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朱棣罵娘
大明:我只想長生不死! 自知自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面對大孫子的話,朱棣道:“睡不著。”
“為什麼睡不著啊?”朱瞻基是真不明白。
聞言,朱棣這心裡頭卻已經開始罵娘了:為什麼睡不著?你說為什麼睡不著?你個小王八羔子!
不過,之前他給朱瞻基看那奏摺時明明說的是考校,如今要是主動詢問請教,就實在是太跌份了,不僅因為他是皇帝。皇帝主動請教那叫不恥下問,對他而言無所謂。
可問題的關鍵是,這小子是他親孫子!
向自己大孫子請教,先不說傳出去多不好聽,這日後還怎麼教訓這小傢伙。
當初要是直接將這小子叫來議事就好說多了,可這也怪不著他啊,誰能想到這小子還真能答出來,不僅如此,搞了一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硬是讓他這個大明朝的皇帝被太子給堵了門。
停頓了幾秒,想到藉口的朱棣看向朱瞻基,問道:“為的還不是西安府那幾十萬的百姓?百姓視朕為君父,可朕卻坐視那幾十萬子民無糧可食而無計可施,實在是心中有愧,躺在床上也睡不著。”
說到這裡,朱棣裝出一副突然想起什麼事情的模樣,又道:“對了,今日在殿中,爺爺記得你說了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聽起來倒是有點意思,怎麼,你有什麼想法?說出來讓爺爺給你斟酌一下。”
見老爺子是問這個事兒,朱瞻基不禁好笑,雖然老爺子嘴上說的是斟酌一番,但事情顯然並不是這麼回事,要真是像他所說,乾清宮那麼大,還至於跑來這奉天偏殿等他這個醉酒的大孫子?
但這畢竟是自己皇爺爺,看破不說破,還是要給老爺子留點臉面的,想到這裡,朱瞻基便笑道:“爺爺,這事兒等孫兒醒來給您稟報就是了,您還至於大晚上在這裡等著嘛?”
朱棣表面沒有任何表情,可內心卻又開始罵娘了。
要不是你老子堵在門口,你爺爺我身為皇帝何至於大半夜的跑你這個大孫子這裡來?
不過朱棣明白這事也怪自己,沒事嘴賤跑那文華殿嘀咕什麼。
搞的現在睡覺都不安寧。
一想到這兒,朱棣的心情就不太好,對著朱瞻基罵道:“別廢話,趕緊說。”
說完,還對著門口站著的太監一揮手,整個偏殿的燭光都亮了起來。
看著亮堂起來的大殿,朱瞻基也沒耽擱,轉身坐到床邊後,便接著昨日下午所講的那些繼續說了起來。
“說到底,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西安府境內的糧食不足,若是在朝廷不出面的情況下,想要讓糧食自己跑到西安府,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利益驅使那些糧商。”
“商人逐利,若有天大富貴,還怕他們不去嘛?”
“所以,孫兒有一計,可使天下糧商盡皆趕赴!”
“......”
寂靜的大殿內,朱棣與朱瞻基爺孫兒倆秘密謀劃著此次賑災之事。
聽著自己大孫子講出來的法子,朱棣先是眼前一亮,隨後疑惑不解,接著思考,最後恍然大悟!
驚訝於自己這個大孫子竟然能想出如此絕妙之法的同時,朱棣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他朱棣可不是一輩子困在南京城沒有出過門的皇帝,他自小頑劣,偷偷便跑到了軍隊之中從軍入伍。
一路上南征北戰。
長大後,在那燕地也是經略十數年。
可以說不管是軍事還是政事,他都是精通其道的。
而如今朱瞻基這個法子一說,他立馬便能體會到其中的精妙之處。
此法一出,西安府,乃至於整個陝北的旱情糧荒將徹底解決。
為他大明朝掃除一大隱患。
最重要的是,為此朝廷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幾乎沒有!
“爺爺,孫兒這法子,您覺得還行嘛?”
正沉浸在內心喜悅當中的朱棣,聽到朱瞻基這麼問,立馬咳嗽了一聲,然後臉色平靜的說道:“法子聽起來一般,不過還是有些許可取之處的。”
朱瞻基也不拆穿:“那....昨日皇爺爺說的閉關三個月之事.....”
“勉強算你過關吧。”
“多謝爺爺!”
謝過之後,朱瞻基忽然又想起什麼,趕忙對著老爺子說道:“爺爺,這法子雖然不算精妙,但若是真有用到的地方,可千萬記住,此法萬不能洩漏!”
“一旦訊息走漏,則萬事皆休。”
“最好的辦法是暗中派一名靠得住的大臣做賑災使,直接到西安府統領全域性,如此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儘管老爺子嘴上這麼說,但清楚怎麼回事的朱瞻基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是免不了提醒兩句。
畢竟古代官場的風氣,他朱瞻基哪怕不是穿越者,僅僅在這大明朝的所見所聞,也會略知一二。一旦真的有什麼訊息牽動了各方利益,再秘密的事情轉眼間就會傳的到處都是。
官場,只要是放在明面上講的事情,在各方利益集團那裡根本沒有什麼秘密。
而在聽到朱瞻基最後的囑咐後,朱棣只是略微一想,便明白其中道理,但仍舊嘴硬道:“這事兒還需要你小子提醒?”
得!
真是羊肉沒吃到還惹了一身騷。
不過見老爺子這麼說,朱瞻基還是放心的。
論這實實在在做事的能力,他朱瞻基拍馬也趕不上老爺子一根汗毛。
也就能靠著領先幾百年的知識面做做嘴上功夫。
見事情有了結果,剛剛睡醒,精神頭十足的朱瞻基自然不會繼續待在這殿中。
起身跟老爺子打了聲招呼後,便立馬逃似的跑了出去。
因為他很清楚,哪怕在老爺子身邊多待一分鐘,就會多一分鐘的麻煩。
這一點不光是老爺子,他自己的親爹太子朱高熾也是如此。
只不過相比於老爺子,在自己親爹那裡,他還能抗命不從,反正他爹也不會真的責罰他。
可老爺子卻不行。
坐在椅子上的朱棣,只是稍一愣神的功夫,眼前便已經沒了朱瞻基那小子的身影。
瞧著這一幕,朱棣也是忍不住的感嘆道:“這小子到底是長大了,想當年跟隨朕去北平巡視時,那是拽著衣角說什麼都不肯鬆手,一步都不肯離開身邊,如今大了,三五天的見不著個人影,唉....這人老了啊,狗都嫌。”
自嘲的說了一句話後,便又無奈的搖了搖頭。
不過一想到自己這大孫子如今都已經長大了,朱棣立馬便想到了要成家立業的事情。
琢磨了一番後,便對著殿外的太監一揮手。
等這夜裡近身伺候的小太監來到身邊,朱棣便開口吩咐道:“天亮之後找到紀綱,讓他查查最近長孫在做什麼,與什麼人接觸,見過什麼人,尤其是他見過和接觸的女人。”
“是!”
小太監領命離開。
在小太監離開後,整個大殿一時間空無一人,而朱棣也終於肆意的大笑起來。
卻不知朱棣是為了自己有這麼一個聰慧的大孫子而高興,還是因為有了平定旱情之法,整個大殿中都回蕩起朱棣暢快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