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宮內
“母后瞧瞧朕這道旨意擬得如何?”元政說完身後的安德海將手中的聖旨恭敬奉上。
“皇帝終於捨得了?”
“溫大人入朝為官二十餘載,朕原想著找個機會升一升他的官職,不想前幾日溫大人主動遞了辭官的奏摺,說是身子不似從前且有純貴妃的兩位兄長替他為朕效忠也是無憾了,餘下的時間想好好陪陪夫人。
母后認為朕是該應還是不應?”
溫家父子三人皆在朝為官,溫大人雖無大才但為官期間也無甚大錯,按資歷來說早該往上晉升了的,只是不被先帝所喜才一直只領著個五品官職。
“哀家聽說最近上京世家多是想與溫家攀附關係,各家誥命貴婦也都想盡法子給貴妃送禮,可惜都被貴妃一一退回了,溫家知曉分寸、進退有禮,皇帝該賞。”
“兒臣明白的,所以今日才將聖旨帶來給母后過目。”
“哀家覺得甚好。”
日月更迭,距離兩位小殿下週歲禮的日子越來越近。未央宮內,溫若將內務府送來的東西一一仔細檢視。
按大元規定皇子公主週歲禮時會舉行抓周大喜,而抓周喜時所用之物需準備:玉器玉扇器二、金匙一、銀盒一、犀杯一、犀棒二、弧矢(弓箭)各一以及文房(筆墨紙硯)一份。
另備擺放上述物品的果桌一張,至需用之時,“抓周”的時辰和方位也要經欽天監推算擇定儀式開始時,將上述各物盛放在一個飾有“百子圖”的長方形紅漆“啐盤”之中,皇子先抓了何物,又抓了何物,都要由禮官一一記錄下來。
“欽天監可將算好的時辰送過來了?”
“回娘娘,還未,可要奴婢待會去問問?”
欽天監辦事一向重規矩,而這次宸兒和禧兒的週歲禮是太后和皇上親自下旨要大辦的,他們不會也不敢誤了時辰。
“不可,他們知道輕重,算好了會送過來的。”
想必算好的時辰也是先送去勤政殿給皇上過目後才會送到未央宮來的,若她這時派人去問難免讓欽天監的人誤會。
吉日已至,皇長子和嘉和公主週歲禮上,凡七品及以上大臣可攜家眷進宮赴宴。
“奴才參見貴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安公公不必多禮,可是皇上有什麼吩咐?”溫若有些疑惑問道。
這個時候還未下朝,安德海應該隨侍在皇上身邊才是,怎會來未央宮。
“回娘娘,奴才是奉皇上旨意給娘娘送東西來了,皇上還吩咐奴才給您說一聲,讓您晚些時候隨太后娘娘和皇上一同前去太和殿。”
安德海揮了揮拂塵,身後的宮人立刻將東西端至溫若跟前,是一套宮裝和蓋著紅布的托盤,應該是與衣裳配套的頭面。
“勞煩安公公跑這一趟,還請代本宮回稟皇上,就說本宮知道了。”
“是,那奴才就先告退了。”
溫若點頭,在他離開後才仔細打量起皇上送來的東西。
明黃色的宮裝向來只有正宮皇后才可穿得,今日皇上不僅送了過來還讓自己與他和太后一同前往太和殿,這不僅僅是抬舉這麼簡單了。
“娘娘您瞧,這衣裳上還用金線繡了鳳凰,莫非……?”冬梅驚喜的望向自家娘娘。
一旁的明嬤嬤也上前將紅布掀開。
“是鳳釵!”
若說方才的宮裝是抬舉,那這鳳釵將眾人心中的猜測坐實了。
“奴才(奴婢)恭喜娘娘,賀喜娘娘。”
現在能站在這內殿中的都是陪溫若一路走來,忠心耿耿之人,此時臉上的驚喜比溫若本人還要重上幾分。
“快都起來,待今日忙完統統有賞。”溫若笑道,比起冬梅幾人她這個當事人心中也喜悅但面上顯得淡定很多。
“奴婢伺候您更衣。”
“奴婢伺候您梳妝。”
未央宮一片喜氣洋洋,比過節還要熱鬧。
歷來皇子公主的週歲禮都是在福慶宮舉行,但這次皇上早早便下旨在太和殿辦給兩位小殿下辦抓周之喜。
“皇上駕到,太后娘娘駕到,貴妃娘娘駕到。”
“臣妾(嬪妾)參見皇上,太后娘娘,貴妃娘娘,皇上晚安,太后娘娘、貴妃娘娘萬福金安。”
各位大臣也紛紛行禮。
“平身。”
元政抱著嘉和公主牽著懷中還抱著皇長子溫若,走上高位。
眾人這個時候才看清貴妃的裝扮,眼中的震驚一閃而過,但見皇上面上毫無異色,便心知這是聖上恩准的。
這溫家的榮耀是真的要來了。
“安德海,將這玉佩也放上去。”元政扯下腰間象徵帝王的龍紋玉佩朝安德海吩咐道。
“是。”
今日兩位小殿下一身紅色衣袍,看著如菩薩座下的仙童一般惹人憐愛。
兩個小傢伙目標明確,宮人剛放手便各自朝著自己的想要的東西而去。
只見大皇子先是乾脆利落的將龍紋玉佩緊緊抓住,又將弧矢和文房四寶攬入懷中不放。
嘉和公主也不甘示弱,拿了弧矢和文房四寶朝元政的方向晃悠悠的走去,將東西交到自己父皇手中,又來返幾次將能拿的都拿了去,逗得太后喜笑顏開。
“不愧是哀家的禧兒,我大元最尊貴的公主。還有我們宸兒,往後一定與皇帝一樣文武雙全,有治世之才。”
“母后說得是,不愧是我元家的孩兒。”
這最尊貴的兩人都發話了,底下眾人凡不是瞎的都看得出皇上和太后對兩位殿下的喜愛,皆起身附和恭賀。
“今日除了宸兒和禧兒的週歲禮,太后和朕還有兩件事情與諸位宣佈。”
“安德海。”
得到指令的安德海將事先準備好的聖旨當眾宣讀了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欽承寶命,紹纘鴻圖,霈脖之恩,誕敷慶賜。貴妃溫氏,德才兼備,孕育皇嗣有功,誕下龍鳳祥兆。
誕鍾粹美,含章秀出。素有柔明之姿,懿淑之德,敬慎持躬,樹芳名於椒掖。
人品貴重,性資敏慧,訓彰禮則,幽閒表質。仰承天命,特冊封溫氏貞靜為中宮皇后,賜居鳳棲宮。
欽此!”
先前就有幾分猜測,如此眾人倒也不算吃驚。
“參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等眾人參拜完安德海又拿出了另一道聖旨繼續宣讀: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託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
嫡長子元宸、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茲恪遵皇太后慈命,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授元宸以冊寶。立為皇太子。
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