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桑榆就精神勃勃地起來了,依然是先跑步。

圍著村子裡跑了兩圈。

然後桑榆就在河邊停下來了。

“山子哥,這河裡有蝦子嗎?”

桑榆想起家裡的螺螄,不由得想起了蝦子,還有河蚌。

河蚌這東西都在河底,怪不好捉,但是蝦子卻好撈。

只要有個籠子就可以。

“有啊!但是咱家沒有蝦籠。”

陸遠山轉過腦袋,看著桑榆。

桑榆的臉上紅撲撲的,還帶著喘氣兒。

“你會做嗎?”

她發出了靈魂拷問。

“會……啊,你等著,我一會兒上山砍竹子去!中午就編!”

媳婦兒都問了,怎麼能說不會!

陸遠山默默想著程二一會兒要來家裡,他一會兒貼磚的時候,順帶問一嘴。

看著陸遠山的樣子,桑榆簡直秒懂啊。

但是她沒有戳穿他,男人嘛都是愛面子的,男孩也是一樣。

“那我可就等著我的蝦籠了!”

桑榆眨眨眼,繼續跑步。

山邊上的野芍藥開得更豔了,好看的緊。

桑榆慢跑著,想著上午要做的事情。

豆腐還沒有提上日程,家裡的青磚還沒有鋪完。

倒不是她要避著人做,實在是院子裡人多,再加上一個驢拉磨。

就有些騰挪不開。

昨天手上破開的水泡,已經結痂,今天至少可以碰水。

所以桑榆就打起了蝦子的主意。

大柳樹村的景色太好,生活太安逸。

桑榆每天都得思考一下,需要做的事情,不然的話,懶懶散散,一天說不定就過去了。

等陸遠山做幾個蝦籠,那她就可以去捉蝦子。

雖然每天會收泥鰍,但是那是要賣了賺錢的東西。

桑榆自已想吃蝦子,就不必讓鄉親們幫忙捉了。

雖然家裡有餘糧,但是也得勤儉持家不是?

跑步到家,陸遠山要去臥牛山上割草。

現在家裡每天要割兩揹簍草。

雞、鴨和驢都得吃,而且驢子早上要吃一回,晚上還得喂一次。

昨天綁在外面,確實有用。

昨兒個晚上的草,就吃得少些了。

在灶屋對面雜物間的屋簷下,陸遠山把兩個揹簍重在一起。

鐮刀也放進揹簍裡,就匆匆往後院而去。

新房的屋簷很寬,足足有兩米多寬,為此,還多用了十幾根大圓木做廊柱。

桑榆望著陸遠山的背影,

想著,是不是給自已找一個新任務。

放驢子似乎不錯,可以摸魚上山。

找個青草茂盛的地方,把驢子一綁,就可以在山上挖草藥,或者是看看書,撿撿菌子。

簡直不要太棒!

在現代社會過了近30年,被快節奏的生活推著走。

桑榆覺得現在的日子,每天都像是度假。

若是一直生活在這裡,那簡直不要太棒。

早飯時間充足,桑榆蒸了白麵饅頭,各個都有巴掌大,配上熬得軟爛的高粱米粥。

再加上前些天桑榆做的泡菜:醃蘿蔔皮。

可以說早飯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說真要缺點什麼,桑榆覺得缺點紅薯,或者是南瓜。

如果有紅薯或者南瓜,那她就可以煮點紅薯粥,或者是香甜的南瓜粥,這樣多美啊。

吃完早飯以後,兩個人一起,把泥鰍抓出來。

這兩天送來的泥鰍,比之前少了很多。

桑榆特意叮囑了鄉親們,發動自已在鄰村的親戚些,都來抓泥鰍。

才堪堪保住了數量。

昨天桑榆看了一下午的藥材。

心裡就有些癢癢。

這山上那麼多藥材,自已可不可以去山上實地考察一下呢?

答案自然是可以的,上午也沒有事情。

後門外的地,已經被陸遠山承包了。

陸遠山走的時候,特意說了叫她不要去挖地。

桑榆也非常無奈。

既然不讓挖地,現在又沒有蝦籠,那她先上山挖個草藥。

應該沒問題吧?

先上山考察一下,這個地方適合什麼草藥生長,然後找一找什麼草藥好養活、需求量又大。

弄個草藥種植,比種糧食的收益會高很多。

桑榆腦子想著致富秘籍,手上不停,揹著一個小揹簍,帶上自已的小鋤,就直奔臥牛山而去。

經過昨天一天的學習,桑榆的草木知識長得飛快。

她學的都是常見的草木。

到了後院門外,看見的每一株草,桑榆都恨不得停下來認一認。

可惜現在沒有網際網路,不然還可以拍照搜尋。

這邊的一株,是車前草,在家門口,這個就不挖了。

前面那一株,是狗尾巴草……

這邊的這一個,是蒲公英,等它長著吧。

這些都是稀鬆平常的植物。

雖然也有一些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的功效,但是太平常。

家家戶戶都有,人人都可以採到,便不珍惜了。

就這樣一路上了山,路上她還去看了放在那邊水坑邊上的小雞和小鴨。

梨花在那裡守著。

就那樣趴在地上,頗有些生無可戀的感覺。

桑榆去的時候,一隻小雞仔正在梨花頭頂窩著,還不停地在它頭頂的毛毛裡啄著。

梨花的身上,也有兩三隻雞正在亂跳。

桑榆:真是太慘了!

雖然這樣感嘆,但是她絲毫沒有同情心。

如果梨花不看著,那就是桑榆親自看著了。

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這雞再看幾天,地方跑熟了,梨花就可以解放。

但是現在嘛,桑榆把雞崽撥下來,拍拍梨花的狗頭。

辛苦你了!

上山的路還和以前一樣。

如果遇上了什麼不認識的草藥,桑榆就會停下來搜尋。

桑榆輸入莖葉的特徵,然後在資料裡一一對比。

這樣很費時間,但是還是可以找到植物。

比如說眼前的一株。

一大棵植物,葉子是革質的,有長柄,葉片五裂。

桑榆搜了一下,出現許多資料,然後一一對比。

終於找到了眼前這棵植物的名稱——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