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年12月,冬天,中原地勢較高,只有最中心的玉門平原地區稍稍低一些,群山環繞,因而形成了一片大大的雪原,馬蹄在雪上經過,不一會痕跡就完全消失。而這一特性,卻讓原本風平浪靜的玉門平原上,出現了一位讓當地土皇帝、舊貴族聞風喪膽的騎手。
12月11日,隨著一位穿著華麗的中年人含恨倒在大雪中,直至被大雪掩埋,在楚國肆意一時的舊貴族從歷史舞臺上退出。
12月13日,一支從漢來到楚地商隊途徑玉門平原,此等惡劣地天氣讓他們無法前行,若強行越過,貨物必將遭到損壞,而他們是商隊,這種損害利益地事情是不允許發生的。
又害怕誤期了有損漢王國的聲譽,領隊的是一位漢國的大臣,苦思冥想之時,前方大雪中突然出現一道黑影。眾人細看,一位騎手從暴雪中衝出來,商隊護衛嚴陣以待,那騎手未說多一句,只是勒馬嘶吼,大臣猶豫了一會,決定跟上。
商隊跟隨那騎手跨越了大半個玉門平原,在前方忽然看到一座龐然大物,正吊掛牌匾。
玉門關。
越過玉門關後面就是玉龍城,大臣想要道謝,那騎手卻早已不見蹤影,查詢一番後才發現一塊刻有“李靈顯”的精美玉佩,大臣見毫無線索,便收下了,心中默默道謝,跟隨商隊入關。
玉龍城好生招待了這一支漢國商隊,大臣回想著李靈顯的身段,身材魁梧,日後定為一方大將,且見其面目,不似楚人,如果能被拉攏入漢,那麼以玉門平原作為跳板,攻入玉門關,南下楚地,一統中原,計日可待!
幾月後,商隊來到楚京,楚王答應履行盟約,那名大臣回到漢國後,漢王給他加官進爵,並且提拔為漢國宰相,傳令天下,封玉門平原李靈顯為玉門君,賜漢軍兵符,再送去無數金銀財寶,李靈顯答應了。
從此,玉門君李靈顯獨佔玉門平原,斷絕了楚國與西邊衛魯之地的聯絡,而作為漢國南下的重要關口以及中原通商的重要驛道,重兵把守,在一方鞏固勢力。
北靠漢,東臨楚,西接衛魯,南倚李,五國圍之,玉門君方能佔住這一方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而後,玉門君把漢王送來的漢軍改編為玉門軍,大軍攻下玉門關,使玉龍城向東遷幾十裡。
這就是著名的“漢封玉門”,這名大臣毛裕,也因此而青史留名。
——————————————
一年時間後,整個玉門平原已經擰成一股繩,玉門軍麾下二將更是師出有名,一位姓陳為陳稻,陳未懼的二子,智勇雙全,第二位是先前降將張靈,被楚國捉拿後從獄中逃脫來到玉門平原中被玉門君收留為其征戰四方。
臨近797年3月,楚京的武舉準備開始,狀元可破例給予其進入楚國最高學府進修的資格,最高學府在中原乃至大陸,有一個名字,大學,今後就以此相叫。
李靈顯也向往這個名額。
於是他從玉門平原來到了楚京,當然,是秘密前往。
——————————————
楚京大學的一座高大的鐘樓上,一道身影坐在那裡,仰望天空,喃喃自語:
“幽星隱,玉星顯,若隱若現,天下群雄割據,若有人可拔得頭籌,那麼此人,定是值得吾一生追隨的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