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如今已有知心佳人在側,可大哥的親事還無著落呢,本宮如何能不憂愁。”
而此時正讓溫若憂愁的溫景鶴正被堵在上京城的某個街巷中。
“敢問姑娘有何指教?”溫景鶴有些煩躁道,這幾日無論他走到哪裡總能遇到這位姑娘。
“小女子寫了幾首詩,想請溫大人賜教。”
少女福身一禮,不等男子反應直接將自己寫的詩強行塞到溫景鶴的手中。
溫景鶴嘴角抽了抽,展開一看:
溫酒一壺杯二盞,景觀千山萬路難。
鶴飛留痕風猶在,我心悠悠向君攬。
好吧,他就知道,真不該對這人的詩有任何希望。
“姑娘寫得甚好,在下還有事先行一步。”
“等等,我不是給你說過我叫向錦月嗎,你怎麼還是姑娘,姑娘的!”
溫景鶴腳步一頓,又拱手道:
“向姑娘寫得甚好,在下還有事先行一步。”
見他這樣向錦月來了氣,她在世16載還從未有過拿不少的人,一雙杏眼定定的看著他,質問道:
“溫大人說我這詩寫得甚好,不知好在哪兒,可否指點一二?是開頭好還是結尾好,亦或是寓意好?”
“姑娘若有事尋在下直說便是,不必如此三番兩次擋我去路,且我是真的有事在身沒時間在這與姑娘討論詩詞。”
向錦月看著他一臉正色微愣,想了想咬牙問道:
“溫大人看不出小女子心悅你嗎?不知溫大人可有心悅之人?”
“承蒙姑娘厚愛,在下已有心悅之人非她不娶,姑娘往後定也能遇得相知相許之人。”
溫景鶴說著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溫婉的身影,聲音不自覺放柔了幾分。
後面的話向錦月已經聽不進去,只有那句已有心悅之人猶如一塊巨石砸向她的心間,正不知如何開口時。
一身月白色長裙,身姿窈窕,戴著面紗的女子朝兩人走來。
“溫大哥今日不是與哥哥有約嗎,在此處做甚?”
“這位姑娘是?”
少女輕柔的聲音響起,似四月的春風讓人聽著便覺得身心愉悅。
“小女子只是恰好路過,不打擾二位敘舊了。”向錦月說完轉身離開,這姑娘一出現溫景鶴的視線就沒移開過,男人而已,這個不行就看看下一個唄,她向家可是上京排得上名號的富商,想要什麼樣的男人沒有。
“這姑娘倒是真性情。”杜南雪讚歎道。
她已經在暗處看了兩人許久,若眼前的男子真接受那姑娘的話,自己心中的妄念也該斷了。不過親耳聽到他說有心悅之人還非卿不娶時又發現這妄念難斷。
溫家如今雖低調行事但也是上京排得上名號的世家了,她父母雙亡從小與哥哥相依為命,哥哥雖得中探花但如今官職不高,溫家這樣顯貴的人家怎是她能高攀的。
溫景鶴察覺到身旁女子的失落有些不知所措,躊躇了半天才問道:
“杜小姐可是有什麼心事?”
“並無,只方才偷聽了溫大哥與那姑娘的對話,此舉實在有失……”
“什麼?你…你剛都聽到了?”溫景鶴有些緊張問道。
杜南雪點頭,淺笑道:“能讓溫大哥傾心的女子定是不俗,不知往後可有機會一見。”
“她確實是這世間少有的姑娘,高潔堅韌、滿腹才華,比起男兒也不遑多讓!”溫景鶴看著身旁的女子深情道。
只是杜南雪此時心中無比酸澀,垂著頭不敢去看他。
身邊伺候的婢女看出了端倪,自家小姐的心意她是知道的,本還擔心小姐傷心但現在看這溫大人的眼神…,待她試上一試。
“溫大人這心儀之人與我們小姐倒有些相似,在奴婢心裡小姐就像梅花,堅韌高潔,美麗大方又滿腹才華,跟我們公子比也是不遑多讓的。”
“阿雅!不得胡言。”杜南雪忙呵止,這丫頭在自己跟前膽大些沒事,怎在溫大哥面前還是如此。
“我覺得這丫頭說得沒錯,世間能及杜小姐的女子無幾人。”
溫景鶴是個含蓄之人,能說出這樣的話已經是十分難得,看他通紅的耳尖就可看出一二。
剛巧杜南雪也不是愚鈍之人,他此話一出便知曉他想表達何意。
“溫大哥,你……”
“杜小姐可以喚我之珩,說過多次可惜卻從未聽你喚過一聲。”
溫景赫,字之珩,不知行遠近,白珩無顏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杜南雪有些羞澀柔聲回道。
喜悅之餘溫景鶴不由暗道,原來這句用在此處也甚妙。
晃眼又過半月,宮外二哥即將回京,宮內田妃產期將近,一時間溫若要做的事情也多了起來。
“這幾人都是當初給娘娘您接生過的,您就放心吧。”明嬤嬤見溫若確認了一遍又一遍,有些好笑道。
“嬤嬤您說的是,也不知為何田妹妹要生了我比當初自己要生時還緊張幾分,總覺得不確定好就不舒坦。”
“娘娘您凡事都親力親為,能不緊張嘛,您啊就歇著,有什麼事兒交代老奴或者其他人去辦就行。”明嬤嬤有些心疼道
這幾日又是忙著二公子的接風事宜,又是忙著給田妃娘娘安排接生嬤嬤和奶嬤嬤、六宮一些雜事需要處理,還有兩位小殿下需陪著,眼看著人都瘦了一圈了,叫明嬤嬤如何不心疼。
“嬤嬤說得對,娘娘您最近的衣裙都空了許多,可不能再瘦了。”冬梅在一旁附和道。
溫若知道她們都是關心自己,不過瘦了這件事也與這些事情無關,是最近總覺得食慾不振,吃什麼都缺了些味道。
想到這溫若突然察覺到了什麼,有些不確定的問冬梅:
“冬梅,我的月事是不是遲了好些日子了?”
她這一問明嬤嬤和冬梅也反應了過來,眼中湧現喜意,她們之前也猜測過但自家娘娘的月事一向不準。
“是遲了些日子了,可要宣方太醫來瞧瞧?”冬梅開心道。
“等過幾日吧,若是真如咱們猜想,這個時機倒也不錯。”
“娘娘與老奴想到一塊去了,或許這就是咱們一直等待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