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迦樓:現在的華夏,安土重遷,所以他們的封建官方意識形態,放棄了大海。
戈舒夜:要怎麼做,才能喚醒他們?
藍迦樓(搖搖頭):第一次大海航,是以偉大的地理大發現,和殘酷的殖民掠奪為主旋律的。華夏文明的主要政權錯過了這次擴張機會,僅有他們一部分生民自發地擴散到了東南亞和環太平洋,這還是唐宋明時代的餘韻。
朱棣時代海權貴族在內閣政治中的落敗,導致海權派在明的主流政治意識形態中被打壓。
也難怪,“海權”本來就是個十分昂貴的東西,無論是維持一支海軍常駐力量,還是維持海權的優勢,都需要鉅額的資金。
早期的海軍,或是護航武裝,都是要透過從商船中收取護航的稅費,大約至少利潤的十分之一,以此來支撐海軍武裝的運轉。這對於動輒利潤幾十乃是上百倍的遠洋航線,收取的稅費是很高的。
法國在帝政時期,財政上的短缺,也造成了海軍一直弱小的現狀。
相反,如果航線可以高額盈利,也有助於常備海軍力量的發展。
殖民地——商業航線——海軍武裝力量,(強大的海軍又可以開拓增加殖民地)
三者構成了市場、經濟和軍事實力上的正向迴圈。
可是,安土重遷和重農抑商的華夏文明,由於長期採取防守型的國防策略,對於海權意識覺醒得很晚。
比如說,華夏文明的人常常會疑惑,有些帝國為什麼要千里迢迢跑到別人國家去建立軍事基地,管別人家的閒事。誠然,這是一種霸權主義的行徑,
但換個角度,是由於海洋文明和農耕文明看待海權的方式有區別。
對於全球性的帝國來說,大海不是邊界和天塹,大海是領土和內湖,全世界都是帝國的版圖。
這是在第一次大海航的國家競爭中成為第一代全球霸主的海洋國家不列顛所創造的模式,這種海權思想,也被她的繼任者所繼承,和青出於藍地發展。
殖民地是全球化的,商業運輸路線是全球化的,所以,軍事要塞的佈局也是全球化的。
對於他們來說,不用打到他們本土,超越了他們在海上畫出的紅線,他們就已經認為是威脅,在跳腳了。
而華夏民族,還不習慣當列強呢。
華夏民族的政權是陸權型國家,水師和海上力量,長期以來的定位在於自衛、近海和周邊島嶼的防禦,距離遠洋作戰和全球戰略佈局,還有一定的發展差距。
鄭和的遠洋航行,是華夏民族涉足海權的第一次嘗試,並不僅僅是“倒貼錢揚我國威”這麼簡單。
可惜的是,在中央集權的大明,海權權貴在頂層權力路線鬥爭中最終衰落了。朱瞻基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後,大明面對北側遊牧民族的騷擾入侵中進退失據,尤其是土木之變也先對於皇帝集團的“斬首”,導致的權力中心繼承過渡的反覆的不穩定與內亂,朱祁鎮、朱祁鈺與于謙,朱見深之間派系與內閣反覆的拉鋸和清洗,統治階級自顧不暇,海權擴張就更加被束之高閣。
兵者,兇也。軍事是政治與經濟的延續,國家經濟實力如果不能支援海權,盲目的爭霸也有可能拖垮一個龐大的政權。
戈舒夜:就算你說的這些都是對的,那我也不相信,你在這場裁決之中是完全沒有偏向的!你是為了你自己的利益!
藍迦樓:是的,我不否認。
戈舒夜:你又是為了什麼?
藍迦樓:三山就要落在地上了,我必須保證此段世界線的收束——那通向我的前方的路,第二次大海航!
戈舒夜:第二次?
藍迦樓:總有一天,人類會離開孕育他們的藍色的母星,去往幽深的宇宙空間。那裡是比大海更深的幽暗,和比大海更廣闊的宇宙!
第一次啟航,舊大陸的人類離開了他們熟悉的陸地,奔向了大海,新大陸教給了他們地球是圓的,他們開始能夠拿掉思想中的桎梏,將目光望向太陽和深空;
第二次啟航,人類需要更大的勇氣,更精妙的技術,對於地球和宇宙更深刻的認知,去航向幽暗的深空!
那也是我的來處!
三億年前,肉足魚和兩棲動物離片椎類離開了他們世代生活的海洋,登上了陸地;
總有一天,地球上的生物也會擴充套件出地球生物圈,擴散至宇宙空間之中的——人類只是被生物圈選中的載體之一!
我們必須要去往大海,
我們必須要去往宇宙的深空!
我們不能留在原地!不能故步自封!決不能像第一次的封建統治者一樣,關閉邊疆和大門。故步自封是沒有活路的!
我們必須要去往宇宙的深空!
戈舒夜(突然彷彿被定住了,非常多明顯不是來自於她這個時代的認知和記憶湧入她的腦海。她看見了葡萄牙歷史館藏中關於屯門之戰的記錄和生還者名單,她所痛恨的科爾奧等人的名字和臉一一對應浮現。
第一個記錄下滿剌加、並且最終死於廣州獄中的葡萄牙人的多默皮烈士留下的對於滿剌加的繪畫,對於廣州的繪畫和記錄開始流入她的腦海中,就好像是她讀取了別人腦中的資訊似的):怎麼回事?!
藍迦樓:你是時間之外的人了,記憶全集開始騷動;
無數平行宇宙的世界線開始收束向那個唯一確定的歷史中的宇宙(讀者們,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宇宙)——
三山要降臨了!
【無頭聖女的啟示】
三山開始降落,記憶全集騷動
被秘密運送至廣州的施搖光,被西廠安置在廣州的驛館之中。
抬起頭,她突然看到很多柳條一般的白色光絲,從宇宙空間中向下垂下,像是她站在一株巨大的柳樹下面,伸出手,就能觸控到一根根柔軟、發出白光的柳枝。
施搖光用素手攬起一根光的柳枝。
突然,她周圍的世界變成一片微光中的純淨空間,驛館的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而在光的柳樹之下,背對她,站著一個女子。
那女子身材修長婀娜,如同女神的塑像;而她的頭上,戴著一個黑色的、金屬的頭盔。那女子聽到她的靠近,緩緩轉過頭。
“啊——”施搖光驚訝地用手捂住嘴唇:那個頭盔裡空空如也,她沒有頭!
“對不起,嚇到你了?”一個女子的聲音,活潑地從樹幹裡傳出。那具身軀摸索著將頭盔摘下,雙手伸入幾人合抱粗的樹幹中,居然從裡面取出一隻美麗的頭顱,自己又摸索著安好。
嚇人,又詭異地有些滑稽。
“你是……無頭聖女?!你沒死?!”施搖光不禁大驚出聲。
“看來,你看到了我的身軀被釘在樹姬之上,洛均只能將我的頭顱帶走的一幕。
不,作為使用人類軀體做意識載體,生活在正向時間河流中的我,人類安參勢,已經死了。
因為對於所有在時間中被創生的東西,無論是物質實體、生物實體、還是意識實體,都一定會有消亡的一刻。這是由時間河流本身的特徵所決定的。
也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所謂的耗散。”
“一切被創生之物都有起消亡之日?”施搖光重複著這句讖語。
無頭聖女友好地點點頭。
“但是,在那一刻,由於聖域時間結界的崩塌,我也得以瞥見‘非線性時間宇宙’的一角。
也因此,我的意識結構得到了新的載體,超越了時間,因此也超越了死亡。”
“超越死亡?”
無頭聖女點點頭:“死亡,是所有生物恐懼的源頭,也是所有意識不能理解的極限。
因為死亡是消亡,這意味著無法探知,無法驗證,就像黑洞的視界,一旦進去,就無法出來任何資訊和反饋。對於古往今來的哲學家來說,都像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鐵幕。
人類用各種宗教去解釋它,用各種想象去填補它,但那些都不是死亡的本質,不是死亡本身。
死亡本身,對於意識來說,就是“不存在”,就是“無”的世界。
(哪怕是人類的意識,亦可以看做是類似儲存、執行在計算機上的一個程式,是一種以神經細胞網路中的化學和電訊號構成的抽象結構,但是這種結構的維持是需要物質實體和消耗能量的。就像哪怕電腦關機了,硬碟上的還是有微弱的電勢差去維持儲存的資訊的,其物質實體相當於一個個半導體晶格上用電勢區別的01
但是人死了,就類似於硬碟上的電能耗散光了,無法維持儲存用的電勢差,所有的01結構資訊都丟了,就是沒有資訊了。
那人死了就是人由於器官的衰竭,缺氧等,神經系統裡的神經細胞無法被營養和支援,全死了,所有的電訊號和化學訊號、反射通路之類的全部癱瘓了。那就是“消亡”。)
意識能夠將“無”抽象為0,但是意識無法直觀地理解0
但這都是被一維有向時間所限制導致的,一維有向時間將我們限制在了0也即是死的區間,但只要意識脫離了一維有向時間,在整個時間過程中,只要曾經存在過,就不會全是0
只要曾經存在過,就能夠超越死亡。
第一次大海航,讓舊大陸的人類發現了新大陸,攔住了太陽,推動了地球;
第二次啟航,讓地球圈的生命發現了空間中的新綠洲;
第三次啟航,讓僅僅存在在一維有向時間線中的意識探知到了新的時間線——或者說新宇宙。”
施搖光突然靈光一閃:“無厚度之泉使用說明,第四類,時間流向和流速和本宇宙完全不同,甚至相悖的宇宙!”
(對於遵循熱力學第二定律單向時間的宇宙來說,耗散的結構無法恢復。資訊丟了就是全丟了,人死不能復生。
但是對於時間流向可以相悖的宇宙,恢復消散之前的結構在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做到就是了,DC是透過閃電俠跑圈)
無心聖女:“你很有天賦!
知是最大的美德。
當下一次考驗來臨,不要畏懼死亡——因為當你了悟了一切,死亡將是唯一和最後一個未知的謎題。
勇敢的人類啊,鼓起勇氣,邁向未知的世界吧!
就像是你那些勇敢無畏地航向未知的大海的祖先一樣,邁向新宇宙吧!
冥冥會獎賞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