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霧霾
末世天災之重生後宅起來 羊大長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連續三天,大霧把整個大地籠罩的嚴嚴實實的,由於霧靄的遮擋路上沒有車子行駛,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人走著。
經歷過幾次天災人們的適應力變強,除去一開始驚慌害怕,到現在沒有增長很多患上感染病的人,大家覺得出門做好防護工作就可以了。不能因為這霧霾不散,人們就不出去工作吃飯,慢慢的有人繼續外出,只要戴上口罩行走時慢一點看清路就可以正常出行。
不是所有人都戴著醫用口罩,一個口罩一積分,這種口罩最好用上一次就丟,對於基地來說沒辦法提供這麼多人使用。很多人就如蘇南那樣裁掉衣服制作口罩,但蘇南每天線上上搶購口罩,他們是打算一次性的用完沒辦法再用自己做的,而那些人覺得自己做的口罩厚實用一次就扔太浪費,他們把用過的口罩拿去洗乾淨又繼續用。
葉星在手機上看見基地裡不少人戴著自制的口罩出門,自己做的口罩不如醫院專用的口罩貼合臉難免會有很多霧霾吸入口腔。他不懂這種口罩只是看著可以阻擋其實起不到什麼作用終究還是醫用口罩更好,一般人沒有做好防護都是能不出門就最好不出門。
傳染病的爆發是在霧霾的第四天,基地網路上一則影片一位母親抱著生病的孩子痛哭,她跪在地上哭著懇請有沒有人能救救她的孩子,說自己的孩子在昨天就感冒咳嗽,今天轉為發燒身體痠痛,她想把孩子送去醫院,可是醫院人滿為患排不上號,醫護人員說裡面已經沒有床位。這一條影片看著讓人心酸可憐那位母親,隨後不止不少相似的影片發出,上面得到訊息每個國家都爆發感染病。後面大家也意識到今天自己的小區好像都有幾個人生病送到醫院,受地震影響尋山基地有幾家醫院坍塌,如今醫療資源匱乏、醫護人員緊張,基地召集醫學生只要是學過醫的都可以到醫院幫忙,而其他受損比尋山區嚴重的基地只會更加缺少醫療資源。
“我們收到x、y市的訊息,他們那裡也有不少人爆發感染病。”葉官員說道。
“x市和y市一直是我們打算在末世天災中提前建立的基地,為了提供各基地補給物資的後勤庫,可現在出現連神秘人都無法預測的災難,也是打的我們措手不及。你通知管理這兩市的人,儘快想辦法得知是什麼東西讓人患病病研究疫苗,再讓每個基地對生病的人進行隔離控制好病毒。”主席一臉愁容的說道。
“好的,主席,我這就去下發通知。”葉官員說完就離開辦公室。
葉星看著網路上各種訊息,也知道基地在搭建臨時醫院召集學過醫的人,怕陳卓會響應號召過去,“哥,你會去嗎?”
陳卓知道他指的什麼“不去,我學醫並不是因為想去救死扶傷,而是不想在面對重要的人生病自己什麼都不懂什麼都做不了,對我來說你最重要。國家還沒查清是什麼病毒,病毒又是怎麼傳播,我不是無私奉獻的人不會冒生命危險去救不認識的人。”
葉星從沒想過原來陳卓學醫不是為了救更多的人,見陳卓不會跟著出去救援,他就放心了。
網上鋪天蓋地都是各種關於傳染病的影片,醫院放眼過去全是人,床位不夠有的人直接靠牆坐在地上掛著吊針,但仍有人連打針的機會都沒有,醫護人員忙到腳不沾地,不管你是不是肺部呼吸道門診的醫生護士都被傳喚去幫忙。
病毒的爆發讓大家不敢再出門,他們只能躲在家裡希望不要被感染,祈求國家趕緊研發出疫苗。基地不再是跟之前一樣提醒群眾儘量不要出門而是變成強制性停止人們外出行動,通知每個地方務必待在家裡,如果身邊有人出現發燒咳嗽症狀的人及時上報,他們要把人帶走隔離。
剛好起來沒多久的基地又遭到重創,除去必要的糧食、藥品、口罩生產幾乎所有產業停止工作。國家釋出通知,這場病毒可能與霧霾中的某物質有很大的關係,所有人沒有穿防護服不要出門,如有人生病先上報小區管理人,社群再去聯絡醫院,會安排人把生病的患者送進醫院。
居委會告知小區所有人情況後,基本上所有人都會遵循上面的安排,但在醫院被病痛折磨得不到救治的人處在絕望當中,崩潰的打罵醫護人員,聚眾醫鬧破壞醫院公務,這些心態極端的人被軍隊的人制止,沒有擾亂人心的人醫院又恢復死氣沉沉的樣子。
所幸基地的建立有軍隊維護社會秩序,有國家管控人性還不會徹底失控,大家在家裡至少比在戶外安全透過網上的到訊息。
此時霧霾已經來了一個星期還沒有一點散開的跡象,外面的細雨不記得下了多久。白逸明和媽媽看到網上的訊息十分擔心哥哥跟爸爸,他知道那兩人不會回家待著,哥哥更是會在外面到處奔波。發訊息給哥哥,白逸傑只會說自己穿著防護服會小心行事,然後讓弟弟照顧好母親不要出門。
房間裡一片黑暗,陳卓在一起睡熟了,葉星給他拉好被子躺在床上睡不著,這是他不曾經歷過的如果霧霾一直不散不斷有人感染,基地的秩序能維持好嘛,要是人人自危基地提供不出食物,連軍隊都管不了社會秩序遭到破壞,小區一定會有一群人到別人家裡搶劫。葉星空間裡雖然有兩人準備的防護跟武器,有長棍、刀子、頭盔、電鋸、鐵錘、網上買的防彈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人數眾多他們會聽話交出一點食物以全保命,他就這樣想東想西中睡去。
人們在家能吃的東西基本所剩無幾,居委會再次對還住在小區的人進行人數統計,允許大家線上上購買食物第二天會送到你所在小區樓下。到現在兩人堅持每天都在家裡跑步,葉星的身體素質好上很多,至少到現在還沒有生過病,陳卓開始在家裡辦公研究基本資訊科技參與不了國家技術研發和維護地基網路安全。
兩人回到極寒來臨時那樣足不出戶,葉星已經習慣了宅在家裡無聊時會給自己找事做,陳卓能陪在葉星身邊怎樣都行,幫他打理書房一地的菜,清理次臥的雞圈。
葉星他們正看著以前熱播的電視劇,聽見樓下傳來哭鬧的聲音,一人拿著一個望遠鏡站在陽臺往樓下觀望,他們住在十二樓又有大霧掩蓋,不拿望遠鏡根本看不清下面的情況。葉星看見那是帶生病的人去隔離的車,這是他看見開來小區接人的第十輛車,幾乎每天都能聽見樓下的哀嚎。雖然根據基地觀察這病毒傳染人的風險不大,但為了避免更多人患病要進行隔離治療,只允許一位家屬跟車走,被帶走的人能不能活著回來還不一定,所以當人被接走時那些家人才會哭的如此傷心。因此有的人家裡有人出現感冒咳嗽的症狀覺得都沒有出門怎麼會感染病毒,便會隱瞞家裡有生病的人,但住在隔壁的鄰居總會聽到那麼點動靜,怕自己會被感染就舉報誰家有人感染,要求社群立馬上報。
這個社會上不乏那種自己不好過就不讓別人好過擁有報復社會心理的人,葉星小區裡就有一個人,因為自己患病認為治不好隱瞞不肯去醫院,想拿起石頭把鄰居家的窗戶和住低樓層的窗戶都砸破,但是他發現國產玻璃的堅硬不搬大塊石頭根本砸不壞,他就拿去工具去撬別人家大門的門鎖,等有人發現時他已經敲壞十幾家門鎖。
最後是幾個熱心腸的人出面把人制服,交給士兵才解決了問題。
發生這樣的事情那些門鎖被弄壞的人家心態都崩潰了,要是窗戶被砸壞家裡全是霧霾遲早要感染病毒,大門鎖壞掉豈不是別人輕易就能進門搶劫,他們只能搬家裡的沙發衣櫃堵著。在外面出行的人都是穿著防護服計程車兵和居委會的人,即使有防護服也格外注意安全,就怕被有心人把防護服弄壞。
受害的人恨不得把那男人打死,家裡沒有口罩、防護服的家已經是他們唯一的避難所,要是窗戶砸破他們這些人又該怎麼活。
葉星在群裡問蘇南、季遠、白逸明家有沒有事,得到訊息放心那男人是隔壁一棟樓的沒有來得及撬我們這邊。看著這些訊息葉星慶幸道:“還好我們家住的樓層高還換上防彈玻璃不用擔心別人砸窗戶,大門也有防盜門和鐵門不會輕易被撬門。”
陳卓點頭,外面的動靜也消停變得安靜,撬壞的大門無法復原,他們還能躲進房間裡。
陳卓在廚房已經裡做了好幾天的包子放空間裡,今天打算包餃子,他低頭揉好面摘劑子,叫葉星過來一起包餃子免得一個胡思亂想。陳卓把劑子擀好皮給葉星包,他擀皮的動作既熟練又快,葉星是真的沒有一點廚藝天賦在身上,葉星包的餃子雖然餡都在裡面外形卻不大美觀。陳卓擀完皮跟著一起包餃子,包的夠蒸一鍋餃子時讓葉星去燒水準備蒸餃子。兩人蒸好的餃子一半收空間裡一半放外面自己吃,以後食物短缺要是葉星在外面肚子餓了悄悄的在嘴裡塞一個餃子也不容易發現。
晚上就不勞煩陳卓再做晚餐,吃著下午做好的餃子,蘸著醋一起吃。
第二天醒來,葉星感覺昨天晚上好像聽見有人叫,但他太困了加上陳卓讓別管繼續睡覺,所以不知道昨天晚上是發生什麼事。陳卓讓他去刷牙問:“早上想吃什麼,我給你做。”
葉星想一下道:“只要不是雞蛋餅跟雞蛋有關的都可以。”都吃了不知道多少天的雞蛋餅,再好吃都會膩味的。
陳卓從冰箱拿出吐司、西紅柿應聲答應道:“那就吃吐司搭配牛奶。”
葉星洗漱完坐餐桌上拿手機刷大群小群看聊天記錄,大概是有幾個社會毒瘤不知道在哪裡得到訊息知道葉星隔壁一棟樓有十幾家人門鎖壞的,想進去偷竊。有幾家人堵門的東西太重推不開,換到可以開門的家裡去廚房冰箱找吃的,被出了上廁所的女人發現,幾人發生爭執把一個男人給捅傷,偷竊的人見勢不妙帶人就跑。最後那個受傷的男人因傷及要害沒有及時治療身亡了,幾個家屬在那哭的悲傷。
葉星嘆了一口氣道:“哥,你知道嗎?昨天隔壁有人入室搶劫,有一男人直接被捅死。”
陳卓切著西紅柿說:“知道,我比你先醒看見群裡訊息,你記住以後如果對方人多除非緊急情況不要硬碰硬。”
葉星想上輩子他差點被捅後門應該算緊急情況,心不在焉的說:“知道了。”
陳卓看他敷衍的回答只當因為這訊息情緒受到感染沒有多說什麼,把早餐端到桌子上道:“吃吧,別想亂七八糟的。”
發生砸窗、撬門、搶劫的事後,怕還有報復社會的人出現,很多居民把床板拆了釘在窗戶上,畢竟窗戶砸破他們可就沒有地方待了,後面抵上重物。季遠、白逸明和葉星在同一層倒不必擔心窗戶,只加固房門,蘇南那一層三家都不太熟,以防萬一找木頭凳子腿拆了加固窗戶,把冰箱推到門後。
即使這樣做卻挽不回失去丈夫的女人,她像失心瘋般拿著菜刀到居委會看見人就亂砍,幾位工作人員被菜刀劃破防護服劃到肉裡。士兵立馬控制住發瘋的女人,因為防護服被弄壞他們不能送受傷的人到醫院,所幸躲避的快傷口不深只需急救包消毒包紮就可以了。
這件事得到社群的重視他們加強小區防護,禁止閒雜人等道居委會辦公點,禁止居民超過十二點出家門,基地也很給力現在因病毒爆發人手不夠,還是派一個士兵拿槍在小區樓道巡邏減少有人犯罪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