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左手,檢視前臂內側的戰術手錶。7月14日14時24分。從幽冥穿越光門到達這個位置已經過去了12小時。我們已經完成了我們縱隊時空傳輸塔的設定。我收好終端機然後將資料介面從傳輸塔資訊介面上拔出。

“老陳,搞定了嗎,搞定快撤”徐重剛,重灌步兵,裝備D2型強化外骨骼,有兩個肩部外掛點,全裝甲包覆。

“好了,撤”

將步槍從背後移到身前,雙腿微曲,用力蹬出,同時身上的A1型輕型外骨骼的助推器啟動,將我迅速從原位置推離。高塔護盾重啟完成。白色光幕重新升起,將我們隔離在外。

天空是異樣的紅色,黑色的星空點綴在紅色如烈焰輻光一般的天空裡。

閃耀著幽藍色電弧的蟲族分泌物團從蟲群中發射出來,在快速掩體的外部爆開,將內部的黏液潑灑在掩體上,迅速發出嗤嗤聲,開始腐蝕掩體,電光閃過。轟地一聲,黏液劇烈燃燒引發了爆炸。

30mm電磁炮正在進行自控性短點射,將靠近防線的兵蟲擊殺。

99A的主炮則不時地轉動著,根據無人機的即時資料傳遞進行瞄準,預防裝甲兵蟲靠近。

到達這裡時,這裡就已經處於戰鬥狀態,原住民正在使用簡陋的武器和低階兵蟲周旋,而隨著我們到來,迅速絞殺了數量不多的兵蟲後,就開始了傳輸塔的搭建。

駁船樣式的飛舟船身與尾部脫離尾部首先落地,發出巨大的聲音,船身與尾部間距拉長然後頭部翹起,將塔身舉起,緊著著船身的兩邊外側1/4繞塔後移,吸附到塔身上後,在底部與船身部分結構完成對接後,整個船身下墜,將塔中心的突起物插入船尾變形成的凹槽裡。

船尾結構一分為四與塔的四個支撐柱結合,開始向下打洞。中間只剩下一個倒立錐形立柱結構。

短短10分鐘內,我們的塔就已經完成建造。

我們整個縱隊則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圓形,12個平臺中的部隊被放置在了圓形的各個不同方位上。將一座城市圍繞在其中。

隨著所有的駁船完成形態轉換後,我們開始一邊清理兵蟲一邊佈置防線。

掩體構築車輛開始掘土,並將土石抬升倒入尾部艙室中,經過擠壓,注入粘合劑並完成外部襯網處理後,一塊快速掩體就完成了。

無人機平臺迅速展開,20架各式無人機在2分鐘內就開始了情報收集工作。

而我們則迅速開始穿著外骨骼。每個人從裝備運載車中領到了一個裝備箱,箱體上寫著:A1型輕步兵支援外骨骼,此面朝上。而重灌步兵分隊的戰士則直接進入運載車穿戴重型強化外骨骼,或者說已經可以成為動力戰甲。

A1型外骨骼和21世紀早期外骨骼類似,除了胸部增加了裝甲區在四肢和頭部也設定的外部懸吊護甲和資訊化作戰頭盔。右肩背部裝備架可以轉換為武裝模式,將副武器作為外接武器使用,或透過作戰頭盔進行視野盲區偵查警戒或作戰。

由擬核效應電池功供能,可以長期起到作戰支援和短時間爆發的作用。並且可以以報廢電池為代價,開啟30秒抗重力效應狀態。

頭盔戴上之後,資訊傳遞即開始。

“下面是戰鬥簡報,經無人機確認,已經到達指定地區並完成時空傳輸塔搭建,”

“區域編號2983-2951-cn132是第2983輪迴與第2951輪迴的衝突區域,地區主體為2983地區類似華夏江南地區某市,城市多數建築有明顯損毀,靈盟資訊認為因為時空衝撞曾發生8級以上地震,併產生時空隔離,由神約與天宮轉移時空囊泡對該區域起到了保護作用。原住民自救後發現被困,發生暴亂最終導致時空共振塔設定失敗,蟲族在回溯時發生不可預知的事故,徹底失去控制,進一步打亂了整個計劃。”

“整個作戰區域由15個分散的防禦配置組成,其中本區域位於東偏南60度左右5點鐘位置,相鄰作戰單位為歐美聯合志願部隊2團1營和人類文明聯邦志願部隊2師3團2營”

“此區域,戰地指揮位於吉安號空天護衛艦,頻道架設完畢。”

“以下為敵情介紹:蟲族,2級生物文明作戰叢集,原本為人族盟友,失控後開始攻擊所有異族單位。不要試圖與其交流,有多種殺傷形式和數十種作戰單位”

同時頭盔顯示器中開始展示兵蟲圖例與作戰影片資訊。

(估計沒人喜歡以這樣的形式水字數,之後遇到了該描述的就描述,這裡省略)

“現在同步計時,7月11日18時0分,將於8小時後啟動時空傳輸塔進行時空同調,準備啟用時空共振。”

“注意,傳輸塔能量形式對蟲族有吸引作用,防衛部隊需要防守至少48小時,直到共振完成,本時空會整體完成同調,與2983號輪迴一起同幽冥建立連結。所有部隊即可透過時空共振直接撤離。”

“撤離計劃2,作戰失敗,共振失敗,所有部隊需要前往戰區中心透過固定傳輸門撤離。”

“其他作戰資訊已經下載到單兵裝置,可以自行檢視。簡報完畢”

我選擇了區域全域性地圖進行觀察。

整個地區是一個半徑73公里的圓形隔離區,其中7點到11點是所謂的直接衝突區域,有大片山地呈現出朦朧狀態,數條溝壑分佈在城區內,將城區分割成數個部分。我們志願部隊在城區外構成一個半徑為23公里的環形防禦線。

共振區核心區域似乎是整個區域最完整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