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天還沒亮,溫柔如水的月光灑在街道上,哪怕沒有路燈,也不怕摔倒。

天太早了,王娟娟轉了一大圈也沒看到街上有人。

當她轉到車站不遠處的小衚衕時,終於看到了行人。

她找了一個沒人的衚衕,把腳踏車收進空間裡,順便拿了一個揹簍背上。

俗話說大隱隱於市。她觀察了路過行人的穿著,也給自已整了一身。

灰上衣,黑褲子,再戴上一頂王老頭淘汰下來的破草帽,鍋底灰髒乎乎的她不太想抹。

想了想,她還是把冬天給自已做的口罩戴上,這樣一來,就只露出一雙眼。

她先靠在旁邊的衚衕裡看看別人都是怎麼進去的,等到兩三個人都走了進去,她才站到了黑市守門人的面前。

“你找誰?”

“東頭北戶的馬大嬸。”

“行,進去吧。”

王娟娟塞給看門人一毛錢,揹著揹簍順利的進了黑市裡。

她沒有盲目的放下揹簍開始擺攤,先在黑市裡轉了一圈,瞭解清楚物價後,才找了一個人不太多的地方。

她的東西好,就這麼大大咧咧的拿出來肯定引人注意,還是悶聲發大財比較好。

難怪這地方叫黑市呢,物價比外面高出來不少,翻番賣都是少的,有的稀缺物資竟然能賣到三四倍。

不過她賣物資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她也想改善一下現在老百姓們的生活。

計劃經濟時代,想吃點啥都得靠票不說,去晚了還經常買不著,甚至有的東西不託關係根本就見不到——還沒上架呢就被內部人員分完了。

和其他人一樣,卸下揹簍後手一揣,靠在了牆根兒上。她拿出來的都是緊俏物資,一點兒也不愁賣。

這不,她從揹簍裡拽出一隻雞爪壓在了蓋子下面,手還沒揣好呢,就來了一個老太太。

要不說薑還是老的辣,這老太太眼神真好,老遠就看見了揹簍裡露出來的雞爪子。

五步並做三步的直衝著王娟娟就過來了,人雖然很激動,聲音卻放的低低的:“同志,你這有雞,是不是?”

王娟娟也淡淡回道:“公雞,母雞還有雞蛋都有。”

“咋賣的?”老太太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太好了,可太好了。閨女在家坐月子,買只老母雞燉燉給閨女補補身子正好。

“我這老母雞五六斤得有了,一隻賣六塊。大公雞得七八斤,一隻賣八塊。雞蛋一毛錢一個。”王娟娟想了想,還是翻了一翻賣,和其他人買的價錢一樣。

她賣的太便宜了,一是影響別人的收入,二是太引人注目了,怕不安全,索性就隨大溜吧。

老太太狠了狠心,從褲腰帶裡掏出一卷錢來。有零有整的點了十塊錢。

“我要一隻母雞,再要四十個雞蛋。這雞你可得給我挑只肥點的。”

老太太原本想還價的,可誰知就在她掏錢的這會功夫,後面就排了三四個人。她也顧不上還價了,只想要只大點的雞,反正價錢一樣,雞越大就越合算嘛。

“好嘞。”王娟娟掀開揹簍,翻了兩下,拿出一隻母雞來,又一個一個的數出來四十個雞蛋放進了老太太的籃子裡。

老太太給錢倒是挺利索的,王娟娟把錢點清,又拿出兩個雞蛋遞給她。

“嬸子,這兩顆雞蛋給您添上。”

老太太興高采烈的走了,她也做成了自已的第一單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