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走多遠,突然看到前面胡剛的那輛車忽然向下一沉,車體就歪了,左後輪好像陷進一個坑裡了。張三這個樂啊,讓你個熊孩子得瑟,害我捱罵受鄙視,該,一會胡老闆就得抽你!

“劉叔,劉叔,彆著急,我過去幫您拉出來,稍等。”張三偷樂了幾秒鐘,然後拿起車載電臺,向胡老闆發出了救援訊號。

“不用你,就這麼個小坑還過不去,那還叫啥全地形車,還沒我開的卡車強呢。”說話的不是胡老闆,而是胡剛,他顯然不太服氣。

“得,小子!還嘴硬不是?我等著,我看你怎麼出來!”張三已經接近了前方的房車,他看見了前面的深坑,裡面充滿了水。房車的左後輪深陷其中,無法自行脫困。根據張三的駕駛經驗,這種後輪驅動的車輛,特別是重車,很難依靠自身力量爬出坑洞。

“我x。。。這樣也成!?慢點,你個王八蛋!”張三本來打算停車開門下去仔細看看情況,再決定具體援救辦法。

突然間,前面的房車後面冒出一股青煙,車身猛地一動,整個車體向前動了起來。儘管左後輪還在水坑裡空轉,但它用中間的兩個輪子作為驅動,成功地從水坑裡爬了出來。不過,那個空轉的左後輪還甩了一擋風玻璃的泥水和草葉子給張三這輛車。

"哎呀呀,這下可慘了,變成落湯雞了吧。這裡似乎缺少點牛糞,不然更符合你的個性。"艾米在一旁捧腹大笑,不停地調侃張三。哈里斯則在後車廂裡不住地讚歎胡剛的駕駛技巧和車輛的卓越效能。

兩輛房車最終停在了這片草灘的一個凸起處,這裡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水灣,這個凸起部分正處於灣子和大水面的相接處。在垂釣者的眼裡,這裡算是一個不錯的釣點。

在自然水域垂釣,選擇合適的釣位至關重要。一個合適的釣位能夠為你帶來良好的收穫,反之則可能顆粒無收。用釣魚人的話說就是:“屁股決定釣獲”。

在自然水域中,如何選擇合適的釣位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如果要詳細探討,恐怕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萬字以上的論文都有可能。因此,在這裡我們只是簡單概括一下,不做深入分析了。

首先,決定釣位的重要因素是你的釣法。如果你使用的是手竿,那麼你需要選擇一個能夠施展開手竿的地方,比如岸邊幾米之內的水域內不能有過多的障礙物,水深也要合適等等。

如果你想要使用海竿進行垂釣,那麼你需要找到一個更加理想的釣位。在這個位置上,後方幾米之內不能有高大的樹木或者陡峭的巖壁,以免影響拋投海竿。此外,釣點附近的水域中也不能有太多會妨礙溜魚的障礙物,同時水深也要適宜。

無論使用手竿或海竿,都必須遵守一個重要規定:釣位上方不能有高壓電線或其他通電線路。釣魚雖然是一種休閒運動,但如果為了幾條魚而危及性命,那就不值得了。

地形是決定釣位的第二個因素。理解這個因素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在自然水域中,大多數魚類都有洄游的習慣,這意味著它們每天都會按照一定的路線在整體水域或部分水域中進行移動,不會長時間停留在一個位置。

在具體的水域中,如何確定魚類的洄游路線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技術問題,大部分釣魚人都無法精準地判斷。他們只能憑藉自己的經驗和一些釣魚人長期總結出的規律來大致推測。

在廣闊的自然水域中,進水口通常是最佳的垂釣地點。這是因為進水口處不僅含氧量高,水流也會帶來大量食物。然而,自然水域中的進水口並不容易找到,即使找到了,周圍的釣位也可能不太合適。

除了進水口,還有一些區域比較適合魚類洄游、覓食和短暫休息,例如岸邊的突出部分、較大的灣子和大水面的交界處、水中長有水草或雜物的地方、岸邊種植農作物或生活垃圾的區域、水下有老河道或低窪地形的區域等等。

當然,這些部位都只是一個大概的猜測,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例如進水口這個區域,如果趕上夏季中上游雨水充沛,大量水流就會從上游湧入。這時水流速度會加快,水中夾帶的泥沙也會增多。在這種情況下,進水口就不是一個理想的釣魚地點了,因為這些泥沙會讓魚類呼吸困難。因此,在這時進水口反而成為了最不宜釣魚的位置。

張三並不熟悉這個水庫的地理特徵,因此無法尋找進水口、老河道、水下低窪處等隱蔽釣位。他只能選擇一個相對熟悉的灣口作為釣位。這裡環境宜人,岸邊平整空曠,水深適宜,且靠近公路,方便停車。此外,附近還有村莊,生活補給也更為便利。

由於水庫位於西岸,因此當太陽在水面上方時,陽光會大部分聚集於張三的右側。因此,張三指示胡剛將兩輛房車頭朝西並排停放,這樣房車便成為最好的遮陽物,而房車右側的伸縮涼棚也能充分發揮作用。

張三擔任這次行動的指揮官,他將人員分為兩組。他自己與楊偉、艾米一組,負責選擇釣魚點、安放浮標、投放誘餌等任務;而其他人則聚集在房車附近,搭建天幕、挖溝排水、擺放桌椅、佈置營地。

在自然水域中垂釣,除了不可控的天氣、季節因素外,釣位最為重要。其次是選擇釣點和打窩子。即使你選擇了一個好的釣位,如果釣點距離遠近、水深不合適,或者窩子打得不好,也無法獲得好的收穫。

張三計劃使用海竿進行垂釣,因此他選擇了離岸較遠的水域。為了確保安全,他打算在兩個不同的位置進行垂釣,一個距離岸邊約60米,水深約5米,另一個則離岸100米,水深約10米。然而,這僅僅是他個人的主觀想法,實際的水深和距離還需要他親自探測。

張三他們用於探測的工具很簡單,一條3米長的鋁合金硬底充氣船,一根幾十米長的細繩子,一塊帶有深度計的運動手錶和一塊磚頭大的石頭。

首先,將充氣船充氣至適當氣壓,鋪設好底板,再安裝上一臺雅馬哈6匹船用推進器。接著,由張三駕駛船隻,帶著艾米緩緩駛離岸邊,以緩慢的速度向遠方航行。楊偉則站在岸邊,運用自己的經驗目測著船隻離岸的距離,並及時指揮張三減速或停車,確保船隻安全行駛。

在廣闊的自然水域中尋找魚窩時,一個小技巧或者小常識是,最好讓有經驗的人在岸邊負責測量距離,而不是讓划船或開船的人自行確定船與岸邊的距離。

原因其實很簡單,有過這種經驗的人都能夠感受到,當你在水中眺望岸邊時,往往會出現錯覺,對距離的感知不夠準確,不是遠了一些就是近了一些。因此,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人站在岸邊為你指引方向。

當楊偉示意距離差不多的時候,張三會關閉推進器,艾米則用船槳抵消船隻的慣性,使小船儘量能安穩地停在原地。此時,張三會將石頭綁在繩子的一端,再將運動手錶綁在石頭上方一點,緩慢地沉入水中,直到石頭接觸到水底。然後,他會把石頭提上來,檢視手錶上的深度計,來確定這個點的水深。

張三和艾米操縱著充氣船,在多個位置進行了探測,最終確定了第一個水深和距離都適宜的釣點。接著,張三拿起了一個白色的泡沫浮球,將水中的繩子割斷,再將浮球綁在繩頭上。這樣,釣魚人站在岸邊拋竿時就有了參照物,而窩料也會打在浮球的附近。

第二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