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一點也不多
穿進農家洞房,大佬種田很忙! 冬雪夏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紫檀盒子並不大,只是上面的鎖釦上,竟然掛著兩把鎖。
黃花梨木盒子上,倒是沒有鎖,裡面有兩支素銀簪子,還有一隻成色很好的白玉手鐲。
“這手鐲是給我的吧?這銀簪子……”
桑榆毫不客氣,就拿起了黃花梨木盒子裡的那兩支簪子。
素銀的簪子,做工並不是很精緻,就是市面上銀樓裡賣的那種,她陪嫁裡,彷彿也有兩支。
盒子裡的那個白玉鐲子,倒是溫潤無瑕,晶瑩剔透,一看就價值不菲,估計這就是傳家寶了。
桑榆前世也見過如此好的玉石,不過那都是無價之寶,7、8位數的那種。
陸遠山家裡,怎麼會有如此貴重的傳家寶呢?
他們家是北邊下來的,難道是新疆採玉礦的?或者是祖上顯貴?
桑榆沒有多問,這個以後自然會知道的。
“銀簪子是娘生前戴過的,我一起放在了盒子裡,留個念想。
這玉鐲子可是傳家之寶,可要收好。”
“至於另一個盒子,娘說讓我考中了舉人,才許開啟,兩把鑰匙,分別在程叔和王叔那裡。”
陸遠山接過桑榆手上的素銀簪子,輕輕撫摸。
這兩支素銀簪子,是趙流雲生前最喜歡的兩支。
本來還有兩支簪子的,但是他五體不勤。
這三年,只能依靠一畝薄田和抄書為生,遠遠不足以供應他繼續讀書,所以賣了兩支。
這白玉鐲子,陸遠山倒是從來沒有看見他娘戴過。
只是偶爾,會看見趙流雲拿著玉鐲子撫摸,神色哀傷,甚至默默流淚,他娘一定是想他爹了。
陸遠山的神色也哀傷起來。
“放心吧,放在我這裡,保證萬無一失!”
桑榆斬釘截鐵,語氣嚴肅,像是在立軍令狀。
“倒也不必如此嚴肅!”
陸遠山看見桑榆面無表情的小臉,再也哀傷不起來,語氣裡帶著揶揄。
還不是想逗逗你。
桑榆看著陸遠山的神情,心裡默默吐槽,然後從被子下面,也拿出一個盒子。
“這是今天你左兄給的,裡面有一副翠玉頭面,還有二百兩銀子。”
“你都收著吧,就有勞夫人掌家了。以後就仰仗夫人了!”
陸遠山像模像樣作了個揖。
桑榆沒好氣白了陸遠山一眼,嘴角噙著笑意。
然後簪子和銀子收起來,把盒子關上,拿到旁邊屋子,放進自已的嫁妝箱子裡。
實際上,偷偷放進了空間裡。
才出房門,就看見陸遠山站在堂屋的屋簷下,看著天色。
“屋頂漏了,春夏多雨,看天色,估計明天又要下雨了,需要儘快翻修或者重建。
還要多買置辦些土地,到時候佃出去,總不會虧本。”
桑榆抬頭看看天色,說道。
“你想去府城看看嗎?”陸遠山的問題牛頭不對馬嘴。
“想啊想啊,我長這麼大,還沒有去過府城呢!”
青山縣距離安江府,還有很遠的距離。
陸路多山嶺,不方便走馬車,翻山越嶺,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走水路倒是方便,不過河道曲折,水路迂迴,需要近六、七日才能到達。
所以桑榆從來沒有去過安江府。
此次陸遠山前去參加院試,就是要去府城考試。
“此次院試,你可以和我一起,咱們一起去府城看看。
至於家裡,就請王叔和程叔幫忙,把屋子推倒,重新修個青磚院子。”
“這樣也好,要是現在翻修,還要影響你複習功課,吃不好又睡不好的。”
桑榆點點頭,只是這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就有些難熬。
“至於買地之事,現在可以先看著,不可多買。”
陸遠山說道。
“你就安心吧,就兩百兩銀子,還要修房子,趕考,最多就買十幾畝地,你還以為能買多少啊?”
十兩銀子,一畝良田。
修房子少說二十兩,還有趕考的盤纏,還有新家的傢俱被褥。
七零八碎的一抹開,能買個十二三畝地,就已經很多了。
所以其實兩百兩銀子,一點兒也不多。
陸遠山被噎的難受,瞪了桑榆一眼。
桑榆卻沒有看他,自顧自說道。
“大有哥家的吳嫂子和程二哥家的楊嫂子,為人怎麼樣?我想找兩個人,和我一起做吃食生意。”
“吳嫂子性子大方爽利,楊嫂子細緻勤快,都是極不錯的。”
陸遠山點點頭,給出了較高的評價。
“嗯,我知道了。”桑榆點點腦袋,並沒有多說。
“我去割點茅草,一會兒程義來了,讓他鋪在房頂上,撐一個月不是問題。”
陸遠山說罷,就去拿了鐮刀,揹著揹簍出門去。
桑榆等著陸遠山出門後,拿了鋤頭,繼續回後院門口,挖地種辣椒。
小半個時辰,桑榆挖出的土地,大概有後院裡一個菜畦那麼大。
桑榆丟下鋤頭,拿出手帕,擦掉頭上臉上的汗。
然後拿出泡辣椒種子的碗,裡面的種子已經十分飽滿。
桑榆挖了三排坑,一個坑裡,丟了三四枚種子,然後蓋上一層薄土。
最後澆上一瓢加了空間水的山泉,簡直就是完美!
至於到底有多少種子可以發芽,那就不是桑榆關心的了。
所謂盡人事聽天命,桑榆表示,自已就只能做這麼多,已經盡力了。
種完了辣椒,接下來,桑榆要做的,就是滷肉。
高湯已經燉上,如今已經湯色雪白,可以用了。
下一步,就是要炒糖色。
滷肉顏色鮮亮,就是依靠糖色。
炒糖色就是利用油,將冰糖炒成棗紅色,而後加水熬煮。
桑榆經驗豐富,自然是不在話下。
炒完糖色,熬煮幾分鐘以後,就向鍋裡倒入高湯,而後加入各色香料。
繼續熬煮半個小時,就可以開始滷肉。
正當鍋裡熬著滷湯的時候,楊小蘭和程義來了,二人手上提著滿滿的菜。
“好香啊,這是什麼香味,竟然這麼香?”楊小蘭和程義都是一臉驚奇。
“你們來了,山子哥去河邊割茅草去了,我正做飯呢,你們來的剛好!”
桑榆正愁晚飯做得慢,楊小蘭便來了。
“我去河邊找山子去。你們兩個去做飯吧!”
程義擺擺手,在屋簷邊找了一把鐮刀,出去了。
“弟妹,弟妹……”
程義剛走,桑榆就聽見院門口傳來聲音,接著院門被推開。
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婦人,一手牽著一個五六歲的男娃娃,另一手提著一個籃子,小男娃還牽著一個三四歲的女娃娃,一起進了院門。
梨花繞著三人跑來跑去,看見桑榆沒有呵斥,便嗅了嗅幾人的味道,然後自已去玩了。
“嫂子你來了!”
楊小蘭主動打了招呼。
“唉,當家的讓我來,幫著弟妹打理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