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要讓每個農民都有百萬財富
我秦臻,這一世要青雲直上 運籌帷幄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個農村發展委員會,是我自己的一個設想,我想把咱們農村的資源統籌起來,依託地域發展優勢,形成一種集科研,生產,銷售,倉儲,運輸等為一體的農村發展模式。”
“這…”周文淵等老一輩人一聽,直接懵了。
這農村生產他們懂,他們農民不就是做這個的嘛,但那什麼科研,銷售,運輸等什麼的,他們雖然能明白字面上的意思,但這些東西豈是他們農民能夠搞起來的。
其他的先不說,這資金從何而來?
一分錢難倒英雄好漢,沒有錢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啊!
當週文淵等人將這個事情問出來以後,秦臻只是搖頭說道:
“錢的事情你們不用管,我自有辦法,先說這個事情,你們願不願意搞吧!”
“傻子才不搞!”周弘率先開口說道:“這一聽就是好事情啊,我們為什麼不搞!”
既然老大說了,錢的事情不用他們操心,那就跟著幹就對了 。
他們老大從不打沒準備的仗,既然已經將這事提出來了,那心裡肯定有腹稿了。
“大家的意見呢?”
“這是個好事情,我同意!”
“我也同意!”
“我沒意見!”
……
在座的每一位都贊同秦臻的主意。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這事就定下來了,你們下去做好群眾的工作!”
“我們發展委員會的具體章程是這樣的,你們下去一定要給群眾講清楚,不要將精神裝在兜兜裡自己貪汙了!”
“那不會!肯定給老百姓講清楚!”趙牛急忙表態道。
“趙牛,我說的就是你!每次說到政策方面的東西你就犯迷糊,這次可別再犯這樣的錯誤了,不然誤了大家的事,小心你被唾沫星子淹死!”
“是是是!”趙牛啥都好,就是這個領悟政策的能力當真讓人不敢恭維。
接下來,秦臻將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說了:“首先,就是六里村發展委員會的人員配置,委員會實行委員負責制,這些委員是根據職能進行配置的,初步設定研發委員,生產委員,銷售委員,倉儲委員,運輸委員,食品委員,紀律檢查委員,組織委員,財務委員九大委員,這些委員各負其職,沒有一個是虛職。”
“這些委員由發展委員會的所有在冊會員選舉產生,委員上設理事機構,初步配備三人,其中委員長一人,副委員長兩人,委員長長採取委員選擇制,由九大委員不記名投票選舉產生,副委員長則由委員長提名,大家投票選舉!”
“其次,各大委員依據職能需要,組建各大公司,公司按照國家相關章程進行成立,這個比較簡單,就不多做講述了。”
“所有加入委員會的農民,都是各大公司的職工,公司採取按勞分配的制度,公司為員工繳納社保,發放工資。”
“當然,只要農民群眾是按照發展委員會要求種植的東西,我們都會按照市場價收購,我們是不會讓農民白乾的。”
“我要說的就這麼多,大家有不懂的可以問我!”秦臻將最主要的問題說完以後,還讓大家提問。
“秦書記,你說的公司是怎麼回事兒,我還不是很明白?”
“你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我設立公司,是為了提高咱們農民的收益,說白了,我就是要把屬於我們農民的利益牢牢地掌握在咱們自己的手中。”
“其實你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但凡涉及到農產品的行業,真正做事的基本都是農民,農民幹活,錢卻被老闆們掙了,這事搞得咱們農民挺冤枉的!”
“出力氣的是我們,但掙錢的卻是別人,這事不公平啊!”
“我們出力氣的人,以後要有自己的組織,要有自己的底氣,每個人也要都是百萬富翁!”
“我說的百萬富翁,不是總資產,而是現金流!”
“當我們存款超過百萬的時候,誰還敢看不起我們,誰還敢隨意欺負我們!”
“我們做力氣活的人,以後也要挺直腰桿子,也要有尊嚴的活著,我們不比他們做腦力活得人差!”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而我們農民不管在什麼年代,永遠都是成就時代的英雄!”
秦臻始終堅信,當農民真正擰成一股繩的時候,就是震驚整個時代的時候。
不管在什麼年代,農民都是時代最純樸的人,也是最可愛的人。
縱觀歷史,保衛祖國,保衛民族薪火相傳的人,基本都是農村出生的人。
自古寒門多才俊,從來紈絝少偉男。
過度的娛樂會擾亂人的心志,一個人在娛樂上付出了全部的經歷,必然會在心智的發展上力不從心。
燈紅酒綠的日子過慣了,民族氣節就沒了。
當今社會的風氣正在向不好的方向發展,就連教書育人的學校,現在也是不正之風橫行。
如今大家走後門,搞不正之風的陋習都已經搞到學校了,這是何等諷刺的事情。
這個國家要是靠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的人治理,以後還能有什麼發展!
所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學八目應該被大力提倡。
秦臻管不了別的地方,但農村,他要將治學的事情也搞好,不然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國家未來的傳人又該從哪裡培養。
當然,這是後話,當前最重要的還是把六里村村民的房子建好,把產業發展起來,只有將這些搞起來了,才能談得上其他的事情。
舉國上下都在發展經濟的大背景下,農民群眾也不能掉隊。
只有全國四萬萬農民群眾真正過上了富裕健康的生活,我們國家的國力才能真正的立於世界之巔,才能繼續成為全球人民心目中的聖地。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秦臻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要把這個事情給辦成了。
大家聽了秦臻的解釋,都雙眼放光。
最近這幾十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他們活得越來越吃力,大家都在拼命想辦法,想要改善子孫後代的生活條件。
為此他們的兒子兒媳不得不背井離鄉,走上打工的路途。
他們送孫子孫女到城裡讀書,為的就是他們的後代不再吃他們吃過的苦,他們希望自己的後代也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國家的經濟發展越好,他們這些留在農村的人,面臨的壓力卻越大。
他們也在思考破局的辦法,可這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難了!
如今秦臻想出了辦法,提出了具體的方案,他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