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的清晨,隨著雄雞叫醒了天上的第一縷陽光,人們便陸陸續續的起床了,做了簡單的梳洗,吃了每天早上的第一次粗茶淡飯,就各自去忙各自的農活去了。農村的生活就是這樣,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

阿煥忙完了雙搶,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曬穀子了。稻穀從田裡收了回來,全都集中堆放在堂屋裡,如果不及時作晾曬處理,長了谷芽人就不能吃了。

曬穀子的活也不輕鬆,大清早就要起來,把穀子挑到地坪裡去佔地方。地坪是以前生產隊做的,沒有分到戶,屬於公共場地,誰快誰曬,慢了就沒有了。有時候為了這事,鄰里之間也吵得面紅耳赤。

等到太陽出來了,就要把穀子鋪開,到晚上又要收回去。中間這段時間裡人是不能離開的,也要在那裡看著,不為別的,只是為了看天氣。

這山區的天氣就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剛才還是晴天朗朗,一下子就下起了滂沱大雨,要是不能及時把穀子收起來,就被雨水沖走了,有時候看似天黑黑的要下雨的樣子,可剛把穀子收好,那太陽又出來了,所以曬穀子這活也把人累個夠嗆,連吃箇中午飯都不安然。

所幸阿煥的家離地坪不遠,只要天氣沒有變化,她就可以幹些其他的活。阿煥這孩子心靈手巧,她很會織毛衣,做布鞋這些手工活,只要看到別人做一次,她自己就會做了。

以前經濟收入低,物資匱乏,不像現在什麼東西都有賣,農村人腳上穿的布鞋,身上穿的毛衣,都是姑娘們一針一線做出來的。

那時候的農村姑娘,很會做這些手工活,而且也必須要會做這些手工活,因為等到出嫁的時候,要給男方那邊做很多的布鞋,花枕頭這些東西。要是不會做,就會被別人恥笑,說你沒有手腳。

阿煥利用曬穀子的這些時間,提了個小花籃,裡面裝著毛線,布殼這些東西,來到地坪邊,找個乾淨涼快的地方,坐下來給妹妹們做布鞋,織毛衣。

有幾個小姑娘看到了,也提著個小花籃,來到阿煥的身邊,挨著她坐下,跟著一起學習織毛衣,做布鞋。同伴們有些地方不會做,或者是做的不好,她就耐心的教她們。

在手工活這一方面,阿煥的確是第一把手,她做出來的布鞋和毛衣非常漂亮,惹得寨上的嬸嬸和嫂嫂們都稱讚不已。

“喲!阿煥做的布鞋這麼好看呀,以後哪個小夥子能娶上你,那可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啊!”

說得阿煥臉上一陣發燒,羞得滿臉通紅。

“嬸孃別拿我來取笑了,像我這麼笨的人,沒有哪個人會要的。”

坐在那邊閒聊的幾位嬸嬸也一起走了過來。

“哪裡會沒有人要,你要是不嫌棄,跟我做兒媳婦去。”

說話的是吳家大嬸,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和兩個女兒都結婚了,只有小兒子,人長得不怎麼好看,說話還有點半桶水,差不多三十歲了還沒有結婚,估計這輩子是要打光棍了。

坐在旁邊的幾位同伴也都嘻嘻的笑了起來,阿煥心裡很是不高興,心想難道我就這麼差嗎?你兒子年紀都大我一半了,還做你的兒媳婦呢?她心裡這麼想著,但是沒有說出來,只是低著頭繼續織她的毛衣。

“我看也好啊,阿煥你就別挑了,乾脆也像你姐姐那樣,找個男人嫁了就算了,免得在家裡那麼累。”

阿煥聽了這話,心裡面一點都不舒服,嬸嬸們怎麼能這麼說話呢?我家裡是窮,但是再窮我也不會隨便去嫁人的啊!

“是啊!有人要就不錯了,還選什麼選哦,女人反正是要嫁的,早嫁晚嫁都是嫁,還不如早點嫁的好,何必在家裡受這份苦。”

阿煥實在是聽不下去了,這些嬸嬸們說話,一個比一個難聽。她站起身來,說家裡還有些事,就先回去了。

晚上,有個叫阿翠的姑娘來找她,說是有件事要和她商量,阿煥問她是啥事?

原來,阿翠姑娘到年尾要出嫁了,男方那邊要求必須要做三十雙布鞋,阿翠的布鞋做得不好,怕被別人笑話,她一直為這件事而發愁。

今天下午,她聽到妹妹說阿煥的手工特別好,做出來的布鞋特別漂亮。所以,她就想請阿煥幫忙做三十雙布鞋,阿翠出材料,然後每雙付給阿煥兩塊錢的手工費。

阿煥心想,這也不錯,我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幫她做出來,自己還可以賺些零花錢,於是就欣然答應了。

阿翠馬上就回去拿來了做布鞋的材料,阿煥就馬上開始動手製作了。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把三十雙布鞋全做好了,阿翠付給了她六十元錢手工費。

這是阿煥人生中賺到的第一桶金。