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9日,北平戰事吃緊,國民黨軍隊逐漸撤離、退守保定的訊息一經傳出,引發國內一片譁然
即便上海當局、英美租界、法租界接連釋出告示,再三承諾戰爭不會打到上海,可民眾的反抗之心再也壓不住了
杜飛:“北平戰事吃緊,可能要守不住了”
何書桓:“什麼?如果北平守不住,整個華北地區就統統保不住了,日本人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我想上海捲入戰爭已經是再所難免的了”
主編:“我要召集志願軍,到北平戰地去進行採訪,你們誰去?”
眾人:“我去!我去…”
大家爭先恐後的報名,國難當前,即便前方就是戰場,但任何一個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國人,都不會選擇臨陣退縮
而另一邊,上海的大街小巷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活動,最先組織遊行活動的就是上海各大高校的學生
報童“號外,號外,號外,北平淪陷,華北地區戰事吃緊,我軍和盧溝橋共存亡…”
學生:“反對日本人侵略我們的領土!反對壓迫、反對剝削!我們要為我們的國土流血!抵抗侵略,還我河山!打倒漢奸!打倒賣國賊!中國人萬歲…”
學生:“我們要為自由而戰,誓死保衛盧溝橋!民族存亡已到最後關頭,中國人民醒來吧,為民族自尊而戰!”
接到訊息的杜飛等記者迅速趕到現場,用相機記錄下了這些為了捍衛民族榮譽、喚醒同胞良知,而直面日本人冰冷的機槍和坦克,毫無畏懼之色的一張張稚嫩卻堅定的面容
同年11月12日,日本的鐵蹄終於無情的踏碎了上海的堡壘,上海淪為戰區
兩個月前,何書桓已經帶著依萍的思念和眷戀,踏上了前往北平的列車,杜飛和爾豪雖然有心同往,卻也知道他們還有同樣重要的事情要做,還有陸家那一大家子的老老小小要守護
而如萍、依萍以及陸家的所有人也都沒有閒著,大家都在儘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想為這個支離破碎的國家做些什麼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來到了1945年,當廣播中一遍遍迴圈播放著日本裕仁天皇發表的《終戰詔書》時,舉國沸騰歡呼,慶祝日本無條件投降
得知訊息的那一刻,陸家老老小小全都喜極而泣,他們已經等著一天太久了,久到他們送走了老驥伏櫪卻仍一息尚存、最終為救人而與日本人同歸於盡的父親陸振華、送走了積勞成疾、又在陸振華死後鬱鬱寡歡沒多久就隨之而去的傅文佩,以及終於整整齊齊的盼回了從戰場上載譽而歸的杜飛、爾豪和書桓
原來,在見識過北平的慘劇後,何書桓毅然決然棄筆從戎,選擇奔赴戰場,在他的書信傳回陸家後,大家除了擔心,更是由衷的敬佩
尤其是杜飛和爾豪,他們與書桓一直是報社最強的三劍客,如今書桓投身戰場,他們怎麼甘心屈居他後呢?可是上海已經淪陷,危險無處不在,現在他們是陸家唯二的頂樑柱,如果他們走了,剩下這一群女孩子,又該怎麼辦呢?
如萍看出了兩人的心思,主動提出與秦五爺結盟,秦五爺雖黑白兩道通吃,可他骨子裡是個有良知的中國人,一直在盡己所能幫助運送藥品和軍人
所以如萍一早就利用美人面和秦五爺達成了合作,再加上依萍的關係,秦五爺自然很樂意照看“滿門忠義”的陸家幾分
而今,杜飛他們三個全須全尾的從戰場歸家,對於提小吊膽了好幾年的幾個女孩子來說,無異於是最好的訊息
後來,如萍和杜飛、依萍和書桓、方瑜和爾豪,三對有情人在同一天共同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經歷過生離死別,這幾個年輕人的心早已經緊緊貼在了一起,成為了密不可分、真正的一家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