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縣令道同接旨,他的話音剛落。
朱元璋的赦免詔書也已到了番禺城外,守城士兵一聽是赦免道老爺的,馬上開門放人。
此時的縣衙,道同已經被五花大綁,等著劊子手的鬼頭刀,沒想到番禺百姓群起而抗之,說什麼也不讓殺。
黃鳳鳴一看,不對啊,朱將軍,道同在此地有如此高的聲望,我們卻日夜兼程趕來殺他。
朱亮祖笑了笑,黃大人,不要以為這些人是良民,他們只是受了一小撮別有用心的歹徒唆使,宣讀聖旨吧。
黃鳳鳴一看這朱亮祖這麼決絕,他就繼續宣讀聖旨,道同圖謀不軌,斬立決,欽此。
道同無能啊,沒能給你們出這口怨氣,但是道同相信,畢竟大明是國有國法,當今皇上英明,定能還你我公道,誅殺惡賊。
百姓聽完後,一個個眼淚直流。
朱亮祖說了,廢什麼話,老子等這一刻,太久了,太興奮了,隨後,說出兩個字:行刑。
是。
黃鳳鳴在邊上說,朱將軍啊,請容他把話講完。
哼,立刻執行。
劊子手一刀下去,那真是快,道同人頭落地。
來者何人?
讓開,聖旨到,刀下留,留什麼……
留下青衣入寒關,留下唏噓葬人間,留下半載辛酸路,留下皆悔帝王言。
一念之差,什麼都留不下了。
朱元璋閉目懊悔,懊悔的同時也在權衡利弊,朱亮祖能不能動,最後決定殺一儆百。
畫面一轉,廣東朱亮祖和閻如雄被押在囚車裡,在百姓們的憤怒打砸下,一路去了京城。
大殿之上面對朱元璋,朱亮祖的認罪態度有,但不多,他仍然認為,自己為大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就算禍害一方,也罪不至死,求朱元璋革了自己的職,回家養老。
朱元璋指了指左袖上的一塊黑布,這是他為道同戴的孝,這是自己第一次為了一個七品縣令戴孝,也是最後一次為一個七品縣令戴孝,所以你必須死,若饒,你後面會有更多的開國功勳,用功績來抵消自己的罪惡明白嗎?
推出去,斬。
且慢,末將我有免死鐵券。
韓宜可一抱拳進言,陛下不殺朱亮祖,無法向道同的冤魂,向番禺和廣東的民眾交代呀。
朱元璋說,阿亮,你都聽見了?
你這個朱和尚,哼,我死就死,沒什麼了不起,老子吃足了,喝足了,玩足了,來世間一遭,夠本了。
朱元璋可不允許別人挑戰他的權威,直接站起來說,斬立決,馬上,馬上。
是。
將朱亮祖推出殿外,誅殺三族。
是。
你這個朱和尚,你是卸磨殺驢,兔死狗烹,老子死不瞑復。
至於廣東布政使徐本,經過韓毅可的調查,此人雖說與朱亮祖同流合汙,但是內心尚有些許良知,不是他從中周旋,道同可能早就死了。
最後判罰,廷杖五十,流放海南,終身不得錄用。
徐本長舒了一口氣,這應該是最好的結局。
還有一個黃鳳鳴,受賄1000兩不說,還斷送了一位忠臣的性命。
朱元璋一揮手,斬立決,還有閻如雄一塊殺了。
到此番禺案,算是落下了帷幕。
就在朱元璋懷念道同的時候,師爺王怡寧進殿拜見。
朱元璋知道,他為人正直,不畏強權,破格提升王怡寧為番禺縣令,希望他能繼承道同的精神。
卑職一定盡職盡責。
好,去吧。
陛下,卑職還有一個請求。
講。
卑職請求陛下,在番禺縣為道同大人建一個旌善亭,以其表彰他的事蹟。
准予。
陛下,道大人生前最大的願望,是被考核為稱職啊。
朱元璋感慨道,在旌善亭上,要明確記載,道同為欽定稱職官員。
謝陛下。
道同若在天有靈,一定會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