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決定這麼做嗎?你做出這樣的決定你是否會後悔?我不知道你究竟是怎麼考慮的?你居然肯放棄?你要知道,這是你奮鬥了十年的成果,你真的忍心自己的心血全部白費嗎?”只見說話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性,一頭金色的長髮,年紀有30多歲了。

“我是絕對不會後悔的,你也許知道,我很艱難地做出這個決定,因為我也沒有辦法,這可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這樣做的話,損失還小一點,中國有句老話,兩者相害取其輕,我只能儘可能的減少我的損失,別的我也沒有辦法。”說話的是一位中年男人,黃色的面板,蒙古人種。

隨著手指在計算機回車鍵輕輕一點,一切都結束了,男子攤手看了一下手錶,現在是2023年1月10號。

時間回到40年前,中國北方一個普通的農村,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給這個家裡帶來很大的喜悅,畢竟在農村有一個男孩子,肯定在村裡面,確實是相當不錯的。

這是1983年,一個嬰兒出生了,這個年代實行的是計劃生育政策,也就是雙農村戶口,理論上只能夠生一個小孩,生兩個小孩的話就要交計劃生育罰款。

小孩子的出生,對於這個貧窮的家庭來說,也算一件喜事,畢竟有兒子了,父母就是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改革開放還沒開始,農村責任田承包制度,才開始了兩年,總算能吃上白麵饅頭了,這也算一見天大的好事。

然後孩子的奶奶看了看,“這孩子一看就不機靈,十有八九是個傻子,要不找個機會扔了吧。”

年輕的父母並沒有經驗,在農村孝順兩個字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孔子說的好,百事孝為先,對於不孝順的人,在農村的名聲都不會好。

母親緊緊抱了抱兒子,捨不得,因為是在家裡生產的,並沒有在醫院,在那個年代,生孩子都是在家裡,醫院裡,那是給有錢人準備的。

沒有人知道,這個小孩子的哭聲,來到這個世界上,居然能夠影響整個世界的程序,恐怕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個小孩子,居然有一天能搞成長,到別人都想象不到的地步。

時間過得非常快,七天的時間,很快就到了,在農村來說,第二個孩子都不會有滿月酒,至少在那個年代是這樣的。

父親雖然非常擔憂,但是也知道,孝順是非常難過的,有時候父母的話,明知道不對,可也沒有辦法反抗。

沒有辦法,男孩的母親,終於能下地了,抱著自己的孩子,拖著自己的大女兒,步行來到了姥姥家。

姥姥年紀也不小啦,接過孩子來看來看,逗弄了一下,覺得這個孩子並不傻,於是便告訴女兒:“哪裡是個傻子,只不過沒有長大,回家好好養著,大了就知道不傻了。”

女婿來接女兒,帶著孩子就回家了,慶幸的是,孩子的身體還算健康,並沒有什麼毛病,這也算幸運的。

北方的農村家庭可以說是非常貧窮的,在這個年代,農村的負擔實在太重了,不但要交公糧,還要交棉花,甚至有時候,難不成還不行,農業補貼這個時候還沒有,對於農村人出行,主要就是腳踏車,幹活就是一輛木頭製作的小拉車。

終於到了滿月的時候,給孩子取了一個名,趙小白,也就這個名字,伴隨了這個男孩成長。

村裡終於知道了,你們家添了個小孩,肯定要計劃生育進行罰款,1983年的罰款是¥800,這對於農村的勞動力來說,可以說是非常多的。

800塊錢的罰款,全家節衣縮食,還借了點錢,終於湊夠,這個家庭成員非常簡單,只是這個小家庭而已,大家庭卻非常的複雜,農村有很多事情,正常人的思維是無法理解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遇到的都是什麼人。

家裡總要生存,必須要幹活,這個家庭原來分家的時候,就比較麻煩,要說上輩人的事,可以說是非常的複雜,對於小家庭來說,就是兩個弟兄之間分家。

祖上還算出過舉人,曾經在進門口確實有一套宅子,面積還不小,老宅子的後面是一個大石磨,然後還長著一棵大樹,從東邊進門,還有放馬車的地方,然後是上馬石,下馬石,臺階,東廂房西廂房,正房。

可以說是一看就是曾經的輝煌,但是現在不行了,弟兄兩個,一個院子根本佔不開,所以只能把老家拆了,弟兄倆分了一人一處宅基地,蓋上房子,就算完工了。

拆房子的時候才知道,有一根大梁居然是接的,中國的魯班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許風水裡面有這樣的說法。

趙小白的出生,終於上這個貧窮的家庭,一無所有了,不過勉強,還是能夠生活下去的。

時間一點點過去,婆婆並不關心孩子的成長,只關心自己的養老,所以只能姐姐帶著弟弟,連滾帶爬,慢慢地長大了。

秋收麥收,姐弟倆總是相依為命,在零口裡爬,姐姐比弟弟大三歲,所以還算能夠領弟弟,至少這樣,不耽誤父母的農活。

三年以後,我們的主人公趙小白終於長大了,開始上學前班,家裡大人都要幹活,所以只能一個人去上學,步行大概1公里到村東頭的小學去讀書。

一個小凳子,再加上一個單間書包,一個黃色的單間書包,裡面放了一隻鉛筆,還有一個本子,這也許就是所有的家當。

上學之路就開始了,趙小白來到了自己的小學,自己根本不是讀一年級,而是讀的學前小班,農村的孩子都這樣,9月1號開學了,教室非常的簡陋,三腳架房頂,至於說書桌,那是沒有的,只不過用磚頭當基礎,上面長了一塊兒很長的木板,這就是課桌。

學前班,這是現在的叫法,那個年代叫小班,那個年代是要交學費的,不過那個年代也有好處,路上沒有什麼車輛,每天下學的時候,孩子們成群結隊地從學校返回家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家長接送。

家長都忙著賺錢,夜以繼日的勞動,也不過勉強維持溫飽,畢竟農民的收入從來就沒有高過。

我們的主人公終於開始上小學啦,雖然是學前班,表現的還算中規中矩,沒有顯出多麼聰明,只不過長得虎頭虎腦,三歲的小孩子,每天拉姐姐一塊兒上學,下學姐姐一塊兒回來,兩個人就是這樣。

小學好像沒有什麼好說的,時間一晃,馬上就到了大班畢業,趙小白是一個脾氣比較急躁的人,班主任是自己的鄰居,所以特意想了一個辦法。

課桌非常的破舊,需要維修,最好是需要一些木板,這樣課桌才會有鬥和擋頭,但是不能跟這個小孩子直接要,畢竟沒人喜歡這樣,所以附近鄰居的小孩,就開始刺激到小白,趙小白沒辦法,不想在小夥伴面前低口氣,回家拿了一個很大的蓋子,也就是一個木箱子的蓋,老師直接在課堂上就宣佈了,所有的東西都不讓往回拿。

趙小白這時候才明白過來,身邊的小夥伴和老師一起算計了自己,就是為了貪圖這點便宜,從那天開始起,趙小白跟小學的同學沒有什麼關係好一點的了,跟班主任的關係一般了,一個誠心算計你的人,永遠不要指望他都會對你有多好,因為你不知道的事,傷害你的人傷害你第一次,如果你選擇了原諒,第二次也就不遠了,以後會無休無止,因為,壞人永遠不會反思自己哪裡錯了,只會怪你笨,所以你上當了,你變聰明瞭,不上當了,不會欣賞你,反而會選擇詆譭你,因為這樣,自己的良心才會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