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第二日,李青山便託專為人找工的牙子尋到了一個合適的婦人,和他娘差不多的年紀。
這婦人姓苗,平日裡一直在家操持家務,因為花點錢就要開口問男人或兒子要,所以一直想賺點屬於自己的錢。
甫一聽現在有這麼個既不耽誤她操持家中活計還能賺到錢的活,想也不想就要來。
這樣專替人找工的牙子都是本地人,在縣衙也都是記錄在冊的,都是做的長久生意,在意口碑的,倒也不擔心他坑人。
牙子將人帶給李青山和叢春花看。
叢春花見這苗姓婦人頭髮梳的整齊、衣裳乾淨、指甲縫裡也乾乾淨淨的,心下滿意,便笑著道:“那先幹兩天試試吧。”
苗姓婦人從早上到現在一直懸著的心在看到這個無比和善的笑容後,一下就放了下來,露出了個羞澀但又充滿期待的笑,“我一定會好好幹的。”
而這苗姓婦人也確實沒叫人失望,話雖不多,但做活很是乾淨麻利。
有了她在,叢春花和李素芝到了生意最忙的那一陣兒總算是不手忙腳亂了。一人稱重一人切塊一人涼拌,三人分工明確,效率大大提升。
麥收這日,李青山比以前起來的更早,殺完豬後將肉送到鋪子裡,便在城門口將在那等著的四個漢子接了回來。
一桶加了些鹽能防脫水,一桶是用薄荷葉泡的,入口清涼、清熱解暑。
“傻了?”柳魚不禁失笑,待看清楚他那張曬得通紅且俱是汗水的臉後,心頭微動,掏出帕子要給他擦臉。
而後過了幾日,終於到了一年當中最辛苦的時候——割麥子。
“兄弟們要是累了,就歇一會兒,到地頭上喝喝水,咱們午時正刻準點開飯!”
這幾日因著涼粉利太大,鋪子一日少說都能賺三百四五十文,再加上李青山每天都要殺的一頭豬,加起來利錢能在五百文左右。
其中兩個性格略跳脫的漢子,還跟著叫好,心中不禁想這回是遇到好的主家了,應不會再因為累狠了稍歇一會兒就被扣工錢了。
天氣熱,從家裡到地裡這段路也不算近,李青山提水從家裡出來之前是千叮嚀萬囑咐不叫柳魚過來這邊的。
還好柳魚提前想好了藉口,“我來摘胡瓜的嘛。”
這樣一來九成熟的麥子水汽就大,怕發黴,收完之後就得馬上拉到打穀場上晾曬才行。而偏偏這時候又是最多雨的時候,所以又有常言道:“麥熟一晌,虎口奪糧。”
那若是因著麥收耽誤鋪子的事,就很不值了。
誰成想“作精”李青山聽到這話反而不開心了,“哼!”
柳魚難免牽掛他,藉著要到地頭上摘胡瓜好做午食的藉口,帶著剛剛晾溫的綠豆湯過來看他。
柳魚被他逗笑,背過身子擋住可能會看過來的視線,伸手戳了戳李青山的腰,質問他:“哼什麼哼?”
除卻半畝地的棉花和半畝地的苧麻,一共十四畝地的麥子,這活一天干不完,因此四個漢子都自帶了鋪蓋,到時候便直接睡在麥地裡,順道也包著看麥子。
所以日前,李青山便在縣城僱好了四個漢子。早早與他們說好的,按畝算錢,一畝一百二十文,管飯。
李青山也是苦日子過過來的,很能懂得體諒別人,在給四個漢子按畝劃了地後,他便回家提了柳魚一早晾好的兩大桶水過來。
這會兒的李青山也反應過來了,瞧著他要彎腰,立刻站直了,接過帕子自己擦了擦臉,滿眼都是笑,“不是跟你說別過來了嗎?”
李青山割麥子割得太投入,等柳魚走近了還愣了下神。
常言道:“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九成收。”便是說麥子若是等全熟的時候再收就會減產。
收麥如救火,即便是僱了人,李青山也沒歇著,照樣抄起鐮刀埋頭幹活。
李青山的眼睛這下徹底彎了,忙拉過一旁成捆的麥個兒扶著柳魚坐下問他:“沒再難受吧?”
打前個兒起,柳魚早起聞到他殺豬的血腥味兒就有些不適了,急得李青山忙去縣城醫館拉著老大夫問了一通。
“沒。”柳魚搖了搖頭,道:“早上喝了薑湯就不難受了。”
這喝薑湯的法子就是老大夫教得,不過說只對一部分人有用。幸運的是,柳魚就在這一部分人當中,但李青山這個偏寵他孩兒的,非說這還是他孩兒聽話的緣故。
一聽柳魚沒再難受李青山更高興了,伸手摸了摸柳魚肚子道:“那就好!”
柳魚淺淺一笑,掀開籃子上的布,取出從家裡帶來的小瓷碗,倒綠豆湯給李青山喝,“我放了好些糖,還在涼水裡稍稍湃過了,你嚐嚐。”
“肯定好喝!”李青山接過就猛灌了好幾口。
送來的綠豆湯是柳魚特意濾過的,綠豆已經很少了,直接能當茶水飲。甜甜的,又非常清香,偶爾嚼到完全開花的豆粒,很是軟糯可口。
李青山喝綠豆湯的功夫,柳魚轉頭朝陳家那邊的地裡看了看,沒看到何氏,便問李青山:“何氏沒來嗎?”
“沒。”李青山將剩下的那點碗底子喝光了,才疑惑道:“我剛剛聽說的是,她被送回孃家了。”
叢春花近來忙著在鋪子裡賣涼粉回家很少,所以李青山他們家得到村裡這些雞毛蒜皮事兒的速度就比別人慢了好些。
“好像說是她把老陳頭給打了,老陳頭忍無可忍把她送回孃家了。”
其實他記著小的時候也有過一次這樣的事,不過那時候陳家三個兒子還小,最後的最後還是老陳頭服軟又去何氏孃家將何氏接了回來。
但據說這次不一樣,老陳頭送人的時候,陳四不在家,其他三個兒子都沒攔著。
想來,這陣子也是被她攪得實在心煩。
聽罷,柳魚懶得再問何氏的事,又給李青山續了一碗湯後,問他:“中午想吃什麼?”
夏日裡做飯在灶臺邊烤著可是熱,且一下要做這麼多人的飯,並不輕鬆。
李青山跟柳魚說:“隨便做點就行,挑簡單的來。”
可畢竟是幹農活呢,都這樣累了,再不吃點可口的怎麼能行。
柳魚沒聽他的,回去一共做了四個菜,蒜苗炒豬血、嫩炒豬肝、涼拌涼粉和拍胡瓜,又用早上李青山留下來的肉額外給他炒了個青椒肉片。
那四個漢子也實在沒想到,這回的主家不僅好生做了四個菜,這四個裡面竟還有兩個肉菜,且個個味道都那麼好,一時幹活更加實心了就是。
這邊九畝麥子要比柳魚分得那五畝地裡麥子長得好,所以是先緊著這邊收的。
九畝地,五個漢子幹了兩天,而後柳魚和關老太太在打穀場上看著晾曬的這九畝麥子。
李青山帶著其他四個漢子又去割柳魚分得那五畝,還好這邊的豌豆同麥子成熟時間差不多,不然要是分開收割那可有得麻煩。
天公作美,他們收麥子這三天多隻下了一小會兒小雨,沒耽誤什麼事。
而後李青山給這四個漢子先結了割麥的工錢,並說好等之後施肥的時候再請他們過來做工。
這四個漢子哪裡有不應的,這次的主家和善,菜做得好,給錢還痛快。
四個一連辛苦了三日多的漢子捧著剛到手的熱乎工錢高興的不得了,已在想回家後若是妻兒看到這麼多錢該是得有多歡喜了。
見此場景,發錢的柳魚和李青山也不由笑了。
打心底裡替別人開心。
麥收人倍忙,麥子收到打穀場上晾曬了兩日後,便要開始碾壓脫粒。
今年家裡有騾子了,這活輕快許多。
炎炎夏日,馬騾又是個極愛出汗的,李青山和柳魚心疼它,從方哥兒那裡買了好些豆粕餵給它吃。
“歇會兒吧。”
馬騾再機靈也得有人牽著滿場走才行,而馬騾歇歇的功夫李青山還得拿著木扠翻場,倒是比馬騾還不得閒了。
聽到柳魚的話,李青山放下手頭的木扠,又將騾子拴好,走到了柳魚待著的樹蔭底下。
柳魚舀水給他洗手洗臉叫他解了汗後,又將籃子裡早早洗好的胡瓜拿給他吃。
這胡瓜是自家種的,很是清脆爽口,叢春花近來還用它和麵筋,加豆腐皮、苦菊、花生等一道做了冷盤賣,據說賣得也很好。
李青山將胡瓜尖上那小半最好吃的部分掰下來先餵給柳魚,然後自己才開始下嘴。
瞧他嘴張得那麼大,吃得那麼香,柳魚忍不住彎了眼睛,拿起一旁他新做的麥秸扇給李青山扇風,“這扇子好像還成。”
新收的麥子帶來了新茬的麥秸稈,選些顏色白亮、粗細適中且無裂縫的泡軟了,就能編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柳魚年紀還小,會的不多,這是跟著村裡年歲大、不用下地的老阿奶們學得。
“豈止還成?”看他夫郎哪裡都好的漢子很會哄夫郎,接過麥秸扇仔細端詳片刻道:“我看跟那街上賣得都差不多!”
“就會說好話!”柳魚將扇子奪回來,用扇子輕輕拍了拍李青山的頭,又開始幫他扇風解熱。
會說好話的漢子將橫在他和夫郎中間礙事的桌子挪走,自己向前挪了挪,拿起一旁柳魚帶來的泡軟的麥秸稈,扶在柳魚腿上開始編東西。
柳魚一手撫著他腦袋,一手幫他扇風。
須臾,終瞧出來了他編得是什麼東西——一隻胖乎乎的大頭魚。
討嫌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