棒,接過缽盂,遞給僕人,然後變回原形,與僕人一起跪下,叩頭稱呼:“大聖,我們是這座山的山神和土地,特地在此等候大聖。這齋飯和缽盂都是我們收下,讓大聖輕裝上路施展法力。等救出唐僧之後,再將齋飯奉還給唐僧,才能顯示出大聖的恭敬和孝順。”行者喝道:“你這個小鬼,找死啊!既然知道我來了,為什麼不早迎接?還敢藏頭露尾,有什麼理由?”土地說:“大聖脾氣急,小神不敢冒犯,怕得罪您,所以才隱身告知。”行者平息了怒氣道:“你記住了,等會兒我會好好教訓你!先讓我拿下那個妖精再說!”土地和山神遵從他的指示。

孫行者整理好自己的裝束,拿起金箍棒,徑直奔向山前,尋找妖洞。轉過山崖,只見到亂石堆積,翠綠的崖邊有兩扇石門,門外站著許多小妖,他們揮舞著槍劍。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煙霧瀰漫,苔蘚堆積青翠。奇怪的石頭鱗次櫛比,曲折的小道蜿蜒盤旋。猿猴嘯叫,烏鴉啼鳴,風景如同仙境。幾棵梅樹初放向陽,幾竿竹子在溫暖中自然生長。峭崖之下,深澗之中,峭崖下面堆滿了雪花,深澗中的水結成了冰。兩旁的松柏樹已經生長了千年,幾簇山茶花像火一樣紅豔。

孫行者欣賞不盡,大步走到門前,厲聲高喊道:“你們這些小妖,快進去告訴你們的洞主:我是唐朝的聖僧徒弟齊天大聖孫悟空。快讓他把我的師父釋放出來,否則你們都會喪命!”

那群小妖急忙進入洞中彙報:“大王,前面有一個長著毛臉、彎嘴巴的和尚,自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來要他的師父。”魔王聽到這個訊息,心中充滿了喜悅,說道:“他正好來了!我離開了宮殿,降臨塵世,還沒有試過自己的武藝。今天他來了,必定是個有對手。”他立刻命令:“小妖們,拿出武器。”洞中的大小魔怪,一個個精神煥發,趕緊拿出一根丈二長的鋼槍,遞給老怪物。老怪物下令,教導:“小妖們,要整齊劃一。前進者有賞,後退者必誅!”眾妖得到命令,跟隨老怪物,衝出門來,喊道:“那個就是孫悟空?”孫行者在一旁閃過,看見那個魔王長得又兇惡又醜陋:

獨角參差不齊,雙眼閃爍亮。頂上有粗糙的皮突出,耳根上黑肉光亮。舌頭長得時常攪動鼻子,嘴巴寬闊牙齒黃。毛皮的顏色青綠像靛藍,筋骨像鋼鐵一樣堅硬。比犀牛還難以照見水中倒影,像公牛一樣不耕田荒蕪。完全沒有喘月犁雲的氣勢,倒是有欺天震地的強大。他的兩隻手上有焦筋藍靛色,雄威凜凜地握著鋼槍。仔細看這樣兇惡的樣子,真不愧為兕大王!

孫大聖上前說道:“你孫外公就在這裡!快把我的師父還給我,不要傷害他!如果你敢說半個‘不’字,我就讓你無處可葬身!”那魔王喝道:“你這個大膽的猴子!你有什麼本事,敢說這樣大話!”行者說道:“你這個潑皮,你還沒見過我孫老爺的本事!”那妖魔說道:“你師父偷走了我的衣服,我已經抓住了他,現在打算把他蒸吃掉。

你算什麼好漢,竟敢來我門前索要!”行者說道:“我師父是個忠良正直的僧人,怎麼會去偷你的妖物呢?”妖魔說道:“我在山路邊有一座仙莊。你師父潛入其中,貪戀慾望,偷偷穿上了我的三領錦綿裝背心,這是贓證,所以我才抓住他。你如果有本事,就和我比試一下。如果你能打敗我三次,我就放過你師父;如果你打不過我,我就讓你回陰間!”行者笑道:“潑皮!不用多說廢話!只說比試,正合老孫的意思。上來吧,吃我這根棒子!”那怪物根本不怕賭鬥,挺起鋼槍迎面而來。這一場打鬥真是精彩!你看那:

金箍棒舉起,長杆槍迎擊。金箍棒舉起,閃閃發亮像電閃金蛇;長杆槍迎擊,明亮耀眼如龍騰黑海。門前的小妖們敲鼓聲,排成陣勢助威勢頭;這邊的大聖施展功夫,展示出橫衝直撞的本事。他那邊一杆槍,精神煥發;我這邊一根棒,武藝高強。正是英雄遇上英雄,果然對手才能遇到對手。那魔王口噴紫氣,瀰漫著煙霧;而大聖的眼睛放出光華,形成彩雲繚繞。只為了大唐僧人有難,兩方都不講義氣苦苦爭論。

他們兩個戰鬥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那魔王看到孫悟空的棍法整齊有序,毫無破綻,高興地連連喝彩:“好猴子!好猴子!真是那個鬧天宮的本事!”大聖也讚賞他的槍法不亂,左擋右遮,技巧高超,也叫道:“好妖怪!好妖怪!果然是一個偷丹的魔頭!”兩人又戰鬥了十幾回合。

那魔王將槍尖點地,命令小妖一起上前。那些惡怪們拿起刀杖,握著劍槍,將孫大聖圍在中間。行者毫不畏懼,只叫:“來得好!來得好!正合我的意思!”他揮動著一根金箍棒,前迎後擋,左擋右除。那群妖精根本不打算退縮。行者忍不住焦躁,將金箍棒扔了出去,喊道:“變!”頓時變成了千百條鐵棒,好像飛蛇蜿蜒飛舞,從空中亂落下來。那些妖精見狀,一個個驚慌失措,抱頭縮頸,紛紛逃往洞中。

老魔王冷笑著說:“那猴子不要無禮!看我的手段!”他忙從袖子裡取出一個明亮的圈子,向空中拋起,喊道:“收!”嗖的一聲,將金箍棒收回成一根,套住了行者。孫大聖只能空手,翻筋斗逃過性命。那妖魔得勝回到洞中,行者卻有些迷茫失主張。這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了家。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