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三藏坐在寶林寺禪堂內,燈下默誦了一會兒《梁皇水懺》,看了一會兒《孔雀真經》。直到三更時分,他才將經書包好放入囊中,打算站起來睡覺。這時,只聽門外突然傳來撲剌剌的聲音,夾雜著淅零零的狂風。

長老擔心燈會被吹滅,急忙用袖子遮住褊衫衣角。他發現燈光時明時暗,感到有些心驚膽戰。此時又感到睏倦襲上心頭,便在經案上趴著打盹。雖然閉上眼睛朦朧不清,但他仍然明白地感受著耳邊陰風嗚咽的聲音。

風勢真好啊,那淅淅瀟瀟,飄飄蕩蕩。淅淅瀟瀟地吹落葉子,飄飄蕩蕩地捲起浮雲。滿天星斗都變得昏暗,遍地塵沙紛紛灑落。陣陣猛風,陣陣凜冽。凜冽的時候,松竹敲擊出清脆的音韻;猛烈的時候,江湖波浪洶湧澎湃。山中的鳥兒難以棲身,發出哽咽之聲;海中的魚兒不停地躍動噴濺。東西方的宮闕、館舍的門窗都被狂風吹得鬆動,前後庭院中神鬼遭遇。佛殿裡的花瓶被吹落地面,琉璃搖曳,智慧之燈黯淡無光。香爐傾倒,香灰四濺,燭臺歪斜,燭焰搖曳。幢幡和寶蓋都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鐘鼓樓臺顫動根基。

那位長老在昏昏欲睡的狀態中聽到風聲經過,又聽到禪堂外面隱隱地有人喊了一聲“師父!”他突然抬起頭來,夢中觀看,發現門外站著一個男子,渾身溼淋淋的,眼中淚流滿面,口中不停地喊著:“師父!師父!”三藏微微躬身道:“你不會是那些妖魔鬼怪、神怪邪魔之一,深夜時分來此取笑我吧?我可不是貪慾嗔恨之人。我原是一位光明正大的僧人,奉東土大唐的命令,前往西方拜見佛祖求取經文。我手下有三個徒弟,都是降龍伏虎的英雄,掃除妖魔的壯士。如果他們看到你,必定將你打成粉碎。這是我出於大慈悲之心,為了方便你的利益。你最好趕緊離開,不要進入我的禪堂。”那人依靠在禪堂門口說道:“師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邪神。”三藏問道:“既然你不是這些,深夜來此有何事?”那人回答道:

“師父,請你仔細看看我。”長老果然凝視著他,啊!只見他頭戴高聳的冠冕,腰束碧玉帶,身穿飛龍舞鳳的赭黃袍,腳踏雲頭繡口無憂履,手持列鬥羅星的白玉圭。面貌如同東嶽長生帝,形象猶如文昌開化君。三藏見到他,大為驚訝,連忙躬身厲聲高喊道:“陛下,您是哪一位皇帝?請坐。”他伸手匆忙扶著,卻只抓了個空。轉過身坐下後,再看時,那人還是那個樣子。長老便問:“陛下,您是哪位皇王?

何國的皇帝?想必你的國土不安寧,受到讒臣的欺壓,半夜逃離至此。有什麼話,儘管告訴我聽。”這人眼淚順著臉頰講述舊事,愁眉緊鎖地訴說前因,道:“師父啊,我家住在正西,離這裡只有四十里左右。那邊有座城池,是興建之地。”三藏問道:“叫什麼地方?”那人回答:“不瞞師父說,那便是我當時建設國家的地方,改名為烏雞國。”三藏道:“陛下為何驚慌,因何事到了這裡?”那人說道:

“師父啊,我這裡五年前,天災造成乾旱,草木不生,百姓都餓死了,非常悲傷。”三藏聽後,點頭嘆道:“陛下啊,古人說,國家正直則天心順。想必是您不關心民眾,導致了這場荒年,您為何要離開城郭呢?不如開倉救濟百姓,悔過前非,重振善行,寬赦冤獄之人。自然而然,天心會和諧,雨水會順利。

”那人說:“我國中的糧倉空虛,財政耗盡,文武官員停止領取俸祿,我自己的飯食也沒有肉類。模仿禹王治水的做法,與百姓一起忍受艱苦,沐浴齋戒,晝夜焚香祈禱。三年如此,卻只得到了河水乾涸、井水枯竭。正當危急之際,突然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道士,能夠呼風喚雨,點石成金。他先見了文武多位官員,然後見到了我,我立即請他登壇祈禱,果然有應,只聽到令牌響起,頃刻間下起了大雨。我只希望下三尺雨就好了,他卻說長期的乾旱需要更多的雨水,結果下了兩寸。我見他如此有正義之心,便與他結拜兄弟。

”三藏道:“這是陛下萬分之喜事啊。”那人說:“喜事從何而來?”三藏道:“既然那位全真道士有這樣的本事,如果需要下雨,他可以讓雨水降臨;如果需要金子,他可以點金生出。那剩下的事情,為什麼要離開城闕到此地?”那人說:“我和他同寢食了兩年。後來遇到陽春天氣,紅杏兒和桃樹開花綻放,家家戶戶的男子和女子,到處是王孫公子,都去遊玩。那時候,文武官員放假,嬪妃也離宮。我與那位全真道士手牽手緩慢地走著,來到皇宮的花園裡,忽然走到一個八角琉璃井旁,不知道他丟下了什麼東西,井水中閃爍著萬道金光。他引誘我到井邊看寶物,結果他突然噁心起來,猛地把我推下了井裡,用石板蓋住井口,然後掩埋了我,種上一棵芭蕉樹。可憐的我啊,已經死去三年了,成為了一個冤屈的亡魂!”

唐僧聽說是鬼,嚇得筋力鬆軟,毛骨悚然,無可奈何,只得再次問他道:“陛下,你說的這話完全沒有道理。既然已經死去三年,那文武多官、三宮皇后,在三朝殿上見駕,怎麼就不來找你?”那人說道:

“師父啊,說起他的本事,真的世間罕見!自從害了我之後,他當時在花園裡變成了我的樣子,一模一樣。現如今佔據了我的江山,侵佔了我的國土。他擁有我所有的文武官員,四百位朝臣,三宮皇后,六個院嬪妃,全都屬於他了。”三藏說:“陛下,你也太懦弱了。”那人問:“什麼是懦弱?”三藏說:“陛下,那個妖怪倒是有些神通,變成你的樣子,侵佔的天下,文武難以辨別,后妃也無法察覺,只有你死了才明白。你為何不去地府告他,將你的委屈申訴一番?”那人說:“他的神通廣大,官吏們與他很熟悉,城隍經常與他喝酒,海龍王跟他有親戚關係,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

因此,我沒有地方可以告狀。”三藏說:“陛下,既然你在地府沒有辦法告他,為什麼要來陽間找我?”那人說:“師父啊,我這個冤魂怎敢上你的門來?山門前已經有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十八位護教羅漢,緊緊跟隨著鞍馬。不久前夜遊神吹來一陣神風,把我送進來,他說我遭受了三年的水災,應該來拜見師父。他說你門下有一個大徒弟,是齊天大聖,非常善於斬妖除魔。我來此志願懇請,千求你到我國家,抓住那妖怪,明辨是非,我願報答師恩!”三藏說:“陛下,你來找我是請我的徒弟去除那個妖怪嗎?”那人說:“正是!正是!”三藏說:“我的徒弟除了其他,斬妖除魔正是他所長。陛下啊,雖然是讓他去抓妖,但恐怕不容易辦到。”那人問:“為什麼不容易?

”三藏說:“那個妖怪神通廣大,變成你的樣子,整個朝廷上文武官員一個個言聽計從;三宮妃嬪一個個心甘情願。雖然我徒弟有手段,絕不敢輕動武力。萬一被多官抓住,說我們欺邦滅國,指控我們犯下叛逆之罪,陷入困境,那就是畫虎刻鵠了。”那人說:“我們朝廷中還有人呢。”三藏說:“那太好了!那一定是一位親王或大臣,派他到哪裡鎮守去了?”那人說:“不是的。我家裡有一個太子,他是我的親生儲君。”三藏說:“那太子想必被妖怪廢黜了?”那人說:“沒有,他一直在金鑾殿上、五鳳樓中,或者和學士們講書,或者陪同全真一起登基。自三年前開始,禁止太子進入皇宮,不能與皇后相見。”三藏說:“這是為什麼?”那人說:“這是妖怪佈置的計策,只是怕他母子相見後,在閒談間洩露訊息。所以他們兩個不會面對面,他得永遠住在那裡。”三藏說:“你的災禍,應該是天意所許,和我的情況相似。當年我的父親被水賊傷害,我的母親被水賊侵佔,經過三個月,我出生了。我在水中逃生,幸得金山寺的恩師撫養長大。我記得小時候沒有父母,而現在太子也失去了雙親,我深感羞愧!”又問道:“既然你有太子在朝,請問我怎樣才能與他見面?”那人說:“為什麼不能見?”三藏說:

“他被妖魔拘束,連自己的親生母親都不能見到,我一個和尚,怎麼可能見他呢?”那人說:“他明天早上會出朝。”三藏問:“出朝幹什麼?”那人說:“明天早上,他會領著三千人馬,帶著獵鷹和獵犬出城打獵,師父斷定可以和他見面。見到他時,請你一定將我的話轉告給他,他會相信的。”三藏說:“他本來就是凡胎肉眼,被妖魔矇蔽在殿上,那一天不叫他聽幾聲‘父王’?他怎麼會相信我的話?”那人說:“既然擔心他不信,我留下一件物品作為紀念吧。”三藏問:“是什麼東西?”那人將手中的金盒白玉圭放下,說道:“這個東西可以作為紀念。”三藏問:“這個東西怎麼樣?”那人說:“全真變成我模樣後,只是沒有變這件寶物。他進入宮中後,說那個求雨的全真拿走了這個圭,至今三年了,還沒有此物。如果我的太子看到它,他會想起人們和事情,一定會報仇。”三藏說:“好吧,等我留下來,讓我的徒弟處理。你去等著哪裡?”那人說:“我也不敢等待。我這就去請求夜遊神再次吹來一陣神風,將我送進皇宮內院,透過一個夢和我的正宮皇后,讓她與我的母子們和睦相處,讓你和我的師徒們同心協力。”三藏點頭應允道:“你去吧。”

那個冤魂磕頭告別,向前邁步,不知怎麼絆了一下腳,摔一個筋斗,把三藏嚇醒了,原來是一場南柯一夢。他著急地對著那盞昏暗的燈,緊急呼叫:“徒弟!徒弟!”八戒醒來說:“什麼土地土地?當時我做了大英雄,只專注於吃人過活,享受著鮮血肉的美味,實在是快活。可是你出家了,讓我們保護你奔波勞碌!本來說只當和尚,現在卻要當奴才,白天提包牽馬,晚上提尿瓶伺候你!這個早晚不睡覺,又叫徒弟做什麼?”三藏說:“徒弟,我剛才趴在案子上打盹,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行者跳起來說:

“師父,夢是由思念而來的。你還沒有上山,就擔心妖怪,還擔心雷音寺路途遙遠,無法到達,還思念長安,不知何時才能回程,所以心中有很多夢境。而像老孫我,只有一個真心願望,就是前往西方見佛,沒有任何夢境涉及到我。”三藏說:“徒弟,我的這個夢不是思鄉之夢。剛才閉上眼睛,看到一陣狂風吹過,禪房門外出現了一位皇帝,自稱是烏雞國的國王,渾身溼透,眼淚直流。”然後把夢中的對話一一告訴了行者。行者笑道:“不用說了,他來託夢給你,明顯是在照顧老孫的利益。肯定是有個妖怪在那裡篡位謀國,等我去和他辨別真假。想那妖魔,無論他躲到哪裡,我都要把他打出來。

”三藏說:“徒弟,他說那個妖怪的神通很廣大。”行者說:“怕他什麼廣大!早知我來了,讓他無處可逃!”三藏說:“我還記得要留下一件寶物作為紀念。”八戒答道:“師父別多想,只是個夢而已,怎麼要當真?”沙僧說:“不管信不信,最好保持警惕。我們點起火,開啟門,看看情況如何。”行者果然開啟門,大家一起看,只見在月光下,階簷上有一把金盒白玉圭。八戒靠近拿起來說:“哥哥,這是什麼東西?”行者說:“這是國王手中持有的寶物,名叫玉圭。師父啊,既然有了這個物品,想必這件事是真實的。明天抓那個妖怪,所有的責任都在我身上,只是需要你陪同我經歷三件特殊任務。”八戒說:“好好好!只有一件已經很難了,三件怎麼能接受?”唐僧是個聰明的長老,問道:“徒弟啊,這三件任務是什麼?”行者說:“不用講了,我先給你兩樣東西。”

好大聖,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喊一聲“變!”變成了一個紅金漆匣子,將白玉圭放進去,然後說道:“師父,你拿著這個東西,到天亮的時候,穿上錦袈裟,去正殿坐著唸經,等我去看看那個妖怪的城池。如果他確實是妖怪,我就打死他,這樣我們就有了功績;如果不是妖怪,那就算了,不要惹麻煩。”三藏說:“正是!正是!”行者說:“那太子如果不出城還好,如果真的按照夢中所說出城了,我會引他來見你。”三藏問道:“見了我之後怎麼應對?”行者說:“他來的時候,我會先報你,你把匣蓋開啟一點,等我變成一個兩寸高的小和尚,鑽進匣子裡,你繼續捧著我。太子進寺的時候,他一定會向佛拜禮,你儘量不要理他。

他見你不動,肯定會命人抓住你,你任他抓,打也由他,綁也由他,殺也由他。”三藏說:“呀!他有大軍令,真殺了我怎麼辦?”行者說:“沒事,有我在呢,如果到了緊要關頭,我會保護你的。如果他問起來,你告訴他你是東土特派來西天朝拜佛取經的和尚。他會問有什麼寶貝?你就拿錦袈裟對他說一遍,說這是三等寶貝,還有一等、二等的更好的物品。如果他再問,你就告訴他這個匣子裡有一件寶貝,能知五百年前、五百年後和現在一千五百年內的事情,全部都知道,然後放出老孫來。我會將夢中的話告訴太子,如果他相信的話,就去抓住那個妖怪,一來為他父王報仇,二來我們也立下功績;如果他不相信,再拿出白玉圭給他看。只是他年幼,可能不認識。”三藏聽了非常高興,說道:“徒弟啊,這個計策太妙了!但是這兩個寶貝,一個叫錦袈裟,一個叫白玉圭,你變出來的寶貝叫什麼名字?”行者說:“就叫立帝貨吧。”三藏記在心上。師徒們整夜無法入睡。盼到天亮,迫不及待地想叫出日出,噴氣吹散滿天星辰。

不多時,東方開始發白。行者又吩咐八戒和沙僧,教他們不要打擾僧人,亂走出去。等他成功之後,大家再一同出發。剛和唐僧分別後,行者吹了口哨,一個筋斗跳到空中,睜開火眼金睛往西方看,果然看到一座城池。你問怎麼看見了?因為當時說這座城池離禪寺只有四十里,所以憑高處就能望見。行者靠近仔細觀察,又看到那個妖怪所在,黑霧瀰漫,邪風怨氣四溢。行者在空中讚歎道:“如果是真正的王登上寶座,必定會有祥光五色的雲;但因為妖怪侵佔了龍位,黑氣騰騰鎖住了金門。”行者正想著。忽然聽到炮聲響起,只見東門開啟,有一隊人馬衝出,果然是一支獵騎軍隊,威勢雄壯,只見天亮時從禁苑東邊出來,在淺草地中分成佇列。彩旗迎日飄揚,白馬迎風疾馳。鼉鼓震天擂動,旗幟對沖頭。架著獵鷹計程車兵勇猛,牽著獵犬的將帥英勇。火炮聲震天動地,標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每個士兵都拿著弩箭,每個將領都挎著雕弓。張開網捕捉山坡上的動物,鋪開繩索在小徑中。一聲驚雷般的響聲,千名騎持起熊旗。狡猾的兔子無法逃脫,機智的獐子也無法抵擋。狐狸命很快就該結束,麋鹿遭受到了毀滅。山鳥很難飛脫,野雞無法逃離危險。這些人都希望搶佔山場,捕捉猛獸,破壞森林,射殺飛蟲。這些人離開城市,散步於東郊,不久後距離城市二十里,在一片高田地上,只見中軍營裡有一個小小的將軍,戴著頭盔,身穿戰甲,身披花飾,胸前寫著十八字,手執青鋒寶劍,騎著黃驃馬,腰間繫著滿弦弓,真的是隱隱約約像君王,昂然如帝主的容貌。這規模堪稱非凡,動作顯示出真龍的氣息。行者在空中暗自歡喜道:“不用說,那個必定是皇帝的太子。等我來戲弄他一下。”好大聖按住雲頭,衝到太子馬前,一變身,變成了一隻小白兔,在太子馬前亂跑。太子看到,很高興,拈起弓箭,拉滿弓弦,一箭正中那隻兔子。原來大聖故意讓他射中,然後他看準機會,眼疾手快,一把接住箭頭,箭羽落在前方,然後拋開步子逃跑。太子看到箭中了玉兔,放開馬,獨自爭先來追趕。不知道馬跑得快,行者如風一樣;

馬跑得慢,行者走得緩慢,只在他面前不遠。他逐步引導太子,將其帶到寶林寺山門下,然後現出原形,不再是白兔,只見一支箭插在門檻上。他徑直衝了進去,見到唐僧說道:“師父,我來了!我來了!”然後又變成了兩寸長的小和尚,鑽進了紅匣子裡。

那太子趕到山門前,白兔不見了,只見門檻上插著一支鵰翎的箭。太子大吃一驚,失去了色彩,說道:“好奇怪啊!明明我射中了玉兔,怎麼玉兔不見了,只有箭在這裡!想來可能是久歷年月,變成了妖怪。”他拔出箭,抬頭看見山門上寫著五個大字,宣示寶林寺的建造。

太子說:“我明白了。曾經記得父王在金鑾殿上派官員帶著金帛給這個和尚修理佛殿和佛像,沒想到今日到了這裡。正好順道經過寺院,遇見了僧人,又得了半日閒暇,我就進去看看吧。”

太子下馬準備進去,突然看到護駕的將領和三千人馬趕到,一擁而入山門。寺中的僧人們慌忙跪拜迎接,將他們引入正殿之中,一同參拜佛像。剛舉目觀看,準備遊覽廊宇,突然看到中央坐著一個和尚,太子大怒道:“這個和尚太無禮了!我半天時間開車進山,雖然沒有事先通知,他應該迎接,但此時軍隊到了門前,他應該起身迎接,怎麼還坐著不動?”太子命令:“把他抓下來!”一聲命令下,兩邊校尉一起動手,將唐僧抓住,迅速地用繩子捆綁起來。行者在匣子裡默默地咒語,教唆:“保護各位護法之神、六丁六甲,我現在要對付妖怪,太子不會識別,他們要捆綁我的師父,你們儘早保護他,如果真的捆住了,你們都會受罰!”那大聖在暗中發出指示,誰敢不遵從,就將繩索護住的三藏。有些人摸上去摸不到他的光頭,好像一道牆擋住了,難以接近。太子說:“你是從哪裡來的,使用這種隱身術欺騙我!”三藏走上前施禮說:

“貧僧並沒有隱身術,我是來自東土唐朝的和尚,前來雷音寺朝拜佛祖求經取寶。”太子說道:“你們東土雖然是中原,但是貧窮不堪,有什麼寶物?你說來我聽聽。”三藏說道:“我身上穿的這件袈裟,就是第三種寶物。還有第一等、第二等更好的物品!”太子說:“你那件衣服,一半襤褸,一半露出胳膊,值多少東西,你也敢稱寶物!”三藏說:“這件袈裟雖然不完整,但有幾句詩,詩曰:佛衣偏袒不需討論,內蘊真如超脫塵凡。萬線千針成熟果實,九珠八寶凝聚元神。仙娥聖女恭敬製造,賜給禪僧淨化身心。

如果你不出駕仍可接待,那麼你的父王的冤枉還未報,那就白白做人了!”太子聽了,心中大怒道:“這個和尚胡說八道!你那半片衣服,憑你會說會誇,誇大其詞。

我的父王的冤枉從何未報,你說給我聽。”三藏邁前一步,合掌問道:

“殿下,在人生活於天地之間,有幾種恩情?”太子說:“有四種恩情。”三藏道:“那四種恩情是什麼?”太子說:“感受天地的庇護之恩,陽光月光的照耀之恩,國家的土地水源之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三藏笑著說:“殿下說錯了,人只有天地庇護、陽光月光、國家的土地和水源,哪能有父母的養育之恩?”太子憤怒地說:“和尚你是遊手好閒、剃髮背叛君主的人!人怎麼會沒有父母的養育,他們的身體是從哪裡來的?”三藏說:“殿下,貧僧不知道。但是這個紅匣子內有一件寶物,叫做立帝貨,他能知道五百年前、五百年後和現在一千五百年內的事情,因此知道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讓貧僧在此等待了很久。”

太子聽說,命令道:“拿來讓我看看。”三藏掀開匣蓋,行者跳了出來,尋思亂跑。太子說:“這個小人,懂得什麼?”行者聽了嫌棄,便施展神通,腰部伸長了三尺四五寸。士兵們驚訝地說:“如果他繼續這樣長下去,幾天就能撐破天了。”行者長到原尺寸,便不再長了。太子才問道:“立帝貨,老和尚說你能知道過去和未來的吉凶,你會龜卜嗎?會筮卜嗎?憑藉哪本書來判斷人的禍福?”行者說:“我不需要任何方法,完全憑藉三寸的舌頭,萬事都能無所不知。”太子說:“這個傢伙又是在胡說。自古以來,《周易》這本書非常玄妙,可以預測天下的吉凶,讓人知道去向何處,所以要用龜卜,蓍草筮卜。”

聽你的話,我有據可依,不是妄言吉凶,散佈謊言迷惑人心!”行者說:“殿下請不要急躁,讓我來告訴你。你本是烏雞國王的太子,在五年前,年景荒旱,百姓遭受苦難,你們的皇帝和臣子們都虔誠祈禱。就在沒有雨水的時候,鍾南山來了個道士,他善於呼風喚雨,變石為金。君王心地善良,於是與他結拜為兄弟。這件事情是不是發生過呢?”太子說:“是的是的!你繼續說吧。”行者說:“後來三年不見全真,那個自稱孤獨的人是誰?”太子說:“果然有個全真,父王和他結拜為兄弟,一起吃一起睡。三年前在御花園裡遊玩,他用神風一吹,把父王手中的金廂白玉圭奪回了鍾南山。至今父王仍然思念他。

因為沒有見到他,就失去了興致,將花園緊閉。已經三年了。做皇帝的已經不是我的父王了。”行者聽了,嗤笑不止。太子再問不得回答,只是嗤笑。太子怒道:“這傢伙說話時有意無意,為何如此嗤笑?”行者又說:“還有很多事情!但是左右有眾人在,不方便說。”太子見他言有所指,便展開袍袖,命令士兵們先退下。駕駛官急忙傳令,將三千人馬都挪到門外駐紮。此時殿上無人,太子坐在上面,長老站在前面,行者站在左邊。寺中眾僧都退了,行者才正色上前說道:“殿下,離開的是你的親生父母,而坐在這裡的是那個祈雨的全真道士。”太子說:“胡說!胡說!我父親離開全真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按照你的說法,那就不是我父親了。但是我還是個年輕人,容不得你這樣說;如果我父親聽到你這番話,抓住你,定會碎屍萬段!”他一聲喝住了行者。行者對唐僧說:“怎麼樣?我說他是不會相信的,果然如此!現在把那寶物給他,作為交換,我們去西方吧。”三藏便將紅匣子遞給行者。行者接過來,晃動了一下,那個匣子突然消失了,原來是他變出來的,被他收回體內。然後他雙手捧著白玉圭,獻給太子。

太子聽了,說道:“好和尚!好和尚!你五年前本是一個全真道士,來欺騙了我家的寶物,現在又假扮成和尚來獻上!”他喊道:“抓住他!”一聲命令下達,長老嚇得慌忙指著行者說:“你這個詐騙犯!專門惹禍端,連累了我!”行者走到近前阻止道:“不要喧嚷!不要胡亂辯解!我不叫立帝貨,還有真名字呢。”太子憤怒地說:“你上來!我要問你一個真名字,好將你送去法司定罪!”行者說:“我是那位長老的大徒弟,名叫悟空孫行者,因為我師父要去西天取經,昨晚到這裡找地方住宿。我師父夜間讀經,在三更時分做了個夢,夢見你的父王被那個全真道士欺騙,推入了御花園八角琉璃井裡,全真變成了他的樣子。朝廷中的官員們都不知道真相,你還年幼也不明白。於是被禁止進宮,花園也被封閉,主要是怕洩漏訊息。你的父王今夜特地來請我降妖,我懷疑不是妖精,從空中看了才確認他的真實身份。我正要動手抓住他,不料你出城打獵。你射中的玉兔,就是老孫我。我把你引到寺裡,見了師父,訴說了這些真心話,每句都是實話。既然你認得白玉圭,為什麼不懷念養育之恩,為親人報仇呢?”太子聽了,心中痛苦不堪,暗自感慨道:“如果不相信這番話,他卻又有幾分真實;

如果相信了,我該如何面對父王呢?”此時進退兩難,心裡猶豫,考慮著要採取何種行動。行者見他疑惑不決,又上前說:“殿下不必疑慮,請殿下駕車回到您的國家,問一問您的母親,看看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比起三年前有何變化。只要這一個問題,就可以知道真假了。”太子迴心想道:“對啊!

我要去問我的母親。”他跳起來,拿起玉圭就走。行者拉住他說:“你的人馬都留在這裡,不要外傳訊息,這樣我才能成功。但是你要單獨進城,不要引起注意,不要從正陽門進去,而是從後宰門進去。到了宮中見你的母親,要保持低聲細語,千萬不要大聲喧譁。擔心那妖怪法力高強,一時傳出訊息,你和你的母親都難以保全。”太子謹記教誨,出了山門吩咐將領:“穩守在這裡,不得移動。我有一件事,等我去了就一同進城。”大家看著:他指揮號令將士們駐守,上馬如飛徑直轉向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