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我輸給你,你也不可能得到國主的血印,我也算是間接的立功了。有沒有元帥丹,也給我來一顆”看到國主和藥老都得了好處,夏少康元帥道。
“我為了擋住各國大使也出了不少力,有沒有外交丹,也給我來一顆”外事部長蘇季子也不甘落後。
張陽很無語,這幾個老頭當他是散財童子,索要好處。他要是不給,這些老頭怕是會糾纏不休,他只好將歷史上的名將意識輸入丹藥之中,遞給夏少康元帥。又將歷史上外交命人的意識輸入丹藥中遞給外事部長蘇季子。
夏少康拿到丹藥立即服用,他覺醒了歷史有名的孫武、白起、韓信、衛青、李靖、岳飛、徐達等著名統帥,同時,他的血脈覺醒等級也提高了一級,達到七級。
蘇季子也服下丹藥,覺醒了歷史上有名的外交家晏子、張騫、蘇秦、張儀等,同時,他的血脈覺醒等級也提高了一級,達到五級。
國主、藥老、夏少康、蘇季子四人均得到好處,唯有張陽做了個散財童子。他除了成為華夏國持印人外,並沒有太大的收穫,而且,這四人剝削完張陽後還不滿足。夏少康又打起他武聖丹的主意。夏少康對張陽道:
“小友對於組建一支敢打仗,能打勝仗的軍隊有何看法”。
張陽提出這條建議的時候不知道這幾位老頭的身份,要是知道的話,打死他他也不會說。不過,現在後悔已經晚啦,夏少康這麼問,肯定要坑他。他道:
“沒想法,我就隨便說說而已”。
夏少康果然早已挖好坑等張陽,他道“我倒是有一個想法,只要小友拿出足夠多的武聖丹,別說組建一支軍隊,即使是組建十支軍隊都不成問題”。
“額......,”張陽很無語,武聖丹雖然成本不高,但是,他需要每一顆丹藥中的注入武聖意識,真要是組建十支軍隊,就注入丹藥中的武聖意識也能將他累死,他道:
“夏老頭,你好歹也是一國元帥,要點臉吧,別逮著我一個人坑”。
能做到一國最軍隊的高統帥,早就將臉面看淡,只要是能組建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別說是臉了,就算是要命他也會奉獻出來。
“實在不行,組建三千人的武聖軍團如何”。
國主也知道組建武聖軍團的重要性,他道“只要能組建出一支武聖軍團,你有什麼條件儘管提,我一定盡最大努力滿足”。
其實,張陽也有組建武聖軍團的想法,只是今天這幾位老頭坑得他太慘了,不僅坑他各種丹藥,還坑走他兩個血脈果,他覺得虧了,這才沒答應夏少康元帥。
現在國主讓他提條件,他也不客氣,他道“我要六級血脈果”。
此言一出,眾人非常無語,如今的華夏連五級血脈果都沒有,別說是六級血脈果了。不過,華夏沒有,血隱宗卻有,國主沉思了片刻,道:
“六級血脈果之事我會想辦法,不過,你至少要組建一支三千人的武聖軍團”。
國主答應張陽的條件也不全是因為武聖軍團之事,他也想要提高張陽的血脈覺醒等級,讓張陽能以最強狀態參加血脈比試,贏下下一場血脈擂臺比試。
張陽也想組建一支武聖軍團,只不過,他覺得這幾位老頭一直逮著他坑,他心裡不平衡才提出這個條件,沒想到國主竟然答應了。既然如此,他也沒有繼續推辭的理由,他道:
“行,三天後來取武聖丹”。
武聖軍團之事敲定,夏少康和國主的目的已經達到,不過,作為外事部長的蘇季子仍然愁眉苦臉,他道“國主,外面那些國家的大使怎麼辦”。
原本外事部長蘇季子和夏少康元帥就是因為對處理張陽之事產生分歧才來找國主決斷,沒想到張陽也在國主的官邸,這才發生了一些列的事情。
現在張陽成了華夏國持印人,不可能將張陽交給其他國家,他又犯難了,這才請教國主。
如果在以前,國主還會犯難,但是,自從他覺醒了古代數位帝王意識之後,處理這種事情可謂是手到擒來,他對蘇季子道“你不是覺得張陽是難得一見的外交人才嗎,為何不讓他處理”。
外事部長蘇季子眼前一亮,他差點忘記張陽就是一位難得的外交人才,而且,應對那些來找茬的大使,就需要張陽這種臉皮厚的人。
張陽原本的打算是先隱藏起來,等到海選擂臺複賽之時在出來,但是,現在他成為了華夏國的持印人,參加血脈擂臺比試的人選就是他說了算,他已經沒有必要繼續隱藏下去。
而且,張陽覺得提前和各國大使接觸也是好事,他便沒有拒絕外事部長蘇季子的邀請。
離開國主官邸後,外事部長蘇季子就召見了倭國大使,商討張陽坑倭國五級血脈果之事。在等待倭國大使的時間裡,外事部長蘇季子將外交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交待張陽,他道:
“雖然現在的華夏是偏安一隅的小國,但是,我們曾經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是血脈擂臺的締造者,是禮儀之邦,會見外國大使時一定要注意禮儀,萬不可失了禮數,讓人看笑話”。
張陽雖然是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人,但是,他從未接觸過外交工作。對於蘇季子的話,他牢牢記在心裡。然後問道“還有呢”。
外事部長蘇季子也不藏私,他繼續說道“如果雙方產生較大的分歧,萬不可衝動,要以理服人”。
張陽再次將外事部長蘇季子的話記住,然後繼續問道“還有呢”。
還沒等蘇季子說話,倭國大使時透一夫帶著倭國外交使團來到會議室。時透一夫看到張陽出現在會議室,非常滿意,他以為華夏國外事部長蘇季子已經屈服,決定將張陽移交給倭國。他用蹩腳漢語說道:
“喲西。蘇季子,你幹得好。我一定稟報元首,給你記上滅亡華夏的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