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直面

晏旻看到法院通知單的時候, 第一反應是匪夷所思,自己這麼小的晶片廠,竟然都被臺基電盯上了?

臺基電獨, 這是晏旻早就知道的,為了保障他們行業獨大的地位, 除了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之外,還不擇手段去打壓競爭對手和潛在的對手, 比如現在狀告旻西科技抄襲侵權。

旻西晶片廠的規模並不大, 在國內雖然排得上號, 但在國際上完全沒什麼看頭, 市場份額非常低。

而且晏旻和藺徵西一向都要求保持低調, 悄悄發育,除了生產自用的晶片,接的都是國內的訂單。而且他們的製程跟臺基電完全沒法比, 不在同一個競爭層面上, 就這樣,居然還被他們盯上了!

晏旻和藺徵西仔細分析了一下原因,恐怕是前兩年臺基電來大陸建廠之後,才注意到他們。

旻西最大的兩個客戶是新潮電腦和某為,這兩家公司規模不小, 生產的晶片精度要求沒有手機那麼高, 正好是旻西能夠做得出來的。

沒想到就這樣, 臺基電還不放過。這是看出旻西科技的潛力了?這讓人該高興呢還是該難過?

晏旻其實很早就開始提防颱基電的,當初他們剛辦晶片廠的時候, 因為缺人, 從臺灣挖了不少技術人員過來, 那也是實屬沒辦法, 總不能憑空搓出晶片來。

從一開始,晏旻就強調要自己培養工程師,儘量少從臺灣去挖人。

藺徵西總共去臺灣挖了兩次人:第一次就是建廠的時候,挖了在聯電上班的柏宏義過來,那次還從臺基電挖了兩名外籍工程師過來:第二次是引進0.25微米光刻機的時候遇到困難,柏宏義推薦了在臺基電任職的崔自強,崔自強帶了幾個徒弟過來。這就是所有從臺基電挖來的員工了,人數真不算多。

晏旻也要求過晶片廠的工程師們千萬不能用臺基電的專利技術,否則會惹來大麻煩,沒想到千防萬防,最後還是沒能躲過去這個大坑。

被臺基電抓住把柄,不把你搞得元氣大傷,那就不是臺基電的風格。

崔自強直冒冷汗:“這是我的疏忽,我沒能在最後一個環節把關。”

晏旻看著藺徵西,說:“這件事不管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後果得我們承擔。現在要把損失降到最低。”

柏宏義咬牙切齒地說:“屈新立是故意的吧!他明知道我們不能用這個,卻偏偏用了這個,現在還離職了,由不得我不多想啊。”

不過臺基電的老闆是在美國發家的,現在臺基電也算是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這官司又在美國打,怎麼看都對他們不太有利,只能盡力而為了。

晏旻說:“他們既然已經起訴了我們,肯定不會是子虛烏有。”

藺徵西長嘆一口氣:“現在問題是該怎麼處理,人家一口氣要我們賠10億美金。”

而臺基電狀告旻西的主要依據,就是旻西晶片廠竊取了臺基電的核心技術,嚴重侵犯到了臺基電的商業利益,他們要求旻西科技賠償10億美元。

柏宏義說:“不對啊,這個選單我再三申令不能用的,誰用了這個?”

柏宏義和崔自強倒吸一口涼氣,這太狠了點吧,就算是最後賠不了那麼多,哪怕只有一兩億美金,那也是要狠扒一層皮啊。

他們把柏宏義和崔自強找來,這兩人才知道他們已經大禍臨頭了,仔細看完證據之後。

旻西科技這幾年的利潤漲了些,也不過二十來個億,這完全就是想置旻西於死地呢。

按照美元兌人民幣7.9的匯率來算,差不多就是80億人民幣,真是獅子大開口啊。

晏旻說:“這也不能全怪你。如果誰要是有心故意弄點什麼,我們是防不住的。”

崔自強眉頭緊皺:“這個環節好像是新立負責的,不過他半年前就已經離職回臺灣了。”

晏旻說:“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資本家,不會顧念家國的。我早說了,千萬不能對臺基電抱有任何幻想。”

晏旻和藺徵西對視一眼,這會是巧合嗎?

藺徵西說:“我們先得去查證一下,他所列舉的證據是否屬實。”

藺徵西說:“我得去美國找我哥。”

這個案子是在美國起訴的,找一位經驗豐富的商業律師至關重要,藺向東在舊金山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商業律師,就算他不行,還可以請他的老師出面,那可是美國鼎鼎有名的商業律師大拿。

晏旻看了一下,那幾個離職的臺灣工程師,都是前臺基電的員工。

藺徵西咬牙切齒地說:“我原來還挺尊敬張忠謀的,沒想到他竟然這麼狠,完全不留餘地。”

晏旻說:“我也要去趟北京。”

晏旻很少動用北京的關係,如今公司被臺基電盯上,就算是不死,至少也要去掉半條命,更何況以臺基電的德性,想一勞永逸恐怕都有點麻煩。

事關公司的前程,甚至是關係到我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晏旻這個時候要竭盡全力保全旻西科技,使她少受一點波折。

晏旻和藺徵西先去了一趟上海,跟藺振華見了一面。

藺振華是最早一批去美國進入半導體行業的中國人之一,他在美國經營多年,人脈非常廣,跟臺基電的老闆也是認識的,只是不太熟,不過他跟臺灣半導體行業一些大佬還是很熟悉的。

藺徵西的想法是,能不能讓父親找朋友斡旋一下,讓這件事私下裡解決。

不過晏旻並不看好,他知道臺基電多半是不會同意私下解決的,他們就是要打斷旻西的筋骨,讓她不能健康發展,以後永遠失去競爭力。

藺振華聽到這件事的時候,也很震驚,同樣是中國企業,臺基電居然會做得這麼絕。

藺振華面色凝重,他說:“我跟張總有過幾面之緣,他能力非常出眾,很有魄力和魅力,殺伐果斷,非常具有狼性。他是個純粹的商人,要靠人情說動他,恐怕不太容易。官司已經開打,就不可能會撤訴,我們只能儘量爭取庭外和解,把損失降到最少。”

藺徵西說:“那就拜託爸爸幫我們跑一趟臺灣吧。不論如何,我們也得盡人事。”

藺振華點頭:“我自然要回去的。不過你們也得做好最壞情況的心理準備。”

晏旻說:“謝謝叔叔,我和徵西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藺振華看著晏旻沉著的表情,說:“那就好!”

這兩年邵芸芸透過各種隱晦的辦法暗示明示,終於讓他知道了晏旻和藺徵西的關係,他震怒過,但冷靜下來也知道,他生氣反對也是沒用的,都那麼大的人了,還能管得著嗎?

況且他是真的很欣賞晏旻,別人都說他兒子有本事,開了那麼大的一家公司。但他知道,晏旻才是這家公司的主心骨,沒有他在把控技術方向,旻西科技是不可能做得這麼成功的。

所以也彆扭過一陣,最終還是接受了。就當多個兒子吧,比兒媳倒是更能說得上話。

藺振華問:“你打算去北京做什麼?”

晏旻說:“我希望能夠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援和保護。我不怕託大了說,這不僅僅是在保護旻西科技,也是在保護我們國家的晶片製造業。”

藺振華點頭:“這絕不是託大,我也認為國家應該重視我們國產的晶片製造。你能找到人說得上話?”

晏旻說:“我儘量吧。我認識科技部的一些領導,不知道有沒有用,總得去試試。”

“那就去吧,我們都用各自的辦法去解決問題。”藺振華說。

晏旻從上海飛北京,藺徵西則直接從上海飛舊金山,藺振華則從上海飛臺北,父子三人,飛往不同的地方,都是為了解決同一個問題。

晏旻去北京後,第一個找的還是吳百川。

吳百川已經退休,雖然他現在毫無實權,但還是關心著國家科技事業的發展,聽完晏旻說明來意,他十分驚訝:“居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

晏旻滿臉歉意:“對不起,吳叔叔,沒能給您帶來好訊息,反而給您添堵來了。”

吳百川擺擺手:“添什麼堵啊。你不是真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怎麼會來找我。這件事,就是你公司有人犯了錯誤,埋下了一顆炸彈,然後給人家抓了把柄,現在拿來跟你們索賠來了,對吧?”

晏旻點頭:“對。”

吳百川說:“無論這事是不是那個員工故意的,臺基電肯定也不會去追究這個員工的責任,而是去找他供職的旻西科技。”

“嗯。”

“所以現在,你們要為這個錯誤賠上10億美元?”

晏旻苦笑:“現在還不知道是不是賠10億,但賠錢是逃不掉了,哪怕最後只有1億,那也很昂貴了。”

“是的。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你來找我,是想讓我幫你找科技部的領導干預此事?可這怎麼幹預呢?這可是純粹的商業行為。”吳百川說。

晏旻苦笑:“是的,難就難在這裡。我知道賠錢的是免不了的,我只希望看能不能由國家層面出面,把這個事情一錘定音,讓臺基電別尿不盡似的,拿這件事沒完沒了地反覆折騰我們。旻西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咱們中國的晶片產業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我們公司目前才是這個規模,臺基電就聯合美國來絞殺我們了。假以時日,中國發展成了龐然大物,威脅到了美國世界第一的地位,您說美國會不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圍追堵截中國的發展?”

吳百川說:“以前我是不敢想世界第一的,但這些年中國的發展速度讓我有了信心,還真有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一啊。美國當世界老大當慣了,確實不會輕易讓賢的。”

“是吧?中美之間,遲早會有一戰。經濟戰是最基本的,而未來我們國家產業最容易被美國拿捏的,便是半導體產業,因為核心技術都掌握在他們手裡,我們才剛剛起步,處於這個產業的下游,太容易被卡脖子了。”晏旻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