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繳稅
我全家都在造反的路上 一隻橙橙橙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霧色起。
秋意燻煙濃
七天過去,孟冬醃製的魚,也晾乾水分。
差不多有二十來條,大多都是兩斤多點,三斤大魚都也只有三條。
白天濃煙滾滾,挺引人注目,孟家都晚上熏製魚,大家輪流守著。
天矇矇亮。
孟冬禾拿出一條魚聞了聞,
“好香啊。”
一家人眼神蠢蠢欲動,孟冬禾拿出一條魚蒸來吃了。
燻魚帶著松枝的香味,鹹味適中,肉質緊實,口感複雜。
“這魚一定能賣錢!”
孟鐵柱去過縣裡賣獵物,看東西眼光還挺準。
“打來的獵物這麼一弄,起碼價格翻一倍!”
孟冬禾震驚的看向她娘,看不出自己娘,還挺有商業頭腦。
“這東西咱們先別賣,等冬天賣年貨,咱們賺筆大的!”
孟鐵柱也不是吃素的,他想到更多,這東西是不難,人家一看就會,明年就賺不到這個錢了。
“那好,這些咱們就先留著自己吃,我研究怎麼把配方升級一下,讓味道更好。”
孟冬禾這話一出,苗翠蘭就笑罵了:
“有你這個饞貓,我就知道這東西留不住!”
孟冬禾也靦腆一笑,實在是太好吃,自己早該做一些夢境的東西。
早上陽光打在木窗上,調皮的光點掉在白皙如玉的臉蛋上。
“啊~”
孟冬禾哈欠起床,見外面的陽光,匆忙地跑出來:
“娘,你怎麼不喊我?”
苗翠蘭用針划著頭髮,又繼續穿線,抬頭看了白白嫩嫩的閨女,稀罕地看個不停。
“今天你爹他們要去交糧,明天才去山裡。”
孟冬禾這才想起,今天到交稅的日子。
她先去廚房,掛著起燻魚。
苗翠蘭坐在門口曬太陽,見此情景,不由得笑了笑:
“天天去數,除了你自己偷吃,誰還會吃你的!”
孟冬禾臉上一紅,昨天晚上她餓了,起來蒸魚吃,叫三哥逮住,兩人剛準備吃,大哥二哥也出來了。
四人吃了兩條魚,燻魚偏鹹,四人一晚上輪流出來喝水,她還以為爹孃不知道。
這段時間,蘿蔔可以吃了,孟冬禾連忙去挖幾個。
“娘,今年的蘿蔔真是大!”
以往只有拳頭這麼大,今年居然又大上一倍。
孟冬禾心裡猜測,難不成有點靈露的水,對植物還有點用。
等明年在泡菜籽的水裡,放上一滴,就知道這露水的效果。
到時候就可以給稻種,麥種泡上,那家裡的糧食不堆滿穀倉?
想到這她嚥著口水,白米飯是真的好吃。
“這蘿蔔這麼大,今年咱們多留種,明年多種點。”
苗翠蘭一看,這蘿蔔長得真叫人稀罕,比巴掌長一點,圓圓潤潤。
“這都是我每天都澆水的緣故。”
聽到孟冬禾的邀功,苗翠蘭放下手裡的針線,嘴上帶著戲謔的笑意:
“你說的澆水,是每天都為菜地,倒洗腳水?”
孟冬禾紅著臉,眼神飄忽:“這娘也知道啊?”
苗翠蘭臉上帶著霸氣:
“家裡大小事,沒有當家女人不知道的……”
兩人話還沒落,大門推開,孟鐵柱沉著臉,帶著三兄弟進屋。
“這是怎麼了?”
苗翠蘭眼底帶著關心,上前問道。
孟冬禾上前看糧食籮筐,發現空蕩蕩。
一年一度能吃到大白米飯的日子也沒有了。
孟家幾兄弟也沉默著,心情都不是很好。
“今天的糧全交稅了,沒有稻穀賣。”
“什麼?麥子也沒有剩?”
苗翠蘭聲音尖銳起來,神情焦急,以往都能帶回兩百來斤大小黃米,這些粗糧混著吃,能吃到開春。
糧食可是百姓的命!
她家四個大男人,三個還是能吃的半大小子,女兒也算一個半大小子。
這麼能吃,她不算計著,怎麼養活這麼多口人。
這時孟春生見爹心情不好,不想說話,便解釋著:
“我們還算好的,我們直接去交糧,全部交上去,可沒有交錢。”
隨後看了一眼孟夏雷,繼續說道:
“張山家,糧食不夠,還交了錢,收糧官見到張山一個人去了,還多要了二十文。”
孟鐵柱憨厚的臉陰沉一片:
“這次大多人都有交錢,咱們四個大男人,體格子壯碩,收糧官也不敢太過。”
“為什麼呀?都收走了,我們吃什麼啊?”
聽到閨女問話,孟鐵柱想叫自己臉色好看一點,嘗試一會,便放棄了:
“聽說北邊打仗,這才加了稅,等會兒聽吧……”
這話剛落,村裡就起了叫罵聲,孩童號啕大哭。
孩子就盼著秋收和過年吃頓好的,現在不僅好吃的沒了,以後都吃不飽,傷心得大哭。
“嗚嗚!我餓~”
“天老爺,不叫我們活了,年年都等這一天,吃頓飽飯!”
“活不下去~”
“現在沒糧,還要交錢!”
這要數張家哭得最慘。
家裡唉聲嘆氣,幾個孩子跑出去打柴,看能抓到什麼兔子野雞。
大家都知道,現在家裡沒多少糧。
等家裡孩子走了,苗翠蘭從房間的石板下抱出一個罐子。
“一兩,五兩,十兩……”
“十六兩八十八文!”
苗翠蘭數完心裡泛起憂愁,平常人家有個一兩都算不錯,可誰叫她三個兒子,成親不說,一人得三兩聘禮吧,閨女也要嫁妝吧?
“什麼時候,能修新房,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成家……”
見苗翠蘭皺著眉頭,孟鐵柱粗糙的大手,撫著她眉間:
“別擔心,有我。”
苗翠蘭和孟鐵柱多年,自然知道他打什麼主意,警告的看著他:
“深山不準去!”
“咱們一家人苦一點沒什麼,最重要一家人平平安安。”
孟鐵柱憨笑點頭,他心裡嘆息,怕是平安難了。
“這個五兩你拿去,去找你朋友多買點鹽,買上一些糧食回來,帶著三個小子去,明兒一早就去。”
見苗翠蘭安排妥當,孟鐵柱點頭:
“我現在就去買鹽,明天最快速度去買糧,晚去的話,糧食要漲價。”
苗翠蘭心裡擔憂,便同意了。
現在鹽可不好買,每家按照人頭定量買了,不是可以隨便買。
以前孟冬禾還問過,為什麼朝廷吃鹽巴都要管?
苗翠蘭神神秘秘地告訴她:
“不吃鹽巴,人沒力氣,朝廷管著鹽,就不怕有人造反了。”
這時候山上,孟冬禾四人也在談論此事。
“為什麼北邊打戰,要我們的糧食?”
孟家兄弟談不上來,還是孟冬禾解釋著:
“因為他們保護著我們,要是他們輸了,我們就是亡國奴。”
“以後怕是連現在這樣日子,都過不上!”
這話太嚇人,十三歲的孟秋糧臉色煞白,他沒想這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