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皇上,娘娘只是血虛虧損......”
“你總是這套說辭!”景帝的聲音裡,有股子生人莫近的森寒:“好好治,但朕這兒,不養閒人,若是當不得這份差,便回家去吧。”
“皇上恕罪!”
薛知微迷迷糊糊中聽到了跪地磕頭聲,她有些著急:皇兒,不要動怒,你自幼便有頭疾,動怒無異於拿石頭砸腦袋,你會疼哭的,皇兒!
“不要......”薛知微一個著急,便徹底睜開了眼,看著居高臨下正看著自己的皇兒,她的眼裡充滿了心疼:“不要動怒,頭會疼......”
景帝的眼底,有風暴在炸裂:“愛妃,你說什麼?”
他彷彿沒聽清薛知微的話,特意將頭伸到了人家的嘴巴前。
薛知微想坐起來,但她發現自己十分乏力,便就這麼滴吧。
反正,皇兒床前盡孝,也不是頭一著了。
“不可動怒,你父......”
你父皇早就訓斥過你,要你“不動如山”,要你胸懷似海,要你海納百川......
可是,薛知微突然卡在這了這個“父”字上!跟“哀家”的“家”一樣,卡!
任憑她嘴巴如何張開,也都無法吐出聲音。最後,只能幹瞪著眼,充滿了不安的著急!
景帝笑了,他摸了摸妃子的臉:是他失態了,剛才李妃說話的語氣與眼神,像極了他歸天的嫡母......
是他失態了。
景帝給妃子拉了拉被腳:“好好養著。”
說完,他起身,看著一屋子跪著的奴僕,道:“今日,是你們主子醒來的及時,如若不然,朕定要狠狠責罰。都好好伺候著,李主子好了,你們通通有賞。”
景帝說完,就大步流星離開了。
一日之內,兩次出入鍾粹宮,已經是他帝皇史上的絕無僅有了。
眾人卻並沒有因為黃帝的饒恕而感到開心:人家帝皇可說了,“伺候”好了,通通有賞,那萬一,“伺候”不好呢?是不是通通去死?
所有人都趴在地上發抖。
薛知微看著皇兒的背影,不由得嘆了口氣:這倔脾氣,十足十的像了他父皇!
“念春,扶本宮起身。”景帝一離開,薛知微的語言能力便恢復了。
她自然的改換了稱呼,“哀家”變成了“本宮”。
不得不說,薛太后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值得稱讚的。
念春站了起來,從旁邊侍從的手裡拿過毛巾,將自己弄髒的手掌心擦拭後,才近身服侍。
薛知微就著小丫鬟的手,坐到了銅鏡前。看著鏡子暈黃的倩影,她的思緒開始翻飛……
李有思這姑娘,她是相當熟悉的。說起來有些好笑,這丫頭能成為慎兒御嬪,還是自己親指的呢。
彼時,先帝體健,薛知微也頗得聖心。帝后感情甚篤,本是天下第一大美事,偏偏又出了個頂級折磨人的惡事——成婚多年,皇后卻一直無所出!
前朝後宮對此議論紛紛,有那“顧國不顧命”的鋼鐵諫臣,更是當堂請求皇帝“罷黜”皇后,令立賢得之人。
更有那“野心勃勃”之輩,直接提出:於皇長子與皇二子的生母中,擇出一位,“以正中宮”!
薛知微獲悉這些言論,頓時心如刀絞!她白衣披髮、跪倒在乾清宮前,痛陳為後為妻的“過失”,並請求皇帝准許她遷宮、帶髮修行……
景帝愛妻情切,如何肯答應,他心疼不已,將嫡妻扶進了殿內。
夫妻倆一番痛哭後,便宿在了天子的寢宮。
妃嬪入睡乾清宮,這也是隻有皇后才有的“殊榮”。
然,景帝的一番安撫,到底沒有平息無子所帶來的“驚懼”。
打那天起,薛知微開始纏綿病榻。
先帝疼惜髮妻,守在病床前一夜未眠後,他去了趟翊坤宮……
第二日,翊坤宮毓妃娘娘跪倒在帝后跟前:“國母欠安,臣妾心痛難當!嬪妾願日日侍奉,只求皇后大安!”
薛知微搖頭:“毓妃有心了,本宮咳咳咳……”
她想說:你才為皇上誕育了皇二子,正是母子孱弱時,本宮便是不爽利,也萬萬不會讓一個剛出月子的妃嬪侍奉!
但咳嗽聲奪去了她的話語。
“阿微……”景帝滿眼的心疼。
毓妃以頭觸地:“皇后,請保重身子!”
薛知微想說話,但喉嚨裡劇烈的癢意讓她咳個不停。
她是一位非常講究體面的人,夫郎在前,侍妾在側,她卻咳個不休,此情此景,羞愧難堪更勝於身體帶來的病痛……
薛知微面色通紅,擺手想讓大家都出去。
景帝知曉嫡妻的尷尬,便開口:“你回去吧,待皇后好些了,你再來。”
毓妃叩首離去。
薛知微的咳嗽也隨之減緩。
錦瑟端來一杯溫水:“娘娘請。”
景帝接過了茶盞,親手給妻子喂水。
薛知微抿了抿嘴,總算壓過了那股子磨人的癢意。
景帝捏著帕子,替妻子擦拭嘴角:“阿微,朕想讓二子,陪在你身邊,你意下如何?”
薛知微的身體劇烈顫抖,她不可思議的看向了皇上:您、您到底是覺得臣妾不中用了嗎?皇上……
景帝嘆了口氣:“阿微,只是放在你的身邊,並不代表朕就要立下太子,這只是權宜之計。阿微,中宮不寧,國家不安!”
薛知微流下了眼淚:中宮安寧了,國家安寧了,可是臣妾呢?
二皇子養在本宮膝下,便是妥妥的嫡出。他日我有福誕下嫡子,二皇子只會成為我兒最大的“對手”!
一個是親生的,一個是親手養大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旦起了紛爭,臣妾拿什麼來平衡……
皇后哭的悽美,景帝卻不再勸慰。
這也讓薛知微“看清”了“現實”——看來,皇上主意已定,他並非來尋求建議的。
薛知微閉上了眼,也罷,也罷,撫育子嗣本就是嫡妻之責,何況她身為國母,更該以身作則,為天下表率!
毓妃抱著皇二子,浩浩蕩蕩來到薛皇后的坤寧宮。
當天,帝后研究一番後,賜名:景慎。
孩子的到來,打破了坤寧宮長久的靜謐。從啼哭到歡笑,從牙牙學語到朗朗書聲,薛皇后與養子的感情日漸豐盈,甚至超過了其生母……
薛皇后有了“兒子”做伴,藥也不吃了,心情也開朗了,唯一的遺憾,是肚子長年累月的“平”。
所幸,經年累月的失望過後,她也漸漸看開了。子女福緣,本就是天註定,人力如何能抗衡?
沒有就沒有吧,教導慎兒比什麼都重要!
景慎七八歲時,景帝感慨坤寧宮只一個孩子,到底有些孤寂,便開始廣選權貴之女,召進宮來,陪伴皇后。
李有思便是由此,進入了薛知微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