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提出的辦法很簡單,從常北國的兒子常泰入手。

常北國疼愛自已兒子,這個訊息在匯川縣的上層並不是什麼秘密。其實說起來,這樣的事情在上層反倒是正常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嘛,又有誰規定,官員的親屬就不能是人才?

常泰既然在縣統計局任職,那麼統計核查一些資料就是他的份內工作。

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常泰的工作出現了重大失誤。

以至於由常泰核算的資料,在縣政府的工作會議上,被副縣長龐華才指名道姓的批評了。

事後,統計局局長親自找到了常北國,沉痛的告訴常北國,統計局不能繼續任用常泰了。

但是,統計局局長也隱晦的告訴常北國,似乎龐縣長那邊還有迴旋的餘地。

雖說常北國是什麼時候去找龐華才的,李強他也不知道。但是很快,統計局就撤銷了對常泰的處分,而常北國卻擔下了那筆裝置更新款的責任。

李強的交代讓劉向知道了,為什麼在自已找到的那段影片中,常泰為什麼會對李強那麼說了。

而從事後常泰的反應來看,常泰肯定是和常北國談論過這件事情了。

然而,常北國在聽說了這些事情之後,他並沒有站出來扛下這一切,而是選擇了自殺。

“在臨死的時候,他一定看透了許多吧,不然……”

這是常北國在用死亡進行抗議。哀大莫過於心死,他不願意一次一次淪為別人的提線木偶,所以,他選擇了死亡。

這大概也是常泰對於自已父親的死所不能理解的地方吧?

所以他才會在事後那樣的反應,並不是悲哀常北國的死亡,而是因為常北國的死讓他自此以後仕途斷絕。

冷血……

這是劉向對這些人唯一的看法。

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劉向突然明白了常北國自殺真正的原因。

他選擇在袁琞討薪被捕之後自殺,就是將自已的死當成了一個導火索。

常北國一死,以龐華才為首的貪腐集團必然想要息事寧人。所以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將袁琞的事情儘快壓下去。

所以,是常北國救了袁琞。

而且,常北國相信,一個政府正科級官員的自殺,必定會引起不小的波瀾。

一旦上級啟動調查,則很容易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搞個清楚。

常北國也一定知道自已妻子的性格,在沒有一個說法的時候,白友珍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而李納,就是常北國留下的後手。只要有紀委的介入,李納手上的材料,足以扳倒文教局的一批官員。

只要文教局的這些官員出事,那麼副縣長龐華才也一定會被曝光。

這是一條線上的螞蚱,只要抓住一個,就能帶出一整條線來。

劉向不禁為常北國感到可惜。

這是一個聰明而又有能力的官員。但是,環境竟然讓這樣一個人,將自已的才智放到了這個地方。

常北國自殺,如果上面沒有啟動調查,那麼他的死保住了兒子常泰、出納李納,還有那個袁琞。

而一旦上級啟動調查,那麼他的死就變成了一種控訴,不管事後的調查結果怎樣,他至少能拉一些人陪葬,而常泰也能安安穩穩過下去了。

李強之後,被工作組請到紀委的是陶德鄶。陶德鄶本來已經聽到風聲了,他是在去機場的路上被攔下的,要是晚一步的話,很可能就讓陶德鄶給跑了。

陶德鄶的妻兒都不在國內,他是一名“裸官”。好在是,劉向及時想到了這一點,及時將陶德鄶留了下來。

陶德鄶倒也乾脆,自知跑不掉了,立刻選擇立功,將他所知的匯川縣情況全部交代。

劉向帶著所有的卷宗交給了向海涯。

在他看來,這次調查其實並不需要他。只要任何一個紀委官員,隨便將涉案的某一個人請到紀委談一下話,都能拿到這些材料。

只不過,似乎沒人去這麼做……

接下去的事情,已經不需要劉向了。向海涯全面接手了這個系列案件,這起案件上面已經定性了,怎麼處理就看向海涯的了。

這起簡單的案件,劉向也算是功成身退。

不久之後,匯川縣便經歷了一次人事大變動。原副縣長龐華才被雙開,移交司法進行審判。

而隨著龐華才的落馬,匯川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無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這些都不是劉向要關心的事情了。

他被鄭亞橋拖到了另一起案件中。

川陽河,是天海濱江區最長的一條河流。

就在昨天,有人在川陽河中發現了一具高度腐爛的屍體。

川陽河很長,發現屍體的位置已經位於川陽河的下游。這裡是住宅區,經常有人在河邊垂釣。

發現屍體的就是一群釣友。據這些釣魚人訴說,屍體是順著水流飄下來的。屍體身上沒有捆綁任何的重物,就這麼自然的漂浮在水面。

經刑偵支隊的法醫檢驗,屍體是女性,年齡在20歲上下。同時,屍檢報告顯示,死者是被鈍器擊殺後投入河中的。

從屍體的各種表現,死者的死亡時間應該不超過48小時。但是,屍體的臉部高度腐爛,疑似被淋過高強度腐蝕性物質。

鄭亞橋之所以找劉向幫忙,就是因為在這起案件中,警方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到拋屍地點。

找不到拋屍地點,就無法找到案發的第一現場。

“屍體身份能確認嗎?”

要是能確認屍體的身份,那根據死者的平時的活動範圍,還能儘快鎖定可能的拋尸位置。

“不能,屍體的臉部和手指,都被強酸腐蝕了。做不了面部和指紋識別……”

“強酸,哪種強酸?”劉向皺眉問道。

鄭亞橋無奈的回答,“不知道,在水裡泡了這麼久,哪裡檢測得出來。”

劉向拍了一下自已的腦袋,是自已犯傻了。

在沒有任何的線索下,劉向只能用一種笨辦法。

他透過系統調取了兩天裡的川陽河水文資料,以及兩天內的天氣情況。

根據風力和水流速度,劉向大致在地圖上畫出了一個圈。這個圈中的地點,就是可能的拋尸位置。

然而,他馬上就對結果產生了懷疑。

因為這個圈位於鬧市,而且還有一大部分屬於天海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