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
白話西遊記【原著無刪節】 清風隨竹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本性圓明道自通,翻身跳出網羅中。修成變化非容易,煉就長生豈俗同?清濁幾番隨運轉,闢開數劫任西東。逍遙萬億年無計,一點神光永注空。"此詩暗合孫大聖的道妙。他自得了那魔真寶,籠在袖中,喜道:“潑魔苦苦用心拿我,誠所謂水中撈月;老孫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藏著葫蘆,密密的溜出門外,現了本相,厲聲高叫道:“精怪開門!”旁有小妖道:“你又是什麼人,敢來呼喝?”行者道:“快告訴你那老潑魔,我乃行者孫來也。”那小妖急忙進去報道:“大王,門外有個什麼行者孫來了。”老魔大驚道:“賢弟,不好了!惹動他一窩風了!幌金繩現拴著孫行者,葫蘆裡現裝著者行孫,怎麼又有個什麼行者孫?
想是他幾個兄弟都來了。”二魔道:兄長放心,我這葫蘆裝得下一千人哩。我才裝了者行孫一個,又怕那什麼行者孫!等我出去看看,一發裝上。”老魔道:“兄弟小心。”
你看那二魔拿著個假葫蘆,還像前番雄糾糾、氣昂昂走出門高呼道:“你是哪裡人,敢在這裡呼喝?”行者道:“你認不出我?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只因鬧天宮,多時罷爭競。如今倖免災,棄道從僧用。秉教上雷音,求經歸覺正。相逢野潑魔,卻把神通弄。還我大唐僧,上西參佛聖。兩家罷戰爭,各守平安境。休惹老孫焦,傷殘老性命!”那魔道:“你過來,我不與你相打,但我叫你一聲,你敢應麼?
”行者笑道:“你叫我,我就應了;我若叫你,你能應麼?”那魔道:“我叫你,是我有個寶貝葫蘆,可以裝人;你叫我,卻有什麼東西?”行者道:“我也有個葫蘆。”那魔道:“既有,拿出來我看。”行者就從袖中取出葫蘆道:“潑魔,你看!”晃了晃,又藏回袖中,怕他搶奪。那魔看了大驚道:“他的葫蘆是哪裡來的?怎麼與我的一樣?即使一根藤上結的,也有大小不同,姿態不一致,怎麼會如此相似?”他便凝重地問道:“行者孫,你的葫蘆是哪裡來的?”行者實在不知道來歷,接過話來就問他:“你的葫蘆是哪裡來的?”那魔不知道這是個見識,只以為實話,於是從頭說了一遍:“我的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之時,有一位至高老祖,號為女媧,煉石補天,普度眾生;補到乾宮之地,見一座崑崙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便是老君留下來的至寶。”大聖聽了,不禁提高了口氣道:“我的葫蘆,也是哪裡來的。”
魔頭問道:“怎麼看出來的?”大聖答道:“自清濁初開,天不滿西北,地不滿東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媧,補完天缺,行至崑崙山下,有一根仙藤,藤上結有兩個葫蘆。我得到一個是雄的,你那個卻是雌的。”那怪道:“別說雄雌,只要能裝得人的,就是好寶貝。”大聖道:“你也說得對,我就讓你先裝。”那怪非常高興,急忙躍身跳起,到空中執著葫蘆,喊了一聲“行者孫。”大聖聽到後,連續應了八九聲,只是無法被裝住。那魔摔下來,跺腳捶胸道:“天哪!原來世情不會改變!這樣寶貝也怕老公,雌性見到雄性,就不敢裝了!”行者笑道:“你先收起,現在輪到老孫叫你了。”他急忙施展筋斗雲,跳起來,將葫蘆口朝上,底朝下,對著妖魔喊道:“銀角大王。”那怪不敢閉口,只得應了一聲,立刻被裝進去。行者貼上一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內心暗自高興道:“我的孩子,今天你也來試試新鮮事!”
他按住雲頭,拿著葫蘆,一心想著要救師父,一路往蓮花洞口而來。山路崎嶇不平,而他又是個圓盤腿,蹣跚而行,葫蘆裡發出沙沙的聲音,不停地響個不停。你以為他為什麼會發出聲音?原來孫大聖經過煉體,急於化形,雖然那怪也能飛天遁地,但只是一些法術,最終是凡胎未脫,進入寶貝里面就會化形。行者卻還沒化形,笑著說道:“我的孩子啊,是尿尿呢,還是漱口呢,這是我幹過的買賣。不用等七八天,變成液體,我也不會掀開看。急什麼?想著我出來很容易,最好就是千年不看!”他拿著葫蘆說著話,不知不覺就到了洞口,他搖了搖那葫蘆,果然發出聲音,他說:“這就像發課時的筒子聲音,倒是個好發課的東西。等我發一課,看師父什麼時候才能出門。”你看他手裡不停地搖,口中不停地念道:“周易文王、孔子聖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洞裡的小妖看見後說道:“大王,出事了!行者孫把二大王裝在葫蘆裡發課啦!”老魔聽到這個訊息,嚇得魂飛魄散,身體軟弱無力,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放聲痛哭道:“親弟呀!我和你私自離開上界,轉世凡間,本想共享榮華,永遠做山洞的主人。怎麼想到為了這個和尚傷了你的性命,斷絕了我們手足之情!”整個洞中的妖怪一起痛哭起來。
豬八戒吊在樑上,聽到他一家子齊哭,忍不住叫道:“妖精,你暫時不要哭泣,等老豬告訴你一件事。先來的孫行者、次來的者行孫、後來的行者孫,這三個名字都是指同一個人,他可以變化成七十二種形態,騰空而來,偷走了寶貝,把我師弟裝在裡面。師弟已經死了,你們沒有必要如此傷心,快把鍋灶清洗乾淨,準備香菇、蘑菇、茶葉、竹筍、豆腐、麵筋、木耳、蔬菜,邀請我師徒們下來,給你們師弟唸經超度他。”那老魔聽了,心中大怒道:“原來豬八戒並不老實!他竟然拿我當笑話!”他叫小妖說:“不要哀悼了,把豬八戒解下來,蒸得爛糊糊的,等我吃飽了再去找孫行者報仇。”沙僧責怪八戒道:“好啊!我就說你不要多嘴,多嘴的就會先被蒸吃!”那傻瓜有些害怕。旁邊一個小妖說:“大王,豬八戒不好蒸。”八戒道:“阿彌陀佛!是哪位功德圓滿的兄弟?果然不好蒸。”又有一個妖說:“將他的皮剝了,就好蒸。”八戒慌了起來道:“好蒸!好蒸!皮雖然粗糙,水滾就爛,噗噗噗!”正在喧嚷的時候,前門外一個小妖報道:“行者孫又來敲門了!”老魔又大驚道:“這傢伙太看不起我!”他叫:“小的們,把豬八戒照舊吊起來,查一查還有幾件寶貝。”管家的小妖說:“洞裡還有三件寶貝。”老魔問:“是哪三件?”管家的說:“還有七星劍、芭蕉扇和淨瓶。”老魔道:“那瓶子用不上,本來是要人應聲的,現在教了孫行者口訣,反而把我們兄弟裝進去了。先不用他,放在家裡,快把劍和扇子拿來。”
管家的立即將兩件寶貝奉給了老魔。老魔將芭蕉扇插在後領上,拿起七星劍,再點起一群妖怪,總共有三百多個,讓他們手持槍棒,整理好刀劍。老魔本人戴著盔甲,身披一件閃亮的紅絲袍。妖怪們排成陣勢,準備捉住孫大聖。而孫大聖早已知道兩個妖怪已經化在葫蘆裡面,他緊緊地扣住葫蘆,系在腰間,手持金箍棒,準備與他們戰鬥。只見老妖紅旗飄揚,跳出門來。他的打扮如何?頭上戴著閃光的盔纓,腰間綁著彩色的彩霞。身穿龍鱗鎧甲,上面罩著紅袍如烈火。圓眼發出炫目的光芒,鐵須飄揚像煙霧。他手持七星寶劍,肩上遮擋著芭蕉扇子。他行動如流雲離開海上山嶽,聲音如霹靂震動山川。威風凜凜地欺天而至,氣勢兇猛地率領著妖怪從洞口衝出。老魔急忙命令小妖擺出陣勢,罵道:“你這猴子非常無禮!害了我的兄弟,傷害了我的手足,你真可恨!”行者罵道:“你這該死的妖怪!你捨不得一個妖精的性命,卻任由我師父、師弟甚至馬都生吞活剝,我心情如何能忍受!這是何等的不公正!
快快把孫行者送出來還給我,多多付一些賠償費,高高興興地讓老孫離開,我就饒了你這個老妖的狗命!”那怪物毫不客氣,舉起寶劍就往他頭上砍去,大聖則舉起鐵棒迎接。他們在洞門外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咦!金箍棒和七星劍相撞,發出霞光閃爍如閃電。冷風逼人,昏暗的雲彩籠罩山嶺。這都是因為彼此有著手足之情,毫不留情地出手;彼此都是為了取經僧人,絲毫不容忍緩慢。雙方都懷有相同的敵意和仇恨,兩邊都充滿了憤怒和怨恨。只見天昏地暗,鬼神驚動,日光黯淡,煙霧濃厚,龍虎相戰。這個咬牙切齒,像銼子一樣磨碎玉釘;那個怒目圓睜,火焰從眼中噴射。互相攻擊展示英勇,不停地翻滾棒和劍。老魔和大聖戰鬥了二十個回合,勝負未分,然後老魔一指劍尖,喊道:“小妖們一起上!”那三百多個妖精一齊圍上來,把行者困在中間。好大聖,公然無懼,揮舞著鐵棒,左衝右撞,後擋前擋。這些小妖都有手段,越打越上來,像綿絮一樣纏住他的身體,扭住他的腰,拉扯他的腿,毫不退讓。大聖感到慌亂,便使用了身外身的法術,從左脅下拔出一根毫毛,嚼碎噴出,喊道:“變!”那些毫毛都變成了行者的身影。你看他們有長的舉棒,短的打拳,更小的沒有地方下手,摟住孤拐啃筋。他把那些小妖都打得四散奔逃,高喊著:“大王啊,事情不妙了!非常困難啊!到處都是孫行者!”被這身外法擊退了群妖,只剩下老魔被困在中間,東跑西逃,無路可走。
那魔慌了,他舉起左手的寶劍,右手伸到項後,取出芭蕉扇子,朝著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扇子一扇,火就頓時燃起,地上火焰沖天。原來這寶貝本來就會燃起火來。那怪物果然毫不仁慈:連續扇了七八下,天空熾熱如火,烈火飛騰。好火啊:
那火不是天上的火,也不是爐裡的火,不是山上的火,更不是灶底的火,而是從五行中自然形成的一點靈光之火。這扇子也不是凡間常見之物,也不是人工製造的物品,而是從混沌中產生的珍寶。用這扇子一扇,火光熠熠,如電閃紅羅;明亮輝煌,如霞飛絳綺。一絲青煙都沒有,盡是赤焰滿山,只燒得山上的松樹變成火樹,崖邊的柏樹變成燈籠。窩中的走獸為了命而奔逃,林中的飛禽珍惜羽毛高飛遠逃。這場神火在空中燃燒,只燒得山上的石頭裂開,溪水乾涸,地面全是紅色!大聖見到這可怕的火勢,也感到心驚膽戰,喊道:“糟糕了!我本來還可以躲避,但毫毛不行,一落入這火中,豈不真的像燎毛一般!”他身體一震,急忙收起了毫毛,只變出一根假身子,躲避火災。他的真身使出避火的訣竅,施展筋斗雲,跳起來,逃離了大火的籠罩,直奔他蓮花洞裡,想著要救出師父。急到門前,按下雲頭,發現洞門外有一百多個妖精,傷痕累累,原來都是他分身法傷害的,現在在這裡呻吟。大聖看到後,控制不住自己的邪惡性格,揮起鐵棒,徑直衝了進去。可憐他那經過苦煉的身體,依然是舊皮毛的模樣!
那大聖擊敗了小妖,衝進洞中,想要解救師父,卻看到洞內有火光閃爍,讓他手忙腳亂地說道:“算了!算了!這火是從後門口冒出來的,老孫無法救師父!”正感到恐懼時,他仔細一看,原來並不是火光,而是一道金光。他醒悟過來,繼續往裡看,發現是羊脂玉的淨瓶放出光芒,正心生喜悅道:“好寶貝啊!這瓶子曾被那小妖拿到山上放光,我得到了,沒想到那妖怪又找過去。今天藏在這裡,原來也會發光。”你看他偷到了這個瓶子,非常高興,連救師父都不急了,急忙往洞外逃跑。剛出門,就見那妖魔提著寶劍,拿著扇子,從南邊走來。
孫大聖閃避不及,被老魔舉劍砍向頭頂。大聖急忙使出筋斗雲,跳起來,不留一點影子逃走了無蹤無影。
現在說那怪物到了洞口,只見到滿地都是屍體,都是他手下的妖精,他慌得仰天長嘆,止不住放聲大哭道:“多麼痛苦啊!多麼慘啊!”有詩為證,詩曰:可恨猿乖馬劣頑,靈胎轉託降塵凡。只因錯念離天闕,致使忘形落此山。鴻雁失群情切切,妖兵絕族淚潺潺。何時孽滿開愆鎖,返本還原上御關?那老魔羞愧不已,一步一聲,哭進洞內,只見那洞中的火已經熄滅,只是安靜無聲,沒有人影;悲傷至極,更顯淒涼。他孤獨地坐在洞裡,跪在石案上,寶劍斜倚在案邊,扇子插在肩後,昏昏沉沉地睡著了,這正是喜事之後精神爽快,悶悶不樂中昏昏欲睡。
話說孫大聖收起筋斗雲,停在山前,想著要救師父,將淨瓶牢牢扣在腰間,徑步來到洞口偵查。見那門開著,靜靜地不發出任何聲響,他輕輕地移步潛入,只見那魔還斜倚在石案上,呼呼地睡著,芭蕉扇從肩衣裡滑出一半,蓋住腦後,七星寶劍還斜倚在案邊,卻被他輕輕地拔過扇子,急忙轉身,呼地一聲跑了出去。原來扇柄擦到了怪物的頭髮,早把他驚醒。他抬頭一看,發現是孫行者偷走了,急忙拿起劍追趕。大聖早已跳出了門口,將扇子擱在腰間,雙手揮動鐵棒,與那妖怪對抗。這場戰鬥激烈:憤怒的妖王惱火,怒髮衝冠志。恨不能一舉吞噬,難以解開心頭的怒氣。惡口咒罵猢猻:“你這個老猴子拿人當玩物,傷害了我很多手下的生命,竟敢偷寶貝!這場決戰不容忍,必定見生死!”大聖怒罵妖魔:“你還不知道自己的份量!徒弟要與老師競爭,充其量只能擊石碎蛋!”
寶劍已經來了,心想用金箍棒去。因為取經僧人要去靈山參拜佛位,所以金和火不相容,需要五行重新排列以保持和諧。他炫耀威武,展示神通,行走石頭,揚起沙塵,展示他的本領。交戰漸漸過了午時,魔頭力氣耗盡先退避。那老魔與大聖戰鬥了三四十回合,天將晚了,無法繼續抵擋,敗下陣來,徑直往西南方向逃往壓龍洞,不再提及。
唐僧、八戒和沙僧剛剛被解救出來,感謝大聖的幫助,卻詢問道:“妖魔去哪裡了?”
行者說:“二魔已經被裝進了葫蘆裡,可能此時已經化解了;大魔剛剛被我打敗,並逃往西南的壓龍山。我用分身術打死了洞中的小妖,還有一些逃回去的,也被我全部殺盡,才救出了你們。”唐僧感激地道:“徒弟啊,多虧你受了這麼多辛勞!”行者笑著說道:“確實辛勞。你們只是受了些傷痛,而我老孫則是不停地奔波,比快遞兵還要辛苦,來回穿梭,忙個不停。但因為偷了他的寶貝,才能平定妖魔。”豬八戒說:“師兄,把那葫蘆拿出來讓我們看看吧。只怕那兩個妖魔已經化解了。”大聖先取下了淨瓶,然後拿出金繩和扇子,最後拿起葫蘆來說道:“不要看,不要看!它之前曾經裝過我,被我漱口後,哄得它把蓋子揚開,我才得以離開。我們千萬不要揭開蓋子,怕它再次逃走。”師徒們高興地找出洞中的米麵和蔬菜,燒開鍋灶,準備了一頓素齋,大餐一頓後,在洞中安寢。整夜無話,天一亮。
此時那老魔徑直逃往壓龍山,召集了大小女怪,議論打殺母親、偽裝兄弟、滅絕妖兵、偷騙寶貝等事,眾女怪一起哭泣。悲痛片刻後說道:“你們不要再傷心了。我身邊還有這口七星劍,如若眾位女兵都去壓龍山之後,我將聯絡外面的親戚,決心要抓住那個孫行者報仇。”話還未說完,門外小妖報道道:“大王,山後有您的姨夫率領了一些士兵前來。”老魔聞言,趕緊換上孝服,鞠躬相迎。原來那位姨夫是他母親的弟弟,名叫狐阿七大王,聽說山上的妖兵在戰報中提到,他的姐姐被孫行者殺死,假扮成姐姐的形象,偷走了外甥的寶貝,連日在平頂山拒敵。他帶領本洞的妖兵二百餘人前來助陣,所以先前前來問候姐家的訊息。他剛進門,見到老魔穿著孝服,二人一起哭泣。哭了好一陣,老魔拜倒在地,詳細告訴前事。狐阿七勃然大怒,立即命令老魔換上孝服,拿起寶劍,調集女妖,一同前往,縱起風雲,徑直向東北方向而來。
這時,大聖吩咐沙僧整頓早齋,準備好後即出來。突然聽到風聲,走出門一看,發現是一隊妖兵從西南方向前來。行者大驚,急忙喊道:“兄弟們,妖精又召來援兵了。”三藏聽到後,驚恐地問道:“徒弟啊,現在怎麼辦?”行者笑著說:“放心!放心!把你的寶貝都交給我。”大聖將葫蘆和淨瓶系在腰間,金繩藏在袖子裡,芭蕉扇插在肩膀後,雙手持著鐵棒,教沙僧保守師父,穩坐洞中,讓八戒拿起釘耙,一同出洞迎敵。那魔物列出陣勢,尤其見到阿七大王領頭。
他長著玉面長髯,銳眉利耳,頭戴金鍊盔,身穿鎖子甲,手持方天戟,高聲罵道:“你這膽大的猴子!竟敢如此欺人!偷了寶貝,傷了我的眷族,殺了我的神兵,還敢長期佔據我的洞府!早些給我一個個伸脖子接受死亡,替我姐家報仇!”行者罵道:“你這一夥自找死的傢伙,不知道你孫外公的手段!不要走!迎接我的一棒吧!”那魔物側身躲避,然後用方天戟砍向行者的面部。兩人在山頭上交戰了三四個回合,那魔物力氣不足,潰敗回撤。行者追擊,卻被老魔攔住,他們又戰鬥了三次,這時阿七大王又轉身過來進攻。八戒見狀,急忙拿出九齒耙擋住。兩人互相對抗,戰鬥了很長時間,無法分出勝負。這時老魔喝了一聲,眾妖兵一起圍攻。
與此同時,三藏坐在蓮花洞中,聽到喊聲震耳欲聾,便叫道:“沙和尚,你出去看看你師兄勝負如何。”沙僧舉起降妖杖出來,喝一聲,衝出去,將群妖打退回去。阿七見勢頭不利,轉身逃走,卻被八戒趕上,猛擊他的背部,結果鮮血噴湧而出,可憐一個靈性的狐狸精命喪黃泉。急忙拖過來剝去衣服一看,原來也是隻狐狸精。老魔見傷了他的老舅爺,丟了行者,提起寶劍,就向八戒砍去,八戒用耙架住。正在激烈鬥爭時,沙僧衝過來,舉起法杖猛擊,那妖物抵擋不住,縱起風雲向南逃走,而八戒和沙僧緊追不捨。大聖見狀,急忙騰雲躍上空中,取下淨瓶,罩住老魔,喊道:“金角大王!”那妖物還以為是自家敗殘的小妖在叫喊,回頭應聲,結果就被行者貼上了“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只見那七星劍落下塵埃,也重新歸於行者。八戒走過來說道:“哥哥,你拿到寶劍了,那個妖怪在哪裡?”行者笑道:“解決了!已經裝在我的葫蘆裡了。”八戒和沙僧聽到後都非常高興。
當時打掃淨化邪惡之後,他們回到洞中,向三藏報喜道:“山已清淨,妖魔已無,請師父上馬繼續前行。”三藏欣喜不已。師徒們吃過早飯,整理好行裝和馬匹,繼續向西方尋找路途。正在行走間,突然見路邊閃出一個盲人,走上前扯住了三藏的馬,說道:“和尚們要去哪裡?把我的寶貝還給我!”八戒大吃一驚道:“糟了!這是老妖來要寶貝了!”行者仔細觀察,原來是太上李老君,慌忙上前行禮道:“老官啊,您要去哪裡?”老祖急忙升起玉局寶座,站在九霄空中,喝道:“孫行者,把我的寶貝還回來。”大聖躍至空中說道:“什麼寶貝?”老君說:“葫蘆是我裝丹藥的,淨瓶是我盛水的,寶劍是我用來煉製魔法的,扇子是我為火所創造的,繩子是我勒袍的腰帶。
那兩個怪物,一個是我看管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管銀爐的童子,因為他們偷了我的寶貝,離開天界,正好是你們現在抓住他們,取得了功績。”大聖說:“老官你太無禮了,縱容家屬做惡事,理應受到嚴厲懲罰。”老君說:“這與我無關,不要錯怪了人。這是海上的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們到這裡化解妖魔,看看你師徒是否真心前往西方取經。”大聖聽了,心裡想道:“這個菩薩也太懶散了!
當初解脫了老孫,讓他保護唐僧去西方取經,我說路途艱難,困難重重,他曾經答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親自前來救援。如今卻反過來利用邪惡之物,言語不準靠,該他永世無夫!如果不是老官親自來勸說,我絕對不會將他們釋放。既然你這樣說,那就拿走吧。”老君接收了五件寶貝,開啟葫蘆和淨瓶的蓋口,倒出兩股仙氣,他用手一指,它們又變成了金童和銀童,左右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