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聽到尖叫聲,晾曬場的所有人的目光都向聲音的來源看了過去。

就看到李紅驚恐的把手裡的玉米扔了出去。

看著突然尖叫的李紅,坐在她旁邊的王梅問道“怎麼了”

李紅聲音顫抖著說“蟲,有蟲”

離得近的村民聽到李紅這麼說,不耐煩的說“有蟲不是正常嗎”

“那一點點的蟲子有什好怕的”

“這個李知青怎麼這麼多事啊,回回都是她”

“就是,那明年捉豆蟲還不得嚇哭了”

另一邊的也錢麗翻了個白眼說道“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有蟲不是很正常”

聽到這麼多人這麼說,李紅只能強忍著害怕,顫顫巍巍的繼續給玉米扒皮。

好在看她這個樣子是真的害怕,雖然慢了點,好歹沒停,其她人也就沒再說什麼了。

玉米扒皮曬乾,也要手工脫粒,到最後葉清清感覺手上都有繭子了。

所有人都瘦了一大圈,就連葉清清有空間,秋收期間一天三頓肉,外加半夜餓了加的宵夜,也明顯的瘦了好幾斤。

前兩天空氣就開始沉悶起來,村裡的老人都說有雨要來了。

所有人都開始日夜兼程的幹活,還好所有的玉米都已經曬乾了,只要脫粒就行了。

地裡也都收拾乾淨了,玉米杆豆杆一部分剁碎撒到地裡,一部分晾乾了,到時按工分分給村民燒火。

這會是男女都坐在那給玉米脫粒,脫下來的玉米粒最好在攤開晾曬一下。

最後眼看著天氣陰沉下來,陸安國連忙組織人員把糧食都裝袋收到糧倉裡面去。

等把最後一點曬乾的玉米粒裝袋收到糧倉裡,可算是鬆了口氣。

靠天吃飯的行業,要是秋收期間一場雨下來了,努力一年的結果都白費。

說什麼淋著雨也能收,是能收,曬不幹,捂在倉庫裡,最後的結果就是發黴。

安排好人員看守,陸安國就讓其她人都散了吧。

累了這麼多天,好好休息休息。

就可以等著隊裡分糧食,準備貓冬的東西了。

葉清清前腳剛到家,後腳憋了幾天的雨就下來了。

看著傾盆大雨,葉清清很慶幸,這麼大的雨,要是慢一點,就要淋成落湯雞了。

葉清清嫌棄身上太髒了,也沒進屋,直接在屋簷下面坐下。

經過這半個多月的秋收,康樂也長大了不少。

站起來的時候都到葉清清膝蓋的位置了,看樣子等成年了,等長到她大腿根的位置。

葉清清很是滿意,大狗狗安全感爆棚好嗎。

等雨小一點,葉清清就燒水好好的洗了澡,洗了頭。

好在房子蓋的除了雜物間,其他的房子都在一排,屋簷都是聯通的,幹什麼都淋不到。

院子鎖上了,也不怕別人看到,洗好澡葉清清直接用幹發帽把頭髮包了起來。

也就是沒拉電線,吹風機用不了,這天也不知道頭髮什麼時候才能幹。

忙活的這麼多天,一下子閒下來,葉清清都有點不習慣。

下著雨,哪也去不了,葉清清等頭髮幹了直接就躺進被窩裡準備睡覺。

自從感覺要下雨,這幾天都沒好好的睡覺。

所有人都在加急把糧食收到糧倉裡面去。

這一躺進被窩裡,睡意就湧了上來。

等葉清清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雨還沒停,但是小了很多。

等葉清清起床,一出門就感覺氣溫驟降,連忙回屋換了身衣服。

簡單的刷牙洗臉,吃過飯沒事幹,葉清清看著腳邊髒兮兮的康樂,努力壓制要給它洗澡的心。

這場雨下了四天,第五天的時候才放晴,可地上還是泥濘的厲害。

天一晴,陸安國就拉著秦皓往公社跑。

把拖拉機開回來去交公糧,可以省好多事呢,而且一趟就拉完了。

要是去晚了,被其他大隊借走了怎麼辦。

等秦皓開著拖拉機拉著陸安國“轟轟轟~”的進了村。

黃支書和陸會計就叫了幾個力氣大的漢子和他們一起去糧倉那等著。

等拖拉機停在糧倉門口,陸安國車就讓人把要交的公糧搬到拖拉機上面去,他去交公糧。

這公糧一天不交,他心裡就提著一口氣。

路不好,其他的大隊基本上都等路幹一點在去交公糧,所以除了青山大隊這個開拖拉機去交公糧的,就沒有其他大隊的人。

等去糧站交了公糧,陸安國和秦皓又騎腳踏車回來的。

陸安國直接就去了村委會和陸會計黃支書說了一聲,現在就把糧食分了。看到兩人點頭同意,陸安國直接用大喇叭通知所有人去分糧食。

“喂喂,聽得到嗎,碰碰~”

“村民們,分糧食了,請到糧倉那領糧食”

“村民們,分糧食了,請到糧倉那領糧食”

“村民們,分糧食了,請到糧倉那領糧食”

重要的是說三遍,陸安國才關上大喇叭去糧倉那邊。

而聽到通知的村民,都停下了手裡的動作,拿著麻袋就歡歡喜喜的往糧倉那走。

還以為要等幾天呢,沒想到今年這麼早就分糧食了。

眾人怎麼想的陸安國不知道,但是他很慌啊,只有把糧食都分到村民手裡他才放心。

誰能想到,前兩天下這麼大的雨還有人來偷糧食,要不是有秦皓在,後果不堪設想啊。

葉清清聽到通知也拿了個裝糧食的袋子就要出門。

可看了看泥濘的地面,再看看腳上的鞋子,默默地回屋換了雙黑色的雨鞋,長筒的,到小腿肚那裡。

等葉清清和康樂到的時候,就看到糧倉門口放了兩張桌子。

糧倉裡也有強壯的男子搬著糧食出來,放到門口的秤上。

就是那個看秤的人有點眼熟,錯覺吧!

要是秦皓聽到了肯定會說不是錯覺,我確實眼熟。

大隊長陸安國和陸會計黃書記坐在那裡,桌子上放著工分本,在上面寫寫畫畫記錄著。

三支隊伍排隊的人都差不多,反而旁邊熱鬧的比排隊的人都多。

基本上都是全家都來了,一人排隊,其他人都站在旁邊,這穿穿,那瞅瞅,還時不時跑到隊伍的最前面看看其他人能領多少糧食。

還有來的早的已經領到了糧食,別管多少,全家都喜氣洋洋的站在旁邊,跟著家裡的青壯年把糧食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