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季子知道張陽很強,強到能一招擊敗夏少康元帥,不可能被覺醒等級比張陽低的後田太郎一回合擊敗,除非後田太郎隱藏了覺醒等級,他道:
“後田太郎真的只覺醒了五級血脈嗎?”
時透一夫聽到蘇季子的話,臉上帶著玩味的笑容,說道“確實才覺醒了五級血脈,不過,後田太郎還淨化了一次血脈”。
此言一出,蘇季子臉色蒼白,淨化血脈能讓戰力翻倍,也就是說血脈擂臺上後田太郎雖然才覺醒五級血脈,但是,真實實力與覺醒十級血脈的人相當。
“完了”。
蘇季子沒想到這場看似公平的比試倭國卻藏了一手,他雙目無神,不得不接受張陽戰敗的現實。然而,就在他以為張陽戰敗了之時,血脈擂臺之上的張陽卻撥轉馬頭向遠處的後田太郎衝去。
“這......怎麼可能”蘇季子。
時透一夫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死死的盯著血脈擂臺之上,看著毫髮無損的張陽,臉上露出沉思。
張陽覺醒了六級血脈,也淨化了一次血脈,真實的實力相當於覺醒了十二級的人。而且,倭國武聖前田慶次和華夏武聖關羽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存在。按理說,張陽能夠一回合就解決掉倭國武聖前田慶次,事實也和他預料的一樣,剛才的交手過程中,張陽確實砍了後田太郎數刀。
然而,不知為何,他的刀仿若砍到鐵網上,無法砍傷後田太郎,他剛才沒有立即撥轉碼頭戰後田太郎就是在思考此事。
後田太郎也沒想到張陽這麼強,一個照面就差點要了他命,要不是他早就在身上穿了天蠶絲鎧甲,恐怕此時已經身首異處。不過,既然張陽連續幾刀都破不開他穿的天蠶絲鎧甲,他也就放心了。他見張陽再次馳馬衝來,他也馳馬向張陽衝去。
觀看血脈擂臺比試的倭國人並不知道張陽實力遠在後田太郎之上,他們以為後田太郎放水,沒有用出全力,才讓張陽僥倖活下來,他們大聲喊道:
“殺了他”。
華夏人也不清楚張陽和後田太郎的實力。他們見張陽竟然和後田太郎交手一回合不落下風,頓時又看到希望,也在為張陽加油。
除了華夏和倭國人外,其他國家的人也在觀看血脈擂臺比賽。他們原以為張陽會和以前華夏的覺醒者一樣,被倭國一回合擊敗,沒想到一回合之後,雙方似乎都沒有受傷,再次戰到一起,他們也很意外。
血脈擂臺之上,張陽又和後田太郎戰刀一起,張陽為了驗證心中所想,這次他並沒有用刀刃去砍後田太郎,而是用刀背去拍後田太郎。
後田太郎雖然穿了天蠶絲鎧甲,能防刀劍,但防不了鈍器。在覺醒等級、覺醒人物實力都高於他情況下,張陽這一拍,差點將他拍落馬下。
然而,這還不是讓後田太郎最鬧心的地方,他最鬧心的地方在於他化身的前田慶次身高、馬匹、武器都遠遠不如張陽化身關羽的身高、馬匹、武器,這就導致張陽能打他,但他卻打不到張陽。
血脈擂臺交戰速度很快,眨眼之間張陽和後田太郎就交手完,錯身而過。
觀看血脈擂臺的人同樣沒看清楚血脈擂臺裡張陽和後田太郎的交手細節,他們只能透過交戰後雙方的狀態來判斷戰場形勢。然而,這次交戰之後,他們卻看不清血脈擂臺的形式,因為張陽和後田太郎兩人在馬速減緩之後都撥轉碼頭再次向對方衝去。
這已經是第二回合了,後田太郎還沒有拿下張陽,倭國人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就連在華夏外事辦公室的的倭國大使時透一夫也臉色陰沉,感覺形勢不妙。
華夏人看到兩回合交戰下來,張陽不但沒有落在下風還有越戰越勇的趨勢,他們沸騰了,齊聲給張陽加油。
外事部會議室的蘇季子見到張陽越戰越勇,也有了底氣,他對臉色陰沉的倭國大使時透一夫道“淨化了血脈的人也就這樣嘛”。
“哼”時透一夫冷哼一聲,並未搭話。
除華夏和倭國外,其他國家的人見到血脈擂臺兩回合沒有分出勝負,也都來了興致。不過,他們並不認為張陽能取勝,而是在討論張陽還能堅持幾個回合。
“依我看,張陽最多堅持兩個回合”羅剎國人道。
“我看不然,張陽起碼還能堅持三回合”天竺國人道。
“敢不敢賭一把,如果張陽能堅持三回合,我羅剎國願意幫協助天竺國奪取華夏血印,如果堅持不了三回合,天竺國幫助我羅剎國奪取華夏血印”羅剎國人道。
對於網民的對賭,並不能當真,不管是羅剎國還是天竺國高層都對華夏血印勢在必得,他們並未參與,只當做笑料來看。
此時的血脈擂臺之上,張陽有一次和後田太郎戰到一起,嚴格來說並非是交戰,而是後田太郎捱打。
後田太郎在第二回閤中受了一點傷,行動受到一些影響,但他並不認為張陽知道他穿了天蠶絲鎧甲,還以為張陽只是誤打誤撞傷了他。沒想到這次和張陽交手,張陽還是用刀背拍他,而且,拍的還是同一個位置。
“豈有此理,欺人太甚”後田太郎怒了。
張陽第二回合併非是誤打誤撞,而是試探。沒想到這一試探還真讓後田太郎受傷,於是,第三回合交戰之時,張陽再次用刀背拍後田太郎受傷的地方。
血脈擂臺交戰只在一瞬間就分開,然後各自馳馬奔騰。
倭國人見第三回合後田太郎還沒擊敗張陽,那種不好的預感更加強烈,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懷疑倭國高層為何不派出覺醒等級更高的人迎戰張陽,而是派出一位住覺醒了五級血脈的人後田太郎。
倭國高層為了穩定民心,主動站出來說道“大家儘管放心,後田太郎已經淨化過血脈,實力相當於覺醒了十級血脈的人。而且,後田太郎還穿了天蠶絲鎧甲,刀槍不入,早已立於不敗之地”。
此言一出,華夏人頓時如遭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