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秦臻繼續說道:“我跟你說,萬物的靈性當真不可思議!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以後,那些害蟲們彷彿聽懂了我的話,只吃我給它們留下來的那一部分,而其他的農作物,它們再也沒有禍害過。”

“使用這種方式種植的農作物,長勢和打了農藥的農作物完全不一樣,味道更是天差地別!”

這種事情,如同天方夜譚一樣,把官萱月給驚呆了:

“這事兒也太不可思議了!”

其實秦臻選擇回到農村,毅然決然的當這個村書記,就是想走出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為官之路。

在秦臻設想中,大夏的農村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的。

天底下的人都離不開吃喝,可作為大家衣食父母的農民朋友們,卻拿著最低的收入,成為社會最底層的人,走到哪裡都被人所看不起。

相比起腦力勞動者,體力勞動者的地位當真低的可怕。

長此以往,人們都向往成為腦力勞動者,體力勞動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用工荒。

這是一種畸形的社會發展現象,要是不作以改變,將來農村會變成空心村,導致糧食沒人種,大片土地會荒廢。

長此以往,傳統意義上的農業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掙錢為主的催熟產品。

這種食品成長週期短,見效快,能夠掙錢,但對身體的損害卻無法估量。

天天吃這種東西,疾病會越來越多。

這事說來也挺諷刺的!

秦臻為了改變農村的面貌,致力於提高農民的自我認同感,讓廣大青年能夠紮根農村,生產出讓大夏人民放心的農產品,他果斷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決然的回到家鄉,立志帶領農民群眾走出一條不一樣的產業致富之道來。

秦臻作為一名古中醫大夫,對農藥的危害有著深刻的認識。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在農藥的毒害下,不要說百年,再有二十年,大夏人民的體質將會蛻變到一個非常可怕的地步。

別的不說,就說人身體的正常體溫,已經由十年前的37度5變成36度了。

人體正常體溫的下降,導致的就是自身免疫力的退步。

我們抵禦疾病的能力與以前相比,已經下降了不止兩成!

究其原因,其實是我們違背自然規律,惡意破壞大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傷人者,人恆傷之!

我們對自然界存在的其他物種趕盡殺絕,把它們當成我們的食物,隨意殺之食用。

我們惡意滿滿,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

自然界回饋給我們的自然也是惡意。

當今世界自然災害頻發多發,與此有很深的關係。

我們用殘忍至極的手段年復一年的對付自然界的萬物,這不是和諧共生之道。

損人絕對不能利己!

所以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其所得到的好處,也一定不能長久。

打了農藥的農作物,短時間來看,有助於增長農作物的產量,但這種短視的利己行為,最終害人也害己。

這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秦臻為官,先從改變農村的不良之風開始!

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為了大夏人民的身體健康,秦臻會勇毅前行,走出一條和諧健康的農村發展之道。

當然,這是後話,但卻是秦臻來到農村當官的初衷!

現在六里村被洪水淹沒,大部分人的家園被毀。

整個六里村面臨著災後重建的問題。

秦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帶領群眾重建家園。

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他只要將這個事情做好了,接下來在六里村推行他的為政主張,才會順利。

官萱月沒想到秦臻有這樣的理想抱負!

秦臻說的很多事情,她從來沒有想過。

要不是秦臻指出來,她壓根就意識不到,一個小小的農村,居然有這樣重要的戰略地位。

可秦臻想要做的事情,當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你的想法很好,但要在農村實現你的理想抱負,怕是比登天還難!”官萱月搖頭說道。

秦臻的想法非常好,但要想在農村做出來,其實並不容易。

首先他要做通老百姓的工作,讓老百姓不再使用農藥化肥,光這一點就不容易做到。

要知道大夏的農村何其之大,秦臻想要說服一兩個村的老百姓還有可能,但要讓大夏多數老百姓都不使用化肥農藥,可就有點天方夜譚了!

拋開這一點不說,秦臻的主張一旦實施,可是會斷了很多人的財路。

這是個資本為王的時代,一旦秦臻做出這種斷人財路的事情,他所面臨的阻礙也會是史詩級的。

“偉人曾經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是有益於人民的,有益於國家的,我們就應該毫不猶豫的去做!”

“我們不能因為前路坎坷就有所畏懼!”

“我來六里村當這個村書記,就是想把這事兒做起來再說!”

官萱月沒想到,秦臻居然是六里村的村書記。

她驚訝的問道:“你不是剛分配到六里村的大學生村官嗎?怎麼會是六里村的村書記?”

按照常理,剛剛分配到村裡的大學生村官,最多也就是當個村書記助理或者村主任助理。

直接到村擔任村書記的,秦臻還是第一人。

“我只當了三個月的村書記助理,然後就成了村書記!”

要說秦臻之所以這麼快就成為村書記,還得益於劉全和張富清兩人。

這劉全和張富清即是合作伙伴,也是競爭對手。

兩人在周文淵退下來以後,都想當六里村的村書記。

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劉全和張富清兩人互不相讓,誰也不服誰,到最後卻便宜了秦臻。

一個毛頭小子罷了,當了也就當了,還不是隨便他們拿捏!

但令兩人沒想到的是,秦臻處理村務竟然想當老練。

秦臻在擔任村書記的短短三個月時間裡,卻給兩人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

為了對付秦臻,兩人再一次聯合了起來。

對於六里村班子裡存在的複雜關係,官萱月是不清楚的。

她只是驚訝秦臻會是六里村的村書記。

官萱月在進入六里村的時候,就聽村民說,這六里村的村書記可不太正經,她不可思議的問道:

“就是你組織草臺班子,在村裡的鄉村舞臺上唱大戲?”

“若不是我想到這樣一個絕佳的主意,怎麼救下六里和溝岔的兩千多村民!”秦臻一臉得意的說道。

對於自己靈機一動想到的這個主意,秦臻可是非常自豪的。

“你搞這種演出,原來是為了救下老百姓”官萱月恍然大悟的說道。

此時此刻,官萱月的內心是非常震驚的!

這秦臻不僅在洪水中救了她,還救了將近兩千多的百姓。

當真了不起啊!

於是,官萱月對秦臻有了更大的興趣。

她開始向秦臻問東問西。

隨著兩人的不斷交談,官萱月發現秦臻是一個知識儲備非常全面的人。

秦臻的某些觀點總能讓官萱月耳目一新。

儘管累的要死,但秦臻還是不厭其煩的回答著官萱月的詢問。

對於秦臻的表現,官萱月非常滿意。

她在心中暗自決定,以後一定要多多支援秦臻在農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