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發不發財我不太關心,但是小馬和小杜是我的好朋友。我一定要將她們拉進來。
現在向她們談推廣有一點點的難度。因為我們平時上完課後,就回到了各自的家裡。我們各自的家又離得相當遠,平素見一次面也非常的困難。倒不是我們不願意在學校辦公室待著。而是這個新學校,我們三個才剛剛調過來一年,對學校的一切還不太熟悉,更重要的是,新學校只有幾個集體辦公室,我們辦公需要擠在一起,很不方便,所以大夥都是改完作業,就回到自己家裡備課之類。
這幾年,教育上也推行了各種改革。我們原先的學校在機構改革中被放棄了,那一年的夏天,我們聽說訊息都處於煎熬之中。那麼大的一個學校,辦學時間已經有將近20年了,可是,上面的領導推行了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理念,要將一些初中進行撤併,我們原先的學校首當其衝,在這次機構改革中不復存在。作為在那裡從事教育許多年的老師,我們的心情非常的複雜。
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作為一個普通的教育者,我們並沒有太多的選擇機會。
記憶中的那年的夏天,天總是在下雨。雨後不久,高大茂密的梧桐樹下,幾個人正在搓著麻將,清脆的推牌聲和歡笑聲浸染了雨的輕柔,使夏季的節奏變得有些舒緩而愜意。
雲彩在遠處的天空輕輕地遊走,習習的涼風吹走了前幾日的炎熱,一兩個水坑疊出湖面的褶皺,映出城市的安詳。
小小的縣城,空氣中瀰漫著慵懶的氣息,老年人甚至汲著拖鞋,穿著休閒的衣服,坐在街道的一隅,漫不經心地說著話。連年輕人也徐徐地走著,彷彿日子突然放慢了,人們可以悠閒下來,不必顧及生活的壓力。
我喜歡她們的淡定與從容。這是對自己生活的一種篤定,他們知道工作會有條不紊地展開,老婆能夠在身邊耳鬢廝磨,孩子會一天天平安的長大。
他們的生活軌跡既清晰又明確,所有的一切他們都能坦然面對。或者說這裡的人們都樂天知命,他們能夠與環境融為一體,隨時隨地能夠找到快樂,用一顆樂觀的心,面對一切變化。
而我心緒卻常常起伏不定。有時候一個眼神,一段故事,一次離別,一片落葉都能讓我黯然神傷。
母親有生病前曾經擔心的對我說:
“別人參加了工作都變得成熟了,你怎麼沒有一點長進?”
我一度對自己也無可奈何。參加工作許多年,還是做不到“榮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外界的環境稍微一變化,我的心便亂了。
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曾經多次的落淚。有時是因為熟悉的同事離開,有時是因為學生的成績不夠理想。我的喜怒哀樂都會呈現在臉上,現在想想,除了心智的不成熟,可能還是沒有經過生活足夠的磨礪。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它會磨平我們的稜角,讓我們將委屈慢慢地吞嚥,到後來,我也許真的可以做到心裡下著雨,臉上卻保持淡淡的微笑。
人世間許多歡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而相聚和離別也是無法逃避的話題。偉大的聖人穆罕默德說:“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當離別無法改變的時候,我們就只能整理心情,背起行囊,再次出發。
參加工作這麼多年,我先後與三個地方的人和事做過告別,有時候是主動離開,有時候是被迫無奈,環境使然。
剛參加工作進入的第一個學校,有一些偏僻。那時的我,滿臉的青澀,不會做飯,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在工作上也忙手忙腳,應對得十分吃力。
可是依舊遇到了一些熱心的同事,至今想起來依舊暖暖的。在我囊中羞澀時,慷慨解囊的同事,在學校停水時,為我挑水的同事。
更重要的是,在這裡結識了小王,承蒙她的幫助和鼓勵,才算跌跌撞撞地度過了初入職場的日子。
特別是在一次學校組織的獻血中,我直接暈厥,被她帶回,照顧了一週。全學校都能看出我對她的依賴。當我調動工作,離開此地的時候,還有許多同事,開玩笑地說 : “唉,你要獨立生活啦!”
我至今還能記得,哪所學校後面有積雪皚皚的山崗,有野薔薇花蔓延的土牆,更有那可以讓籃球滾到坡下的操場。
可是,我再也不用站在山崗上遙望家的方向了。我想念母親廚房裡的香氣遠遠超過我對那所學校的留戀。以後,我終於可以隨時隨地出現在母親的身邊了。
第二所學校離家很近,我在那裡呆的時間很長,但回憶起來,卻夾雜著許多心酸。
印象最深的就是剛去沒有多久,便與一位老教師發生了矛盾。這是我從教生涯當中唯一被家長責罵的一次,而那位家長就是這位老教師(他可能當時擔任學校某處的領導職務)。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老教師責問我 : “咱學校誰不知道某某某是我的女兒?你怎麼敢像要求別人一樣要求她?”
可是初來乍到,性格內向的我的確不知道他有一個女兒在我們班,我也的確不知道作為一名教師,要首先了解各位學生的家庭情況,然後根據他們的家庭情況來區別對待。
現在回憶起來,依舊能感受到自己當時的委屈和無助。在一個新的環境裡,領導冷眼旁觀,不願意為新人主持公道。其他人也不過呵呵一笑,輕描淡寫地勸慰說 : “他就是那樣的人,不要放在心上。”
這也是我當時選擇與前夫牽手的一個原因。這件事情不久,我們便結了婚。對於這個學校,我並沒有太深的感情。除了教學,很少與其他人交往。
學校卻暗流湧動,發生了幾次人事調動,卻依舊積重難返。它像一根柱子,你親眼看到它在你面前,慢慢地傾斜,傾斜,最終轟然倒塌。
倒就倒了吧!連同它埋葬的是我漫長的青春歲月。曾經的惆悵,恐慌和無法言說的迷茫成為那些年的底色。
作為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被動承受著改革帶來的壓力,被時代的大潮裹挾前行,又囿於個人的眼光,不能清晰地明白一些政策調動的意義,於是一次次的掙扎,彷徨。為學校的明天,也為自己的未來。
小馬和小杜是我在這個學校最好的朋友。小馬是一個很善良很溫暖的人。平淡的日子,我們分享過彼此的秘密,也擁抱過彼此的脆弱,一起慢慢地成長。她的堅強與脆弱,她的細膩與敏感,都曾在我面前毫無保留地展現。我心疼過她的勇敢,安慰過她的難過。她也體諒過我的幼稚,呵護過我的尊嚴。我們彼此陪伴,一路走來,成為知己。
小杜亦是一位善良的女孩,有時候大大咧咧,但卻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在她們跟前,我可以隨心所欲地發牢騷,吐槽一些人和事,彼此覺得既輕鬆又愉快。
“當花瓣離開花朵的時候,暗香殘留。”當我離開你的時候,也會留下我的祝福與不捨。
我曾經是那些跌宕情節中的過客,我見證過學校的輝煌,也感受過學校的落寞。
這麼多年來,我們在這個學校風雨兼程的付出。曾經與這個學校榮辱與共,息息相關。然而,離別的鐘聲已經敲響,我們都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