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黃老的幫助,我自然是信心滿滿,開始去調查了。
當然也叫上了咸陽的郡縣。
大張旗鼓。
趙高府邸。
“稟告中車令,扶蘇公子已經親往疫情地方調查去了。”
“為了兩個丫鬟深入險地,也就他扶蘇也做這樣的事情了。
他並沒有稟告王上,先讓他去吧,通知下去,扶蘇走到哪裡,藥下到哪裡,加大劑量。
我要一次性把扶蘇搞臭。
上次讓他躲過去了還賠了個黃振,這次我看他怎麼躲。”
“可是疫情已經出現反彈了,要是再加大劑量我們的生意還做不做?”
“蠢貨,要是扶蘇查到了你別說賺錢,命都沒了。
想步黃振的後塵嗎?”
“黃振現在在驪山滋潤著呢,等風頭一過去就可以調回來任職了。”
“現在還不是時候,他走了我少了個左膀右臂,我自然要保他。
你走了你覺得我會保你嗎?”
那人看著趙高陰沉的臉不敢說話了。
“去辦吧。”
“是。”
那人退下。
咸陽城外。
屍橫遍野。
“這些屍首怎麼都沒人處理?”
我指著屍體問當地的縣尉。
“稟公子,這些人都是患病死的,我們不敢上前,這裡本身就沒多少活人,所以我們就沒有去處理了。”
縣尉戰戰兢兢的說著。
“現在已經死了多少人了?”
“據統計,已經死了一千多人了。”
“一千多人,這裡就有數百人了吧,這還是一個村。
你是把本公子當傻子不成?”
我大發雷霆。
“不敢,城內外據統計已經死亡一萬餘人,感染者不計其數。”
“這還是統計了的,未統計的黑戶估計不少。
都這麼嚴重了為什麼不報?”
“我已經上報過了,只是上面一直沒給指示,我也就沒處理。”
我看向郡守。
郡守也不敢很憋屈。
“下官已經上報中央,只是一直沒有下文,既沒有指示也沒有撥款。
下官也難辦啊。”
黃老直接開懟了。
“非但是不幫忙,有些村落本來可以及時救援的,就是因為你們的阻擾,導致疫情擴散,枉造了多少罪孽。”
黃老這些人當然認識,之前非要去疫情嚴重的地方去救人,被攔下了,你這一進一出的不是增加感染嗎?又是扶蘇長公子的門客,萬一有個好歹也不好交代,也就只能強行攔下了,沒想到這老傢伙居然記仇,在這個時候補刀。
“所以你們就沒報了?”
“這邊有一種神水,可以治療這種疾病。”
縣尉像是想彌補過失,就直接說了。
“那為什麼不購買去治病,難道錢比命重要嗎?
要是百姓吃不起你們這些當官的不知道打報告先墊著,人命關天,就這麼看著這些百姓死在你們面前,你們是怎麼做父母官的?”
“並非我們不願意購買,只是感染的人太多,這藥又太貴,我們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而且這藥不能根治,我們的仵作之前想調查病因對症下藥的,就解剖了幾具屍體,後面感染了是政府出錢買的聖水,結果他又感染了,而且比之前一次更嚴重。
後面不治身亡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仵作敢查了。”
郡守在這裡也補充了,生怕一個不小心自己的烏紗帽就沒了。
“這神水什麼價?你們都買不起?”
“一金一杯。”
我想也不貴,要是真的有效的話買來先解燃眉之急也不是不可。
最多上千金就能解決問題了,後面再想辦法治本。
“只是病輕的患者要三杯,病重的像之前的仵作喝了十杯也無濟於事,最後撒手人寰了。”
難怪黃老沒跟我講過,三杯起步上不限頂還只救一人,這一般的百姓怎麼消費得起,自然也就無人問津了。
這裡我先介紹一下3金的概念吧。
先從秦國的爵位制度開始。
秦國最著名的是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這是在商鞅變法中,商鞅設立的。
目的在於提高秦軍戰鬥力。為獎勵軍功,商鞅規定,凡行伍中人,不論出身門第。一律按照其所立軍功的大小接受賞賜.即便是秦國的宗室也是這樣。宗室未立軍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擁有爵位。
俸祿,以實物的形式向各級官吏發放俸祿。主要是粟米。可兌換布匹。還有的時候,國君會發給一些官吏,以錢幣,黃金,但數量少。不屬於正常俸祿。俸祿發放的時間單位。秦國以年為單位發放俸祿,叫歲俸。及一年發放一次。俸祿,主要是粟米的記量單位是‘石’。秦1石=30.75公斤。
這二十級的軍工俸祿我放在下面。
爵位 歲俸(石)
1公士 50
2上造 100
3簪嫋 150
4不更 200
5大夫 250
6官大夫 300
7公大夫 350
8公乘 400
9五大夫 450
10左庶長 500
11右庶長 550
12左更 600
13中更 650
14右更 700
15少上造 750
16大上造 800
17駟車 850
18大庶長 900
19關內候 950
20徹候 1000
秦朝大部分時間的粟米價格是30錢每石,1金就是1斤黃銅=16兩,1兩是4錙=24銖,就是錙銖必較的錙銖,1銖=24錢,大家可以進行換算,即便是最少的3金可以頂什麼爵位一年的俸祿了。
大概是921.6石,大庶長還差點,關內侯自己吃差點的話勉勉強強。
上面還是有軍功的人的俸祿,要是一般的百姓,那就更少了。
秦朝畝產大概1.5石左右,假設一戶人家裡有四口,1石120斤,算上吃野菜,不以主食為主,按三年天災中國建國後最困難的那幾年的計劃經濟的口糧計算,成人一頓半斤,小孩一頓2兩,1.4斤每天,1.4*365=511斤,這就是最困難的時候的口糧,不到5石,稍微吃點好的或者吃下早餐,就不止了。
這就需要種3畝多地了,還得收成好,收成不好就會血本無歸,這還沒完,還得交稅。
一般情況下稅比你本身的收益是要高些的,秦國戰爭時期是收益的80%作為稅收,現在雖然已經統一了但是修路什麼的都要徵稅,服徭役。
所以估計也降不了多少。
對了,地是你的嗎?
不是的話還得扣地租。
所以農民要想溫飽首先得種多少地?純手工製作,沒有機器,有牛有驢的都是大戶人家。
大家可以想象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最少拿3金去救一個人,對於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
所以就只能等死了。
這些老百姓連生存都困難,自然買不起這所謂的聖水治病了。
有毒還有解藥,加上之前的種種懷疑,基本可以石錘是有人故意下毒藉機斂財了。
即便是這樣這些老百姓都沒想著去造反,可是你們卻想著榨乾他們,實在是可惡。
“這就是斂財啊,百姓生活已經這麼苦了這麼還有這樣的人?”
黃老義憤填膺的在這裡歇斯底里的咆哮。
但我很冷靜,我讀過馬克思的的《資本論》。
我非常清楚,只要價格合適。資本家可以賣給你絞死自己的絞繩。
“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和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他就活躍起來;有50%利潤,他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了300%的利潤,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明證。”
一杯一金,毒自己下,解藥要別人買,這何止三倍的利潤。
所以即便是鋌而走險也在所不惜,什麼仁義道德都不需要談論,法律也不足以震懾。
只是我好奇到底是誰有這麼大的能量和膽量敢在秦始皇的眼皮底下搞這一出。
城裡那麼多達官顯貴不搞,專門去搞這些貧苦百姓。
真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越弱的越欺,畢竟沒有後臺撐腰是吧,那我扶蘇就當一回百姓的後臺。
“你們這邊有他們的聯絡方式嗎?我去會會他們。”
“有有有,前段時間師爺還去過呢,他老婆是鄉下人,上次也感染了。”
縣尉急忙說道。
於是我們在這個師爺的帶領下去了賣聖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