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牛山上的菌子很多,能吃的也很多,其中,要數雞樅最好吃,也最好認。

雞樅的味道,就是香,嚼起來像是雞肉,撿得多的時候,我們炸雞樅油,吃麵的時候加那麼一點,簡直了。

雞樅長得好看,就像……”

楊小蘭一時半會兒沒有找到什麼合適的形容詞。

“就啊對,像地主家小姐撐得油紙傘似的。”

桑榆:……

地主家撐得油紙傘和我們撐得油紙傘,二者有什麼區別嗎?

“雞樅一出就會出一片,有好幾種,例如火把雞樅,小雞樅,水雞樅,雞樅花。味道都差不多,一樣的鮮……”

“那邊那邊,那棵樹邊上,就是雞樅!”

二人走了許久,楊小蘭終於看到一小堆雞樅,激動地大呼小叫。

桑榆:我早就看見了……

甚至連梨花都已經發現了,它湊近雞樅,聞了聞味道,扒拉了一下附近的泥土。

桑榆也沒有看懂它想表達的意思。

那一堆高低錯落的雞樅一共有十幾朵。

最大的已經有點不新鮮了,下面已經被蟲子螞蟻吃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不能要了。

除了一朵最大的,其餘小的全部被掃進了兩人的籃子裡。

撿完了菌子以後,二人把土坑填平,記住了這個菌子窩。

“雞樅下邊就是白螞蟻,掏菌子的時候不能挖太深,不然把螞蟻窩挖壞了,就不長菌子了。

除了雞樅以外,比較安全的菌子還有奶漿菌,青頭菌,米湯菌,刷把菌,皮條菌,喇叭菌……最多的是松樹菌。

還有一些不太安全的,煮的時候一定要煮透,比如說一抹綠和黃牛肝。”

楊小蘭一邊走,一邊給桑榆介紹,桑榆知道她是好意,也不說自已都知道。

一邊聽著,一邊思考著和自已記憶裡的名字有沒有出入,順便眼觀六路,尋找可能出現的菌子。

一路上倒是收穫頗多。

“我這裡有松樹菌!”

“那個刷把菌好嫩,還是白色的!”

“這裡有一個小小的米湯菌,長得好乖,已經可以吃了……於是就進了我的籃子!”

“嫂子,你腳邊上的葉子底下,有棵一抹綠!別踩別踩啊……”

“汪汪!汪!”梨花在一棵樹下面又蹦又跳,桑榆仔細一看,那裡竟然也有一小叢雞樅。

不僅如此,梨花還發現許多桑榆和楊小蘭都沒有看見的菌子。

灌木叢下的松樹菌,路邊上層層落葉的米湯菌,雜草堆裡的刷把菌,松針下的青頭菌……

楊小蘭被梨花的聰明驚呆了,她怎麼也想不到,梨花竟然還有尋找菌子的能力。

桑榆:這就是“菌犬”啊,有梨花在,還有什麼菌子是她找不到的啊!

二人一邊說話,一邊撿了滿滿一籃野菌子,最後桑榆還拉著楊小蘭去看了竹蓀。

非常幸運的是,那裡的竹蓀還有幸存,不過並不多了,她和楊小蘭地毯式的搜尋,加上梨花的努力之後,一共也才找到了12朵。

“明天早上,我一定要早點來,天一亮我就來撿菌子!”

桑榆意猶未盡。

她毫不懷疑,如果這些人有手電筒,這些人肯定半夜就上山撿菌子了。

“我看你是捨不得今天找到的那些嫩菌子吧!”

楊小蘭毫不留情,直接戳破了她。

今天她們找到了很多還沒有長開的小菌子,要過兩天才能吃,現在撿了有些可惜。

所以就先放過了它們,桑榆明顯就是打這些的主意。

“早期的鳥兒才有蟲吃,嫂子,叫上程二哥,晚上過來吃菌子啊,今天晚上做好吃的哦!”

桑榆懷念前天那隻雞了,要是前天沒有那麼草率地把它燉了,那麼今天就能吃上小(老)雞燉蘑菇。

“好啊,晚上一準兒來!”楊小蘭把自已撿的菌子留下了,然後揮揮手就回家了。

她現在也賺了不少錢,要是以前,她肯定不願意打擾桑榆,畢竟誰家也不富裕。

現在賺錢容易了,也就不再拘泥於一兩頓飯。

有菌子沒有雞,豈不是辜負了這鮮美的菌子。

桑榆決定一會兒就去李二叔家裡,看看有沒有新鮮肉和野雞,買點兒回來。

李二叔是獵戶,家裡經常有新鮮肉和獵物,一般是早上去山上檢查陷阱,有收穫的話,中午處理了,下午才送去縣城裡賣掉。

要是運氣好,今兒個不僅可以吃上小雞燉蘑菇,而且還可以吃高配版的“小雞”。

真刑啊!這在以前,那可是五年起步!

晚餐,是肉眼可見的豐富。

先來個爆炒菌子和春筍炒臘肉,主菜來一個小雞燉蘑菇,還有一個主菜是桑榆期待了好久的醃篤鮮,最後再加主食。

她已經把食譜都計劃好了。

筍子一會兒去毛竹林裡,挖最最新鮮的春筍,臘肉家裡還有過年剩的兩塊。

再約上兩三個好友,晚上聽著春雨,在燭光之下,一起喝美味的菌子湯,還有鮮掉眉毛的醃篤鮮。

聽的是春雨瀟瀟,說的是歲月靜好。

桑榆想想就覺得很美。

不過,要是家裡的破房子早點修好,那就更美了。

這兩天老是下雨,雖然現在還沒有漏,但是桑榆總覺得這房子下一秒就要漏雨。

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還要過幾天。

桑榆搖搖腦袋,告訴自已要堅持。

時間還早,離中午還有一段時間,桑榆進空間看了辣椒苗,已經有將近一厘米高了。

這些辣椒苗都得種下去,老放在碗裡也不是個辦法。

再過幾天,她出門在外,這些辣椒苗在空間裡沒了泥土,遲早得死。

把碗從空間裡拿出來,從屋簷底下找了小鋤頭,桑榆帶著斗笠,思考了一下,把辣椒苗苗種在了藍燭下邊。

過幾天要重新起房子,種在後院裡,到時候在哪裡都找不到了。

先在這裡種著,等她陪著陸遠山院試回來,估計就長大一些,到時候再移栽就是。

栽了辣椒,桑榆挎了個籃子,出後院去了小溪邊。

後院不遠處,有一條手臂寬的小溪,從山上流下來,匯進了村西的大河。

小溪邊上,如今已經春意盎然。

春意具體的體現,就是層出不窮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