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說著話,外面突然傳來嘈雜喧譁聲,安夢輕聲叩門,得到同意後進來通傳,“娘娘,後院的幾位庶妃前來拜見。”

常凝睩微微皺眉,“庶妃?咱們宮裡不只有一位雲答應嗎,剛搬來的?”

“嗯,小選剛過,皇上冊封了一批宮人為庶妃,皇貴妃說宮裡只有承乾宮和翊坤宮最寬敞,住的人也不多,便分派了過來。”

“永和宮呢?”

“永和宮自然是少不了的,皇貴妃原本想分四個人過去,德嬪說怕吵到了四阿哥,便消減到了兩人。”

兩人對視一眼,常凝睩又問,“來了幾個啊?”

“三位,奴才們都在搬東西,娘娘可要見見?”

雙瑤摩擦著手裡的琉璃把件,搖頭道,“不必了,讓他們回去歇著吧,等收拾妥當了再來,皇貴妃把她們安排在哪?”

“並未傳來旨意,奴才自作主張,把她們全安排在後院的側殿裡,穆嬪娘娘勿怪。”

常凝睩不在意地揮了揮手,“後面正殿寬敞著呢,給我住足夠了,她們在側殿,打擾不到我的。

況且姐姐這邊,東偏殿住著胤祐,西偏殿用作庫房,想要騰出地方來也麻煩……不過後面東西側殿加起來六間屋子,她們四人可不太好分吶。”

“雲答應是老人,一人住兩間也是應當,奴婢讓她搬到了西偏殿,剩下的一間分給幾位小主的貼身宮人,東偏殿則住著三位庶妃。”

雙瑤點頭,“嗯,這麼安排倒是不出錯,你等會照例送些賞賜,對了,我這裡還有些銀釵和步搖,樣式精緻,不適合下人戴,等會給她們分一分。”

她頓了一下,“新人進宮,也算是喜事,承乾宮的人每日賞賜兩月俸銀,也算是添添喜氣,日後更用心伺候小主。”

“是,多謝娘娘。”

等安夢告退,常凝睩對著拱了拱手,“姐姐當真厲害,如此一來,那些外來的奴才也該知道到底誰才是他們的主子。”

雙瑤淡然笑笑,“不求他們轉頭效忠於我,只求這些人能安分些,守著我的規矩,別惹出麻煩來。”

她讓人去打聽訊息,圓荷的動作倒快,沒等她用完午膳,便將這些人的來歷調查得一清二楚。

常凝睩日常陪著她用膳,兩人都沒有食不言的規矩,坐在桌上,邊吃邊聽她彙報訊息。

“承乾宮華貴敞亮,來的幾位庶妃家世都不算太低,應當是打點過的。”

“這三位裡,以滿洲正黃旗包衣萬琉哈氏為尊,她阿瑪是正五品的郎中。

之後便是漢軍旗包衣袁氏和徐氏,袁氏的阿瑪是正五品的步軍副尉,徐氏的祖父是正六品的京府通判。”

雙瑤和常凝睩同時來了精神,喲,這回竟然撈了一條大魚。

老十二的母親,萬琉哈氏,母子倆都是長壽的代表,在雍正年間默默無聞,在乾隆年間卻是屢屢被提及。

這位只比康熙小七歲,卻活到了乾隆二十二年,靠著壽命送走了所有的故人和曾經的敵人。

識時務,能忍住寂寞,常凝睩挺佩服她的,換作是她,在宮裡是一天都過不下去,與其死撐著不如早點嘎。

不過她在雍正二年便被十二阿哥接回府中奉養,每逢歲時節日,乾隆必會將她迎入宮,為她賦詩獻壽(這一點就大可不必),在親王兒子府上享受老封君的生活,想來她過得應當挺自在。

“萬琉哈氏年歲不小了吧?”

圓荷微微抬頭,有些驚訝道,“娘娘料事如神,萬琉哈氏庶妃早年便入了宮,只是一直在乾清宮當侍寢宮女,未曾得到晉封。

還是前幾日皇貴妃說最近宮裡難得見到新面孔,皇上這才放了一批宮女進後宮,也算是有了名份。”

最重要的是成了庶妃便有懷孕的資格,倘若有幸誕下皇嗣,不論男女,總歸有個依靠。

“袁氏和徐氏呢?也是從乾清宮出來的?”

圓荷搖頭,“這兩位都是從宮女裡挑出來的。”

常凝睩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雖說當年為了嗑cp惡補了不少知識,但只比普通人強些,對康熙後宮瞭解得並不全面。

袁氏和徐氏,聽上去都怪陌生的,看來往後大機率不會出頭,連個嬪位都混不上。

“你去打聽一下,永和宮裡是不是分去了一位章佳氏。”

圓荷辦事利索,早就順便把其他宮裡的新人也調查過了,“娘娘莫不是早有準備?永和宮的確有一位章佳庶妃,也是從前做了侍寢宮女,聽說還頗為受寵。”

皇貴妃的心思昭然若揭。

常凝睩瞭然點頭,胤祥的生母就位,宮裡的重要角色差不多齊了。

用過午膳,雙瑤沒有再推辭,於正殿接待了幾位新人。

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美人,長得都在清秀以上,其中萬琉哈氏出彩一些,年紀雖然比不上新人嬌嫩,但到底是康熙親自看重的,自有一番獨到的韻致。

體態豐盈窈窕,眉眼透著籠著巫山雲霧般,氣度沉靜嫻雅,觀之可親。

袁氏的樣貌略微遜色,但膚色極白,如凝脂般,白裡透著粉,徐氏在她身邊都顯得面色發黃。

不過她的五官更精緻,尤其是一雙眼睛,藏著一泓清泉般,眼尾往上翹,平添了一絲嫵媚。

三人恭敬地跪地磕頭,“參見淑妃娘娘,穆嬪娘娘。”

“起來了,既然到了承乾宮,以後都是自家姐妹,不必如此多禮。”

她們被各自的宮人扶起來,端正坐在黃花梨的扶手椅上,都有些拘謹。

“本宮這裡不用每日都來請安,更不用你們近身服侍,每月來聚一聚,陪本宮說一說話就足夠了。”

“是,謹遵娘娘教誨。”

三人心裡暗自一喜,都說淑妃最是和善,無論對奴才還是自己宮裡人都是如此,如今一瞧果然傳言不虛。

有些娘娘可是最恨有人爭寵,拘著不讓人出來就算了,更要提在身邊日日立規矩,當成奴才使喚,實在是折磨人。

喝茶的功夫,幾人抬頭看到兩位娘娘的臉,都是暗自一驚。

淑妃不必說,戴佳大人的美名京中誰人不曉,就算她們在閨閣中也聽聞過,作為他的女兒,淑妃不愧是排在前頭的國色,姑射神人,天姿靈秀,不外如是。

令她們驚奇的是,穆嬪名聲不顯,聽著是不怎麼得寵,等閒見不到皇上一面,靠著家裡的功勞才得以封嬪。

原以為她貌若無鹽,沒想到也是個黛眉杏目,面賽芙蓉的美人,比她們強多了,為何皇上不喜歡呢?

難不成這位是在什麼地方惡了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